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稱「遼寧艦航母預計將於20日通過臺灣海峽,臺灣防務部門嚴陣以待」。但據《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發現,這次臺灣媒體很大概率鬧了烏龍,誤把山東艦當作遼寧艦。軍事專家認為,實際上解放軍航母編隊通過臺灣海峽早已實現常態化,臺軍的所謂「嚴陣以待」實屬在刷存在感,以免被民眾遺忘。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及親綠的「自由時報」等媒體20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遼寧艦19日晚航行進入臺灣北方海域,並連夜向臺灣海峽靠近,預計20日會通過臺灣海峽往南邊航行。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與「參謀總長」黃曙光接到消息後,19日連夜進駐衡山指揮所。報導稱臺軍方未證實此訊息,表示不對上述消息作出評論,但指臺軍對臺海區域情勢及大陸軍事動態訊息「有充分的掌握」。
臺媒報導截圖
據《環球時報》了解,這則以「臺灣消息人士」洩露出來的消息很大概率是烏龍事件,對遼寧艦和山東艦「傻傻分不清楚」。 根據公開消息,山東艦在12月6日結束了第三次海試返回大連造船廠,此前的三次海試訓練的時間持續在20-25天不等。根據網友觀察,目前山東艦已於近日離開大連造船廠,而在遼寧海事局的航行警告中並未發現長達數日要進行軍事訓練的相關內容,因此山東艦在渤海、黃海進行軍事行動的可能性極低。此外,山東艦於今年1月1日抵達大連船廠已近一年,在經過三次海試後期相各項設備功能已經得到完善,戰鬥力也已提升,因此臺灣媒體所提及的航母很大可能是山東艦南下「回家」。
《環球時報》整理公開報導發現,每逢解放軍航母編隊訓練穿越臺灣海峽,臺當局都顯得戰戰兢兢。臺灣媒體的報導中,臺防務部門負責人總會「全程坐鎮指揮所」,進行全面「監控」。實際上,時至今日,大陸航母編隊穿越臺灣海峽已經是熟門熟路。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在2012年9月份入列,此後遼寧艦航母編隊在2013年年底、2016年年底、2017年年中和2018年1月份、2019年6月、2020年4月份等時間點先後通過臺灣海峽,臺灣《自由時報》稱,遼寧艦服役八年以來,通過臺灣外圍海域的次數「已達10次以上」。此外,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已先後兩次通過臺灣海峽,因此臺灣方面對於解放軍航母編隊的行動還如此大驚小怪,實屬自我恐嚇。
專家認為,未來大陸擁有的航母編隊會越來越多,頻繁經過臺灣海峽會使得臺灣「從不適應到適應」。軍事專家宋忠平20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針對解放軍航母編隊,臺軍方的每次「監視」完全是一種虛張聲勢,是為了安撫島內民眾,藉機表明對臺海周邊的局勢「了如指掌」。實際上解放軍航母編隊通過臺灣海峽早已實現常態化,臺軍藉此想找一些存在感,否則自身就容易被忽視掉,「在平時,臺軍方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刷存在感,但在戰時卻毫無意義。」
宋忠平認為,「在這個問題上臺軍太自我高估,解放軍的航母編隊在處理臺灣問題時會發揮作用,以更加低成本的方式解決。但大陸航母瞄準的是更強大的對手,而不是臺軍。」
事實上,航母編隊過臺灣海峽一般都會發布相關聲明,民進黨當局卻完全無視解放軍的善意。比如2019年11月17日解放軍航母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之際,中國海軍發表聲明稱,這次組織國產航母跨區開展試驗和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與當前的局勢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