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人在公園裡放生小魚,專家瞧後不淡定:造孽呀

2020-12-27 舜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要經歷不同的事情,有的事情讓人暖心,然而有些事情卻讓人看到後覺得非常憤怒。大家都知道,放生小動物是一件值得人們讚美的事情,動物們在大自然的環境下生活,才是最適合它們的生活環境。可有些人在放生小動物的時候,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雖然他們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對,但是在我們看來就覺得有一些問題了。

近日在一個公園裡,有一群好心人士正準備放生八千斤小魚,他們不約而同來到公園裡面,在做著一些放生前準備。那天的天氣正好下起小雨,淅淅瀝瀝的雨落在小魚身上,依舊沒有阻擋好心人士的腳步,他們都穿起了雨衣,看來對於放生小動物這種事情,他們還是覺得應該親手上陣。

過了一會兒,一群好心人士排成兩排,說著一些聽不懂的話,不知道在說著些什麼,而且他們的聲音很整齊,看來應該就跟念經歌頌一樣。過了一會兒,從最開始的那個人開始,拿著一條小魚傳來傳去,每經過一個人就要雙手合十做出祈禱狀。要知道這裡可不止有一兩位好心人士啊!這麼傳來傳去的話,小魚很可能會缺氧導致死亡。

結局出人意料,這群小魚被放生到水裡以後,它們的肚皮開始翻白了,要知道小魚已經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了,被這麼折騰肯定很難受。這群小魚下水以後,沒有一條活下來,全部在水裡翻著肚皮,一群小魚就這麼漂浮在水面上,讓人看後覺得觸目驚心。

專家們看後瞬間火冒三丈!紛紛質疑這群人的動機,這到底是好心放生?還是間接傷害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卻給人們好好上了一課。如果大家想要放生小動物的話,千萬不要隨意放生,以免給它們帶來傷害。

相關焦點

  • 深圳男童被放生海鰻咬傷 網友直呼「造孽」
    東南網5月4日訊 (本網見習記者 鄭曉丹 整理)「放生」對於許多人而言,並不新鮮。然而近日,深圳鹽田背仔角海灘的海鰻(一種兇猛肉食性動物)放生行為卻近乎奪了遊人的生路——一名女子、一名8歲男童被放生的海鰻咬傷。
  •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放生的魚吃掉別的生命,放生的意義在哪?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今天有人問我,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那你放生的魚吃掉別的生命,放生的意義不就沒了嗎?我知識太淺薄不知道怎麼回答,應該怎麼看這個問題呢?答:1、同是放生,可以找無數個合理的理由,也可以找無數個不合理的理由。同一個問題,可以向善意的方向去理解,也可以向惡意的方向去理解。對自己而言,這個理解的方向,反映了自己的心性。
  • 野釣遇到這些小魚,真心不建議放生
    釣獲放流、放小留大是釣魚人的美德,但筆者今天相對釣友們說,在野外垂釣時,對於什麼樣的魚該放生,什麼的魚不該放生,還真的很講究。有些小魚看起來雖小,但實際上對水生態發展是百害無一利,不僅對生態修復起不到作用,甚至還會威脅到其它水生物種。1)、不建議放生的小魚。
  • 這是放生還是殺生?臺灣某放生團體集體放生五花大綁的螃蟹
    近日,一名臺灣網友在Facebook上發文,文中他感嘆道:「放生?我看這是殺生吧!」據該網友描述,一天,他正在和朋友在臺南市安平區的海邊垂釣,突然看到一群人正在岸邊放生。結果讓他們驚訝的是,這個所謂的「放生團體」竟然準備將五花大綁的螃蟹放生。他和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前去將這些螃蟹身上的尼龍紅繩摘掉,並放入海中。回家後他越想越生氣,就將此事分享到了網上,並附了圖。
  • 盲目放生影響生態平衡 牛蛙取代青蛙「搶佔」公園
    9月11日,園方表示,牛蛙是外來物種,奧森公園內牛蛙是市民放生的,目前已在商討處理辦法。 園內牛蛙多為市民放生 常來奧森公園鍛鍊的市民陳先生稱,他每天很早就來奧森公園鍛鍊,以往清晨偶爾還能聽見青蛙鳴叫。
  • 鄭州200名市民自掏腰包 買10萬條小魚放生黃河
    □記者 田霖/文 張曉冬/圖  今報鄭州訊 花近3萬元錢,買來10多萬條小魚,然後把小魚全運到黃河放生。昨日,近200名市民的義舉引起眾多市民圍觀。  昨日上午9時,鄭州市緯三路水產市場東門,鄭州市民武先生和數十位市民把剛剛購買的泥鰍、鯰魚等小魚兒放進水桶內,抬上一輛大巴車,然後,往花園口方向駛去。  「今天大家買了10多萬條小魚,花了3萬元。」一名自稱姓李,但不願公開姓名的六旬老人介紹說。老人說,他堅持在黃河放生小魚已有4年,「每月都從工資裡拿一部分錢,購買小魚,放生到黃河裡」。
  • 民間故事:老漢在香爐裡發現一條魚,將其放生,隔年竟多了個兒子
    不只是沒孩子,每月還要花去大量的藥費,所以老兩口子生活極為拮据。不過這趙老漢心腸極好,左鄰右舍遇到什麼麻煩,能幫的一定幫,所以人緣倒是不錯。小鎮裡有著一座破廟,已經荒廢很久了,裡面有著一尊神像,金漆都掉光了,真的是破敗不堪。
  • 相思雀被放生專家心疼! 南方物種很難活過北京寒冬
    2015年11月29日訊,昨天下午,在板井路附近的四季曙光公園裡,聚集了眾多專門「追鳥」的攝影愛好者,樹枝上的幾十隻相思雀成了他們鏡頭中的主角。只是,相思雀主要生活在南方,在北京並不常見,尤其是在寒冬季節。記者了解到,這些相思雀都是被放生的,它們能熬得過這個冬季嗎?
  • 貴陽市觀山湖公園裡,一隻山斑鳩在路邊淡定的溜達
    昨日,貴陽市觀山湖公園,一隻山斑鳩在路邊淡定覓食的場景,引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據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鳥類專家介紹,目前,觀山湖公園的鳥類已有100餘種。「你看你看,它走過來了!」「膽兒好肥哦,真當我不存在了是不?」
  • 放生的小魚只是其一
    放生的小魚只是其一。如今喜歡敖丙的小可愛越來越多,而漫畫的更新速度,卻有點跟不上。不過漫畫的劇情,還是非常給力的,據說在師徒篇中,有很多小細節哦!不過也還好,最終的結局算是有驚無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敖丙其實早就已經暴露了。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繃帶海妖,已經將敖丙的神奇之處,看得一清二楚。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這次延晨主要是給大家說,《敖丙傳》第三話師徒篇中,到底隱藏了多少細節?
  • 用魚卵放生可積功德億萬?此舉與保護初衷南轅北轍|綠網行動
    但放生效果就只能憑猜測了,「感覺放生水體裡的魚增多了」。與此類似,在百度上輸入魚籽放生,同樣有大量的類似觀點出現,還有提「將魚籽埋入土裡放生」、「放進深水放生」等提法,不一而足。也就是說,從魚腹中取出來的魚籽,基本上都是未受精的魚卵,投放到自然水體,根本不可能孵出小魚。
  • 洞庭湖發現被放生的「神」龜,生物學家說:這不是放生,是在殺生
    近些年來,有很多慈善組織都會進行「放生」活動,為的就是保護自然生態資源,讓動物們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可是您卻不知道,放生並非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不合理的放生很可能變成殺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問題來了,既然亂捕行為被禁止,那麼放生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小編可以告訴您,放生並不違法,但是不合理的放生卻會被勸誡制止。據近期新聞報導,稱有漁民在洞庭湖打漁時,曾經撈出了幾隻大型的鱉類生物,其體重都在三四十斤以上。經過專家們的網上圖片鑑定,確定該鱉類生物很可能就是山瑞鱉。
  • 天池公園荷花消失 管理方:放生魚兒啃藕芽
    ,用漂白粉驅魚  《天池晚棹》  雨霽池塘生意足,花間誰詠採蓮曲,舟浮十裡芰荷香,歌發一聲山水綠。扣船歸載月黃昏,直至更深不假燭。  天池古名滇池、凌波池,亦稱西湖,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天池是天然池沼,池內遍種荷花,水碧波漾,風景雅麗,美景歷來為人稱頌。  唐德宗時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兼任戎州(宜賓)都督期間,在遊覽天池時,被天池美景所感,寫下了「天池晚棹」詩:「雨霽池塘生意足,花間誰詠採蓮曲,舟浮十裡芰荷香,歌發一聲山水綠。
  • 廈門多座公園存亂放生現象 淡水魚放進海水沒多久就死了
    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市民在中山公園放生的現象一直都存在,且大多是盲目放生,不考慮放生物種的自身生存環境,也不考慮放生地點的生態環境,最終會破壞湖內整體生態平衡。像黑魚,它們生性兇猛,會吞噬湖內其他魚類,並不適合放生進湖裡;外來入侵物種巴西龜被放生進水裡,因為整體繁殖能力強、存活率高,同樣會威脅到湖內其他物種的生存。
  • 善良的女人將魚兒放生,剛放進水裡意外發生了,魚:被你坑慘了
    善良的女人將魚兒放生,剛放進水裡意外發生了,魚:被你坑慘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一陣放生的熱潮,那就開始本著眾生平等的原則,將自己所擁有的生物全部都放生到了野外,這種想法是一件好事兒,但是放生的時候千萬要考慮一下環境的因素。
  • 東江公園放生臺有人釣魚撈魚 名不副實市民很氣憤
    「去東江公園散步,發現放生臺附近有很多人在釣魚。」日前,市民方女士向惠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惠州頭條APP融媒體公益平臺「曝光臺」報料。方女士說,自己不時會到市區江北東江公園散步,不管是夜裡還是白天,每次都能看到有人在放生臺附近釣魚。「不僅在放生臺,在附近也有多人釣魚。」除了釣魚,還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那裡撈魚。「很氣憤。
  • 在生活著老虎,鱷魚,犀牛的奇特旺國家森林公園裡穿行瀏覽
    今天的行程是乘敞篷越野車去奇特旺國家森林公園觀賞野生動物。出發之前就被反覆告知,進森林公園不能穿白色紅色黃色等鮮豔的衣服,以免產生意外或驚嚇到野生動物。據導遊講,這個公園內每平方公裡的生物重量接近達20000公斤,密度之高,難以相信。要進入到森林公園,則先要坐獨木舟過河。
  • 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原標題: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11日,自媒體《環球漁獵》爆料稱: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到怪魚,它通體烏黑,好像是鱘魚。但釣友分析,這應該不是中華鱘之類的野生魚,很可能是誰養殖的觀賞魚,或者是酒店的食用鱘魚,意外跑到滇池了。
  • 刺蝟不吃活動少 專家建議快放生
    不料回家後,小刺蝟一直蜷縮在籠子的角落中,不吃也不活動。昨天,在太原動物園專家的建議下,李先生將小刺蝟放生了。上周六,住在太鋼程西小區的李先生全家開車去晉中遊玩。在一個景區門口,他們遇到一個賣動物的小販。孩子看到小刺蝟非常可愛,十分喜歡,李先生便買了一隻,帶回家給孩子當寵物。回家後,孩子非常高興,每天都要和小刺蝟玩一會兒。
  • 如理如法科學放生 成都文殊院夏季放生活動圓滿舉辦
    在文殊院工作人員與志工的協調下,空林佛學院學僧帶領著信眾有序地站在放生通道兩側,為小魚們搭建了一條通向自然的道路。魚苗經由善信、志工、學僧,被安穩地送到河岸,由三位魚苗培植技術人員進行最後的把關。魚苗放生過程中,水產專家及技術人員對魚苗的搬運、解袋、水袋溫度調節、魚苗適應環境調試進行嚴格要求與把關,以確保每一條小魚都能夠安全抵達適應的環境水流中。隨著所有魚苗的放歸,本次放生活動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