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孝子抓回紅狐欲殺之,卻被要求放生,一年後娶回美妻

2020-12-19 半仙侃案子

很多年前,劉家村有一個叫劉榮的孝子。

劉榮自幼喪父,是老母親一手將他拉扯大,結果劉榮剛成年劉母曾氏就病倒了,之後一直臥床不起。

劉榮只能一邊忙活生計一邊賺錢替曾氏治病。

地裡的莊稼除了母子二人生活所需之外,全部都換錢買藥給曾氏治病。

藥是吃了一副又一副,曾氏還是不見好轉。

有一天劉榮從山中帶回一隻受了傷的紅狐狸,準備將狐狸皮做成一副披肩送給曾氏。曾氏聽後大驚,趕緊制止了劉榮,讓他治好狐狸的傷,然後放生。

劉榮不知曾氏的意思,但看到曾氏反應強烈,便按曾氏所說,準備替紅狐狸包紮。

包紮時,他看到紅狐狸的左前腿少了一根指頭,怕弄疼了紅狐狸便小心翼翼地替她包紮。

之後紅狐狸便在院子裡養傷,劉榮每天都會撥出自己一部分口糧給紅狐狸。

劉榮與紅狐狸相處了一段時間,漸漸喜歡上了紅狐狸,如曾氏所言,紅狐狸確實很有靈性,不但能聽懂劉榮的話,還很乖巧可愛。

劉榮慶幸當初沒有一意孤行害了她的性命。

又過了一段時間,紅狐狸的腳傷基本痊癒,曾氏催促劉榮將紅狐狸放生。

劉榮只能依依不捨地帶著紅狐狸上山,分別前劉榮給紅狐狸吃了頓好的,可是紅狐狸似乎沒有胃口,她同樣不想和劉榮分開。

在劉榮一再驅趕下,紅狐狸鑽入了林子,劉榮看到紅狐狸離開的背影感到有點後悔,他發現自己已經習慣了這隻紅狐狸,甚至還有點男女之愛的感覺。

可惜劉榮必須要將紅狐狸送走,因為他長這麼大從未違背過母命。

一年之後,有一個外鄉女子名叫阿柔,逃難來到劉榮家院外,劉榮看阿柔可憐便把他接進屋裡,並將自己的食物分給阿柔吃。

阿柔吃完飯後,並沒有離開的打算,反而像回到自己家一樣,開始劈柴,挑水。

劉榮看著正在劈柴的阿柔說道:「還請阿柔姑娘早日去縣裡尋親,我們家情況你也看到了,並不富裕。」

「沒關係,我不介意!我可以做事來換每日的口糧。」

阿柔說完繼續埋頭做事,不但負責起曾氏的起居飲食,還替劉榮生火做飯。

對於劉榮來說家裡有一個女子,照顧曾氏真的順手很多,雖然曾氏是自己的母親,但很多事做起來還是不太方便。

自從阿柔來家中之後,劉榮輕鬆了很多,但他卻不想阿柔常在自己家中,村裡已有流言蜚語傳出。

劉榮只能再次提出請阿柔離開。

阿柔知道劉榮是擔心她的名聲,便主動提出嫁給劉榮,這樣自己照顧起曾氏就名正言順了。

曾氏大喜,沒想到阿柔竟然主動提出嫁給自己的兒子,當下就替劉榮答應了阿柔所請。

可是劉榮卻拒絕娶阿柔為妻,阿柔和曾氏都不理解劉榮為何會拒絕?

不管兩個女人如何詢問劉榮都閉口不言,最後不得已,劉榮當著阿柔的面告訴曾氏,自己就算一生不娶,也不能娶一個來路不明的女子。

阿柔沒想到劉榮竟然這樣看自己,哭著離開了劉榮家。

曾氏大怒,讓劉榮跪在他父親的靈位面前懺悔,這是劉榮近三十年第一次違抗母命。

阿柔走後,劉榮對曾氏說出了實話。

「娘!不是孩兒不想娶妻,我也看得出阿柔是真心待我,我不能耽誤了阿柔,我知道她之所以嫁給我是為了報恩,這對阿柔不公平。」

曾氏不知劉榮言中之意,詢問道:「我兒何出此言?」

「娘!阿柔的左手少了一根指頭,當初我替紅狐狸包紮傷口的時候,她也少了一根指頭。

如果我沒猜錯阿柔就是之前的紅狐狸所化,否則怎麼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落在咱們頭上?」

曾氏恍然大悟,她也曾覺得阿柔似曾相識。突然,曾氏大哭起來,不管怎麼說,全是因為自己拖累了劉榮。

阿柔離開後,劉榮再沒有笑過,平心而論他是一百個想娶阿柔,但如果因為對方報恩而嫁給自己,在劉榮看來就是趁人之危。

之後,劉榮時常可以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發現死掉的山雞和野兔,也不知是誰放的。

有一日,劉榮下地裡幹活,一隻紅狐狸嘴裡叼著野兔來到劉榮院子裡。

將野兔放在地上正準備轉身離開,聽到房裡傳來哭聲。

是曾氏在房中哭泣,自從阿柔走後她常在家中哭泣,總覺得自己虧欠兒子太多,是自己讓劉榮娶不到媳婦。

好不容易盼來一個阿柔,還被兒子含淚趕走了。

紅狐狸聽完曾氏在房中的哭訴,流下了眼淚,她似乎明白了什麼,一溜煙跑掉了。

過了兩日,阿柔再次出現在劉榮家院外,滿臉愛意地看著劉榮道:「如果我不是來報恩,是因為愛,你願意和我成親嗎?」

劉榮被突如其來的問題問懵了,自從他將阿柔趕走後,內心也非常後悔,其實劉榮看得出來阿柔的出現不僅僅只是為了報恩。

劉榮沒有回答阿柔的問題,走到阿柔身邊,一把將她扛在肩上。

「咱倆現在就成親!」

劉榮將阿柔扛進屋內,乾柴烈火之後,當晚兩人便成了親。

成親之後,日子雖然很艱辛,但三口人都覺得很幸福。

對於劉榮一家來說,幸福就是這麼簡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之所以有人覺得幸福太難,是因為自己提高了幸福的界點。

有人覺得一家人粗茶淡飯就很幸福,有人整日錦衣玉食卻覺得空虛,幸福難嗎?

對於有些人很難,對於有些人很簡單,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幸福?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這句話意思是說勤勞努力工作的男人,往往都娶不到賢惠勤勞的好老婆,反而那些懶惰的一無是處的男人,往往娶到賢良淑德的好老婆。這句話看似上天不公,其實萬物皆有定數,皆有因果。在《聊齋志異》當中也記載了一個賣面的懶漢,娶了個仙女的故事。
  • 兩性湘妹整形變回女性 川男執意追求要娶她為妻
    「我想娶小張為妻,我不在乎她曾經是兩性人的經歷,請你給我們做回紅娘」。本報報導的《兩性湘妹整形成了真女人》、《打工十幾年只為能變性》引起一位讀者的注意,昨日,一位在潮州打工的四川人楊先生致電記者,表示自己願意娶小張為妻。
  • 《聊齋》中的「狐」,經常當「女主角」!它為何獨得蒲松齡偏愛?
    例如在《張鴻漸》中,張鴻漸為逃惡勢迫害遠避在外,因而結識了狐女施舜華,雖然與舜華相處甚歡,但仍十分想念自己在家鄉的妻子,因而要求舜華能夠讓他回家鄉去看看妻子。舜華不拂其意,帶著張鴻漸向前走,讓他回到自己老家。
  • 惱恨父親娶了後妻 江蘇一陸姓女孩欲投毒殺父
    惱恨父親娶了後妻 江蘇一陸姓女孩欲投毒殺父2001年10月17日15:16 揚子晚報  2001年10月17日宿遷電 宿遷市一陸姓女孩,因惱恨父親娶了後妻,冷落了自己,竟投毒欲將父親殺死,幸被其父發現,避免了一場家庭悲劇。
  • 《聊齋新義》瑞雲:醜過一次,才知道誰是真心對你
    文|芳心不許記憶中小時候沒少看聊齋故事,一面害怕裡面的妖魔鬼怪,一面控制不住自己小小的好奇心。讀過汪曾祺的《聊齋新義》會發現,聊齋故事一點也不可怕,裡面的人物都很鮮活立體。「一年之內,由你,過了一年,由我!今天是三月十四。」這是媽媽給出的最大期限。王孫公子、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紛紛登門求見,瑞雲一一接待。一時間瑞雲身價漸高,成了杭州紅極一時的名妓。
  • 平妻在古代根本不合法,平妻就是小妾,兼祧兩房娶平妻更是笑話
    而在民國時期,已婚的梅蘭芳發達後愛上年輕美貌的福芝芳時,不顧髮妻在堂,娶了福芝芳過門,而且沒有叫福芝芳當小妾,而是讓她當平妻,和同甘共苦的髮妻王明華平起平坐。可是古代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根本沒有平妻這一說。民間有此陋習,一般都是在外行商的商人家做的,有身份的人是不敢娶平妻的,因為平妻違法。
  • 故事:黃牛馱回乞丐老娘,哥哥不認老娘殺了牛,弟媳接回後發了財
    故事圖文無關就在五年前,由於黃老爹常年勞累,這還沒能為老三娶上媳婦就死了,臨死一再囑咐兩個哥哥一定要幫老三把這家人給立起來。黃老爹死後,兩個成了家的哥哥對老三說:你要娶媳婦的話就必須照顧老娘,我們的金銀要不為你娶女人要不就留下照顧老娘。
  • 《女巫與紅狐》揭露英國最著名的獵巫案背後的真相
    故事發生在英國的17世紀之初,當時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獵巫事件,史稱"潘德爾女巫",這就是《女巫與紅狐》的故事背景。小說的主角是貴族之妻弗萊伍德,年方十七,卻已經三度流產。弗萊伍德滿腹疑竇,回家調查後發現老公早已金屋藏嬌,就等著她死於產床,好迎娶新的太太。傷心欲絕的弗萊伍德、莫名含冤的愛麗絲結伴出逃,但是獵巫的天羅地網直撲而來,丈夫的貴族勢力無所不在,天涯海角,她們能逃到哪裡?歐洲年度黑馬佳作,狂銷25萬冊,版權暢銷17國
  • 豪門甜文:冷麵首席嗜妻如命,娶回小鮮妻「這是我媳婦,拿命寵」
    豪門甜文:冷麵首席嗜妻如命,娶回小鮮妻「這是我媳婦,拿命寵!」愛書的親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作品,本期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3本豪門甜文:冷麵首席嗜妻如命,娶回小鮮妻「這是我媳婦,拿命寵!」希望您喜歡!
  • 中華鱟出現民宅邊 好心父子放生回海裡(圖)
    ­  -洪毅鋒父子把這隻中華鱟放生回海裡。­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不在海裡遊,竟然出現在民宅旁邊。好在它遇到一對富有愛心的父子,將它帶到海邊放生。昨天下午,這溫馨的一幕發生在大嶝島陽塘社區。­  放生這隻中華鱟的,是本報厝邊新聞助理洪毅鋒和他的兒子小宇(化名)。他告訴記者,昨天下午,小宇在離家不遠的道路上,看到一個「頭盔」在地上爬,大約成人手掌大小,還拖著一條尾巴,他便抓起來帶回家。­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洪毅鋒一下子就認出,這是一隻中華鱟。「估計是漁民抓到後,發現太小,就留在家裡給孩子玩的,不知道怎麼跑到路上來了。」
  •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因為古人早已看破:身份,不代表品格
    對「從良女」與「過牆妻」誰更具備娶進家門可行性的判斷,傳達出古人透過表象、看透本質的智慧。過後思考,覺得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女子,也大有意思,雖然她頂著一個「良家女」的身份,但所做之事為人不齒,她和王美娘身份、品質的對比,正驗證了古人所說的「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一、從良女為何可娶?
  • 東漢末年最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曹操將其救回後,為何不娶她為妻?
    今天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東漢末年最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曹操將其救回後,為何不娶她為妻?
  • 《聊齋》之《阿寶》,阿寶一句戲言,孫生斷指銘心不負佳人
    87版《聊齋》的片頭曲,相信是很多小夥伴都印象深刻。小編小時候每每聽到片頭嗚嗚的聲音,看到一隻昏黃的燈籠慢慢由遠及近,都感覺後背發涼。這一版的《聊齋》故事基本遵循原著,一個故事用一集或者上下兩集來演繹,不拖泥帶水。比如《阿寶》,是《聊齋》中少有的以兩個人類相愛而終成正果的故事。
  • 民間故事:哥哥娶了個下堂妻,妹妹功不可沒,親情的背後卻是貪慾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農村古事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原來,那天楊凌鬧脾氣,一個人跑到山裡散步,可是天黑後準備回家時迷路了。父母非常著急於是帶上家丁去山裡尋找,也不知這是不是命,父母他們一個沒回來,楊凌卻誤打誤撞回了家。當第二天再見到父母的時候,他們已經躺在冰冷的地上。不過楊凌也算爭氣,父母的意外成了他心中的結,時時刻刻鞭策自己。
  • 公主欲殺丈夫小妾,卻被美貌驚住放下屠刀,從此誕一成語流傳至今
    2000年前的漢朝著作《獨斷》中曾有古語:「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嬪。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什麼意思呢?
  • 這個《聊齋》故事告訴我們:有的人還真不如一條魚
    其實,在很多故事裡,有些人還確實比不上一條魚。《美人魚》咱就不說了,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聊齋志異》裡面一個人魚之戀的故事。懶得看文字的可以下面的連結看視頻,視頻裡面還有名家插畫(連環畫),內容更豐富。這個《聊齋》故事告訴我們:有的人還真不如一條魚
  • 孝子故事:朱壽昌辭高官千裡尋母
    人物名片  朱壽昌  字康叔,宋揚州同仁鄉人,《宋史·孝義列傳》載有他棄官千裡尋母之事。他是流傳甚廣的所謂古代「二十四孝棄官尋母」中的一位。  《棄官尋母》講述了宋代的孝子朱壽昌的孝行。此為《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三則故事。
  • 民間故事:他拒娶命中之妻,沒有躲過月老的紅線,沾盡了老婆的光
    五年後回來,自稱精通相面之術。 五年不見,經天地趕緊把弓直友請到家裡敘舊,大擺酒宴款待。酒酣耳熱之際,經天地讓弓直友給他相一相面。弓直友看了看他,說道:「你這一輩子,與官場無緣,不過,當一個富家翁綽綽有餘。」 經天地不禁啞然失笑,說道:「我家道日漸衰落,勉強能混個溫飽,世上有這樣的富家翁嗎?」
  • 《水滸傳》每回內容梗概
    ●第九十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宋江等於文德殿前朝見天子,天子欲封,蔡京、童貫故意拖延。戴宗、石秀出陳橋驛閒玩在酒店吃酒時,聽一公人說河北田虎作亂。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宋江奏過天子,要求徵剿田慮。天子宣入之朝,封宋江為平北正先鋒。
  • 古籍《二十四孝》原文譯文,二十四位孝子的孝行故事,值得收藏!
    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以衣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紖。父察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詩讚: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霜。【譯文】春秋時期魯國的閔損,字子騫(孔子的弟子,以德孝著稱),幼年時母親就死了。父親續娶了後妻,後母又生了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