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海發:雜交石斑魚繁育技術促進石斑魚產業飛速發展
產業發展,良種先行。隨著石斑魚產業的迅猛發展,石斑魚種苗的繁育技術也取得了突破。 據廣東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介紹,近年來,相關研究機構先後建立了石斑魚繁育基礎群體,建立了石斑魚培育各個環節的技術體系,包括:幼苗孵化、開口餌料的開發、主要病害防控、大規模的工廠化育苗和池塘生態系育苗系列技術等,建立了石斑魚性別調控技術和石斑魚精子冷凍保存技術,特別是雜交石斑魚的繁育技術更是促進石斑魚產業的飛速發展。
-
石斑魚養殖業發展現狀,石斑魚養殖產業表現出非常好的發展勢頭
石斑魚養殖周期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石斑魚是世界的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也是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的重要種類,目前我國養殖的石斑魚種類主要有:青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點帶石斑魚、鮭點石斑魚、雲紋石斑魚、鞍帶石斑魚等。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收購價接近成本,這條魚還能養嗎?
由於它們經常棲息在石頭縫隙當中,於是當地人就稱它石斑魚。石斑魚肉質肥美,口感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類的喜愛。被港澳地區奉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隨著工業時代的發展,捕撈業也興起了,各地石斑魚遭到了濫捕,野生石斑魚數量銳減,石斑魚走向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中國大陸從上世紀90年代開初開始進行石斑魚養殖。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2020-11-30 13:35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全省水產推廣系統對大黃魚、石斑魚、河魨、對蝦、海帶、紫菜、鮑魚、牡蠣、海參、鰻鱺及稻蓮漁11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產業報告。報告不僅分析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還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並給出了今後發展建議。
-
石斑魚料3.0時代,恆興攻克真正營養需求
石斑魚料3.0時代,恆興攻克真正營養需求2015-09-22 21:3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5266 次 我要評論 近兩年,石斑魚養殖作為新興產業正處於從引入期迅速進入成長期的階段。
-
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主辦的「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龍頭企業...
11月27日,由依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以下簡稱海水魚體系)主辦,石斑魚種質資源與品種改良崗位、陵水綜合試驗站承辦的「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龍頭企業對接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
-
野生資源枯竭北方養殖困難,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的發展和困境!
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過度依賴鮮活市場,保鮮和深加工等第二產業技術和市場開發一直相對滯後,較少進入商超、電商、團餐等銷售途徑。較為單一的產業鏈難以有效應對石斑魚集中養成後的大量上市,因供需關係變化而引起的市場價格波動。
-
石斑魚料企瞄向粵西 湛江或成繼海南後第二大石斑魚養殖區
石斑魚料企瞄向粵西 湛江或成繼海南後第二大石斑魚養殖區2015-11-20 09:11:00 水產養殖網而配合飼料未來的市場空間,也讓石斑魚料成為這幾年來,飼料廠的新寵。一直以來,提到石斑魚的養殖,大家都會把目光投向福建和海南,尤其是海南。據稱,全國石斑魚飼料量大約為20,000噸(還有人說遠不止這個數),海南就佔了全國的7成以上,約有15,000噸。海南石斑魚產業的興盛,一方面得益於福建和臺灣等地區人才、管理、技術的傳入,另一方面則是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如氣候、水文等。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即將開幕!附參會指南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2020年11月27日-29日海南·海口議程重磅發布▽▽▽ 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主辦,海南大學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以下簡稱論壇),在各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的鼎力支持下,將於2020年11月27-29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鵬輝泰德大酒店舉行。 石斑魚產量已超20萬噸,成為我國海水養殖魚類的第二大品種。
-
後機場時代,何去何從?
後機場時代,何去何從? 後機場時代來臨,一個問題值得思考,這些老舊機場究竟需要怎樣的涅槃,才能得以重新規劃利用?這種模式佔了國內老機場使用模式的絕大多數,搬遷後的老機場騰退出大片優質城市建設用地,又正好是一些城市規劃未涉及或較少涉及的地區。通過周密的規劃設計,可以進行大型城市公共中心的建設。 這其中又可以分為提前規劃、搬遷後規劃和廢棄多年後再利用等模式。
-
兩岸冰凍+新冠疫情,臺灣石斑魚產業遇上史上最大寒冬
臺「漁業署」今年3月對外發布訊息,強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十年到期的疑慮,島內石斑魚養殖業無需擔心關稅提高,競爭力流失,但高雄永安等地石斑養殖戶仍難掩憂心,尤其看壞5月20日過後兩岸關係,認為石斑魚再押大陸市場,恐怕兇多吉少,如今只能自立自強,另覓生路。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同時,其養殖區域也在不斷擴張,海南、福建兩省作為石斑魚傳統養殖區域其養殖規模自然不必多說,而湛江作為石斑魚養殖「後起之秀」,從2015年開始其石斑魚尤以珍珠龍膽為主的養殖量,也在一路飆升。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數一數二,其中文昌、瓊海、萬寧、三亞、樂東、陵水等地養殖最為集中。
-
石斑魚家族再添 新品種
雲龍斑的雜交父本為體型巨大的鞍帶石斑魚,母本為肉質鮮美的雲紋石斑魚,雲龍斑兼具兩者優點,成為繼龍膽石斑、鼠龍斑等人工養殖石斑魚後的「新貴」。近年來,我國魚類養殖業面臨品種更新、產業結構調控的挑戰,這一新品種的培育成功可為我國南北方石斑魚養殖提供一個優選品種,進一步拓展了石斑魚的養殖產業空間。
-
青島"解鎖"體型最大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 將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青島「解鎖」體型最大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半島記者 韓小偉7月3日半島記者獲悉,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在此之前,島城科研院所已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褐牙鮃、扇貝、花鱸五大養殖海鮮的基因圖譜繪製。
-
海南大學陳國華:石斑魚的加工擴大消費市場
來自海南大學的陳國華教授在論壇上做了《石斑魚產業發展之路》的報告。陳國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海水魚類人工繁殖的研究和人工繁殖技術產業化。 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色澤和斑紋美麗,便於活體運輸,種類豐富並有一定的自然資源量等特點,決定了石斑魚在我國南方海水魚類養殖中的重要地位。各方的水產養殖研究力量向石斑魚聚焦,技術進步促使石斑魚養殖產業的飛速發展。
-
樓市「盈利時代」過去,下一個「暴利行業」要來,窮人早點預防
我國樓市這些年的發展,對於廣大買房人來說無疑是相當有壓力的,而房地產越來越 「暴利」,這件事似乎出現的並不意外。為何房地產如此暴利?無論房價漲還是跌,買房的人都有一大堆。一旦新盤開盤,房子往往沒多久就被搶售一空,恐怖的是還有那種上萬人搶幾百套的房子的現象出現。
-
臺灣企業組團參展 主推石斑魚產業
蔡日耀向參展觀眾推薦臺灣石斑魚時表示,從相關統計數據上來看,中國大陸石斑魚養殖量居世界第一,但臺灣石斑魚的經濟價值超過大陸。「這表明臺灣石斑魚的品質高於大陸。」蔡日耀說。 ,共展出11條石斑魚,包括龍膽、珍珠龍膽、老虎斑等品種,最大的龍膽重約4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