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世界水平20年的球面射電望遠鏡,這是中國超越世界的代表作

2020-12-15 三體使者

位於中國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它一經落成啟用,立即受到了世界各國科學家的關注。

FAST這個項目早在1994年的時候就被提出了,直到2016年落成啟用,一共花費了22年的時間,由此可見我國為了設計出FAST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根據設計方案,FAST望遠鏡所用的鋼鐵總量達到了五百多噸,相當於建造出一座艾菲爾鐵塔,由此可見這個工程規模之大。

有看過FAST射電望遠鏡的人會好奇設計者為什麼將它設計為圓形鍋狀的。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在所有的性狀中,唯有圓形同時兼備面積大和抗擠壓的能力,所以圓形成為了設計的首要之選。

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口徑達到500米,總面積約為25萬平方米。它的面積相當於三十個足球場的大小,這要擺在農村裡,大概是以前多戶人家的房屋面積了。既然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那麼它的探測能力也應該和它的大小成正比。根據科學家的描述,FAST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信號,比哈勃空間望遠鏡觀測的還要遠。

除此之外,FAST的靈敏度也是相當的高。對於大規模的設備來說,這個設備的靈敏度是一個重要的參數。FAST項目負責人形象地表達出了FAST的靈敏度,如果有一個人在月球上用手機打電話,那麼FAST可以捕捉到這一場景。

說了這麼多關於FAST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探測能力。參與FAST項目的中科院專家對FAST的探測能力表示了很大的肯定,他認為FAST不但可以和之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望遠鏡相比,而且它的綜合觀測能力最少是其他望遠鏡的十倍,中國的這種技術在世界可以說是領先了10~20年。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2011年3月25日主導正式開工,歷時22年於2016年9月25日建成啟用進入調試期,2020年1月11日通過國家驗收投入正式運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 世界曾經最大射電望遠鏡突然坍塌!007《黃金眼》在此取景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3日訊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 設在加勒比海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突然坍塌,結束運行57年的歷史。阿雷西博望遠鏡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過去也在這裡取景。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成功驗收...
    1月11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國家驗收會在黔南州舉行,FAST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中國科學院院長、FAST工程國家驗收委員會主任白春禮,省委副書記、省長、FAST工程國家驗收委員會主任諶貽琴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主持。
  • ...現場畫面公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日前,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坍塌的現場畫面公布。這臺位於美屬波多黎各的大型射電望遠鏡1日因結構失控發生坍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3日公布了事發時的視頻。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坍塌事故發生前,該望遠鏡最後一次使用是在8月6日,之後數日鎖扣輔助鋼纜的一個接頭又發生故障。而故障原因據悉是生產方面出現差錯。11月6日,另一根鋼纜斷裂。11月19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要關閉阿雷西博望遠鏡,但相關計劃還沒實施,就發生了坍塌事故。
  • 「天眼」變「天鍋」:中國造的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被「玩壞了」
    作者:導賣你還記得深藏在貴州的崇山峻岭之中,那臺名叫FAST的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嗎?從它誕生之日開始,這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以其中國傳統炊具大鍋的造型為人們津津樂道。今天,《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官方微博發布的一張照片「坐實」了人們對於這口「大鍋」的「誤解」了,因為在一場參觀「大鍋」的活動中,真的有一位小朋友自帶食材來了……今日上午《中國國家天文》雜誌官方微博@中國國家天文 發布了一條圖文微博稱「他們,真,的,帶,菜,來,了! 」,在照片中,一群正在圍觀FAST模型的小朋友中有一位小「吃貨」居然拿出了一顆青菜???
  •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開始搜尋地外文明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衛星網28日稱,被譽為「中國天眼」 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天正式開始搜索地外文明。報導稱,「地外文明搜索」是FAST望遠鏡五大科學目標之一。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通過接收到的這些無線電波,我們可以了解到天體曾經發生過的運動,甚至推測出天體的一些簡單屬性,這對我們研究宇宙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射電望遠鏡是美國於1937年研發的拋物面型射電望遠鏡。到了2020年,世界上僅有兩臺射電望遠鏡,一臺是中國的天眼,還有一臺是建造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不過,就在不久之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阿雷西博墜毀。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2020年1月11日,位於貴州省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天文臺11月5日表示,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明年將向全世界的科學家開放用於研究。 【知識點】 FAST是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也被稱為「中國天眼」。
  • 全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真在中國?
    ——天文望遠鏡快速分類法世界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當之無愧。然而,去掉前綴,它是不是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呢?如果你上網搜索一下,可能會發現,這個百科說:最大的在西班牙,直徑10米。那個媒體說,最大的在智利,正在建,直徑39米。還有的說,最大的在俄羅斯,直徑576米。
  • 七國聯合建設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 上海打造SKA國際陣營亞洲高地
    「我現在想奮鬥兩件事,其中一件是SKA(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到中國來,上海要爭取做它的科學與數據的地區中心,這個地區最低限度是中國,再大一點是亞洲,再大一點是亞太。」這是92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葉叔華近幾年最大的夢想之一。夢想在今年3月真正照進了現實。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別忘了這100人…
    一位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工作人員人此前表示,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來自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那麼,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背後有哪些故事呢?
  • 世界最頂尖十大科技排名
    N 107°37′05.81″W,海拔212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屬美國國立射電天文臺。它由27面直徑25米的拋物面天線組成,Y型排列,每臂長2.1千米。有3種組合模式,最長基線為36千米。可在6個波段工作,並可作圓偏振(左旋和右旋)和線偏振測量。在釐米波段,最高空間解析度達角秒量級,與地面光學望遠鏡的解析度相當;靈敏度比世界上其他射電望遠鏡高一個量級;成像時間8~10小時。根據觀測要求,可分別作連續譜、射電譜線和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的觀測研究工作。
  • 我國的射電望遠鏡極為高超,但由於像一口鐵鍋,排水問題令人擔憂
    望遠鏡,對於我們每一個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就經常接觸到它。在我們的印象裡,望遠鏡就是一種拿在手裡用於觀察遠方的物品。那麼,大家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個望遠鏡,它口徑500米,佔地約30個足球場大小。也許許多人會認為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望遠鏡呢?但事實上這個望遠鏡是存在的,而且它就位於我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
  • 厲害了我的國,那些響徹世界的中國製造
    近5年是中國飛速發展的5年,5年來,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創造大步邁進。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短短5年內祖國究竟有多少事物已經領先世界。「天眼」神通,發現脈衝「天眼」正式名稱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可以幫助天文工作者探索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甚至找尋外星生命體。
  • 中國「天眼」預計9月底投入使用 能否找到地外文明?
    原標題:中國「天眼」還要調試兩個多月位於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3日成功吊裝,這標誌著FAST這隻「觀天巨眼」預計於今年9月全部竣工,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據介紹,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它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約10倍。它將在未來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 世界只剩一隻「天眼」,在中國!可是它卻怕冰雹?
    FAST望遠鏡,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因球面射電望遠鏡本身像一顆凝望蒼穹的巨大眼睛而被稱為「天眼」。它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鑲嵌於蒼翠的貴州深山老林,承載著最前沿的科學和技術。
  • 獨家回顧:世界第一「天鍋」(FAST)長成記【組圖】
    原標題:【圖刊】中國「天眼」長成記 這張拼版照片為2009年5月25日拍攝的FAST工程所在地(左上)、2011年9月6日拍攝的FAST工程所在地(右上)、2012年8月5日拍攝的FAST工程所在地(左中)、2014年5月2日拍攝的FAST工程所在地(右中
  • 世界上最大的九個人造物,中國佔據了3個,最後一個震驚了世界!
    自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的工業水平也是飛速發展,工業水平帶來的不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是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在世界上有很多的世界之最,例如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深的還高馬裡亞納海溝,這些都是自然打造出來的傑作,但我們今天要聊的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物,這些都是人類的智慧打造而成,我們應該為此自豪。
  • 阿雷西博望遠鏡正式「退役」,人類為探測太空有多努力?
    要知道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早在1963年建成,運行將近60年,直到2016年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天眼」建成,它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  最重要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在人類的外太空的天文探測上面也有眾多貢獻。借著阿雷西博的「隕落」,我們就來盤點下人類在天文探索上的種種努力和成就吧。
  • 美國的塌了,中國的可還行?
    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直到2016年被中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取代,退居第二。什麼是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為什麼會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