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研製出首例轉基因芒草

2020-11-30 科學網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研製出了首例轉基因芒草。芒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東亞,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作物。芒草是一種纖維素原材料,它含有木質纖維素,可用於生產乙醇。新開發的芒草轉基因技術將培育出芒草新品種,如通過改造細胞壁的組成(降低木質素含量)來培育促進糖化作用的品種,及培育具有強的環境抗壓能力的品種等。

 

專家點評: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主任桑濤:

 

如今,化石能源日益緊缺,汙染日趨嚴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在尋找新能源的過程中,「高個子」芒草已經成為能源植物中的佼佼者。

 

日本研究團隊的文章是去年8月份在《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能源》上發表的,這是國際上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主流期刊。報導中介紹的芒草轉基因技術,是對植物器官進行組織培養,然後用基因槍打入待轉的基因,再生之後,在植物體內進行表達。這實際上是植物學領域非常普通的技術,在水稻、棉花等作物中應用得很成熟。轉基因技術在芒草中的應用大約在十年前湖南農業大學就成功嘗試過了,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也積極探索了更為有效的芒草轉基因體系。

 

美國和日本都非常重視芒草的相關研究。美國最大的生物質能源的研究中心「能源生物科學研究所(Energy Biosciences Institute)」把芒草作為重要的能源植物來研究。研究所主任Somerville曾在《科學》上撰文時計算,如果能在美國1400萬公頃休耕地的一半的土地上種植芒草,按照每公頃芒草產量為40噸來計算,就有可能實現美國2007年制定的《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中提出的生物質能源發展目標。他們目前的努力方向在繼續提高產量上,已能在部分地區實現年產量40噸/公頃。

 

實際上,中國研究芒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從種質資源上,中國有全世界大部分芒草的野生種,其中包括生物質產量最高的種類。從芒草作為多年生植物的特點來看,其根系發達,抗旱、抗寒能力強,若在我國貧瘠、乾旱和受荒沙化威脅的西北等地區種植,不僅有可能滿足能源持續供應的需求,還能改善生態環境。

 

中國的芒草相關研究起步較晚,基礎比較薄弱,從2008年開始,中科院啟動了「高效可持續利用能源作物芒草的研究、開發和遺傳改良」的方向性項目。目前我們下最大功夫的地方在於培育品種。在貧瘠、鹽鹼等不適合於糧食生產的土地上,把芒草從野草馴化培育成高產能源作物。對此,我們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優良品種選育需要長期不斷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新聞中提到的,通過轉基因技術降低木質素的含量,通過優化木質素纖維素的結構,更有效地將纖維素轉化為乙醇、丁醇等液體燃料,這是當前全球生物質能源研究和研發的熱點。但是由於這一方向的研究涉及到基因挖掘、轉化以及各種後續評價,研究周期長、投入大,我國僅僅還在起步階段。在芒草等能源植物的研究上,如何成體系地促進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的結合,是中國的長遠戰略需求,也是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本報記者黃明明採訪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2-08-21 B2 生物)

相關焦點

  • 日本培育出轉基因普通狨猴
    新華網東京5月28日電(記者錢錚)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在2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培育出了轉基因普通狨猴,並確認轉入的基因在第二代普通狨猴體內也能表達。這是科學家首次培育出第二代還能繼承轉入基因的轉基因靈長類動物。
  • 英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合成脂肪酸
    英國科學家最近成功利用轉基因技術使油菜等農作物合成OMEGA-3脂肪酸,這項成果有望為改善人們的飲食提供新途徑。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國赫特福德郡洛桑研究所科學家從一種名為海鏈藻的單細胞海藻中分離出關鍵基因,並將其植入亞麻和油菜中。實驗證實,這些農作物可以合成出通常只在多脂魚中存在的OMEGA-3脂肪酸。
  • 英科學家研製出可抗癌的轉基因紫色西紅柿
    最近,英國約翰因奈司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普通西紅柿和金魚草基因開發出一種具有抗癌作用的紫色轉基因西紅柿。    該研究是將金魚草的兩段基因注入普通西紅柿後開發出來的。
  • 日科學家培育出轉基因「唱歌老鼠」 像小鳥般「啾啾」叫
    會發出小鳥聲音的老鼠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7日報導,日本大阪大學前沿生物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日前培育出能夠發出小鳥般「啾啾」叫聲的轉基因老鼠。這一發現讓內村有邦感到十分驚訝,因為他原本期待的是轉基因老鼠在外形上有所變化,而不是嗓音上。他表示,「唱歌老鼠」的誕生雖然是偶發的,但「唱歌」的特徵將會遺傳給下一代。大阪大學前沿生物科學研究院主任八木健(音)教授指出,目前已有超過100隻「唱歌老鼠」可供進一步研究。在「進化老鼠工程」中,科學家們還培養出了四肢和尾巴短小、外形酷似臘腸犬的老鼠。
  • 黃金色的芒草,讓秋天多了份文藝的風情,日本國內最美芒草名所
    作者/飄雪 秋天是多彩的,絢麗的,不僅有層林浸染的紅葉和金燦燦的銀杏,還有文藝風雅的金色芒草,給秋天添了一份憂傷和浪漫。帶你看看日本國內最美芒草名所。
  • 日本研製出五天才需洗的內衣褲
    日本研製出五天才需洗的內衣褲 2009-03-3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日本科學家最近研究出了一種可以長保乾燥,不容易發臭的布料,最初是作為航天員的衣物材料
  • 高清:實拍全球首例轉基因觀賞魚 身體發螢光
    並且首次展出全球首例轉基因螢光觀賞魚。    此次首次展出的螢光魚,是全球首例研發成功的轉基因觀賞魚,通過基因轉殖技術,將螢光基因殖入斑馬魚體內,使其表現出該基因所帶來的遺傳特性,在紫光燈的照射下體表、眼睛、全身組織、器官都會發出奇趣的螢光;也有國際一級保護動物 、有海洋中的「活化石」之稱的鸚鵡螺,它能通過調節氣體來控制身體浮沉,被稱為潛水艇的「鼻祖」。
  • 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在中國誕生
    北京時間3月30日凌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以廣東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歷時四年,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
  • 西班牙科學家研製出新型一氧化碳探測器
    西班牙科學家研製出新型一氧化碳探測器能在一氧化碳濃度達到有毒水平之前就檢測出來  西班牙的科學家成功利用一種複雜的銠金屬複合物研製出新型高靈敏度的一氧化碳探測器
  • 【果殼網專訪】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上)
    那時候還沒有轉基因植物,最早的轉基因植物——轉基因菸草大概1983年出來的時候,轉基因動物都做了好幾年啦。朱作言出了鯉魚,其他人出了綿羊和牛——根本沒人反對。全世界最早研究轉基因動物的7個實驗室裡,有3個在澳大利亞,曾經有個研究組是做移植和醫學模式生物的,還有個是做家禽的,希望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現在都沒有了。
  • 【果殼網專訪】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下)
    圖片來源:網絡前文見《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上)》《四位科學家的轉基因圓桌談(中)》這是四位在生物技術領域的工作經驗加起來超過一百年的科學家,他們懷有同樣的疑惑,「我們當年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我們現在是否能做得更好?」
  • 用轉基因魚製作的螢光日本壽司在美國頗受歡迎
    科學家培育轉基因魚的最初目的是為了幫助檢測河流汙染物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美國人近日卻欣起了一股吃「發光壽司」的熱潮,用轉基因魚製作的螢光日本壽司現在美國頗受歡迎。  這種壽司之所以能在黑暗中發光,是因為夾在壽司中的螢光是一種轉基因的斑馬魚。科學家培育轉基因魚的最初目的是科學研究,為了幫助檢測河流汙染物。
  • 俄羅斯科學家研製出可食用餐盤
    該局指出:「可食用餐盤為阿爾泰國立大學和阿爾泰國立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共同發明。製造這種餐盤用的是羽扇豆。羽扇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種,是蛋白質的來源,不含麩質和植物激素,胺基酸組成十分均衡。」阿爾泰邊疆區專家的任務是在俄羅斯和該地區研製出這種技術。」
  • 病毒帶來的轉基因改良 夏威夷的「木瓜傳奇」
    路德介紹,這種木瓜名字叫「彩虹」,是一種轉基因的木瓜品種,因味道特別甜美,不僅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而且出口到美國本土、加拿大甚至日本。   說起夏威夷種植轉基因木瓜的歷史,美國太平洋農業研究中心的病毒學家丹尼斯·貢薩爾維斯既是見證者、親歷者,又是這段歷史的書寫者。他回憶說,上世紀60年代,夏威夷的歐胡島爆發了木瓜環斑病毒,島上的木瓜產業幾近被摧毀。
  • 日本是轉基因食品進口大國 不禁止轉基因食品流通
    新華網東京10月28日電 (記者藍建中)日本是糧食進口大國,每年進口大量來自轉基因作物的食品。但由於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還存在諸多顧慮,日本政府要求對轉基因食品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並進行一定程度的標識。
  • 科學家研製出痤瘡疫苗
    據了解,由於之前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痤瘡形成的過程,導致在治療這種皮膚疾病時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手段。而最近聖地牙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終於解開了這一謎團,了解了痤瘡形成的全部過程。之前沒有研製疫苗是因為這種細菌有時候對身體是有益的,不過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丙酸桿菌分泌在皮膚表面的毒性蛋白,而這正是引發痘痘的真兇,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對付它的抗體。」所以聖地牙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據此研製出了這種痤瘡疫苗,既可以消除丙酸桿菌分泌的毒性蛋白,又能做到不傷害細菌本身。
  • 轉基因地櫻桃即將大量上市,科學家預計會大受歡迎!
    但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等不及了,直接操刀就上,這個「刀」就是著名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通過CRISPR操縱基因,科學家們開發了不少更耐病蟲害、產量更高、口味更好、生長周期更快的食物,讓我們的菜籃子更為豐盛。
  • 科學家研製出可食用「保鮮膜」延長奶酪保質期
    【環球科級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8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們成功研製出延長奶酪保質期的「秘方」,它能有效阻擋真菌和細菌滋生,使奶酪不再變幹、發黴,保質期延長至少21天之久。
  • 美科學家研製出超級素雞 紋理與真雞肉相同
    您現在的位置是:中廣網首頁>>要聞 美科學家研製出超級素雞 紋理與真雞肉相同 [進入論壇]  [列印本頁]  人造雞肉紋理與真雞肉相同  中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31分報導,近日,美國密蘇裡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式宣布,他們終於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塊人造雞肉。
  • 日本推出轉基因藍玫瑰 比普通玫瑰貴10倍
    轉基因藍色玫瑰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十八世紀英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彭斯曾留下著名的詩句:「我的愛人像一朵紅紅的玫瑰,初綻在六月」。如果能看到嫵媚的「藍色妖姬」時,不知他會不會為自己的愛人換上一朵藍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