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養殖散養土雞,出售土雞蛋盈利的。但散養土雞產蛋率不高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正常來說,一隻土雞一年可以產兩百枚左右的土雞蛋,而我的土雞隻能產一百三十到一百五隻枚左右。
根據我長期的觀察和分析,我發現,土雞產蛋量低,除了和營養,管理等因素有關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散養土雞愛抱窩。
土雞抱窩也叫就巢,這是土雞與生俱來的特性。一般連續產蛋十幾二十天後母雞就開始抱窩了,抱窩期間土雞是不產蛋的。如果沒有什麼辦法讓土雞快速醒窩,那就嚴重影響到土雞的產蛋量了。
之前,也看了很多網友給土雞醒窩的辦法。比如把土雞腳綁起來,一半泡到冷水裡,或者在雞窩裡墊一層冷的沙子等。但總感覺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如果是只養幾隻土雞還可以,但是養幾百上千隻這些辦法就不太可行了。
大概是在去年三到四月份的時候,我到專業禽苗供應平臺一品苗微信公眾號的孵化基地去參觀,正好也遇到一個來拿苗的老伯伯。閒談之間他和我分析了散養土雞抱窩的原理和醒窩的辦法。後來我一直用他說的這個方法,覺得比之前了解的都實用多了。
他說,母雞開始產蛋時,體溫開始逐漸升高。因為體溫的升高促進身體分泌大量的激素,進而促進產蛋。但同時,這些激素也會刺激腦部,在各種激素的結合反應下,母雞體內還會產生一種催乳素,隨著這種激素的含量越來越高,母雞就會形成抱窩。
所以,要讓母雞快速醒窩,根源就在於把母雞的體溫降下來,以停止母雞繼續分泌催乳素。這和用冷水泡母雞的原理也是一樣的。但這個老伯伯的辦法比泡冷水快速有效,可行性高多了。
那就是在母雞抱窩的時候,給它們餵一點頭痛散,以降低母雞的體溫。方法是這樣的:一隻雞隻能餵一包頭痛散,而且要把一包分成三份,每天拿一份泡水來喂。也就是說,一隻雞三天內吃一包就可以了。
以此類推,有多少只雞就用多少量。一般餵到三天就可以醒窩了。自從這樣做後,我大大減少了母雞抱窩的時間,延長了產蛋時間,產蛋量很快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