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
說到那些經常對電子遊戲指手畫腳的衛道士們,或許最大的眼中釘就是《獵天使魔女》。這款遊戲讓玩家扮演魔女貝優妮塔,一邊搔首弄姿,一邊屠殺一捆又一捆的天使。這位13頭身的高挑美女在戰鬥中時不時地變成幾乎全裸的狀態,激怒了保守的爸媽,也讓女權主義者憤慨不已,他們認為《獵天使魔女》毫無疑問是在挑戰物化女性的底限。
現在《獵天使魔女 1+2 無限高潮版》日本亞馬遜已經炒到15000日元了
不過,另一方面,貝優妮塔又是遊戲產業中難得的女性英雄。並且帶著一絲壞壞的氣質。她在遊戲中是強勢女性的代表,而遊戲中的男性往往是她的跟班,遇到危險就抱頭鼠竄。
你無法拒絕她,對吧
而她的那些處決天使的終結大招,則更在殘酷中帶著一些 SM 的意味。在 Nintendo Switch 平臺即將發售《獵天使魔女1+2》之際,就讓我們來扒一扒這些女王背後的多彩的處刑文化。
鐵處女
鐵處女或許是最知名,同時也是最駭人的中世紀刑具。其造型如同一具2米高鐵棺材,可從左右兩邊打開,內部則是可以容納一個人的空間。但與棺木不同的是,在打開的門的內側安置了許多根長釘,犯人進入到鐵處女的內部後,只要關上門,門上的長釘就會穿進他的身體。值得一提的是,記載中的鐵處女在刑具的上方,還有著一張被認為是聖母瑪利亞的女性面容。有著一層宗教刑罰的意味。
鐵處女的複製品
說起鐵處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一位著名的伯爵夫人 —— 巴託裡·伊莉莎白。這位匈牙利貴族生平酷愛對少女施虐,將她們折磨致死,以滿足自己的變態癖好。據說她殺害女孩多達上百人,而在她最終被繩之以法時,確定的被害人數也有80人之多。極端的殘暴令她獲得了「血腥伯爵夫人」的外號,同時也成為了吸血鬼故事創作的源泉之一。
現實中的「女吸血鬼」巴託裡·伊莉莎白
如此具有恐怖背景的狠角色,自然有許多無法證實的傳說圍繞在她的周圍。鐵處女的起源也在其列。傳說她為了永葆青春容顏,要使用少女的鮮血來洗澡。所以就發明了鐵處女這樣的刑具,用它來殺死女孩後,血就會從下方管道,流到她的浴缸。然而故事總是越編越歪,如今看來真實性非常薄弱。
雖然各個博物館都收藏著鐵處女的複製品,但其是否真實存在,依然是一個謎。不過中世紀到近代,有一種叫做恥辱之桶的刑具,常被認為是鐵處女的原型。這個恥辱之桶是讓犯人進到一個大桶裡,只露出頭與腳,站在廣場上示眾,表示此人犯過罪。後世對這種輕度的刑具發揮想像力,加入了鐵釘,而露出的頭部則被聖母瑪利亞像所取代,就成了如今的鐵處女。
恥辱之桶
不過,無論真實與否。鐵處女過度渲染的中世的黑暗情結,與哥德式的恐怖氛圍。都讓它在後世的創作物中頻頻露臉。在《惡魔城:蒼月的十字架》中,就有一個怪物能夠召喚出鐵處女來攻擊玩家;而近期另一款遊戲《進入地牢》裡,也有鐵處女造型的敵人。不過看來看去,似乎都是反派的專利。但《獵天使魔女》裡,卻是操作主角貝優妮塔,用鐵處女榨乾天使們的鮮血,反而有種邪邪的快感呢。
《惡魔城:被奪走的刻印》中的鐵處女的美術資源
全方向發射的針彈成了《進入地牢》遊戲中鐵處女的象徵
三角木馬
三角木馬在所有的處刑道具裡雖然談不上是最殘忍的,但卻有著一股濃濃的性虐意味。就像很多人在小電影裡看到的那樣。三角木馬作為一種 BDSM 的煽情道具,直到今天依然存在,通常是受虐的一方騎在一塊三角形的木馬,用自己的身體重量來壓迫下半身以獲得快感。
三角木馬如今給人的印象
然而三角木馬的歷史卻遠遠超過作為煽情道具的歷史。它通常被認為起源於日本,從戰國時代起,日本的大名們就使用這種道具來拷問偷盜者、偷稅人,亦或是隱藏的基督徒。被拷問者不僅只是坐上去而已,根據罪責的不同,還會在其腳上綁上石塊,或是施以鞭打。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下體撕裂,遠遠不如現在看起來那麼煽情。
綁上了石塊,並且上方更尖,可能才是戰國時代的用法
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木馬刑罰在那個野蠻的年代,還算得上是比較輕度的刑罰。除了比較多用在女性身上之外,有時也會用在無法忍受鞭打與壓石塊等更痛苦懲罰的少年身上。或許也是由於能夠自由調節責罰的程度,才會在今天被改造為 BDSM 的工具吧。
說回《獵天使魔女》的三角木馬大招,服務觀眾的目的非常明顯。遊戲中貝優妮塔對天使 Joy 使出這招時,召喚出的是一座鐵製的三角馬,並在尖端還附上了一排尖刺。而 Joy 見狀面色大改,落荒而逃。卻被貝優妮塔手中的鐵鏈一把套住,拎到鐵馬上。還附贈了一個胸部特寫的殺必死,對她來說這倒底是 Joy 還是 Torture 傻傻分不清。
斷頭臺
斷頭臺是什麼,相信我不用介紹,各位也知道它的恐怖。在高高的木架上架設著鋒利而巨大的刀片,通過一個把手聯動繩索來固定刀片,鬆開後刀片落下,而在下方被架住脖子人頭則應聲落下。雖然這個過程幾乎沒有痛苦,然而正是由於過於高效率的殺人,或許才是這種死刑具的恐怖所在吧。
在斷頭臺發明前,死刑的執行就是這麼粗糙。頭能不能斷全看刀斧手的手藝
話說斷頭臺在發明之前,法國一般對平民施行絞刑,而對貴族則施行的是斬首刑。但問題在於當時的斬首刑需要一名行刑人,使用刀斧來砍頭。有時候砍得不好,刀斧砍到了肉裡,卻砍不下去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時還需要反覆砍殺,才能讓頭掉下來。各位想像一下這種血如泉湧的場景,簡直慘得沒朋友。
於是,在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為了處理大量需要處死的犯人。內科醫生 —— 約瑟夫·吉約丹就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使用機械裝置來「人道地」進行死刑。無論是平民還是國王,他們在死刑時,都要一樣人頭落地。
提倡人道處刑的吉約丹醫生
不久後,1792年,議會通過了這一方案。斷頭臺的設計交由外科醫頭 —— 安東華奴·路易設計。事實上,當時在英國和蘇格蘭已經有類似的裝置,然而伴隨著革命的浪潮,連國王路易16與瑪莉王妃也在法國的斷頭臺前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令法國成為了以斷頭臺最為著名的國家。
雖然斷頭臺並非法國原創,但路易16卻是如假包換的法國國王
在《獵天使魔女》裡,那些窮兇極惡的天使自然不會乖乖把頭伸進斷頭臺。咱貝姐對著它們的屁股一通猛踢,才算勉強把頭塞進去。讓斷頭臺的演出兼具了 SM 趣味與高效處刑的快感。
電鋸
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電鋸這種枯燥的伐木工具,會成為殺人狂,或是純爺們手中的屠戮利器。或許這全要責怪陶比·胡柏在1974執導了一部大熱的恐怖片《德州電鋸殺人狂》。片中戴著一張皮面具的屠夫「皮臉」,是恐怖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魔頭形象。
電鋸殺人狂「皮臉」
無獨有偶,這位「皮臉」自然也有原型可考。在拍攝前的策劃期中,胡柏參考了現實中存在的殺手 —— 艾德·蓋恩。這位爺雖然殺的人「不多」,但由於其精神存在嚴重問題,對屍體有著不可抑制的愛戀。拿人皮做成檯燈,拿天靈蓋做成湯碗,甚至把人皮穿在身上,家中使用屍體製成的裝飾品與戰利品無數。不過絕大多數並非殺人所得,而是從附近的公墓盜取屍體。而蓋恩生涯中有兩次殺人,一件是1954年殺死酒吧女主人 —— 瑪利·霍根,並將其支解。另一件則是發生在1957年,將一位雜貨店店員 —— 巴妮斯·沃登殺死後,斬去其首,並將身體刨開。這一罪行也令其被逮捕,最終送往精神病院。
艾德·蓋恩
然而最大的問題在於,蓋恩與電鋸可以說是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不過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或許對胡柏來說,要動用上電鋸,才能顯出「皮臉」人肉屠戶的生猛。然而在《毀滅戰士》引用電鋸之後,大家發現抄起電鋸簡直爽翻。無怪乎「皮臉」一定使這種超難控制的武器來殺人,因為那高速旋轉的刀片捲起的碎肉與血糊實在太讓人上癮。它的切割不是因為鋒利,而是因為遲鈍才有的魅力。
《戰爭機器》的電鋸槍,完美還原了這種武器的魅力
不過,在貝優妮塔之前,我們很難看到遊戲業的女性角色會手持著電鋸來戰鬥。似乎這種武器總是與巨漢,猛男等直男癌元素靈魂綁定。然而在貝姐之後,大家才終於將這種桎梧釋然。之後更有一款名叫《電鋸甜心》的遊戲,讓你扮演著一位性感啦啦隊長操著電鋸殺敵呢!
《電鋸甜心》
說到這裡,《獵天使魔女》裡能找到出處的處決方式也介紹得差不多了。遊戲第二作裡,貝優妮塔所使用的招式,則基本都是原創度相當高的刑具。好玩之餘,也少了一些質樸的傳承感。不過,BDSM 的味道與刑具的殘酷,一樣會兼併在這些處決大招裡。究竟你最愛貝姐哪個女王氣質的動作,又亦或否想代替天使們成為她的靴下囚,還是對這個角色到底代表了男權還是女權有自己的意見,就在留言裡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