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個月來網上瘋傳的錢塘江鱸魚「泛濫」,有圖有視頻,幾十斤新釣上來的鱸魚在桶裡跳動,攪得無數釣魚人心裡那個癢啊,恨不得即刻前往錢塘江邊一探究竟。就連我的同事,早已轉投海釣的蔣先生,昨天也忍不住拿出封存已久的拋竿,去了蕭山十七工段碰運氣。
到底錢塘江鱸魚是不是像傳說中那樣唾手可得呢?昨天中午記者來到網傳出鱸魚較多的下沙大橋附近。
有魚釣就不錯了,大鱸魚沒見到過
儘管氣溫不高,但太陽直曬在臉上還是有些火辣。67歲的潘大伯戴著草帽,在江堤上守著排列整齊的十來根拋竿,任何一陣清脆的鈴響都會讓他停住講話凝神望去,即使鈴聲是三十多米外另一位垂釣者掛在海竿上的鈴鐺發出的聲響。這段長約一公裡的江堤上,因為停車方便,吸引了十多位垂釣愛好者,排出近百根海竿的陣仗。
潘大伯因為視力不好,放棄手竿後經常開七八公裡的路來這片江堤用拋竿釣魚,說起近段時間出現大量鱸魚的傳聞,潘大伯搖了搖頭,「哪裡有啊,只聽說九橋下面有人路亞(一種用仿生餌吸引肉食性魚類攻擊的釣法)到大鱸魚,具體不太清楚。我們這片地方別說大鱸魚,就連小鱸魚也很少,你看我今天已釣了四五個小時了,就這兩條。」
在潘大伯汽車邊的水桶裡,果然有兩條一兩多的小鱸魚在遊動,還有兩條船丁躺在桶底。小鱸魚背部有明顯的黑色斑點,正是我們常說的錢塘江七星鱸魚。這種鱸魚和河鱸魚不同,是海鱸魚在鹹淡水結合處產卵後,洄遊到江裡的,經過清冽的江水滋養,肉質要比原來更加鮮嫩。
潘大伯說來這裡就是圖個過癮,退休了沒事情做,就好這麼一口,可惜錢塘江很多地方是禁釣的,非禁釣區也裝了鐵絲網或者鋼圈,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沿江能開闢出一些供釣魚人休閒娛樂的平臺。
今年鱸魚確實多了
江對面是蕭山順壩,也是釣魚人喜愛的垂釣之所。看天氣還早,我們穿過錢江九橋,來到水博館附近的江面,因為這裡地勢較低,所以打拋竿的、手竿的、路亞的都有,不過看了看漁獲,除了一條七八斤重的草魚外,多是一二兩的小雜魚,有位大叔魚沒釣到,螃蟹倒是釣了十多隻,雖然大多數一兩不到,但也算小有收穫。
聽說我們是為錢塘江鱸魚而來的,大叔說今天江水渾濁,鱸魚不太好釣。不過前段時間大鱸魚雖然沒看到,小鱸魚倒是多起來了,應該是電魚的人少了吧。大叔向旁邊努了努嘴,「這兩個人以前就是電魚的。」旁邊的人訕笑了一下說,「現在哪敢電啊,抓牢要吃生活的,潮水馬上來了,你們還釣不釣了,不釣的話我們撒一網……」
大叔有意無意地說,「鱸魚很聰明的,用網只能網到小鱸魚,大鱸魚看到網就不靠近了,當地的漁民也都是用排鉤釣大鱸魚。」
正說著,不遠處一道白線伴著隆隆聲越來越近,有人叫大叔快上岸,大叔慢條斯理地收拾著東西,「今天潮水衝不上來的,我天天來,曉得的,不過潮水一過很長時間釣不來魚,是好收攤了。」
真的有人釣起過四五十斤鱸魚
打了電話給正在十七工段釣魚的同事蔣先生,他說這次主要是帶家人去燒烤……聽他這麼一說就知道肯定釣獲不佳,果然只釣上了一條小眉魚。
不過在聞堰三江口,快釣天下的釣友「砂鍋」說釣得還行,發了圖片過來,魚護裡有十來條小鱸魚,都是路亞中的。三江口江堤下面是沙地,要想路亞得走到水裡,對水下地形不熟的最好不要輕易下水。
轉了一圈,別說網上流傳的單條十多斤大鱸魚,就連半斤以上的小鱸魚都很少看到。那麼錢塘江一次釣到幾十斤鱸魚的視頻是不是真的?
根據江邊釣魚人的說法,網上流傳的視頻應該是路亞釣到的鱸魚。在記者通訊錄裡一大堆釣友名單中找到一位路亞高手「小魚兒」,一問,居然真問對了。
「小魚兒」說初三(農曆九月)大潮過後,錢塘江鱸魚的確多了起來,雖然沒有到泛濫的程度,但已經是這些年來鱸魚數量最多的一年了。「小魚兒」向我展示了10月21日釣獲的一條十多斤重大鱸魚,這天他們一船3人共釣到了四十多斤鱸魚,全部是在江中心路亞釣到的,至於岸釣,即便用遠投拋竿也很難有這麼好的收穫。
老濱江人都喜歡吃筍乾菜燉鱸魚
依著錢塘江,蕭山人大都喜歡吃江鮮,雖然現在西興、長河、浦沿已經劃為濱江區,但吃江鮮的愛好一直沒變。而江鱸魚,一直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不過,錢塘江鱸魚,其實和古詩中稱頌的「四腮鱸魚」完全不是一個品種,但它依然味美少刺,被人喜愛。在濱江區不少飯店裡,「江白鱸」一年四季都是當家菜。
1
西陵飯店:筍乾菜燉鱸魚頭賣得最好
位於濱安路118號的西陵飯店是家開了30多年的老飯店,以賣江鮮為主。飯店裡當天負責點菜的何姐告訴我,江鱸魚在店裡賣得很好。我問她有沒有「這個季節的江鱸魚最多,一斤四五條的小鱸魚最好吃」的說法,何姐說至少在西陵飯店不是這樣:「江鱸魚一年四季都有,除了颱風天漁民釣不到。味道麼不分大小,都一樣好吃。」我在店裡看到,當天江鱸魚賣128元一斤,只論斤數,並不區分大小。
至於吃法,那就多了。何姐介紹,西陵飯店最受歡迎的吃法是「筍乾菜燉鱸魚頭」。因為太受歡迎,特意給它拍了照片掛在牆上。我問多少大的魚頭適合做這道菜?何姐說大小都可以,你人少,就點個小一點的,人多點個大點的,反正不管多大的魚頭,飯店裡都有盤子裝。其他吃法,有暴醃、清蒸、紅燒,還有一種做法是和白鯗混在一起蒸。何姐說,這個就看客人喜歡了,一般北方的愛紅燒,本地的暴醃清蒸多一些,但是最受歡迎的,肯定還是筍乾菜燉鱸魚頭。
2
新生菜場:江鱸魚小的40元大的50元一斤
從西陵飯店出來,我又去了一橋邊上浦沿街道的新生菜場。
小包在菜場裡有個攤位,靠捕魚賣魚為生。我問小包,有沒感覺這幾天江鱸魚特別多點?小包一邊剖魚一邊說:「釣魚看技術的,像我這種專業的,哪天釣上來的都一樣多。你一定要說什麼時候最多,那麼9月份多一點。」當天,小包這裡大一點的江鱸魚賣50元一斤,小一點的賣40元一斤。小包說,這些魚都是他在一橋邊上釣起來的,因為位置的關係,一橋這裡釣到的基本都是江鱸魚,而下沙那邊就可能會有一些海鱸魚。小包認為江鱸魚肯定比海鱸魚好吃,而野生的江鱸魚又肯定比養殖的鱸魚好吃。他順手拉出一把魚內臟,指著裡面的小蝦米給我看:「野生的江鱸魚,肚子裡才會有小蝦。」
我在攤位邊上站了一會,過來買江鱸魚的絡繹不絕。小包自豪地說:「你這種魚吃過後,其他魚都不要吃了。」我問他江鱸魚哪個季節最好吃,他說法和西陵飯店的何姐一致:「哪天都好吃。」邊上買魚的大姐們也七嘴八舌地告訴我,江鱸魚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做法,都好吃。小包還說,江鱸魚拿鹽暴醃了,放速凍箱裡等到春節拿出來吃都是一樣鮮美。至於季節性麼,小包認為,這個季節最好吃的應該是江鰻和野生甲魚。我問有人買嗎,小包指著盆裡兩條江鰻遺憾地說:「沒人買,太貴了!一條要800元。」
離開新生菜場時,我從小包這裡買了一斤鱸魚,小小的6條,回家拿鹽擦了擦,撒了一把筍乾菜、一撮薑絲就開始蒸。因為忙著寫稿子都忘了放料酒,但是蒸好後一嘗,半點腥味都沒有。
3
江白鱸這種食材也會讓人糾結
杭州錢江邊的傳奇私房菜館葉馬的老闆老馬,對江白鱸十分了解。做慣各種江鮮菜,老馬對江白鱸這種食材十分糾結。「味道好,刺少,我以前有個菜叫濃湯江白鱸,那湯熬出來,撒點胡椒粉,就很好吃了。但去年我把這個菜拿掉了。」
為什麼?就是江白鱸的味道,和天氣有關。
就魚的數量上來講,江鱸魚是沒有季節性的,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從味道上來講,江鱸魚又是有季節的。每年的颱風季,漲潮季,還有天悶熱,雨水少時,江鱸魚就不太好吃了——泥腥味重了。
天熱雨水少時,江水表面溫度高,鱸魚就會往下面鑽,這樣泥土味就重了。颱風和潮水的道理一樣,水裡的泥土泛來泛去,這個時候的鱸魚也不好吃。
「這個時候,客人就有意見了,你的魚怎麼一股泥腥味呢?」就是因為這,老馬去年開始,乾脆不碰了。
至於海鱸魚。老馬說,從食材上來說,是兩回事。海鱸魚都是冰鮮的,江鱸魚都是活的。「江白鱸,以前就算我去拿貨,最便宜最便宜也要百元一斤。海鱸魚只要二三十元一斤就夠了。」
錢塘江投放了鱸魚苗?絕對沒放
關於錢塘江鱸魚「泛濫」的傳言,我們特地採訪了杭州漁政總站增殖科的童其烈科長。
童科長說,錢塘江裡的江鱸魚,中文學名叫日本真鱸,大家說的花鱸、七星鱸都是這種魚的別稱。這種魚一般分布在近海,特別喜歡棲息在海水淡水交匯處的河口,也會上溯至江河的淡水區,錢塘江正符合它的生活習性。
鱸魚對生活的水質要求比較高,隨著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深入開展,錢塘江水質有了明顯改善,各種水生動植物數量提升很快。這兩年鱸魚的可見量確實是逐年提升,今年肯定比去年多!
童科長說,七星鱸魚很會遊,沿著錢塘江,桐廬、富陽這裡都看到過它,直到被大壩截斷去上遊的路。往下麼,直到出海之前,下沙、海寧這裡也有它的身影。
海鱸魚與七星鱸魚有什麼區別?
章科長說,其實錢塘江裡的七星鱸魚,和海鱸魚是同一種魚,江裡釣起來的就叫江鱸,海裡釣起來的叫海鱸。海水江水鹽分不同,會不會對它的口感有影響?童科長樂了:「漁政是屬於執法部門,你這些屬於美食的問題,我回答不上來呀。」童科長說,很多魚類都有洄遊的習性,在不同的水域捕獲口感的確是有差異的,比如從前的鰣魚。不過據海釣發燒友蔣先生說,到海裡去釣的海鱸魚,往往是在更深更遠的海裡釣的,魚都長得大,運到岸上往往需要冰凍,不如江裡現釣的新鮮好吃。
那麼漁政有沒有放過鱸魚苗,童科長肯定地回答:「不放!」所以至少在江裡釣起來的花鱸,都是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