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雞肉
又名雉肉、七彩山雞肉。野雞,雄性體羽華麗,尾長,雌性淡黃褐色,尾較短,善走,不能久飛,活動在荒山田野間。野雞肉是一種高蛋白低的肪食品,肉質鮮美。正應了那句俗話「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
【營養介紹】
野雞肉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脂肪含量低,且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低,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
【健康功效】
野雞肉具有抑喘補氣、止痰化淤、清肺止咳、益肝活血之功效,是治療痰氣上喘和消渴的良藥。經常吃野雞肉,可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的硬化,還有利於延緩記憶力衰退。
[飲食秘訣]
野雞肉適宜脾胃虛弱、小便頻多、腸滑便瀟之人食用,也適宜慢性疾病、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患者食用。而且,野雞肉適宜冬季食用。野雞肉不宜與鹿肉、核桃、莽麥、蔥以及木耳等食用菌一同食用;同時,患有瘡和皮膚疥瘡之人忌食。
鴨肉
又名鶩肉、家鳧肉、扁嘴娘肉、白鴨肉。鴨是主要家禽之一。鴨喜合群,膽怯。母鴨好叫,公鴨則嘶啞,無飛翔力,善遊泳,主食穀類、蔬菜、魚、蟲等。鴨肉是鴨科動物家鴨的肉。
鴨肉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E以及鐵、銅、鋅等微量元素。
鴨肉具有養胃滋陰、清虛熱、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治療咳嗽痰少、咽喉乾燥、陰虛陽亢之頭暈頭痛、水腫、小便不利。鴨肉不僅脂肪含量低,且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鴨肉適宜營養不良、體內有熱、上火和水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熱、虛弱、食少、婦女月經少、大便秘結、癌症、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水腫等患者食用。陽虛脾弱、外感未清、便瀉腸風者都不宜食用。此外,鴨肉不宜與鱉肉同食,同食會令人陰盛陽虛、水腫洩瀉;鴨肉不宜與楊梅、大蒜、木耳同食。
鴨血
鴨血富含鐵和鈣等各種礦物質,並且營養豐富。
鴨血味鹹,性寒,有補血、解毒的功效。
鴨血適宜勞傷吐血、來疾之人熱飲或兌酒衝服。經常脾陽不振、寒溼瀉荊者不宜食用。
鵝肉
鵝肉為鴨科動物鵝的肉。鵝渾身是寶。鵝翅、鵝璞、鵝舌、鵝腸、鵝肫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鵝油、鵝膽、鵝血是食品工業、醫藥工業的主要原料;鵝肝營養豐富,鮮嫩味美,可促進食慾,是世界三大美味營養食品,被稱為「人體軟黃金」。
鵝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E等。鵝肉中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有益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
鵝肉味甘,性平,具有暖胃生津、補虛益氣、和胃止渴之功效,用於治療中氣不足,消瘦乏力,食少,氣陰不足的口渴、氣短、咳嗽等,是中醫食療中的好原料;天氣寒冷時吃鵝肉,可以防治感冒和急慢性氣管炎:老年糖尿病患者常食鵝肉湯,還有控制病情發展和補充營養的作用。
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人群。它也適合在寒冷的天氣中食用。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溼熱,舌苔黃而油膩,頑固的皮膚疾病,皮膚瘡,淋巴結核,疼痛和腫脹以及各種腫瘤的人不適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