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菜市場名調查:「家豪」與「淑芬」蟬聯寶座

2020-12-15 海外網

摘要:新版菜市場名走夢幻路線,臺北市民政局統計2013年到2015年,臺北市8萬多名新生兒名字,男生熱門名字前5名是「柏睿」、「品睿」、「宸睿」、「宥廷」和「柏宇」;女生前5名是「詠晴」、「品妍」、「品妤」、「子晴」和「宥蓁」。

中新網1月12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臺灣每兩年會做一次全臺姓名統計分析,根據臺當局內務主管部門2016年調查,「菜市場名」仍為「家豪」與「淑芬」蟬聯寶座。臺北市民政局統計,臺北市新生兒男嬰名為「柏睿」最多、女嬰則為「詠晴」排名第1。

新版菜市場名走夢幻路線,臺北市民政局統計2013年到2015年,臺北市8萬多名新生兒名字,男生熱門名字前5名是「柏睿」、「品睿」、「宸睿」、「宥廷」和「柏宇」;女生前5名是「詠晴」、「品妍」、「品妤」、「子晴」和「宥蓁」。

相較於過去的菜市場名「怡君」、「淑芬」、「志豪」或「志明」,臺北市民政局推論,「睿」和「品」字受父母歡迎。不過觀察全臺姓名,最常見的還是「家豪」與「淑芬」,「家豪」從民國2012年起、「淑芬」自2010年起一直位居冠軍寶座。

專家分析,新生代父母取名多會從網上搜尋,網站為刺激點擊率,衝廣告流量,買下「男孩、女孩好名字帖」、「取名好聽」或「名字大全」等關鍵詞,讓不少苦惱取名而搜索的父母,掉入重名陷阱。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臺灣「家豪」「淑芬」多
    臺灣將最常見的名字稱為「菜市場名」,本周,臺灣公布姓名統計數據,最新的菜市場名揭曉,男性為「家豪」,女性為「淑芬」。「家豪」從2012年起一直高居榜首,而「淑芬」從2000年起蟬聯冠軍。
  • 臺灣最新菜市場名,「家豪」「淑芬」奪冠 這什麼?
    哈哈,「菜市場名」在臺灣是指同名的人啦~近日,島內出爐了一份最新菜市場名單。原來呀,臺灣地區把同名的人笑稱為「菜市場名」,是指到菜市場去叫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回頭答「有」。綜合臺媒消息,臺「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昨日上午召開記者會,稱叫「家豪」名字的民眾在臺灣共有14208人,而叫「淑芬」的人則有31923人。
  • 臺灣最常見的「菜市場名」
    &nbsp&nbsp&nbsp&nbsp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臺灣地區整體男性最常見的名字是:家豪、志明、俊傑。而女性則是:淑芬、淑惠、美玲。在臺灣,最常重複的名字又被稱作「菜市場名」意思是只要在菜市場裡頭呼喊:志明!志明!就一定會有人轉過頭來回應你。
  • 2017臺灣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新竹市蟬聯第一名
    人民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2017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昨天揭曉,新竹市再奪冠軍寶座,且分數是6年來最佳;臺北市則拿下幸福進步獎,從第11名大躍進至第4名。
  • 臺灣行動支付 LINE Pay蟬聯龍頭
    芯科技(文/士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行動支付大調查」顯示,臺灣網友在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由LINE Pay蟬聯冠軍寶座。去年行動支付前5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臺灣Pay/臺灣行動支付(4.7%)。
  • 如何從名字辨別臺灣人?從大陸看到臺灣
    ­  但這種撞名字(大陸叫「重名」),臺灣人也一點不陌生。就我從小到大認識的親朋好友中,就有五個雅雯,四個怡玲,三個淑芬,二個志豪,二個怡君。如果他們都有著非常常見的姓,例如趙錢孫李,那麼有一堆王雅雯、李志豪相見歡,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為什麼會這樣?身為一個臺灣人我可以告訴你:是的,就是因為懶,他們的爹媽懶。­  在臺灣,我們管這種名字叫「菜市場名」,什麼意思?
  • 臺灣智慧城市排名出爐 臺北、新北和桃園蟬聯前三
    摘要:臺灣《遠見》雜誌25日公布「第二屆智慧城市大調查」結果,盤點全臺22縣市基礎建設、電子化市政服務、民眾科技應用能力等項目。排第三名的桃園市,原本就是臺灣科技製造與人口不斷增加的年輕城市,近年來更努力推行市民卡,因此蟬聯第三也並不意外。
  • 滿街「豪大大」和臺灣正宗「豪大」雞排不搭介
    不過,細心的食客可能會發現,不同店家的「豪大大雞排」,在包裝、口味上都有所差異。  早報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上海多家雞排店中,有兩家公司分別擁有超過100家門店,他們的產品分別取名「豪大大雞排」和「豪大大香雞排」,而且,這兩家公司都與臺灣夜市的「正宗」「豪大」大雞排無關。
  • 通知:締造排隊神話的網紅串串淑芬家來花果園啦!
    淑芬家的味道是正宗重慶味,秘制牛油鍋底味道香醇,辣而不燥,無論是串串還是涮菜,涮燙過程中越煮越香,一串接一串根本停不下來。淑芬家招牌串串就是鼎鼎有名的掌中寶串串。他家的掌中寶,精選上等雞脆骨,通過秘制醬料調製而成,色澤通透,脆軟鮮香,夠味又過癮。
  • 抖音淑芬什麼意思 淑芬什麼梗有幾個意思含義
    「淑芬」是現在網上經常會看到的一個網絡詞語,非常的有熱度,在評論區經常會看到這個詞,那麼抖音淑芬什麼意思?下面來看一下。抖音淑芬什麼意思  關於網絡用語「淑芬」有很多解釋,其中一個就是遊戲博主「呆阿拿」對《王者榮耀》中英雄的代稱;《武林外傳》第63集中也出現了「淑芬」,這個「淑芬」並不是真人,而是劫匪團夥的接頭暗號;「淑芬」還是某原著小說書粉的黑稱,並非諧音那麼簡單。
  • 聖沛黎洛亞洲50家最佳餐廳出爐 臺灣Le Mout、RAW上榜
    「聖沛黎洛亞洲50家最佳餐廳獎」名單出爐,泰國曼谷的印度菜餐廳Gaggan連續第2年榮登榜首,日本東京的法式餐廳Narisawa(成澤)連續第3年居次,臺灣也有2家上榜,分別是臺中Le Mout樂沐法式餐廳和臺北RAW餐廳。
  • 臺灣地區縣市幸福指數調查 施政滿意度花蓮居冠
    原標題:臺灣地區縣市幸福指數調查 施政滿意度花蓮居冠華夏經緯網 2016-09-21 08:36:13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花蓮縣在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達73.1%,蟬聯冠軍;環境品質及居住條件兩項滿意度居全臺之冠,縣府副秘書長謝公秉說,顯示施政成效人民有感。
  • 淑芬是什麼梗指誰 網絡用語淑芬是啥意思含義
    文章為大家詳細解釋了淑芬究竟是什麼梗,閱讀文章,你便能理解這個詞彙的具體含義,趕緊get起來!  淑芬是什麼梗:  關於網絡用語「淑芬」有很多解釋,其中一個就是遊戲博主「呆阿拿」對《王者榮耀》中英雄的代稱;《武林外傳》
  • 重慶淑芬串串出現了李鬼還是李逵?
    淑芬串串就是一家起源於重慶的串串,它誕生於重慶的夜生活TOP之地,九街。淑芬的誕生,扭轉了這一形象,他採用港式茶餐廳的風格,門店的桌子以水泥瓷磚為主,既方便打掃,同時還比較復古,門店裡,有很多霓虹燈、廣告語,均是與港式茶餐廳的風格進行了對標。
  • 孩子不用「菜市場名」 臺灣父母戀上生僻字
    據臺灣《聯合報》16日報導,臺灣大安區有許多父母不願小孩沿用「菜市場名」,為小孩名字取「寔」、「囷」等冷門字體,還有人別出心裁,取名叫「庠賀」(閩南語,指最好),讓戶政所大感驚訝。今年正逢龍年,加上「助你好孕」等養育獎助項目,臺北市生育率高於臺灣平均水平。大安區戶政事務所最近發現,家長怕重名,小孩名字多選用有冷門字。如「囷」(讀音qūn),指圓形穀倉;寔(讀音shí),意思與「實」一樣,指真實或實在;「箖」(讀音lín),則指古代射箭之掩體;「斈」(讀音xué),指學習、覺悟或模仿。
  • 合肥豪大香雞非正宗 臺灣豪大未在大陸開店
    核心提示:臺北士林夜市的臺灣小吃種類繁多,其中最知名的估計是「豪大大雞排」了。在合肥街頭,也有不少「豪大大雞排」、「豪大大香雞排」,都標榜自己是正宗的臺灣特色小吃。但是,據了解,臺灣「豪大」從未在中國內地開店,該公司內地的第一家店正在上海籌備,但是還沒有開業。
  • 臺灣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 花蓮奪冠臺東居次臺北第四
    N中國臺灣網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與南山人壽主辦的「2015年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結果,花蓮縣的幸福滿意度遙遙領先其他19縣市,登上2015年最幸福縣市的寶座,其次為臺東縣、澎湖縣,第四名則為臺北市。幸福指數最後三名分別為新北市、嘉義縣、雲林縣。
  • 臺灣人過年最怕的十大問題:「何時結婚」榮登寶座
    原標題:臺灣人過年最怕的十大問題:「何時結婚」榮登寶座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農曆年節將至,每年都會與親戚相聚、拜年,不過與親朋好友們聊天寒暄,總會被問到一些完全不想聽到的問題,這時如果答不出來就只能尷尬地微笑回應,只要年紀越大,被問到這些問題的機率就越大。而「網絡溫度計」也調查出,網友們最害怕被問的十大問題。
  • 美譽招來多家山寨 正宗「豪大大雞排」登陸上海
    圖為市民品嘗正牌豪大大雞排美味。   1日,臺灣士林夜市招牌美食「豪大大」雞排在滬的首家正牌分店「正豪大大雞排」在虹口區壹豐廣場正式開張。開業首日,來自臺灣的正宗的豪大大便受到了申城食客的排隊追捧,人氣火爆。   東方網記者在現場看到,上午10點多,距離壹豐廣場開業還有半個多小時,已經有市民提前排隊。第一個來到的上海市民陸小姐說,豪大大雞排作為臺灣士林夜市最招牌的美食,她垂涎已久,今天專程趕來品嘗。上午11點多,隨著午餐時間臨近,現場上百人排隊追捧,人氣頗高,店方不得不宣布每人限購一塊。
  • 臺灣一項調查顯示七成腸癌患者常吃隔夜菜(圖)
    (臺灣《中國時報》廖佩妤攝)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愛吃菜尾小心傷身!臺灣癌症基金會昨天(28日)公布最新調查,分析腸癌病友的飲食習慣發現,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愛吃肉、收菜尾都是他們飲食特徵,高達73%的患者,在罹癌前平均每周吃2次以上重複加熱的菜尾。醫師提醒,遠離癌症應多吃鮮新蔬果、少吃紅肉,並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主動做腸癌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