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還是父母自己帶的,看一眼就知道了

2020-12-17 關山老師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經濟水平也不斷提高,很多的父母迫於生活,都要出門在外努力爭取。再加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在家陪伴照顧孩子的時間也就更少了。因此,很多的父母在上班的時候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方便自己上班,減輕自己的負擔。

但是一些父母們不知道讓爺爺奶奶照顧孩子還存在又不好的負面影響,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同時也會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因此,也就出現了老人帶孩子還是父母自己帶孩子這個問題,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

由老人帶長大的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感情更深,相比之下就對父母的感情要疏遠一點。

有的父母忙工作一個星期就只有休息日能陪孩子玩耍,但是兩天時間是不能挽回之前五天缺失的陪伴的;甚至有些父母外出工作一兩個月,多的一年半載,長時間不與孩子交流見面,能奢望孩子會記住你的好嗎?

在寶寶三歲之前,是還沒有開始記事的時間,他們根本不會因為你是他們的生育父母就記住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只會根據誰比較熟悉誰對他們好來記事,這個時候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對建立良好的親情是不利的。所以,老人帶大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就較少,但是對爺爺奶奶就可以說是非常的依賴和黏人了。

其次,孩子的社會觀念也會不同。老人的思想比較滯後,跟不上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因此,會造成孩子價值觀的落後,使孩子的思維停滯,不能跟上時代的變化,對於孩子今後的生活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與別的孩子產生隔閡與代溝。

還有就是孩子的性格和脾氣的變化。老人都會特別寵愛自己的孫子,甚至可以用溺愛來形容,他們沒有父母那麼嚴厲囉嗦,孩子想幹什麼幹什麼,想買什麼買什麼,想什麼時候吃飯就什麼時候做,這些都會養成孩子的不良生活習慣,形成驕縱的性格,在家裡飛揚跋扈,遇到挫折就退縮,不會自己面對。因為習慣了爺爺奶奶的庇護和安慰,少了面對生活的勇氣。這樣的孩子就會比較自私和霸道,在今後的為人處世中會處於下風地位。

相關焦點

  • 千萬別讓爺爺奶奶帶孩子!4歲女孩肚子像懷孕,爺爺卻說這樣好!
    媽媽和爸爸出了3個月的門,在外地幹活,就把孩子託給了爺爺照顧,爺爺也很高興能帶孫女,還有人做個伴,滿口答應一定要讓孫女吃好喝好,等爸爸媽媽回來。誰知道媽媽回來後發現孩子肚子也太大了,用尺子量量竟然有一米多粗,尤其是孩子挺著肚子的時候更是嚇人,好像懷孕了5、6個月是的.......可是,孩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明明是外婆帶大的孩子,為啥跟奶奶更親?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但相比之下,帶娃更是一個大難題。生活節奏愈加快速,壓力也伴隨來之,很多家庭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都會選擇把娃交給家裡的老人帶。而有些寶媽跟婆婆相處並不是很融洽,便選擇將孩子給自己的爸媽照顧。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外婆辛苦帶大的娃,卻更喜歡奶奶。
  • 幼兒園老師:我一眼能看出孩子是誰帶大的,奶奶和媽媽差距大
    只不過,老人帶娃遵守的始終是當年對待子女的一套,與現代講究的科學教育格格不入,帶大的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從性格到言行舉止上,都跟媽媽帶大的孩子有很大差距。我表妹是一家幼兒園的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多年,對孩子家長的性格都把握精準。對她來說,孩子是誰帶大的一眼就能瞧出來,只因以下方面大有不同。
  • 為啥現在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在幹啥?原因有三點,很現實!
    從孩子出生直到三歲一直都是姥姥姥爺帶娃,爺爺奶奶只是按時探望小媛從懷孕一直到女兒出生都是媽媽陪在身邊,婆婆只是偶爾去探望一次,孩子出生以後,媽媽不放心小媛,便把她和孩子一起接到自己家裡親自照顧,孩子現在已經6歲,一直都是姥姥姥爺帶,而爺爺奶奶因為一直想要個孫子,對孫女也是不冷不熱的
  • 奶奶爺爺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真正的科學排序,不無道理
    比如「北京有一怪,生了孩子姥姥帶」,再比如從70代、80代、90代流傳到現在的「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從這兩句話其實就能簡單看出來,姥姥姥爺帶孩子成了現如今的普遍現象,也是「隔壁親」的主力。
  • 爺爺奶奶帶大的網友深有感觸
    這是網友為自己的爺爺和奶奶親手寫的菜單她的故事戳中了很多人淚點,紛紛留言:「真心感動,希望離異的家長,儘可能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做得好!你的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者聯繫上了「小文刀」。她說,她做的事情很平凡,可能是因為爺爺奶奶都一樣無私地愛著兒孫輩,所以才會帶給大家這麼多的共鳴。11歲父母離異,爺爺奶奶給了她更多的溫暖「小文刀」今年32歲,是一個8歲孩子的母親。她11歲那年,父母離異,她判給了爸爸。後來,爸爸媽媽又各自再婚。爺爺奶奶一直把她帶在身邊,撫養到她工作出嫁。
  • 「親家辛苦三年了,以後我帶孩子」奶奶的一句話,讓兒子兒媳寒心
    親家母還沒來得及回應,做兒子的先忍不了了,嶽父嶽母這三年幫了他們多少忙,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如今孩子最難帶的時候過去了,開始記事了,爺爺奶奶想起來接手了,這事辦得讓他們夫妻倆都寒心。小丁老公對父母說:「您孫子現在正是跟姥姥姥爺最親的時候,您大喇喇要接手照顧孩子,我們同不同意不要緊,也得問問孩子願意跟誰啊。」一頓生日宴吃得不歡而散,後來還是一家人幾番商量,最後小丁父母為了女兒讓了一步,讓爺爺奶奶接手照看孩子了。
  • 「爺爺奶奶」帶大的網友們感動哭了
    、「孝順的,你的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者聯繫上了「小文刀」。她說,她做的事情真的很平凡,可能正是因為爺爺奶奶都是一樣的,一樣無私地愛著兒孫輩,所以才會帶給大家這麼多的共鳴。在她11歲那年,父母離異,她判給了爸爸。後來,爸爸媽媽又各自再婚。爺爺奶奶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一直把她帶在身邊,養育到她工作出嫁。一路走來,「小文刀」儘管有不開心的時候,但是爺爺奶奶一直給了她最多的愛。很多記憶現在都已模糊,但是那些溫暖的瞬間,她至今難忘。父母離異後,「小文刀」有段時間住叔叔家裡,初中就開始住校了。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並且,他們不怕孩子跟外婆親,她們覺得孩子流的是爸爸家的骨血。在她們眼裡,願意幫忙帶外孫的姥姥就是冤大頭,她們就等著享兒孫福就行了。事實真是這樣嗎?
  • 孩子是外婆帶好,還是奶奶帶好?答案就是這麼現實!
    「媽媽生,姥姥養,爸爸回來就上網,姥爺天天去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有人卻持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這些只是女性心裡的想法,中國自古以來的婆媳關係,讓寶媽對奶奶帶娃存在有色眼鏡。那麼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孩子的到底是姥姥帶好?還是奶奶帶好?
  • 為什麼有些外公外婆要求外孫喊自己爺爺奶奶
    老話說「奶奶帶孫一堆紙,外婆帶外孫,用手指」。意思就是說:當奶奶的帶孫子,奶奶死了以後,孫子會回來給她燒紙錢;而外婆帶大的外孫,只會對著埋外婆的方向指著說,我的外婆埋在那裡。卻很少親自前去拜祭。我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父母雖然百般阻撓不願意,但是我們還是想盡一切辦法結了婚。婚後和懷孕期間,婆家很多的時候是不理。因為他們家裡有三個兄弟,老人也顧不上我們。聽說我懷孕吐的厲害,就拿了一個柚子,對的就是「一個柚子」,還美其名曰「柚子柚子,就是保佑孩子」的意思。
  • 問答丨母親帶大的孩子過度依賴爺爺奶奶怎麼辦?
    問答丨母親帶大的孩子過度依賴爺爺奶奶怎麼辦?澎湃號·政務 女兒3歲時丈夫離世,之後6年,孩子只見過一次爺爺奶奶
  • 一歲十個月寶寶兩次嚴重受傷,父母帶孩子要注意哪些事項
    在JoJo六個月的時候,JoJo媽由於經濟壓力,選擇回公司上班,JoJo交由爺爺奶奶照顧,夜晚下班自己照顧。短短一年時間,JoJo媽接連遭受兩次打擊,只恨自己不能顧孩子周全。如果時光能夠倒流,JoJo媽多想時光倒回到出事之前,扭轉孩子受傷的結局。今天把這兩次受傷經歷寫出來,也是想給帶孩子的父母和老人家一個忠告,儘可能避免給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姥姥辛苦把孩子帶大,奶奶卻想「截胡」,寶爸的這番回懟太給力
    而寶寶由誰照顧成了麻煩事,寶媽原本想讓孩子奶奶照顧,誰知孩子奶奶推脫自己身體不好,連忙回了老家。夫妻倆又談到僱個保姆,想想一大筆支出又不太現實。就當寶媽決定自己辭職時,姥姥打了個電話過來,主動和女兒說自己來照顧外孫。於是孩子平時就送到了姥姥家。為了報答父母,寶媽和丈夫會經常會帶各種禮物回去,姥姥也笑著接受了。
  • 爺爺奶奶帶娃弊端多?悅寶園:科學育兒才是對寶寶最好的成長
    在各種社會壓力上,祖輩代替年輕父母帶孩子已經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但從生理和心理角度看,孩子的成長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誰陪伴他們一起長大尤為重要。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祖輩可以協助年輕的父母承擔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父母不能失去在家庭中教育的主導作用。
  • 孩子發高燒奶奶摸著額頭不燙,憑自己感覺衡量孩子,容易誤傷孩子
    而多數情況下是家裡的老人來帶孩子,老人看完容易憑經驗,憑自己的感覺,雖然看孩子有經驗,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當時的經驗拿到現在好多都經不起考驗了,所以老人看孩子千萬不要憑自己的感覺來衡量孩子,因為容易誤傷孩子或者引來孩子的反感。不妨看看下面幾個例子,你就有了解了。
  • 姥姥帶大和奶奶帶大的孩子,三大不同寶媽不知,老師卻能一眼看出
    文 | 幸孕姐如今職業家庭越來越多,帶孩子的重任一般都是由家中老人承擔,此時就分為兩派——外婆帶娃vs奶奶帶娃,二者究竟有何區別呢?也許父母看不出,但幼兒園老師卻能一眼看穿。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一、自理能力不同通常情況下,孩子都是隨男方姓,在奶奶心中,他就是自家人,所以會格外溺愛,例如,習慣性地包辦孩子的全部日常事務,包括穿衣服、上廁所、洗澡、餵飯等,再加上很多奶奶不願與寶媽溝通,即使寶媽想要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奶奶處於心疼會攔著不讓
  • 怎麼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去哪兒了?
    那麼在大部分的城市家庭中,到底是爸爸媽媽還是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誰在照顧孩子呢?是不是真的像順口溜說的一樣大都是外婆在帶孫子孫女呢?對此,有機構在網上做了一個調查,讓網友來投票在參與的人員中,有近百分之四十四點一人的選擇了孩子由姥姥帶,之後是佔到了百分之二十七點七的人選擇了自己帶孩子,由奶奶來帶孩子的排到了第三名,佔到百分之十四點六。看來由姥姥帶孩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那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呢?
  • 老大留給鄉下奶奶帶,老二自己帶,5年過去了,差別咋這麼大
    小慧兩個人的工作正處於上升階段,又要騰出時間來照顧孩子,所以回老家的機會非常少,5年也就回了兩三趟,第5年回家的時候小慧和老公的工作基本都穩定,孩子也馬上要上學了,於是兩人就帶著老二回鄉下,想把老大一塊接到上海,結果回到家,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看到老大的那一刻,小慧都快嚇到了,只見老大正在那兒抓泥巴身上頭髮上旁邊全都是泥巴。
  • 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和奶奶親,這些原因讓人感慨
    俗話說,生母不如養母大,對於從小就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家人,一般是孩子更親近的,但是有一些姥姥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跟奶奶更親。現在很多姥姥也不願意帶孩子,說「現在對孩子無論多好,長大都會忘了我」,而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很多姥姥帶大的孩子,卻無時無刻不想著奶奶的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從小就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成為「白眼狼」,不親姥姥,反而更親近奶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