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垃圾食品,多少人的腦海中會立馬浮現出方便麵三個字?然而,方便麵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垃圾」,事實上,根本也並不存在「垃圾食品」這回事兒。
我們之所以會有「垃圾食品」這一概念,歸根結底來源於十幾年前網絡上流傳的一份「世衛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於是不少人紛紛湊著熱鬧,甚至把自己不喜歡的食品都歸類為「垃圾食品」。但鮮為人知的是,後來世界衛生組織特地正式發出聲明說「沒有公布過這樣的名單」,更不認可「垃圾食品」這一概念。
為什麼說「垃圾食品」並不存在?
我們先拿方便麵舉例來說,你要說它「垃圾」,但人家明明味道也不差,關鍵是還非常方便,曾在多少個日日夜夜溫暖了無數學子和加班勞動者的心和胃。而網上之所以說「方便麵有多種添加劑,32小時都不消化」、「方便麵有毒,肝臟要32天才能解毒」、「方便麵致癌」等等,主要針對的就是方便麵中的食品添加劑。
其實,食品添加劑並不是魔鬼,我們之所以把它們發明出來,就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美食,誰還能在吃上面跟自己過不去呢?其中最常躺槍的抗氧化劑、香精香料以及防腐劑這三大類添加劑,恰恰是食物風味和安全的保障,只要使用得當,就不會有危害。至於什麼肝臟要32天才能解毒、致癌等等,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是以訛傳訛,博人眼球的謠言罷了。
再來說說其他被一棒子打死的食品,無論是炸雞、薯條、餅乾、火腿腸、甜品等所謂的垃圾食品,還是蔬菜水果、山珍海味等所謂的健康食品,它們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換句話說,任何一種食品,只要能為人體提供某些營養成分,而不附帶毒害成分,那麼它就是有價值的食品,更不能被稱為「垃圾食品」。
沒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被冠上垃圾食品惡名的食品,大都存在高熱量、高糖、高鹽、低纖維等種種不健康的特點,如果再加上路邊攤和黑作坊的「三無」屬性,那可真就是一口都不能沾了。
不過,雖然垃圾食品問題多,但也並不是毫無優點。首先,其中大部分食品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或碳水化合物,這可統統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另外,像炸雞和火腿腸這些富含優質蛋白;而餅乾、火腿腸、方便麵、罐頭這些易於保存食用方便,對於那些熱量得不到保障的人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食品都是精細優質的營養品;對於物流落後地區的食物供給,它們甚至還具有相當「大補」的優勢。
前兩年網上出現過這樣一條新聞:美國有一名教師,90天只吃麥當勞,成功減重17斤,而且菜單中並沒有排除巨無霸、甜筒等所謂的垃圾食品。你看,同樣是吃快餐,有的人吃出一身病,有的人卻成功減肥。這不是老天對你不公平,也不是什麼體質問題,而是你不會「搭配」和「控制」。
這位美國教師當然也不傻,人家之所以能成功減肥,是因為他不僅懂得均衡營養,還每天將熱量嚴格控制在2000大卡以內,並且配合45分鐘的運動。比如,一頓飯吃一個小個的漢堡加一份蔬菜沙拉,就很不錯。而像方便麵這種,其實它的本質就是一種油鹽比較多的主食,首先,你得把它當主食看待,也就是吃了方便麵就別再想著其他食物了;其次,為了減少過多的油鹽給身體造成危害,儘量少加調味料,更要少喝湯,同時要注意這頓吃了方便麵,下一餐就吃清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