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世紀》系列電影是一部深受觀眾,尤其是孩子們喜愛的動畫影片,除了動人的故事外,電影中出現的各種史前動物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就讓我們來看看電影中到底出現了那些真實存在過的動物。
(註:可惜的是那個著名的配角長齒松鼠目前沒有發現其有真的原型,應該是創作出來的。)
1、長毛象
長毛象(猛獁象),身披長毛,體形高大,存在於冰河時期,是已有絕滅象中最著名的一種,體型與亞洲象差不多,與現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渾身長滿了毛,毛的長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頸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較小,一層黃棕色的蓬亂長毛夾雜著黑色的長毛,遮住了長毛象的整個身體,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狀也很奇特,向上翹起,堅固並且鋒利。
它們在北半球的分布極為廣闊,從歐洲西鄰大西洋起向東,橫跨整個歐亞大陸北部,越過白令海峽,一直延伸到北美洲。長毛象生活到距今1萬年的時候全部絕滅了。
2、劍齒虎
劍齒虎生活大約300萬年到1萬年前,劍齒虎生長的時代,正處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氣候寒冷。劍齒虎的體型很大,而且它的牙齒有120毫米左右。劍齒虎曾生活在在亞洲、非洲和北美洲地區。劍齒虎屬在早更新世滅絕。
3、大樹懶
大樹懶又名巨型樹懶,是美洲獨一無二的一種動物,它大概和長頸鹿一樣高,腰圍和大象一樣粗。 長著鋒利的爪子,長50釐米。大約11000年前滅絕。
4、長頸駝
長頸駝是滑距骨目的一種有蹄動物。又名滑距獸、後弓獸。目前它最古老的化石可追溯至約7百萬年前,而在約1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便失去了化石紀錄。長頸駝是後弓獸科中最著名的成員,只有在南美洲(主要是阿根廷)有發現其化石。原標本是由達爾文在著名的小獵犬號之旅中發現。
長頸駝有長四肢,每肢上有三趾。在今天我們看來,它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它的身體就像馬一樣,脖子和駱駝一樣長,鼻子卻像大象一樣,不過長度要比大象的鼻子短很多,最奇特的是它的鼻孔開在頭頂。
儘管它的外觀就像沒有駝峰及有一個短象鼻的駱駝,但它們與駱駝或長鼻目沒有親密的關係。長頸駝沒有留下後裔。
5、雕齒獸
雕齒獸是一種從化石中發現的犰狳狀食草哺乳動物,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它們身上的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雕齒獸還有一條管狀尾巴,雕齒獸的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質化的刺。
雕齒獸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烏拉圭到巴西)一帶。它們在約於一萬年前滅絕。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雕齒獸雖然有堅固的外甲但是它與龜類無關,是真正的哺乳類動物。
6、披毛犀
披毛犀(長毛犀牛),平均體長3.5~4米,肩高約2米左右,體重平均4.5噸 ,因全身披滿厚厚的毛而得此名。披毛犀有兩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它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
披毛犀生存於更新世時期,與猛獁同一時代,並在度過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活躍在歐亞大陸北部。它的滅絕年代至21世紀只有10000年,是最晚滅絕的史前犀。現存的犀牛中與披毛犀關係最近的近親蘇門答臘犀牛仍然在東南亞存活,但卻是極危物種,已經處在絕跡邊緣。
7、霸王龍
霸王龍(雷克斯龍),生存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
(註:以上郵票版權由其國家郵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