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晾曬的鯊魚鰭丨圖源:央視新聞
文章:陳驍丨排版:CAN丨審核: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魚翅算是中餐裡的傳統高檔食材,號稱最貴的海鮮,沒有之一。
我曾經去浙江樂清調查過鯊魚加工廠,當時有個老闆娘給我們展示了一把像米粉幹粗的高級魚翅。陪同的一個當地官員很好奇,想要一根做留念,可是老闆娘糾結半天,最後也沒捨得給。
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魚翅在古代會成為高檔食材並延續至今?
魚翅這東西既沒有營養,也不好吃,更不能治病。不過傳統文化裡想不通的東西太多了,所以魚翅在華人文化圈流行至今也只能歸於一種文化傳統吧。
不好吃,沒營養,不治病的魚翅,卻是鯊魚遊泳的重要的「武器」丨圖源:pixabay丨4bplusme
▍魚翅與鯊魚
近年來,隨著影視作品的宣傳以及人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大家重視鯊魚保護。但是該如何保護鯊魚,吃瓜群眾們卻無從下手。
於是,中華傳統智商稅——魚翅,成了過街老鼠,網上隨處可見的血淋淋的鯊魚鰭照片以及碼頭晾曬的成噸的鯊魚鰭幹給大家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各路環保組織和明星也不斷宣傳拒吃魚翅,保護鯊魚。
那麼魚翅和鯊魚數量減少之間到底是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拒吃魚翅能夠有效保護鯊魚嗎?
要回答這兩個問題,我們得看看鯊魚數量為什麼會減少。
人們捕撈和消費鯊魚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但直到最近幾十年,需求不斷增強,經濟全球化的各種力量共同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全球市場。
與硬骨魚相比,包括鯊魚,鰩和鱝在內的軟骨魚生長速度更慢,繁殖周期更長,繁殖率更低(很多是卵胎生或者胎生,一次最多十幾尾仔魚),因此更容易受到捕撈壓力的影響,種群更難恢復。
泰國漁碼頭待售的軟骨魚丨攝影:藏狐君
因此,鯊魚和它的軟骨魚親戚們數量減少主要是過度捕撈造成的。
▍鯊魚來源
那麼過度捕撈鯊魚就是為了獲取魚翅嗎?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鯊魚的漁獲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來源。一是專門針對鯊魚的捕撈作業(這部分的比例並不高),二是來源於兼捕。
利用網具針對某一類魚進行專門的捕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效率非常低,往往是落後地區漁民的捕撈方式。
漁民劃個小船捕上鯊魚後,由於漁船太小,沒有冷藏設備,沒法保存鯊魚肉;而且鯊魚肉不好吃、經濟價值低,因此漁民只能留下高價值易保存的鯊魚鰭而把鯊魚身體丟掉了。
越南漁民用簡陋的小漁船出海丨圖源:pixabay丨Quangpraha
這種割鰭棄肉的做法符合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但是由於非常殘忍,對人們心理衝擊非常大,讓大家覺得這種專門捕撈鯊魚的作業是造成鯊魚數量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鯊魚大多來源兼捕。所謂兼捕,意思是鯊魚並不是漁業作業的目標對象,只是捎帶著被捕撈上來的。
海洋漁業捕撈的主要方式有拖網、流刺網、圍網、延繩釣等。而這些捕撈方式都可能捕捉到大量的鯊魚和鰩鱝等軟骨魚類。
從這鯊魚的這種來源可以清楚的看到,兼捕獲得鯊魚的捕撈方式主要驅動力並不是魚翅,而是所有的海洋經濟動物,不管有沒有捕到鯊魚,這種漁業捕撈方式都會進行。
▍針對兼捕採取的措施
那我們能不能想想辦法防止鯊魚被捕撈上來呢?很遺憾,目前的漁業捕撈模式無法做到對捕撈對象的有效篩選區分。鯊魚也是魚,它們的活動範圍、生活習性和其他魚類差不多。
不過,為了制止割鰭棄肉的行為,各大主要漁業國家在2010年左右都出臺了相關法規,禁止割鰭棄肉,要求鯊魚整體上岸,並且規定了上岸的魚鰭重量不能超過魚肉重量的5%。
鯊魚整條上岸丨攝影:藏狐君
▍鯊魚及其製品的市場現狀
那麼現在鯊魚及其製品的市場情況如何呢?喜憂參半。
喜的是現在中國對魚翅的消費大幅減少,特別是2012年以後國際市場上的魚翅價格下跌了40%。這應該歸功於國內對魚翅消費的抵制以及十八大的召開。於是泰國取代中國成為了魚翅最大的消費市場。
憂的是鯊魚肉貿易量穩步增長,2011年的魚肉貿易量比2000年增加了42%,價格也是不斷攀升。
這主要是由於全球野生海魚的需求缺口太大,鯊魚等軟骨魚肉作為替代品,量價齊升。目前全球最大的鯊魚肉消費者位於南美和歐洲,最重要的進口商是義大利,巴西,烏拉圭和西班牙。另外,韓國目前是鰩鱝類的主要進口國。
2008-2011年魚翅及鯊魚製品的全球貿易情況丨圖源:藏狐君
今年8月在日本長崎召開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軟骨魚保護會議上,我們發現在西太平洋區域(中、日、韓海域),不僅大型鯊魚數量持續減少,連經濟價值很低的中小型鯊魚和鰩魚的數量都劇減,因此專家們把許多鯊魚和鰩鱝類的保護等級上調了1-2級,希望以此提醒各國政府加強對軟骨魚類的保護。
因此,目前全球鯊魚數量的減少主要原因不在於魚翅貿易,而是全球漁業捕撈的強度太大了。
▍結語
值得欣慰的是,我國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對漁業資源的管控,休漁政策越來越嚴格,越來越科學,對非法漁船的打擊越來越徹底。
今年我國農業部還出臺了最嚴格的限制底拖網作業的文件,將有效控制底拖網這種對漁業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破壞最大的漁業作業模式。
此外,我國的漁業早已轉變觀念,從向海捕撈變成人工養殖為主。從1988年開始,我國水產養殖產量就已經超過了捕撈產量,此後水產養殖產量持續增加。
2018年我國水產養殖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佔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達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
從科學角度看,養殖水產品的食品安全性遠超野生種類,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野味」。
總而言之,要保護鯊魚,僅僅拒吃魚翅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降低漁業捕撈強度,對海洋生態系統進行整體的保護,任重而道遠。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侵權聯繫刪除
本文為轉載文章
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感謝SEE基金會、勁草同行計劃
愛佑慈善基金會對智漁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