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日最大戰艦的"大和號"殘骸視頻公開 日右翼興奮

2020-12-14 中國網

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說,日本廣島縣吳市當天公開了沉沒於海底的二戰時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的影像視頻,這是該戰艦的海底殘骸首次被公開。「大和」號戰列艦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於二戰末期被美軍擊沉在日本近海,在日本侵略戰爭歷史上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目前,廣島縣地方政府正推進對該艦殘骸的水下調查。當地官員稱期望通過調查,「挖掘與記錄關於昔日戰爭悲慘的歷史」,讓人們知道和平的珍貴。

共同社報導說,廣島縣吳市22日公開了在鹿兒島縣枕崎海域西南約200公里海域拍攝的「大和」號海底殘骸視頻。針對「大和」號殘骸的潛水調查於今年5月開始,歷時10天左右,該視頻於5月26日拍攝,用水下無人探測器深入水下350米左右,在殘骸附近東西450米、南北400米的範圍內拍下了約7000張照片和50個小時左右的視頻。公開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到「大和」號艦艏上的菊花徽章,上面原有的金箔已經脫落。殘存的艦艏和螺旋槳等則覆蓋鏽跡。調查組22日向吳市議會進行了報告,並從23日起,在該市的大和博物館向公眾公開視頻。

「大和」號是二戰時日本帝國海軍最大噸位戰艦,在當時全世界首屈一指,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1940年「大和」號下水,1941年底正式服役,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當時被視為「拯救日本帝國的希望」。但號稱「世界第一戰艦」的「大和」號甚至未能取得擊沉一艘敵艦的戰績,被揶揄為「海上旅館」。1945年4月7日,該艦在衝繩戰役中「自殺式出擊」,被美軍350多架戰機和潛艇輪番攻擊,最終被炸沉海底,艦上3000餘人死亡。

此前大和博物館曾公開過民間從業者拍攝的「大和」號視頻,但政府出面實施詳細調查並公開視頻是第一次。共同社援引吳市產業部官員稱:「在『大和』號上許多日本人失去了生命。通過發布這些視頻,希望能傳遞戰爭的悲慘與和平的珍貴。」

但也有輿論稱,調查昔日日本海軍的「第一戰艦」,對其歷史進行再挖掘,讓日本國內右翼和激進軍迷「感到興奮」,積極發表言論,這並不符合緬懷和平的意旨。很多日本網民對此紛紛發言,但大多數人並不贊成打撈。有人留言稱,「希望大和號和多數亡靈一起,如墓碑一樣安靜地保持原狀」。還有人寫到,希望大和號能夠作為絕不再戰的象徵。

相關焦點

  • 曾為日本最大戰艦的「大和號」殘骸視頻公開 日右翼興奮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說,日本廣島縣吳市當天公開了沉沒於海底的二戰時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的影像視頻,這是該戰艦的海底殘骸首次被公開。「大和」號戰列艦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於二戰末期被美軍擊沉在日本近海,在日本侵略戰爭歷史上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 日本將對大和號戰列艦殘骸進行潛水調查 曾被美軍擊沉
    中新網2月14日電 據日媒13日報導,日本海軍戰艦「大和」號在太平洋戰爭中被美軍擊沉後沉入鹿兒島縣西南海域的海底。「大和」號建造地廣島縣吳市宣布,已在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中列入8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5萬元)用於對其進行潛水調查。為籌措這筆經費,日本吳市政府將提供部分資金,並正向國家申請補貼。
  • 日復現大和和武藏下水式 解密昔日世界最大戰艦
    圖為CG中重現的舊日本海軍「大和」號戰艦【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13日報導,7月12日,日本廣島縣吳市的大和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戰艦大和•武藏的下水式展覽——裝點了戰前戰後時代的軍艦們》的展覽。該展覽旨在介紹舊日本海軍秘密建造的戰鬥艦的「誕生」。
  • 世界歷史上最大噸位的戰艦,大和號為何下海四年後就覆滅了?
    那麼,如果說到海上戰爭,除了航母還有戰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界歷史上最大噸位的戰艦——大和號。日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大炮巨艦主義」,所以當時日本的造炮、造艦技術是非常超前的,到了昭和時代,日本已經是世界造船大國之一。這艘大和號戰艦是在1941年正式下海的服役的。不過這艘巨大的戰艦從下號到被擊沉,簡直可以用毫無作為來形容。
  • 戰艦奇蹟,史無前例的大洋巨獸,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是整個二戰時期建造出來的規模最大,火力最強,工業水平最成熟的艦艇。一度象徵著那個從明治維新開始步入現代化建設的東方國家,第一次真正超越了他們數輩人所效仿學習的西方。成為了幾代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信仰。
  • 藏經閣: 巨炮戰艦的絕唱 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
    此前,製作了款能夠用VR頭顯雲看艦的應用,軍艦的原型是他們日本人能夠吹幾輩子的戰艦大和號。雖然一時半會體驗不了皮皮蝦號很是委屈,但對軍宅們來說,(宇宙戰艦)大和號也足夠讓他們興奮了。同時,日本人也自稱為「大和民族」,由此可見,賦予了「大和」之名的大和艦是寄託了舊日本帝國海軍多少的厚望。建造編年:1937年11月4日,1號艦開始在吳海軍工廠動工建造。1939年5月-10月,鍋爐安裝完畢,9月-11月,主機安裝完畢。1940年7月15日,1號艦被命名為「大和」。1940年8月8日,大和號下水。
  • 大和戰艦(7)終於等到了上戰場
    敵人就會以此為據點來來侵蝕「絕對國防圈」。海軍為了阻止美軍的進攻,擬定了投入全部戰鬥力的作戰方案。以「大和」「武藏」為首的戰艦部隊終於將投入前線。 昭和19年(1944)4月21日,結束了改裝工事的「大和」從吳出發,向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林加群島的基地移動,在臨近決戰地比亞克島的地方待機。這個決定是為了確保日本石油供給不受影響。
  • 反町隆史電影《男人們的大和》公開外景
    由反町隆史和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員中村獅童聯合主演的電影《男人們的大和》本月17日對媒體公開了外景場地,並初次向外界展示了耗費2億日元建造的道具戰艦「大和」。本片的製作人角川春樹更信心十足地宣稱:「我們的目標是觀眾最少達到1000萬!」
  • 榮光再現《巔峰戰艦》最強戰艦大和號曝光
    鑄艦三載,大和降世!為了滿足各位艦長對最強戰艦的追求,《巔峰戰艦》即將在三周年慶典隆重推出史上最強戰艦——大和號!遊戲內的二百餘艘戰艦即將迎來史上最強對手!目前,《巔峰戰艦》大和號戰列艦雛形已曝光,神秘屬性引發大眾猜測!
  • 日本計劃打撈二戰中被擊沉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 資料圖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時的圖像 資料圖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斯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1月31日報導,日本地方政府計劃打撈在二戰中沉沒的「大和」號戰列艦。太平洋戰爭末期,當時世界上最大級別的日本「大和」號戰艦在東海被美軍擊沉。64年過去了,「大和」號的遺骸仍然沉睡在海底。
  • 極度保密的大和號戰列艦,從生到死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日本海軍絕密「王牌」,被各種保密措施「包裹」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沉沒戰艦致遠艦將重建(圖)
    在過去的十年間,筆者曾穿梭於國內外,試圖尋找北洋水師這支艦隊在世間存有的殘骸,作為對鄧世昌們的一份紀念。  海戰沉船出水記  2014年7月10日, 遼寧省丹東港大東港區碼頭一側鞭炮齊鳴,人頭攢動,複製北洋水師致遠紀念艦的艦體合龍工程正在進行。這是一艘丹東人自籌資金,以一比一的比例復建的一艘仿古戰艦,將重現鄧世昌麾下這艘中國巡洋艦的雄姿。
  • 大和號戰艦: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
    繼2005年熱播的電影《男人們的大和》之後,最近大和號戰艦再次成為日本民眾關注的焦點。據報導,大和號戰列艦的建造地廣島縣吳市的有關團體正在醞釀一個將這艘巨型戰艦部分打撈上岸的宏大計劃。儘管已在東海的海底沉睡了六十四年,但大和號這艘曾經象徵著舊日本帝國強大軍事力量但又充滿了悲劇色彩的戰艦一直未能淡出日   本人的記憶。
  • 日本海軍第一艘重型航母「赤城」號殘骸被找到
    據共同社10月22日報導,曾宣稱在北太平洋發現了在太平洋戰爭中途島海戰中沉沒的原日本海軍航母「加賀」號的美國調查團隊負責人20日透露,使用聲納在水深約5280米處的周邊海底發現了第2艘船影,根據形狀和發現場所認定是航母「赤城」號。據悉,該團隊將派出無人探測船展開詳細調查。
  • 踹「慰安婦」銅像的日右翼竟還狡辯 島內痛批蔡英文「軟腳蝦」
    這兩天,日本右翼分子用腳踹臺南「慰安婦」銅像的現場視頻曝光,遭到兩岸輿論痛斥。但是他不但不「悔改」,還在網上狡辯稱自己「腳麻」,被「惡意截取照片」……想知道日本右翼的「挑釁」在島內引發怎樣的怒潮,請看下面視頻~今天(9月11日)上午,島內國民黨團及婦女團體舉行記者會,要求蔡英文不要
  • 韓日歷史矛盾蔓延到電影領域 《軍艦島》遭日網絡右翼勢力攻擊
    報導稱,1分零9秒的《軍艦島》預告片在今年1月公開後,日本部分網民開始通過日本的網際網路社區等平臺散播「端島擁有當時最好的居住環境」、「軍艦島曾是備受歡迎的務工場所」等言論。不僅相關網絡平臺上充滿了對韓國的辱罵,還有人發表言論稱「對韓國人,除了戰爭別無他法」,明顯跨過了底線。日本極右傾向的媒體也紛紛貶低《軍艦島》,支持右翼網民的主張。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由於華盛頓條約硬性規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的總噸位之比為5:5:3:1.75:1.75;戰前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海軍的造艦計劃,就是對標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但歷史證明,日美海軍在太平洋的戰爭,並未按照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設想而展開,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號和武藏號,更多的時間是待在戒備森嚴的軍港內,並未隨艦隊主動出擊,尋找美海軍戰列艦決戰,成了太平洋戰爭中多場非常著名的大海戰的旁觀者。
  • 詳解二戰日軍大和級戰列艦及其戰史
    戰艦大和同武藏艦橋背面對比,左邊為大和號1941年9月22日在吳工廠舾裝艦橋,右邊為武藏號1944年6至7月在伊予灘,此時艦橋上已經加裝了21號電探,只有戰艦大和1943年12月25日從橫須賀返回特魯克途中,在特魯克北方近海遭到美國海軍「鰩魚」 號潛艇攻擊,「鰩魚」 號共發射三枚魚雷,其中一枚擊中大和三號炮塔附近右舷第165號肋骨部位
  •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
    雷霆海戰十級戰艦即將出港 大和戰列艦率先亮相。遙想初到軍港,萌新艦長第一艘鋼鐵巨艦下海的場景記憶猶新,今時破浪風暴再起,十級重艦或使風雲聚集。據悉,《雷霆海戰》全新重器,十級戰艦將與眾多艦長大大不期而遇。眾望所歸的大和級戰列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等世界名艦都將集體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