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烏仔魚臺灣漁民開始把魚類大量銷往大陸,你會買嗎

2020-12-19 騰訊網

據中新社臺北9月16日消息,由於運輸方便且距離近,臺灣魚類及其製品近些年以銷往大陸為主。

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右穎表示,為因應大陸市場需求,當地漁業養殖戶調整養殖品種和產期,並考慮異地拓展。 大陸 臺灣 漁民 魚類 屏東縣

近日赴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走訪農漁產銷商戶。 漁民陳右穎表示,他介紹,目前屏東縣漁業養殖戶3萬多家,以石斑魚、龍膽石斑魚和烏仔魚三個經濟產值比較高的魚為主要養殖魚種。價格在每公斤150元到200元新臺幣左右。

陳右穎說,五年前,是當地龍膽石斑魚養殖並銷往大陸的高峰時期,近年逐漸回落,也有滯銷情況出現。「因為跟大陸有同業競爭的問題,臺灣漁民目前調整時間,儘量避開大陸盛產期來作生產。」因此,今年龍膽石斑魚銷往大陸的情況有所恢復。「應對這些需求量,價格還會拉上來一點。」 大陸 臺灣 漁民 魚類 屏東縣 據介紹,除了產期調整,很多漁戶調整養殖魚種,轉養烏仔魚。「大陸對這種單價不是很高的魚種,接受度比較高。目前這種魚銷到大陸,與石斑魚銷量差不多。」陳右穎說。

他還表示,臺灣地域小,養殖業也不大,要持續發展,除堅持走精緻化、休閒化路線外,還需異地拓展。「希望有機會去大陸考察,探尋合作機會。」 在屏東縣東港碼頭,泓海水產有限公司的運輸船,正在裝運龍膽石斑魚。頭一天上午裝船,次日中午就可以抵達廈門。 泓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海峽兩岸養殖漁業交流協會理事長鄭春忠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灣農漁產業跟大陸合作較多。兩岸一家親,希望未來銷往大陸的通路更加順遂。

有數據顯示,目前大陸是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區,2017年臺灣出口至大陸的農產品(農林漁畜)總額突破10億美元,佔總出口的20.7%,創歷史新高。其中鳳梨、蓮霧、釋迦、石斑魚活魚等幾種產品絕大部分出口方向為大陸。如石斑魚去年出口大陸總額為7300萬美元,佔這一魚種外銷總額的70.31%。 大陸 臺灣 漁民 魚類 屏東縣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臺灣石斑魚銷售全看大陸,今年已快跌破成本價
    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臺灣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表示,目前每臺斤130元(新臺幣,下同)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銷往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
  • 臺灣曝含劇毒化學藥物石斑魚 疑多數銷往大陸
    養出來的石斑魚可能含有毒性,多數或銷往大陸。那麼江蘇有沒有來自臺灣的石斑魚呢?昨天,現代快報記者詢問了南京多家海鮮酒店以及水產市場,他們表示多數是從廣州、福建、浙江一帶進貨。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人員則表示,江蘇沒有直接進口過臺灣石斑魚,但市場是流通的,不代表市面上沒有臺灣的石斑魚。
  • 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摩斯漢堡與永安區漁會合作研發開發出以龍虎石斑原塊切片的「龍虎石斑珍珠堡」,12月16日起在全臺百家摩斯漢堡限量、限時上市,14日上午在摩斯漢堡中正店舉辦新品發表會,幫助拓展龍虎斑在臺灣市場。高雄市永安區位於臺灣西南沿海,海岸線長達6.8公裡,總養殖面積達1250公頃,多以養殖石斑、蝦子、蝨目魚等高經濟價值鹹水魚類為主,素有「石斑魚的故鄉」美名。永安區石斑魚年產量約1.1萬公噸,7成外銷大陸,3成內銷。
  • 臺灣石斑魚銷往大陸大減3分之1 需另闢市場
    (中評社)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520前夕,傳出陸客縮減以及臺南蝨目魚契作喊卡等消息。臺灣石斑魚如今也傳出銷陸大減量,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受訪表示,去年臺灣石斑魚(含龍膽石斑)銷陸超過新臺幣60億元,但今年至今已減少3分之1,約減少新臺幣15億元。但高雄市政府回應,主要是寒害之故。
  • 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臺灣養魚業者:石斑魚行情已崩盤,漁民憂9月ECFA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岸關係不見好轉,臺灣不少產業擔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在今年9月15日自動終止。全臺模範漁民、高雄永安石斑魚養殖業者蘇國禎6日指出,臺灣龍膽石斑、龍虎斑以及蝨目魚早已崩盤,漁民已是賠錢在賣。
  • 臺灣石斑已崩盤 島內漁民憂心ECFA「九月大限」
    臺灣石斑魚市場已崩盤。圖片來源於網絡  華夏經緯網8月6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岸關係不見好轉,臺灣不少產業擔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在今年9月15日自動終止。全臺模範漁民、高雄永安石斑魚養殖業者蘇國禎6日表示,臺灣龍膽石斑、龍虎斑以及蝨目魚早已崩盤,漁民已是賠錢在賣。若九月中ECFA再停,臺灣養殖漁業真的會「挫著等」。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中新網2月15日電 綜合報導,「到底是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去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高雄市長韓國瑜連日隔空「交火」。蔡英文為2018年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金額破紀錄而洋洋得意。韓國瑜則要民進黨「別活在虛幻之中」!如果農漁民真的賺到錢,「九合一」選舉時會倒戈嗎?
  • 臺灣「漁業署」:與大陸籤訂ECFA漁民普遍受益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對於不少人質疑指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已造成石斑魚、蝨目魚及果農等產業衝擊,臺灣「漁業署」19日表示臺灣與大陸籤訂ECFA後,早收清單水產品產量及產值均大幅增加,漁民普遍受益,ECFA吞食產業一說並非事實。
  • 臺灣扣押20名大陸漁民 稱涉嫌違法捕捉魚類
    [摘要]臺灣高雄地檢署與高雄第五海巡隊聯手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逮捕「非法侵入」東沙的大陸漁民20人,並首度扣押一艘漁船押解至高雄港。臺灣「海巡署」扣押了中國大陸漁船的船員。據臺灣「中央社」23日報導,臺灣高雄地檢署與高雄第五海巡隊聯手執行「東沙海域擴大威力掃蕩」專案,逮捕「非法侵入」東沙的大陸漁民20人,並首度扣押一艘漁船押解至高雄港。
  • 石斑魚的種類有哪些?
    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仔稚魚攝食浮遊生物,成魚攝食魚、蝦、蟹。雌、雄同體,雌魚先性成熟,體長250~400毫米時性逆轉,雄魚6齡(個別5齡)全部性成熟。絕對生殖力為8萬~25萬粒,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7月,20℃開始產卵,22~24℃盛期,產浮性卵。水溫22~25℃,需23~30小時孵出仔魚。肉味鮮美,為名貴魚類,活魚大量銷往香港及澳門。為我國及東南亞淺海養殖對象,可以用網箱養殖。
  • 緬甸多個海域,大量石斑魚離奇死亡,累計3噸!
    【緬甸中文網訊】德林達依省消息,高當縣博賓鎮阿勒曼鄉周邊海域,大量石斑魚無故死亡,還有不少石斑魚浮在水面無力動彈。周邊民眾表示,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快一個月時間了。博賓鎮瑪炯嘎樂村一位村民表示,藍畢海洋國家公園及LMMA區域(地區民眾聯合參與的海域保護區域)內,不少石斑魚都出現問題。一開始的時候,藍畢島和娘維島附近海域出現這樣的情況,現在拉岸島和珍珠島這邊海域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據村民稱,死亡或浮動在水面的石斑魚中,有的在兩三公斤,有的重達120公斤。
  • 島內石斑魚業者:大陸若制裁養殖戶會很慘
    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有甲1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養殖漁民現在很擔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因兩岸關係的惡化而終止,希望蔡英文520能遞出橄欖枝,勿再挑釁大陸。萬一對岸要向臺灣進行制裁,很多產業包括養殖漁業就很慘。
  • 臺灣中南部農漁民:大陸市場非常重要
    原標題:臺灣中南部農漁民:大陸市場非常重要  中新社屏東7月27日電 (記者 石龍洪 邢利宇)700餘名臺灣中南部基層農漁民27日在屏東舉辦合作研討會,探討對大陸出口農漁產品。多位農漁民表示,大陸市場對臺灣農漁業非常重要。
  • 大陸偷臺灣養魚技術?網友諷刺:用火都是臺灣教的
    馬英九見證石斑魚豐收成果(來源:香港「東網」)海外網9月13日電 近日,臺灣深綠媒體報導稱,「過去馬英九執政時積極推銷石斑魚輸往中國大陸,而導致技術外流」,大陸養殖業者還把臺灣的以青斑來講一斤只剩90至105元(新臺幣,下同),但大陸銷來的龍虎斑價格卻很好,夏季一斤最高能到550元,冬天更漲到一斤850元。消息一出,引起了眾多臺灣網友的熱議。有網友稱,大陸的大閘蟹技術、稻米技術都是偷學的臺灣,甚至有人直接說「用火也是臺灣教的」。
  • 臺灣臺南市農漁民呼籲當局承認「九二共識」造福民生
    由於兩岸蝨目魚契作項目5年期滿而至今未續約,臺灣臺南市學甲區養殖戶郭茂林3個魚塘所投放的魚苗比去年少了一半。  「以前有契作合同的保障,我每年有3萬斤蝨目魚銷往大陸,能賺10多萬元新臺幣,如果不能銷往大陸,今年蝨目魚價格肯定會便宜,就不敢養這麼多了,加上電價要漲,多了可能賠錢。」養了30年蝨目魚的郭茂林說。
  • 大陸以零關稅進口臺灣地區農產品將超50種(圖)
    不過,大陸沒有要求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農產品開放。多位臺灣地區受訪者認為,這體現了大陸的誠意和善意。  類似的安排將給臺灣地區的農漁業帶來什麼機遇?當地農漁民如何看待ECFA?彰化縣二林鎮農會總幹事蔡詩傑認為,對二林鎮的果農來說,這是一個利好,臺灣地區的農業面臨生產過剩的問題,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打開通路。
  • 臺灣水果找出路!臺東鳳梨2倍價格銷往大陸
    銷往大陸無錫市的鳳梨昨在成功鎮裝櫃,臺東縣長黃健庭、議長饒慶鈴前往關心。(莊哲權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鳳梨生產過剩,造成價格低落,臺東縣長黃健庭6月初赴大陸尋求銷售管道,在縣府媒合下,大陸無錫、廈門承諾採購臺東鳳梨,其中,無錫市由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委託臺灣貿易商,以每公斤25元(新臺幣,下同)「友善採購」,比目前島內收購價高出1倍,第1批約16.8噸昨天裝櫃啟航。
  • 大陸購買臺灣農產品威脅「臺灣安全」?島內農民怒懟蔡當局!
    近日,島內農會怒不可遏,嚷著要讓臺灣的「爛」當局倒臺。原因是,臺灣銷往大陸的農產品也被民進黨當局貼上了影響臺灣「安全」的標籤。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6日報導,臺「調查局」上周啟動選舉查察,「境外資金介入選舉」是查察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