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潸然淚下的「冰花男孩」,提供了理解貧困的另一個維度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貧困-捐助-感謝」完成又一輪循環以後,對扶貧攻堅的深入思考不能停止。

  如同27年前那雙「大眼睛」,「冰花男孩」成了貧苦地區兒童的最新符號。

  王福滿,今年8歲,1月8日是他本學期期末考試的日子。像往常一樣,他從家裡出發,步行1個半小時到學校,到學校後,同學們發現他的頭髮、眉毛沾染了冰霜。

  老師拍下了照片,傳到網上,引爆了社交網絡。有媒體這麼報導,「整個朋友圈」都在心疼這位男孩。

  對眾多在城鎮地區成長的人們眼中,「冰花男孩」的形象無疑很有視覺衝擊力。當下已入三九嚴寒天,走那麼遠的山路上學,就算成年人恐怕也吃不消,男孩的一頭霜花是最直觀的見證。

  然而,對「冰花男孩」本人來說,這卻是再尋常不過的生活境遇。記者採訪時,王福滿表示,「上學冷,但不辛苦!」「要走一個半小時。好走,但我昨天摔倒過,當時摔疼了。」他人的震驚,在「冰花男孩」口中竟是如此的輕描淡寫。

  貧困束縛人的,不僅是捉襟見肘的物質生活,還有對外部社會的想像力。不過,從「冰花男孩」身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他對美好生活的本能嚮往——雖然「連鎮上都沒去過」,但他卻說,「我最想去北京,我想去看看那裡的學生是怎麼讀書的」。

  可以肯定地說,「冰花男孩」的境況,並非極端貧困的個體展示,而集中反映了貧困之於未成年人、之於教育、之於未來的全局性影響。照片裡,男孩背後爆笑的同班同學,或多或少也跟他經歷著相似的生活:

  交通設施落後——「冰花男孩」家與學校之間距離有4.5公裡,而且都是未鋪設的泥路,天氣差時連摩託車也沒辦法騎。先不說「冰花男孩」距離城裡同齡人那種「高大上」的現代教育有多遠,他與自己所能接觸的最基本教育機構的4.5公裡山路,就是貧困在生存與發展之間劃下的溝壑。

  教育資源匱乏——即使冒著嚴寒走到學校,因為校舍內沒有取暖設施,還是會「有點冷」。「冰花男孩」為人所知以後,共青團雲南省委、雲南青基會等機構迅速開展「青春暖冬行動」。雪中送炭,無疑能讓關心此事的人們鬆一口氣。下一步,還應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投入,把嚴寒擋在每一間教室的窗門之外。

  留守兒童——許多被新聞報導的貧困家庭子女,都有留守兒童的身份標籤。這並非偶然,讓孩子留守在老家,既是窮困家庭積極探索生活出路的結果,又是下一代孤弱無依的原因。無論如何,留守兒童家長到外地打工謀生,因而疏於關心子女教育,並非苛責的理由。如何儘可能允許留守兒童跟隨父母,到發達地區接受較完善的教育,享受圓滿的家庭生活,是社會應盡的道義責任。

  「冰花男孩」刷屏朋友圈以後,來自四面八方的捐助蜂擁而至,男孩也表示「謝謝你們的幫助,我一定會好好學習」。然而,「貧困-捐助-感謝」完成又一輪循環以後,對扶貧攻堅的深入思考不能停止。

  「冰花男孩」之所以在短時間內戳中人心,是因為他在抽象的貧困數據之外,為外界展示了理解貧困的直觀維度。我們在開展精準扶貧時,終歸要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面對一個個像「冰花男孩」一樣對美好生活充滿渴望的孩子。

  要融化男孩滿頭的冰霜,需要外來溫暖的借力,也需要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力。而「冰花男孩」離學校有多遠,離那個他「最想去」的北京有多遠,則是全社會都要反思的問題。

  文/王鐘的

相關焦點

  • 「冰花男孩」意味著什麼?
    充滿稚氣的臉龐,宛若冰凌的頭髮,黝黑透紅的皮膚,還有深冬裡那件單薄的褐黃色上衣,雲南省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福滿跋涉9裡山路,來到學校參加期末考試,因為天氣寒冷,滿頭滿眼皆是冰花,引起廣泛關注。從深層次考量,「冰花男孩」意味著什麼?
  • 「冰花男孩」為什麼戳痛了我們
    「冰花男孩」的故事,網友們看到的是寒冷,當地多部門看到的是溫暖,該怎麼解讀這兩種不同的視角呢?「冰花男孩」是留守兒童,媽媽「跑掉了」,爸爸在外務工,四五個月才能回家看一眼孩子,平日裡只有年邁的奶奶帶著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身上濃縮著全國千百萬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影。冰霜天氣裡走了十裡路,到教室後孩子滿頭都是冰霜,網友們也都感到了寒冷,因而心疼。
  • 冰花男孩,你可知上學不挨凍本就是你的基本權利 | 新京報社論
    經核實,「冰花」男孩系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因當天氣溫較低,家離學校太遠,走路來上學導致頭髮沾染冰霜。因為一次意外遭遇,「冰花男孩」在網絡迅速走紅,引發網友一片「好心疼」的喟嘆。面對採訪,其一句「上學冷,但不辛苦」的表白,更是讓人心酸。可如果要在根本上改善「冰花男孩」及其同伴的境遇,單純的喟嘆和同情,顯然還是不夠。
  • 冰花男孩的遭遇,到底是什麼造成的?
    冰花男孩惹人心疼的照片,讓人忍不住批評撤點並校最近,一個滿頭冰花的三年級男孩,被監考老師拍了照片發到朋友圈,照片中的男孩衣衫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所以,即使「冰花男孩」的苦難,並不完全是「撤點並校」造成的,因為這所希望小學生源所在的16個村,本來就不是「村村有小學」,談不上「撤」,人們也認為,站在「冰花男孩」身後的千千萬貧困山區的孩子,吃了「撤點並校」的大虧。由於「撤點並校」的存在,他們不得不跋山涉水、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在上學路上。
  • 看「冰花」男孩有感
    看到冰花男孩,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當今社會我們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人存在呢?生活在都市的我們,一點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就覺得老天對自己不公平,覺得自己承受了不可理解的痛苦!要所有人都理解他,體貼他,比如說工作不順,比如說談戀愛不順分手了,跟同事吵架了等等,都不能承受,那我想說看到這樣的畫面,那麼多還在貧困山區生活的人們,他們只要種地有收成了,過年有餃子吃了,或者有書讀了,都是讓他們感恩戴德的一件大事。的確,在中國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可能我們不能都能助得到,但是這可以激起我們變得勇敢和堅強!
  • 「冰花男孩」事件戳中了哪些淚點和痛點?
    隨後,有消息稱,由雲南省志願者協會等組織發起「青春暖冬行動」募集到的30萬元善款,到「冰花男孩」手中時僅剩500元。魯甸縣教育局局長陳富榮對此回應稱,通過「冰花男孩」,昭通高寒貧困山區的困難學生群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社會各界愛心捐助由昭通市青基會統一接受捐贈,資金將根據教育部門實地調查後的方案發放。
  • 幸運的「冰花男孩」以及更多不幸的留守兒童
    「冰花男孩」「冰花男孩」叫做王福滿,2010年出生,是雲南昭通一名留守兒童,系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2018年1月9日,冰花男孩頭頂風霜上學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冰花男孩」將會和家人去北京天安門看升國旗,參觀北京警察學校。更多的關注也使得「冰花男孩」得到更多切實的物質和精神幫助。王福滿父親王剛奎常年在昆明打工,家中只有王福滿與10歲的姐姐互相照顧。
  • 【時評】「冰花男孩」,是希望而非苦難照亮未來的路
    這位冰花男孩是雲南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力輝苗圃希望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小福(化名)。估計很多網友都和我一樣,看到這張照片第一眼是搞笑,第二眼是疑惑,而看到第二張照片——滿是裂口的手下,是一張99分的考卷,心裡何止是感動,是戳痛。冰花男孩的眼神,讓我想起1991年希望工程海報裡的「大眼睛」。
  • 「冰花男孩只得500元」的誤會並不美麗
    魯甸縣教育局局長陳富榮解釋,魯甸屬深度貧困地區,與「冰花男孩」王福滿遭遇類似者,尚有數以千計。目前所接收的30萬元善款,屬於不特定用途捐贈,將用來改善更多的「冰花男孩」生存狀況。  燈不點不亮,話不說不明,現在看來,所謂「冰花男孩只得500元」只是一個誤會。
  • 「冰花男孩」父親申貧被拒:莫把輿論當成「評困」的工具
    ——本文系紅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雲南「冰花男孩」父親王剛奎發文稱申請貧困戶名額被拒一事在網絡引發熱議,轉山包村支書耿濤9日回應稱,經核實,王剛奎家不符合建檔立卡戶標準。(12月10日《河北青年報》)2018年初,王剛奎的兒子王福滿頭頂風霜上學的照片經媒體報導之後,迅速走紅網絡,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他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冰花男孩」。在輿論力量的支持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為「冰花男孩」所在山村的孩子們籌集暖冬善款,幫助他們解決上學難的問題。
  • 是時候還「冰花男孩」清靜了
    近日,在有關方面的幫助下,「冰花男孩」王福滿和父親以及姐姐三人,從雲南魯甸老家飛抵北京,開啟三天的圓夢之旅。不過,當小福滿在北京經歷了很多個人生第一次的時候,學校的老師表達了隱憂,過度關注可能讓成為「網紅」的他再也回不去曾經的平靜生活。
  • "冰花男孩"僅從30萬捐款得500?背後真相是...
    照片上男孩衣衫有些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臉蛋也凍得通紅,讓人看著心疼。新聞發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據報導,截至目前,社會捐贈有30餘萬元。冰花男孩只得500是怎麼一回事?
  • 把「冰花男孩」接到北京的目的是什麼?
    有人肯定會說,你傻嗎?沒看人家「冰花男孩」日子過得那麼苦,那一頭冰花你沒看見?那凍得一臉紅你沒看見?好多大媽大嬸握住手機,眼淚直撲噠你沒看見?完全沒有必要,「冰花男孩」的境遇,我們用腳後跟也能想出來,他炸裂網絡的唯一意義,還是「縮影」的意義,他只是碰巧站到了聚光燈下,具體說,他的老師拍了照片,他的校長傳上網絡,這才有了「冰花男孩」。想像一下,如果他的老師那天沒有拍照,只說了一句,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冰花男孩」呢?根本就不存在。
  • 雲南昭通冰花男孩聯繫方式 救助捐款信息公布
    9日,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冰花」男孩頂著一頭風霜站在教室裡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男孩衣衫有些單薄,頭髮、眉毛、睫毛全部凍出冰花,臉蛋也凍得通紅,讓人看著心疼。  「冰花」男孩步行4.5公裡上學 教室內尚無取暖設備  據了解,照片中男孩的家離學校4.5公裡,平時都是走路一個多小時來上學,因7日開始,當地氣溫驟降,當天氣溫較低,家離學校太遠,走路來上學沾染冰霜導致。
  • 「冰花男孩」獲捐善款用途引爭議
    原標題:「冰花男孩」獲捐善款用途引爭議:怎麼花誰說了算?   2018年伊始,雲南省魯甸縣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王福滿頂著「冰霜」上學的照片引起網民關注,稱其為「冰花男孩」。隨後,社會捐贈30多萬元。但這筆善款的分配和使用卻遭到質疑。
  • 「冰花男孩」上北京了,我們卻要思考更多
    「冰花男孩」王福滿最近很幸福,不僅得到了全社會的熱烈關注和幫助,而且據《法制晚報》報導,「冰花男孩」這兩天還終於圓了他最美麗的夢想:坐飛機到北京看世界來了。—— 一是「冰花男孩」學校老師的反應。
  • 發展種植魔芋,助力「冰花男孩」
    相信昨天和今天,不少芋友的朋友圈都被「冰花男孩」的形象刷爆了,一個冒著凜冽寒風的小男孩去到學校的時候頭髮上都結冰了,有網友認為這是對知識的渴望,有網友認為這是社會貧富差距的所在,褒貶不一。在我們貧困山區,其實像這樣的「冰花男孩」很多。
  • 「冰花男孩」出名一年後:當上了班幹部,遠走的媽媽也回來了
    今天是第一期,一年前「冰花男孩」王福滿意外走紅,如今他過得如何?2018是「冰花男孩」王福滿的幸運年,「出名」後家裡蓋了新房,到過夢寐以求的北京,更重要的是離家兩年的媽媽回來了……一年後的今天,福滿堅決地說,「冰花男孩只是個外號,我不是明星,我就是我。」
  • 冰花男孩:他用一小時步行,照亮弱勢群體的體面
    紙白君看過後,也是不得不佩服,洗地技術之高超,人日也就這能耐了,譬如相同的語句:「冰花男孩,你吃的苦將會照亮你未來的路。」如出一轍。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723事件?也許這些傷痛,本就不在我們的記憶之中,也就無所謂高鐵系統的管理應該是精益求精的,否則帶來的危害則是一車人,甚至是兩車人的致命危險。
  • 大山裡的冰花男孩,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之路
    雲南的大山零下九度,小男孩王福滿穿著並不厚實的衣服,要走4.5公裡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到了教室後,頭髮眉毛已經全部凍成了白色,像頂著一頭冰花一樣,惹得同班同學哄堂大笑,冰花男孩也調皮的做了個鬼臉回應。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他們通往羅馬的道路會更艱辛更長遠更沒有盡頭。儘管如此,特別讓人欣慰的是,孩子們沒有退學,樂觀的掛著冰花去學校。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詬病當下的教育過於應試,要全面的發揮孩子們的各項能力,但對於貧困的孩子來說,唯一能改變命運的就是應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