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城市客廳」瑞幸咖啡「去場景化」咖啡館創業啟示

2020-11-30 騰訊網

在歐洲咖啡文化,就像是中國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喝咖啡之前要焚香,品飲咖啡的地方要有適合喝咖啡的環境,欣賞咖啡的品質,搭配可口的小點心或者甜品,從顏色到香味、從品種都產地,從環境到香氣,從精美的咖啡器具到烹煮的方法,無不透露出咖啡的質感和品咖啡人的品味。

阿拉伯地區是世界咖啡的發源地和生產地,那裡有著最悠久的咖啡文化和咖啡禮儀。如果阿拉伯人請你回家喝咖啡那是一件很莊重的事,但是真正把咖啡文化發揚光大的是歐洲人並不是阿拉伯人。自從咖啡傳播到歐洲這塊土地上,到歐洲第一家咖啡館的出現,顯示了極為旺盛的生命力。

在歐洲大陸上的國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咖啡、音樂、華爾茲並稱「維也納三寶」;在義大利,人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煮一杯咖啡;在法國咖啡和葡萄酒一樣不可替代。

而把咖啡傳播到世界的卻是美國人,美國人的餐飲連鎖企業創造了很多世界級的餐飲帝國,如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星巴克、必勝客等等餐飲連鎖品牌。誰會想像到一家飲品店會在短短的40多年,開了12000多間咖啡廳。星巴克的每間咖啡廳都有獨特的氣質,被時尚女性和商務人士喜歡。

前些年認識了一位咖啡飲品作家,從事咖啡20多年,供職過上島咖啡、星巴克、雕刻時光、王品牛排等多家連鎖品牌。走訪了200多個城市的1000多家咖啡廳,深度研究原麥山丘、喜茶、樂樂茶、奈雪等烘焙茶飲品牌。大概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因吧,對咖啡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前些年,總有開間咖啡廳的想法,也去了很多咖啡廳,喝了許多品種的咖啡,也不知道是喜歡喝咖啡,還是喜歡上了咖啡屋。咖啡廳作為餐飲行業的一種小眾的餐飲形式,在中國的餐飲市場上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存在,想找一家專門的咖啡廳並不容易。

星巴克前CEO霍華德·舒爾茨說,星巴克打造了「城市會客廳」「都市第三空間」等概念,服務於商務群體和白領小資群體,這也是中國咖啡館為什麼那麼重視「空間化」的根源。

瑞幸咖啡提出了「無限場景化」的理念,這又帶動了商業咖啡品牌的「去場景化」趨勢。在外賣盛行、網絡發達、物流配送體系越來越完善的中國,這種「去場景化」又會給主流咖啡館帶來新的衝擊。單體獨立咖啡館,只能在以瑞幸咖啡為代表的「無限場景化」和以星巴克為代表的「第三空間」「場景化」的夾縫中生存。

無論股市上的瑞幸咖啡如何那是一場資本的遊戲,我們只討論瑞幸咖啡作為餐廳的創業故事。把咖啡廳改成咖啡吧經營,讓一家咖啡店的面積縮小到只能做杯咖啡,用小鹿、藍色、英文、白色代表咖啡廳的識別標識,代表著時尚、高傲、顏值和靈境。種種表現都代表著中國最市場潛力的消費人群白領,拿一杯咖啡遠比那一瓶礦泉水、蘇打水、飲料更具有時尚氣息。

瑞星並不簡單,雖然中國沒有30%的人每天喝3杯咖啡,但我們有13億人口,這個基數每人每天喝一杯咖啡,就相當於美國人每人每天喝3杯咖啡。人口紅利帶來的咖啡數量的激增是個很大的市場。瑞星把咖啡廳開到了學校、CBD、商圈、科技園、小區、商業街的轉角,你想買的時候隨處都有。這還不算最方便的利用網際網路和發達的配送體系,讓喝杯咖啡打破了又貴又不方便。

在瑞幸經過優惠券、打折、補貼後可以喝到9.9元的一杯咖啡,還不用擔心因為喝杯咖啡耽擱寶貴的時間。一杯咖啡比星巴克大約便宜8-10塊錢,瑞星的外帶、價格紅利優勢明顯,誰不喜歡又省錢、又方便、有帶範的咖啡呢。

瑞幸咖啡天生的網際網路基因,改變人們對傳統咖啡廳的認知,通過視覺的感知,在進行身體力行的體驗,最終實現綜合體驗的提升。視覺上的重塑、渠道的重塑、供應的重塑、成本的重塑、經營的重塑、營銷的重塑、消費理念的重塑,大數據時代的賦能。網際網路思維下的瑞幸咖啡,遠比傳統咖啡經營更有市場潛力。

相比起韓系咖啡經過前幾年的快速擴張,這幾年的沉澱,已經風光大減。韓式咖啡廳如咖啡陪你,zoo coffee更重視環境的舒適性和設計感,並突出自然的親切感,是韓系咖啡館的重要特徵。瑞幸咖啡不斷地做減法,減去了經營成本中沒有必要的環節,大量的成本集中在優惠消費者上。

關於創業總是有說不盡的話題,和中國人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思想的鼓勵下,3W 網際網路咖啡、車庫咖啡、1899咖啡,眾籌+咖啡的模式,一間特色咖啡廳就開業了。但是靠譜先提醒想開咖啡廳的小夥伴,想眾籌開咖啡廳成功的並不多見。

咖啡是食物,咖啡館是一門生意,唯有賺錢的咖啡館才能存活下來。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喜歡著咖啡,經營者用自己的方式經營著咖啡館。走過了200多座城市,1000多家咖啡館,告訴想開咖啡廳的你《咖啡館的生存邏輯》。

今天咖啡廳再也不可能像30年前,一位帥氣的咖啡師用手慢慢磨著產自加勒比海牙買加島的藍山咖啡,或是產於南美洲哥倫比亞咖啡;或是印尼蘇門答臘的爪哇和曼特寧咖啡;或是巴西聖保羅的聖多斯咖啡;或是衣索比亞的摩卡咖啡;煮咖啡時散發出的香氣,無論巷子多深喜歡咖啡的人都會聞著味找來。

相關焦點

  • 開咖啡館傾家蕩產?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咖啡陪你、自助咖啡...
    全案解析星巴克、瑞幸、自助咖啡、咖啡陪你…揭秘咖啡投資慘狀》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的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的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 於是,蛋解創業展開了一次有史以來聲勢最為浩大的走訪調研。
  • 瑞幸「驚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館
    在2020年到來之前,瑞幸在中國的門店數超過了星巴克。 據美國數據公司Thinknum的統計,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 瑞幸方面對此消息的回應為「不予置評」。
  • 昆明多家小眾咖啡館艱難前行,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品牌優勢凸顯
    「這不再是一個靠情懷就能運營好咖啡館的時代了,必須要有商業助力。」除了開工作室以外,蘇天一還做了一些商業上的嘗試。比如,在4月1日新開業的八兩海南亞店,便是主打外送。「在一線城市的小咖啡館要比二三線城市好很多,喜歡小咖啡館的人基本對咖啡有所了解,像昆明大部分都是跟隨潮流,哪裡有檔次,哪裡人就多。這樣一來,品牌連鎖的優勢一直凸顯。」
  • 瑞幸咖啡的難題:如何PK星巴克?
    即使你並不是一個咖啡愛好者,也應該注意到了一個叫做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咖啡品牌。如果你身在一線城市,你更能體會到它的存在感:不管是電影院還是寫字樓,都有張震和湯唯拿著藍杯子咖啡說「這一杯,誰不愛」的身影。小藍杯氣勢兇猛。
  • 誓要碾壓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能進行場景變現嗎?
    2018年瘋狂開店中的瑞幸,創造了一個陰陽魚。陽面是數據。消費用戶1254萬、開店數量2073家、售出8968萬杯咖啡的驕人業績,在北京、上海的城市核心區實現了500米範圍內100%覆蓋。陰面是虧損。開業的前三個季度也出現了8.57億元的虧損。
  • 一杯咖啡兩座城市 西安和成都「星巴克」的啟示
    ■記者 王昕 實習生 武潔  對於很多愛喝咖啡的人來說,手中的一杯拿鐵或者焦糖瑪奇朵不僅是一杯咖啡,更是一份自由與散漫;而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咖啡館的數量更有著耐人尋味的意義。近來,「星巴克算法」成為一條熱詞:星巴克門店數量、居民可支配收入、遊客人均消費、地區生產總值等,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指標。
  • 揭秘瑞幸、漫咖啡、自助咖啡等的投資「慘狀」
    據說90%女生都夢想開一間咖啡館,有陽光花房、書本貓咪、咖啡甜點——優雅地賺錢。創業這些年,碰到不少做咖啡生意的,幾乎所有人都搖著腦袋跟我說會賠得很慘。但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朋友想有這樣一個空間去交流,又有那麼多網紅咖啡館,怎麼可能不賺錢?於是,蛋解創業展開了一次有史以來聲勢最為浩大的走訪調研。
  • 老大星巴克強力阻擊,瑞幸咖啡還能Lucking嗎?
    與星巴克不同的是,本土創業的瑞幸咖啡採用了更本土和更網際網路的模式。瑞幸咖啡認為,國內咖啡消費存在兩大痛點:價格高、購買不方便。在產品上,瑞幸咖啡精選阿拉比亞等高端咖啡豆,選用高端咖啡機,並聘請3位WBC冠軍咖啡師精心調製,打造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的好喝咖啡,價格卻要比星巴克更便宜:以老冀最常喝的美式咖啡為例,星巴克的大杯需要24元,而瑞幸咖啡卻只要21元。
  • 瑞幸咖啡入駐十八城市挑戰星巴克
    本報訊 2月12日,瑞幸咖啡對外公布,今年4月底前將陸續入駐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入駐開業的22個城市,屆時瑞幸咖啡在全國的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  作為咖啡行業新秀,2018年,瑞幸咖啡不僅完成了B輪融資,其門店數量在去年年底也達到了2013家。而對於2019年的發展,瑞幸咖啡提出要新開門店2500家,年底超過4500家。  面對新銳競爭對手,星巴克CEO凱文·詹森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底,瑞幸咖啡「不可能」超越星巴克。「僅2018年第四季度,星巴克的門店數量就上漲了18%。
  • 速溶咖啡開始反擊星巴克瑞幸
    星巴克、瑞幸、各種衝泡咖啡品牌,白領們桌上的各式咖啡,正在撐起一個近千億的市場。1836年,一名丹麥人開出了大陸第一家咖啡館。當時咖啡還不叫咖啡,而是被稱為「黑酒」,昂貴的價格、古怪的味道,只有少數人才有機會喝到。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以雀巢和麥斯威爾為代表的速溶咖啡進入中國市場,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海報廣告,這種新鮮的進口貨,第一次讓普通老百姓認識了咖啡。
  • 瑞幸咖啡稱要向反壟斷機構投訴星巴克,星巴克說不參與炒作
    從創立之初便號稱對標星巴克的瑞幸咖啡,放話要起訴前者壟斷。5月15日,瑞幸咖啡發布致星巴克的公開信稱,星巴克涉嫌壟斷,將於近日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進行投訴,並向有關城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公開信中,瑞幸咖啡提出了它認為星巴克存在的「兩宗罪」:第一,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訂的合同中存在排他性條款。前期已經與星巴克籤訂了排他性租賃合同的物業,即使還有閒置鋪位,也無法租賃給瑞幸咖啡。
  • 被誤解的瑞幸咖啡
    2月12日,瑞幸咖啡宣布4月底前將陸續落戶石家莊、瀋陽、貴陽、珠海等18個大中城市,加上去年開業的22座城市,屆時全國入駐城市數量將達到40個。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瑞幸準備花費2個多月的時間開發18個新城市,而星巴克去年一年才新進入了10個城市。
  • 一杯咖啡的遭遇,星巴克變多了;咖啡之翼賣咖啡機了;瑞幸很不幸
    當然,此時的瑞幸雖說是個新生兒,但是後面金主爸爸多多,那可是咖啡之翼不可比擬的。所以,在發言中,也順路捧了一下瑞幸「最近咖啡這個事挺火的,大家都知道,星巴克一直在中國培養了中國年輕咖啡人群用戶,就像剛剛王小龍總說的這一類用戶是一線城市含金量特別高的用戶,典型的消費升級用戶。
  • 咖啡進駐社區,以瑞幸咖啡、星巴克咖啡、塞納左岸咖啡客觀分析
    雖然目前中國的咖啡市場前景非常好,但對商圈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並非所有的商圈都適合開咖啡館,包括瑞幸咖啡的外賣廚房也是如此。中國的咖啡認知很大程度歸功於星巴克咖啡,帶有很強烈的西方氣質,服務對象集中在白領、學生、商務等等方面,而是對於那些最普通的消費者,往往很難到達。想要將咖啡服務到達這些消費者,有中國特色的社區型咖啡館,是很有可能的。
  • 雀巢企業咖啡館上線,咖啡館加盟模式?還是對標瑞幸企業服務
    雀巢辦公室咖啡館VS瑞幸咖啡企業服務中國咖啡市場中的「現磨咖啡」領域,經過瑞幸咖啡的催化,競爭已經變得越來越激烈,入場的企業以及細分領域越來越多。雀巢咖啡的「辦公室咖啡館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針對的用戶是「有茶水間文化,或者說福利的企業」,類似咖啡零點吧等咖啡自動販賣機。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一個細節似乎也說明瑞幸更自信了:在1月8日的發布會上,此前幾乎言必稱星巴克的瑞幸,整場活動下來,並沒有哪怕一句話提及星巴克。在本次歡迎榜上,星巴克毫無懸念地奪得第一,歡迎指數高達86.5;瑞幸則緊隨其後排名第二,歡迎指數76.4,並且將其餘咖啡品牌遠遠甩在了身後。
  • 幹掉星巴克?瑞幸能講好咖啡外送的故事嗎?
    「無限場景」撞上「第三空間」,咖啡還不夠「平民化」。按照「無限場景」的設想,瑞幸可以依賴其店面類型,服務於更多消費場景。但可以看到的是,定位在商務人群,本身就有消費行為和消費場景局限性。  從目前的消費行為來看,年輕消費者可能更願意逛街時捧著一杯奈雪或喜茶而非瑞幸或者連咖啡。而在商務場景上,星巴克已經做了太久。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阿里和星巴克的融合進入更深入階段,雙方對會員系統進行了全面整合,阿里系的支付寶、手淘等應用將為星巴克提供購買入口。9月6日,瑞幸咖啡和騰訊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宣布,瑞幸咖啡將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以實現「數字咖啡」藍圖。至此,咖啡世界形成了「阿里系」與「騰訊系」正面對抗的局面。
  • 瑞幸咖啡為什麼不對標星巴克了?
    有業內人士做過這樣一組測算:以全國一線城市的寫字樓數量為基礎建立模型,一線城市可以用來選址的咖啡點位極限值是4000個,瑞幸咖啡已經有4507家門店,一線城市已經基本飽和,所以未來瑞幸如果繼續開店,必然要向低線城市擴張,這會拉低瑞幸的營收增長速度。
  • 咖啡館與咖啡西餐廳,星巴克咖啡與塞納左岸咖啡模式差別有多少?
    我為什麼比較執著於咖啡西餐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瑞幸咖啡、連咖啡、超市咖啡(如711連鎖超市)等等,對於咖啡館經營的衝擊比較大,另一方面咖啡西餐廳的客單價高與咖啡館的差異性明顯,在今後的市場競爭中會比較有優勢,可以培養自己的細分用戶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