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永和鄉龍鳳村:「水果新貴」賽財神

2020-12-19 人民資訊

9月17日,衡山縣永和鄉龍鳳村,村民劉桂華在沃柑基地「吊果」。 記者 李妍 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9月17日,衡山縣永和鄉龍鳳村沃柑基地裡,一排排沃柑樹鬱鬱蔥蔥,雞蛋大的沃柑掛滿枝條。

秋意濃,天已涼。72歲的村民劉金湘老人裹了裹外套,抓起一把尼龍繩,快速鑽進橘林。只見他麻利地抽出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橘樹上方的鋼管支架,一頭綁緊掛滿果子而下垂的枝條。

基地負責人劉冬洋介紹,老人這套熟練的動作叫「吊果」,是為了讓沃柑能更好地「呼吸」。今年的沃柑掛果多而密,須摘掉一些,確保剩餘的沃柑長得更好。

與劉金湘一起的,還有二三十名上了年紀的村民,大家分片勞作。時不時,這邊喊幾聲號子,那邊哼幾句小調,大家互相鼓勁,幹得熱火朝天。

這幾年,「水果新貴」——沃柑改變了龍鳳村的模樣。

龍鳳村位於南嶽72峰之一吐霧峰下,村裡山多田少,且高岸田、冷浸田等低產田多,曾是省級貧困村。因種糧產出少,村民一直有種植水果的傳統。

「枇杷、桃、李、柿……品種很多,但都不成規模,也賣不起價。」村黨總支書記譚儒華告訴記者,傳統水果種植並沒給村民帶來富裕。

2014年,在廣東做水果生意的劉冬洋返鄉,帶回了一個新的水果品種:沃柑。

比砂糖橘好吃嗎?適合這裡種嗎?能賣多少錢一斤……大家滿腦子問號。

膽大又實在的劉冬洋,在村裡一口氣流轉了幾百畝土地,種上沃柑苗,他要用效果來說話。

經3年「煎熬」,衝破資金、技術等一項項難關後,劉冬洋的首批沃柑「呱呱墜地」。市場初試,20元一公斤!

這嚇了大夥一跳。因為,一畝沃柑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收穫三四千公斤,這還得了!

不僅賣得起價,沃柑的成熟期比其他柑橘長很多。「元旦就可以開賣,最長可以賣到『五一』,而且越往後越好吃。」劉冬洋說,春季是本地水果青黃不接的時候,沃柑恰恰填補了這個空檔。

現在,龍鳳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沃柑,或三五畝,或種滿房前屋後。沃柑成熟後,村民只要有需要,劉冬洋按照市場價幫忙銷售。劉冬洋的基地如今已擴大到1000餘畝,大量村民來基地務工,除草、施肥、剪枝……基地每年開出的工資就達200餘萬元。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農產品滯銷。在衡山縣開展消費扶貧等一系列舉措幫助下,龍鳳村的沃柑不到一個月便銷售一空。

規模化帶來了高效益,也能有效抵禦市場風險。劉冬洋說,即便以後沃柑市場發生變化,他們也能隨時通過嫁接而轉型。

「就等過年囉!我每天都盼著過年。」劉冬洋眼裡放著光,聲音也高了些。他說,一到過年,就有應接不暇的訂單,就能掙錢,給貧困戶分紅。

在沃柑產業帶動下,龍鳳村還新增了紅脆桃、獼猴桃2個主導水果基地。加上傳統的瓜果,村裡幾乎每個月都有新鮮水果上市。每到花開、果熟時,來村裡「打卡」的遊客很多,將寬敞的水泥路堵得水洩不通。

水果就像一把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讓村民們日漸富足起來。在獼猴桃基地工作的52歲貧困村民譚愛春說,以前一到過年時就發愁,得四處借錢。現在,她每個月能拿到2000餘元工資,生活不愁,過年不會再借錢了。

瓜果飄香如蜜甜,綠滿田疇地生金。四季有果的龍鳳村,如今不僅整村脫貧摘帽,還成了衡山縣鄉村振興示範村。(記者 徐德榮 李妍 通訊員 夏建軍 周劍)

■記者手記

果林裡忙碌的身影,真美

9月18日上午,天下著毛毛細雨,記者再到龍鳳村。剛進村口,就看到劉金湘老人。與9月17日不同,這天他換上了白襯衣和西裝,準備往縣城裡去,顯得挺精神的。

近幾年,龍鳳村有好些能人返村創業,成了致富帶頭人,但村裡的「主勞力」仍然是六七十歲的「留守老人」。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他們已今非昔比,幹些力所能及的事,過得充實而幸福。這一切,與劉冬洋的付出分不開。

劉冬洋說,回鄉這些年,雖幾經風雨,但很欣慰。不是因為掙了多少錢,更多的是一些在外務工的晚輩們回村時,發自內心的幾句話:「冬洋叔,您做了件大好事,讓我們的父母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留守老人」不怕吃苦,怕的是孤獨和寂寞,是捉襟見肘的窮日子。劉冬洋回鄉創業,讓留守村裡的鄉親們過上了另一種生活,有事做、有收入,富足而快樂。

沿著橘林走上山坡,回望村裡,一幢幢新房,很美!連片的果樹在風中搖曳,很美!果林裡忙碌的身影,更美!(徐德榮 李妍)

相關焦點

  • 衡山縣:「豐產」難「豐收」,三千斤白薯盼銷路
    衡陽晚報11月20日訊(通訊員趙詩 唐欣穎) 眼下正值白薯豐收時節,但在衡山縣永和鄉龍鳳村村民肖件成的臉上,卻看不到半分喜悅,看著田裡的晚白薯,肖件成一臉愁容。  11月18日,記者來到肖件成家時,他正在打包剛從地裡挖出來的新鮮白薯,準備送往衡山縣多家單位食堂。「我家從來不用農藥,種東西全憑我自己良心,自己吃了要好,別人吃了也要好,以往這個時候,家裡白薯早就賣完了,但是今年」看著眼前成片的晚白薯藤,肖件成也只能搖搖頭,無奈的嘆著氣。
  • 衡山縣:數百畝茂谷柑「穿衣」防凍越冬
    近日,衡山縣永和鄉黃周村茂谷柑種植基地的果農們正在忙碌著為「待字閨中」的金果果「穿衣」越冬。記者在現場看到,村民將一個個白色的透氣紙袋將果子套好,然後輕輕扣住,仿佛穿上了「防凍外衣」,此舉既能保障茂谷柑不因冰寒而傷果,又可提高孕果後期的品質。成片茂谷柑樹「穿衣」後,仿佛綠海中綴著星點,蔚為壯觀。
  • 產業扶貧挑起富民「大梁」 衡山縣產業幫扶100%全覆蓋
    衡山縣委副書記、縣長蔣青介紹,去年衡山縣本級財政專門安排了1600萬元產業扶貧預算,制定印發了《衡山縣產業扶貧工作實施細則》《衡山縣產業扶貧工作考核辦法》《衡山縣「千企幫千村」產業扶貧行動方案》等文件,對全縣各級各部門產業扶貧工作進行了細化,並明確所有財政涉農資金和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和扶貧經濟組織傾斜。
  • 衡山縣永和鄉300畝茂谷柑穿「新衣」致富「金果果」溫暖過寒冬
    12月17日,記者在衡山縣永和鄉黃周村茂谷柑種植基地看到,果農們正在忙碌著為「待字閨中」的金果果「穿衣」越冬。此舉不僅能讓茂谷柑溫暖過冬,提升其存活率,還能促進來年大豐收,助力脫貧攻堅。當天上午,記者走進該基地看到,10餘名在此務工的農戶正有說有笑地進行茂谷柑冬季管護工作,他們有的插竹條搭架子,有的在架子上蓋薄膜,有的綁帶子,一片繁忙而熱鬧的景象。
  • 安陽縣:李軍光出席永和鄉
    李軍光指出,安陽煜辰服飾有限公司落戶永和鄉,是該公司領導層的遠見卓識,同時也是永和鄉堅持強勢招商的又一重要成果。近年來,安陽縣委、縣政府堅持開放戰略,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強勁,希望永和鄉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加快發展,以優越的環境和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永和投資興業。
  • 衡山縣幸福村:早白薯移栽「幸福」時
    湖南省衡山縣開雲鎮幸福村著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早白薯,帶領村民們在產業扶貧的康莊大道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幸福。5月9日,記者來到幸福村的田間地頭,看到這裡一派種植早白薯的繁忙景象。在幸福村的田地裡,農戶們正將木棍放入打好的洞眼裡,以木棍為支點,用稻草將早白薯幼苗藤不緊不松紮上木棍,讓藤蔓自然地向上攀爬。
  • 衡山縣遠教脫貧顯身手
    華聲在線4月2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德榮 通訊員 夏建軍 曹俊峰)4月20日10時許,衡山縣福田鋪鄉石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曠正昌打開家裡電腦,進入智慧遠教綜合服務雲平臺「綠心」土產網店,輕輕點擊幾下,就把土雞蛋、手工豆腐乳等農副產品賣出去了,賺了200多元。
  • 線上推廣線下重體驗 臺鄉永和打造中式簡餐麥當勞
    臺鄉永和全新升級改造後的店鋪內景。從全資收購「臺鄉永和」商標品牌,到整合現有臺鄉永和豆漿店,並在中國大陸設立運營總部。6年的時間,李忠貞所在的溫州臺鄉永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品牌代理運營,在全國開出了70多家直營和特許加盟店。線上主推廣線下重體驗,他打算用全新的店鋪設計打造用餐體驗。網絡推廣助力門店快速增長以溫州為發展起點,溫州臺鄉永和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代理經營的方式,在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安徽、河南、陝西甚至新疆等地,都開設出了分店。
  • 水果財神!恭喜發財!
    做個水果財神一天好心情!首先我們要先準備一個蘋果和一個芒果,再準備蜂蜜和一小塊奧力奧。把蘋果洗乾淨,豎著放,切三分之一大小,做成財神的身子。然後再切蘋果的另一面,切四分之一大小,一分為二,做成財神的手臂。接著再沿著蘋果的外表用剩下的蘋果切兩個小的半圓形,一大一小,疊在一起做財神的帽子。接著把芒果切開,用小刀切出一個大的半圓形做財神的臉部。
  • 衡山縣全力打好馬路市場整治攻堅戰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4日訊(通訊員 唐欣穎 文雅婷 記者 宋美君)近年來,衡山縣大力開展馬路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取締以路代市、佔道經營的「馬路市場」,實現 「還路於民,還貿於市」。衡山縣白果鎮曉嵐村與湘潭縣青山橋鎮和花石鎮隔江相望。
  •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龍鳳村:荷花開了「小康」來
    2018年,「荷美覃塘」獲評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龍鳳村也因「荷」而得益,倚著千畝荷塘發展特色農業和生態觀光遊,荷花成了這裡的「小康」之花,村裡處處是美景,鄉村旅遊人氣越來越旺,當地村民也迎來了好「錢景」。
  • 「江東」風光無限美——衡山縣江東鄉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朱章永 李兵這裡,奏響了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積極樂曲; 這裡,書寫了精準扶貧服務民生的嶄新篇章; 這裡,記錄了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的堅定步伐; 這裡就是衡山縣江東鄉。江東鄉位于衡山縣西北部,距縣城47公裡,東臨嶺坡鄉,北鄰白果鎮,西界貫塘鄉,南接東湖、新橋兩鎮。鄉境內南河下遊原有一座兩個石墩的木板橋,名「雙墩橋」,後演變為「江東橋」,江東鄉即以此得名。全鄉總面積34.3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34萬畝,總人口2.1萬餘人。
  • 永和豆漿推出水果燕麥片
    近年來,麥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除了傳統的純麥片,很多品牌推出複合型水果麥片。令人驚喜的是,豆漿巨頭永和豆漿也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產品——三勺拌水果燕麥片,不僅可以直接當零食直接食用,也可以搭配牛奶、酸奶、豆漿等營等飲品,打造多種消費場景,引領代餐新風尚!
  • 湘農薈·一村一品丨衡山縣板倉村:貧困戶的「椒傲」
    衡山縣貫塘鄉板倉村美豔朝天椒產業扶貧示範基地。村民在田間忙著鋤草、補種。村民在田間揮舞鋤頭。目前,該基地已完成翻耕和栽種。紅網時刻通訊員 廖晶 周彭斌 徐梅芳 記者 姜珊 衡山報導「各位鄉親,大家要利用天氣轉好的有利時機,加強對自家田地的管理,但切記要做好防護……」4月27日,衡山縣貫塘鄉板倉村美豔朝天椒產業扶貧示範基地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