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2020-12-19 海峽導報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他也擔心單一市場在大陸關係,產業隨時可能面臨全面崩潰。

臺灣養殖漁業以石斑為例,外銷主力以大陸市場為主,疫情衝擊外銷停滯讓養殖戶受到牽連,而長期以大陸為單一市場,產業在ECFA零關稅之下已經習慣微薄的利潤,若回歸正常貿易途徑,產業將有劇烈的陣痛期。屏東縣佳冬鄉水產養殖產銷班第8班班長陳啟宏表示,維持關稅優惠對臺灣是有幫助的。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表示,因為單一市場在大陸關係,產業隨時可能面臨全面崩潰,臺當局一直說要開拓其他市場,講了很久,但成效還是十分有限。

臺灣石斑魚年生產量約2萬2000噸,其中7成4外銷,外銷更有九成以上銷往大陸及香港澳門地區,外銷整體數值為1億5000萬美金,在陸港澳地區外銷值就達1億4600萬美金,屏東縣就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

屏東縣境內的佳冬鄉、枋寮鄉養殖漁業生產區,面積合計約有509公頃,區內主要養殖石斑魚、午仔等魚種,養殖戶大約千餘人。目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石斑外銷大陸市場停滯歸零,香港地區量也掉了一半以上,養殖戶也受牽連。

李金生指出,石斑價格目前一臺斤產地價格70到80元(新臺幣,下同),馬英九時代最輝煌時期每臺斤產地價可賣到200多元,但近年價格維持在130到150元不等,也是受到大陸開始飼養龍虎斑後,臺灣石斑受到衝擊,養殖戶也逐漸轉種午仔魚。

李金生表示,午仔魚雖然是目前大陸市場比較熱銷的魚種,但是也是要擔心,若產量逐年增加,又是靠大陸單一市場,若因為大陸方因素不再接受的話,也會面臨全面崩潰,因為臺灣養殖漁業外銷九成以上都往大陸跑的緣故。但要怎麼推廣到日本、韓國等,臺當局講了很久,但成效還是十分有限。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澎湖石斑魚外銷大陸受阻,業者叫苦:月燒40萬飼料錢
    因為新冠疫情關係,全臺許多餐廳生意大幅下滑,以餐廳為外銷主力的澎湖養殖業者連帶受到衝擊,水產嚴重滯銷,而主要外銷到大陸的龍膽石斑,同樣賣不出去,業者叫苦連天,因為養殖了大約450噸的魚,每個月就要燒掉4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飼料費,他們也只能繼續苦撐。
  • 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臺灣石斑魚銷售全看大陸,今年已快跌破成本價
    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臺灣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表示,目前每臺斤130元(新臺幣,下同)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銷往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
  • 臺灣石斑魚產業危機:青斑被大陸龍虎斑打趴
    屏東縣養殖魚業興盛,年產值一三四億元,其中石斑佔約五十億元,七成以上外銷大陸,外銷榮景維持三、四十年。石斑中佔近半的青斑,最近兩周價格跳水,跌到每斤七十元低價,外銷大陸的收購價格也愈來愈低,魚民大喊吃不消。
  • ECFA實施以來 受臺灣石斑魚衝擊 大陸青斑魚跌價兩成
    ECFA實施以來 受臺灣石斑魚衝擊 大陸青斑魚跌價兩成2012-08-31 14:4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        瀏覽量: 1609 次我要評論 &nbsp&nbsp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自去年元旦正式實施以來,臺灣原產石斑魚今年零關稅進入國內市場,令國內有最大養殖面積的青斑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 兩岸冰凍+新冠疫情,臺灣石斑魚產業遇上史上最大寒冬
    臺「漁業署」今年3月對外發布訊息,強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十年到期的疑慮,島內石斑魚養殖業無需擔心關稅提高,競爭力流失,但高雄永安等地石斑養殖戶仍難掩憂心,尤其看壞5月20日過後兩岸關係,認為石斑魚再押大陸市場,恐怕兇多吉少,如今只能自立自強,另覓生路。
  • 臺灣「漁業署」:與大陸籤訂ECFA漁民普遍受益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對於不少人質疑指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已造成石斑魚、蝨目魚及果農等產業衝擊,臺灣「漁業署」19日表示臺灣與大陸籤訂ECFA後,早收清單水產品產量及產值均大幅增加,漁民普遍受益,ECFA吞食產業一說並非事實。
  • 石斑魚烏仔魚臺灣漁民開始把魚類大量銷往大陸,你會買嗎
    據中新社臺北9月16日消息,由於運輸方便且距離近,臺灣魚類及其製品近些年以銷往大陸為主。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總幹事陳右穎表示,為因應大陸市場需求,當地漁業養殖戶調整養殖品種和產期,並考慮異地拓展。 大陸 臺灣 漁民 魚類 屏東縣近日赴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走訪農漁產銷商戶。
  • 臺灣石斑魚銷往大陸大減3分之1 需另闢市場
    (中評社)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520前夕,傳出陸客縮減以及臺南蝨目魚契作喊卡等消息。臺灣石斑魚如今也傳出銷陸大減量,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受訪表示,去年臺灣石斑魚(含龍膽石斑)銷陸超過新臺幣60億元,但今年至今已減少3分之1,約減少新臺幣15億元。但高雄市政府回應,主要是寒害之故。
  • 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在大陸,疫情將衝擊臺外銷市場
    大陸多年來為臺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地,根據島內最新貿易統計資料,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達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7.6%,雙創新高。
  • 臺灣農產品外銷告急,急需大陸來解救?
    他表示,從今年1月臺灣「大選」、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到6月的「罷韓」,加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會不會延續,這些重大政治議題都讓臺灣貿易商和農民十分擔憂。另外,兩岸關係也會影響大陸民眾的喜好。兩岸關係越走越冷,就會影響到大陸消費者的主觀購買意願。 與之相似,南臺灣不少民眾也陷入了「蕉急」狀態。
  • 臺灣漁產品外銷大陸受阻,漁工漁船幾乎全數停擺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臺灣原本有活魚運搬船前往中國大陸多個港口,現在幾乎完全停擺。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外銷不能斷。由於島內石斑魚、白帶魚都依靠活魚運搬船外銷,為解決外銷受阻問題,臺「農委會漁業署」下周提出活魚運搬船的防檢疫方案,提交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審視,希望儘快恢復活魚運搬船的外銷運作。
  • 大陸訂單銳減臺灣農民叫苦,馬英九籲:多吃鳳梨度過難關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各地開始實施「閉關」政策,關閉邊境期望降低疫情,臺灣地區的農業經濟也受到不小的影響,農民紛紛叫苦。對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昨日在自己臉書上發文表示,這回因為疫情的關係,導致農民收益大減,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幫助,多購買臺灣農產品,一起度過疫情難關!
  • 臺灣農產品最大外銷市場仍是大陸
    據臺灣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臺灣出口大陸農產品金額為12億7583.8萬美元,佔總出口值的22.9%,出口量為56萬4481公噸;比前年金額增加0.7%,出口量增加7.6%,雙創新高;尤其臺灣重要農產品如稻米、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等品種的數量和價格均出現成長現象,不過茶葉、
  • 臺灣養魚業者:石斑魚行情已崩盤,漁民憂9月ECFA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岸關係不見好轉,臺灣不少產業擔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在今年9月15日自動終止。全臺模範漁民、高雄永安石斑魚養殖業者蘇國禎6日指出,臺灣龍膽石斑、龍虎斑以及蝨目魚早已崩盤,漁民已是賠錢在賣。
  • 大陸以零關稅進口臺灣地區農產品將超50種(圖)
    大陸以零關稅進口的臺灣地區農產品將超50種 ECFA將給生產過剩的臺灣地區農業帶來出路  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期收穫計劃中,大陸將對539項原產於臺灣地區的產品實施降稅
  • 島內石斑魚業者:大陸若制裁養殖戶會很慘
    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有甲14日接受訪問時表示,養殖漁民現在很擔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因兩岸關係的惡化而終止,希望蔡英文520能遞出橄欖枝,勿再挑釁大陸。萬一對岸要向臺灣進行制裁,很多產業包括養殖漁業就很慘。
  • 臺灣毛豆產業每年外銷產值21億元 再創綠金奇蹟
    臺灣《中華日報》9日社論指出:臺灣毛豆每年外銷產值超過21億元(新臺幣,下同),被譽為臺灣「綠色奇蹟」。臺南市新市區種植毛豆歷史悠久,品質更備受肯定,為推廣新市毛豆產業而舉辦的「新市毛豆節」,今年已邁入第6年,今後應積極活化農地,吸引小農加入專區經營,擴大產業規模,加強內外行銷,期能攀上「綠金傳奇」新高峰。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