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象、劍齒虎和長頸駝,那些《冰河世紀》中出現的滅絕動物們!

2020-12-23 閒話郵票

《冰河世紀》系列電影是一部深受觀眾,尤其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畫影片,除了動人的故事外,電影中出現的各種史前動物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中到底出現了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動物。

(註:可惜的是那個著名的配角長齒松鼠目前沒有發現其有真的原型,應該是創作出來的。)

1、長毛象

長毛象(猛獁象),身披長毛,體形高大,存在於冰河時期,是已有絕滅象中最著名的一種,體型與亞洲象差不多,與現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渾身長滿了毛,毛的長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頸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較小,一層黃棕色的蓬亂長毛夾雜著黑色的長毛,遮住了長毛象的整個身體,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狀也很奇特,向上翹起,堅固並且鋒利。

它們在北半球的分布極為廣闊,從歐洲西鄰大西洋起向東,橫跨整個歐亞大陸北部,越過白令海峽,一直延伸到北美洲。長毛象生活到距今1萬年的時候全部絕滅了。

2、劍齒虎

劍齒虎生活大約300萬年到1萬年前,劍齒虎生長的時代,正處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氣候寒冷。劍齒虎的體型很大,而且它的牙齒有120毫米左右。劍齒虎曾生活在在亞洲、非洲和北美洲地區。劍齒虎屬在早更新世滅絕。

3、大樹懶

大樹懶又名巨型樹懶,是美洲獨一無二的一種動物,它大概和長頸鹿一樣高,腰圍和大象一樣粗。 長著鋒利的爪子,長50釐米。大約11000年前滅絕。

4、長頸駝

長頸駝是滑距骨目的一種有蹄動物。又名滑距獸、後弓獸。目前它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至約7百萬年前,而在約1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便失去了化石紀錄。長頸駝是後弓獸科中最著名的成員,只有在南美洲(主要是阿根廷)有發現其化石。原標本是由達爾文在著名的小獵犬號之旅中發現。

長頸駝有長四肢,每肢上有三趾。在今天我們看來,它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它的身體就像馬一樣,脖子和駱駝一樣長,鼻子卻像大象一樣,不過長度要比大象的鼻子短很多,最奇特的是它的鼻孔開在頭頂。

儘管它的外觀就像沒有駝峰及有一個短象鼻的駱駝,但它們與駱駝或長鼻目沒有親密的關係。長頸駝沒有留下後裔。

5、雕齒獸

雕齒獸是一種從化石中發現的犰狳狀食草哺乳動物,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它們身上的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雕齒獸還有一條管狀尾巴,雕齒獸的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質化的刺。

雕齒獸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烏拉圭到巴西)一帶。它們在約於一萬年前滅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雕齒獸雖然有堅固的外甲但是它與龜類無關,是真正的哺乳類動物。

6、披毛犀

披毛犀(長毛犀牛),平均體長3.5~4米,肩高約2米左右,體重平均4.5噸 ,因全身披滿厚厚的毛而得此名。披毛犀有兩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它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披毛犀生存於更新世時期,與猛獁同一時代,並在度過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活躍在歐亞大陸北部。它的滅絕年代至21世紀只有10000年,是最晚滅絕的史前犀。現存的犀牛中與披毛犀關係最近的近親蘇門答臘犀牛仍然在東南亞存活,但卻是極危物種,已經處在絕跡邊緣。

7、霸王龍

霸王龍(雷克斯龍),生存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註:以上郵票版權由其國家郵政所有)

相關焦點

  • 劍齒虎介紹,劍齒虎和老虎簡筆畫
    在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保存了大量的刃齒虎化石,因此斯劍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劍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劍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 毀滅刃齒虎的上犬齒可達30釐米並伸出上顎達17釐米之長。刃齒虎的四肢比其他貓科動物要短且強壯,其前肢發育良好的屈肌和伸肌讓它能輕易撲倒大型獵物。它的後肢擁有強大的內收肌,能幫助刃齒虎在與獵物的搏鬥中保持穩定姿態。與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它的爪子也是可伸縮的。
  • 「真實版」的冰河世紀,雄松鼠神還原,劍齒虎不再可愛
    冰河世紀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漫佳作,至今已經出了五部。主要講述了200萬年前冰川世界所發生的故事。那麼如果當冰河世紀裡的角色都變成真實畫風,又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真實版」的冰河世紀,雄松鼠神還原,劍齒虎不再可愛斯克萊特斯克萊特是冰河世紀裡一個非常重要的配角,作為一隻雄松鼠,它幾乎承包了整部動漫電影裡的笑點。它最愛的東西就是堅果,為了搶到自己心愛的堅果,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辭。
  • 以猛獁象為食的劍齒虎,比老虎更兇猛,為什麼滅絕了?
    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劍齒虎雖然能夠以猛獁象為食,但這些猛獁象並不是成年個體,而是亞成年個體。科學家們曾經研究過劍齒虎對猛獁象能夠造成多大的傷害,結果發現猛獁象的成年個體體型重達幾噸,而劍齒虎的體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間,所以劍齒虎很難對成年猛獁象造成致命傷害。
  • 有18釐米長的牙齒,專以猛獁象為食,兇殘的劍齒虎為何突然滅絕?
    劍齒虎擁有像短劍一樣鋒利的牙齒而被人類銘記,儘管劍齒虎在冰河世紀已經滅絕,但是在動畫片裡面往往還能看到它的身影。冰河世紀裡面的劍齒虎動畫裡面看到的劍齒虎經常都是作為反派的大BOSS出現的,可是真實中的劍齒虎可是跟大家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大概2.5米長,300公斤,而且它露出來的利齒可以達到18釐米,可是當之無愧的森林王者,但是經過環境的變化,這隻兇猛的野獸無法適應這片新的土地,導致它從地球上消失了
  • 劍齒虎長長的劍齒,是如何捕獵和進食的呢?
    劍齒虎是史上牙齒最長的貓科動物,它們有著平均超過10公分的上犬齒。在現存的貓科動物中,即使是大型的貓科動物如獅虎,它們的犬齒長度也不過只有5-8公分,而且這些貓科動物的犬齒在嘴巴閉合時是隱藏的。但是,劍齒虎則不同,它們即使是閉著嘴巴,犬齒也是露在外面的。
  •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2、儘管迅猛龍出現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但科學家仍然認為該原型是全身長滿羽毛。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迅猛龍被描繪成一種體型較大、令人膽怯的恐龍物種,它們會非常殘忍地殺死獵物,然而電影中的描繪可能與現實存在一定的差距。
  • 史前哺乳動物酷似《冰河世紀》劍齒松鼠
    化石骨骼展現出以前不為人知的牙齒及頭蓋骨特徵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吉勒莫-羅傑爾博士表示,這種根據它的尖牙被命名為Cronopio dentiacutus的動物,與動畫片《冰河世紀》裡執著可愛的卡通形象斯科特驚人地相似最新發現的這種新動物與影片
  • 為什麼體型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生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多次生物體型龐大的時期,比如石炭紀的「巨蟲時代」,在這一時期昆蟲是整個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還有恐龍時代,這個時期的動物平均體型也是生命史上最大的。即使到了早期人類出現的年代,也有體型龐大的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大型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清一色的都已經滅絕。因此,有人說:體型越大的動物越容易滅絕。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貓科動物進化簡譜貓科動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後來貓形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分化成了數個分支,一支為古劍齒虎類,沒能活過第三紀早期;一支為偽劍齒虎類,在第三紀晚期滅絕了後來古貓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又分成了三個分支,分別是: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和真貓類,其中前兩個在第四紀冰河期時相繼滅絕了,只有真貓類倖存了下來,並最終演化成豹族、貓族兩個大類群,也就是後來的豹亞科與貓亞科的前身。
  • 關於滅絕動物的25個事實:愛爾蘭麋鹿長著最大的鹿角
    無畏龍曾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長頸恐龍,它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動物,體重達到65噸,高26米,脖頸長11米,相比之下,現代長頸鹿身高大約5.5米。愛爾蘭麋鹿長著最大的鹿角愛爾蘭麋鹿是一種現已滅絕的鹿種,曾生活在歐洲和亞洲地區,它長著4米長的大鹿角,是所有已知鹿種中最長的鹿角,科學家認為,該物種在冰河時期遭受飢餓之後就滅絕消失了。
  • 「我是一匹來自遠古的狼」,敢跟劍齒虎對峙的硬茬兒
    劍齒虎豈能輕易放棄到手美食,甚至已經做好拼死一戰的準備,隨著時間流逝,一挑二的對峙看起來進入僵局。突然,體現更大的恐狼發出一聲悠長嚎叫,如同吹響的集結號,只一小會兒,四下叢林中又多出十數雙綠幽幽的眼睛,原來眼前的是狼群頭領,實力的天平在這一刻徹底傾斜。
  • 曾經稱霸地球的劍齒虎是「老虎」嗎,或者說它和老虎有什麼關係?
    後來,直到發現了完整的頭骨,人們才知道它是一類劍齒虎的上犬齒。在古哺乳動物研究的早期,當化石還很不完整的時候,古生物學家曾經把所有具有劍齒的動物都稱為「劍齒虎」。直至今天,「劍齒虎」這個名字仍然被用得很混亂,因為在哺乳動物演化的過程中,曾經多次在不同的動物類群中出現過上犬齒「劍齒化」的情況。現在,劍齒虎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
  • 袋獅打得過袋劍齒虎嗎?為什麼?
    但是,袋劍齒虎生存的年代是從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末期,而袋獅則是在上新世末期,袋劍齒虎滅絕後才出現的物種。因此,兩種動物並沒有相遇的機會。所以,想要判斷兩種動物誰更厲害?我們只能通過兩種動物的化石以及習性來綜合的比較一下了。袋獅袋獅是澳大利亞動物進化史上,體型最大的有袋類食肉動物。
  • 一顆松果貫穿了四部影片,《冰河世紀》或許松果也會心碎的
    比原來的二代要好的多,對得起大半年的延期,可惜如果沒看過聖誕節出的片外篇,估計不會深刻理解席德在離開時對那些動物打招呼而動物卻逃掉那段。冰河世紀片子很難得的擁有了一種冒險片的面貌,地面世界的動物探險地下恐龍世界,雖然後面的鱷魚龍大戰搞的有點虎尾的感覺,不過巖漿救援一段確實極具渲染力,一面的猛獁產子,鳥龍突襲,劍齒虎護衛
  • 劍齒虎牙齒太長張嘴礙事 合嘴不光靠「咬」(圖)
    古生物學家們爭論不休。近期的一項研究表明劍齒虎可能有獨特的解決之道。  缺點 嘴張太大咬力弱  牙越長,要咬東西嘴就需要張得越大,劍齒虎的嘴需要能張得比現存的貓科動物都大得多才能咬到東西。但是,肌肉的伸展長度是有限的,嘴張得很大,肌肉長在頜的前部就會過度拉伸,不現實;如果都靠著頜的後部,肌肉就會比較少,咬力就會比較小。
  • 恐龍大滅絕後,出現的動物大盤點,顛覆你的認知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高齡了,從38億年前,地球開始孕育出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開始,生命之樹開枝散葉,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無數的生命。但歷史的長河不會忘記曾經出現的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恐龍滅絕後曾經出現過的的生命,顛覆你的認知。
  • 冰河時代的地球與今天大不相同
    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經歷了無數次滄海桑田般的變化,溫暖與寒冷交替,在這樣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孕育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命。今天要說的是最近一次冰河時期,也就是猛獁,劍齒虎橫行四方的年代。 最近一次冰河時期發生在什麼時候呢? 世界上最近的冰川期開始於大約11萬年前,結束於大約12500年前。
  • 《冰河世紀》:那隻松鼠依然追著他心愛的橡果
    最初看到這部動畫電影,是在老式諾基亞上,手機自帶的視頻播放器裡有一段松鼠在破裂的冰山中穿梭逃命的場景。也是這隻松鼠,開啟了一整個冰河世紀。《冰河世紀》松鼠不是主角,他是配角中的配角,應該算是客串。但它卻是整個系列中我最喜歡的角色。
  • 盤點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不在其中/組圖
    那些早已消亡的動物們現在要面臨遴選,而它們可供考察的標準,首當其衝就是復活它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即是否保存有完好的DNA樣本或細胞樣本),以及現存的活化石物種是否與目標物種的關係足夠近。因此,最負盛名的恐龍並沒有出現在該名單中,科學家們考慮到DNA樣品的退化問題,「復活名單」只能囊括近幾十萬年內滅絕的動物,而恐龍這種,未免太過古老了。  1.
  • 劍齒虎牙齒那麼長,擋住了嘴巴,它是怎樣咬住獵物的?
    其實影視作品裡面出現的這種動物,準確的名字是「刃齒虎」,如果是個頭十分大的,那麼基本上就是「毀滅刃齒虎」,劍齒虎不是一個準確的稱呼,它指的是一類動物,包括獵貓科、劍齒虎亞科,乃至是鬣齒獸科、袋劍齒虎類動物,都能夠稱之為劍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