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全媒體特派記者 徐新東 劉鑫 王永端 劉金震
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
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青島有了更為明確的定位。
2018年以來,青島被相繼賦予一系列國之重任。在青島建設上合示範區,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目的是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中國開放新格局。這突顯了青島在中國新一輪擴大高水平開放戰略中的獨特地位,也明確了青島在國內大循環中的重要位置。
東西雙向互動耦合、陸海內外聯動共贏共進都需要載體承載合作。而近年來,青島啤酒就成為了這種載體之一。因啤酒「聯姻」,青島啤酒節已「燃」遍全國50城,僅黃河流域就有24城。啤酒節承載的不只是第三產業的合作發展,更有文化交流、城市推介方面的意義,是青島積極推進「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新格局的鮮活實踐。
黃河之濱的「幸福花」
啤酒花是啤酒釀造的重要原料,被譽為「啤酒精靈」。啤酒花又叫做「青島大花」,其狀若幽蘭,優雅芬芳。在靜謐的啤酒花園中,黃綠色的啤酒花掛滿枝頭,微風中,一朵朵嬌羞的花朵搖曳多姿。
實際上啤酒花在中國大面積種植是新中國成立後青島啤酒的功勞,正如1928年完稿的《膠澳志》,第一次出現了青島人發明的「啤」字,1950年,青島李村的32畝試驗地裡,產出了中國的第一枝啤酒花。因誕生在青島,中國啤酒花被命名為「青島大花」。後來移植到新疆、甘肅等地種植,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目前,甘肅是我國啤酒花第一大生產基地,約佔到種植總面積一半以上。採訪中,甘肅武威一位種植戶介紹,啤酒花大約七月就能開花,在8月中旬時,開得最為豔麗。另外,啤酒花屬於長日照植物,喜光,全年日照時數需1700到2600小時。不擇土壤,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通氣性良好的土壤為宜,中性或微鹼性土壤均可,我國的新疆、甘肅等地適宜大面積種植。
據青啤相關人員介紹,目前青島啤酒在甘肅採購的啤酒花,佔到公司酒花採購總量的45%以上,是國內啤酒行業採購國產酒花最多的啤酒公司。並與甘肅農墾保持穩定的供應關係,鼓勵當地供應商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原料基地,並給予一定採購量支持,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說起「青島大花」,青啤啤酒花供應商——甘肅農墾亞盛股份綠鑫啤酒原料公司副總經理李生智感觸頗深。「和青島啤酒合作了40多年,作為公司的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我們一直保持穩定的供應關係,保證啤酒花的產品產量和質量。青島啤酒一直在支持當地建設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的原料基地,並給予一定採購量支持,助力當地現代農業的發展。」李生智說。
啤酒中之所以有香味或者苦味就是因為「青島大花」,可以說啤酒花是啤酒的「靈魂」之一,一瓶啤酒大約需要5克啤酒花,這就相當於在做菜的時候加的味精量。採訪中,青啤公司相關人員也表示,一直以來,甘肅都是青啤重要的大宗原材物料採購基地,每年採購大麥、啤酒花、啤酒瓶等總金額達到數億元,是拉動當地經濟的重要作物,「青島大花」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幸福花」「致富花」。
啤酒「聯姻」的城市合伙人
東西互濟,乾杯!陸海聯動,走起!
今年成都的夏季因啤酒而引爆全城。由青島市政府、成都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首屆成都青島啤酒節——「歡聚成都、乾杯世界」,於8月3日在成都天府綠道桂溪生態公園開幕,青島啤酒原漿、純生、白啤、黑啤、IPA(印度淡色艾爾啤酒)、APA(美式淡色艾爾啤酒)、檸檬味拉格啤酒、混合莓味拉格啤酒及梨味白啤等9款青啤鮮啤酒產品「悉數到場」,一場以文化為核心、藝術為媒介、美酒美食為橋梁的啤酒嘉年華,帶著來自青島的熱情在成都登場。
經過30年發展完善的青島啤酒節,目前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啤酒節,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青島啤酒節+城市推廣+商旅文化」為主題的國際節會模式。以「狂歡」為底色的青島啤酒節,與夜生活豐富、在「吃喝玩樂」上全國聞名、每年都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前來體驗「巴適」的成都天然契合,轉化成了重要的社會資源和能量,創造著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價值。
遠赴成都的青島啤酒節,就像是青島這個「國際客廳」與成都這個西南門戶聯手做東,辦了一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市合作party,席間展示的是兩座城市的魅力。
地處華東的青島,與地處西南的成都,因為青島啤酒節「高調」站在了一起。一家成都當地自媒體將青島啤酒節的到來,形容為豐富「成都的夜間生活美學」,但長遠來看,豐富的不只是美學,更是兩城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上的合作空間。
以啤酒為紐帶,巴蜀之地和黃海之濱的相約,必將成為中國城市新格局下「城市合伙人」的典範。而就在這場盛會之前的6月17日至18日,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率領的成都市黨政考察團來到青島考察。一行人考察了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中德生態園被動房技術體驗中心、青島日本「國際客廳」等地。
遠道而來,誠意拳拳,巴蜀之地與黃海之濱迎來了無與倫比的」牽手「契機,這也將成為兩城進一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處於發展「快車道」的青蓉兩城,正在加快探尋攜手合作的契合點。
期間,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成都座談會上表明了青島的態度,他指出,希望雙方攜起手來,深化青蓉產業鏈、供應鏈,特別是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數字金融、港口物流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更好地服務「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
啤酒為媒而碰撞出合作火花的不僅僅只有成都。
蘭州、呼和浩特、太原、洛陽,因為啤酒節的舉辦,串起了黃河兩岸的激情與狂歡。青島啤酒深化青島啤酒節IP,百年品牌做深做透城市經濟、文化以及消費篇章,每落地一處,隨即為城市夜經濟的聚光燈鎖定,更被市民遊客稀缺的注意力鎖定,成為盛夏裡,沸騰城市夜經濟的一把火,展示了啤酒產業全新的生態圈,有效提升城市品牌「軟實力」。
因為啤酒這一紐帶,城市間的聯繫也更為密切,合作共贏的前景愈發廣闊。
啤酒為紐帶的多元文化融合
三十而立,作為我國最早的以啤酒為媒介,集旅遊、經貿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活動,每逢入夏,青島啤酒節以「自帶流量」的方式風靡全國近50餘座城市,並轉化成了重要的社會資源和能量,創造著越來越多的服務和價值。
因啤酒結緣,既是緣分,更是機遇。啤酒節不僅作為融旅遊、經貿於一體的國際性大型活動,其背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青島啤酒節所釋放的文化魅力正是其在全國風靡的重要原因。
2019年首屆蘭州青島啤酒節在蘭州黃河之濱舉辦,將青島時尚活力與蘭州風情特色相結合,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青啤品牌影響力和西域民眾對青島的城市認知,也是展示黃河之濱魅力的一次文化交融。
蘭州參節市民惠先生表示:「在黃河之濱蘭州通過青島啤酒節了解了黃海之濱青島,看到了青島的美景、吃到『海鮮大咖』,喝上了青島原漿,有機會也要到青島去看一看。」除蘭州之外,青島啤酒節還在甘肅隴南、定西、平涼等地舉辦,成為青島與黃河流域城市之間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又一橋梁。
蘭州青島啤酒節的舉辦是青島啤酒深耕沿黃市場,融入沿黃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青島啤酒甘肅市場經過營銷模式調整、全員聚力、產品結構優化,在甘肅總體市場容量負增長的背景下,青啤銷量實現穩步發展逆勢提升,2019年全年銷量增長68%,市場佔有率位居甘肅市場前茅。
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青島啤酒在蘭州、武威開設了多家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將啤酒的鮮活時尚帶到市民家門口;積極落地草莓音樂節、贊助蘭州馬拉松,推出定製款「蘭馬加油罐」,受到參賽選手和市民的喜愛與好評,進一步拉近青啤與當地消費者的聯繫。
採訪中,青啤甘肅銷售公司總經理張榮輝介紹,每一個愛好啤酒的人都知道青島啤酒節,但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因此通過舉辦啤酒節等一系列活動,讓消費者體驗到了最新鮮的啤酒,融匯了不同區域的一些美食,更重要的是把絲路文化和藝術交流都展現在這個舞臺上,從產品到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讓青島啤酒成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元素。在加強市場營銷的同時帶動文化交流,助力青島啤酒在甘肅穩步發展和逆勢提升。
青島啤酒以創新謀發展,探索新的生產銷售方式,打造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形成啤酒工廠、啤酒酒吧、啤酒旅遊等鏈條發展。
山西太原工廠充分發揮百年青啤的品牌引領效應,為展示青啤文化,提升品牌影響力,積極開展綠色工廠開放日活動,打造工業旅遊新亮點。
據青島啤酒(太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人力行政部部長介紹,為了讓山西人民在家門口就能喝到最新鮮的青島啤酒,2010年9月,在太原市委、市政府、原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青島啤酒(太原)有限公司,公司佔地面積145畝。
建廠十年來,在各級政府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青島啤酒(太原)有限公司,始終積極開拓進取,努力拼搏,已發展成為擁有瓶裝、聽裝、桶裝等二十多種產品,產品覆蓋山西全省市場,質量穩定,口感新鮮純淨,深受消費者喜愛,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精釀、鮮釀的需求日益增多,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太原公司2020年新增一條原漿生產線。原漿,是沒有經過稀釋、過濾、殺菌,原汁原味的啤酒,以前是只有釀酒師才能喝到的啤酒,經過技術攻關,如今已成功走向市場,面向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在酒吧推出便攜袋裝後,倍受消費者喜愛。不僅如此,太原工廠充分發揮百年青啤的品牌引領效應,為展示青啤文化,提升品牌影響力,積極開展綠色工廠開放日活動,邀請當地企事業、媒體、學校等人員入企參觀,身臨其境體驗啤酒釀造的全過程,截至2019年底,共組織267次,共計10000餘人次,其中2019年共組織70餘次,3000餘人。
青島啤酒品牌有著強大號召力,作為世界最著名的中國品牌之一,100多年來在消費者心目中積累的美譽度是其他任何品牌都無法比擬的,能夠為消費者創造最佳的體驗,從而吸引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消費者。其次,青島啤酒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傳承、跨越、創新,在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青島啤酒文化表現出來的特質,使得青島啤酒能夠很好地與當地的地域文化交互融合,真正充當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黃河流域東西互濟的新名片
這個初冬,內蒙古的氣溫與千公裡外的青島相比,已經格外寒冷。但位於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重要商業區內的「青島啤酒街」,仍人頭攢動。這裡,除了一些店主在正常經營外,還有一些商販將小商品運到啤酒節擺攤叫賣。
呼市,這個集中了草原與黃河文化的自治區首府所在城,經過多年強勁發展,與東部沿海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小。
正午的陽光裡,帶有「青島啤酒」標誌和顯現「青島元素」的彩旗在呼市的青島啤酒街迎風獵獵。殊不知,半年前的這個商業區還難見「青啤」和「青島」元素。
青島啤酒內蒙古省區辦事處市場部品牌與媒介主管馮時妤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呼市「青島啤酒街」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以「青啤」為媒,拉近了海洋文化與草原文化的距離。
「眾所周知,青啤是青島產的,但青島和青島的海洋元素,內蒙古市民知之甚少。」馮時妤說,「青島啤酒街在內蒙古的落地,不光以青啤元素為主,還添加了青島和青島海洋元素。」
位於青島的「登州路啤酒街」是以青啤文化為主要元素設立的國內第一個啤酒街,而呼和浩特市的「青島啤酒街」則成為青啤公司在國內設立的第2個啤酒街。
初冬的賽罕區,煙火味、現代味、商業味十足。四川、湖南、重慶喜歡吃火鍋,其實呼和浩特市民在隆冬時節也有吃火鍋的習俗。
啤酒街的繁華地段,一家「辣員外重慶老火鍋」的店內,食客進進出出。這家在當地頗具異域特色的火鍋店,因位於啤酒街而格外受食客關注。
在呼市,如今吃火鍋喝啤酒已經成為市民新的就餐方式。尤其是青島啤酒街落地賽罕區後,若在啤酒街就餐不喝啤酒,似乎沒有激情和味道。
火鍋店當值告訴半島全媒體記者,如今他們店每天消費的啤酒幾乎都是來自青島的「青島啤酒」。「在『青島啤酒街』就餐,不喝青島啤酒,喝什麼啤酒?」這名當值說,「當然,這不僅是所有店員的觀念,也越來越成為食客的觀念。」
青啤異地市場開拓之舉的背後,是實力和影響力的集中展現。青啤為媒,海洋與草原文化黃河流域交融,海洋與大河文化交融,無論是在內蒙古還是在河南,青啤已經成為沿黃東西互濟的新名片。
河南和青啤,一個是中原大地的千年古都,一個是享譽全球的百年品牌;一個位於黃河之畔,一個位於黃海之濱,河南省區快速發展成為公司「沿黃戰略帶」重要戰略市場,切實體現連接山東、陝西、河北市場的戰略定位。
河南省區堅定不移努力打造具有高忠誠度、網絡支撐能力的經銷商團隊和具有狼性的營銷團隊,持續提升青島啤酒的品牌影響力,建設核心基地市場,努力將青島啤酒打造成河南啤酒行業領導者,採訪中河南省區副總經理任鵬告訴記者,河南省區2010年~2020年通過10年的快速發展,市場上漲超過900%。近年來河南省區在銷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持續提升產品結構,加強高端產品運作,引導啤酒消費潮流,重點發展青島經典腰部產品,2020年青島經典產品預計實現16%的快速增長。
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文化遺產古蹟很多,包括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築遺址在內的遺址遺蹟達1萬餘處,鄭州也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通訊並重的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商品集散中心之一,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中華兒女的心靈故鄉,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國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座中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平地而起,這座帥了千年的城市愈發有魅力,鄭州作為河南省會,近年來銷量實現快速增長,同時高端產品快速布局發展,目前市場佔有率已經佔據一定優勢地位。
洛陽和青啤,通過啤酒節的舉辦美妙進行結合,截至2020年,河南洛陽青島啤酒節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七屆,時間都會選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舉行為期10天的夏日狂歡節慶,20多家主流媒體以及近百家大V、新媒體運營等服務媒體進行啤酒節前期、中期及後期的熱點宣傳,傳播人次達到千萬級,在河南基地市場古都洛陽起到了很好的品牌傳播,洛陽青島啤酒節每屆都會進行創新,與時下最流行的電音節緊密結合是近年啤酒節的最大亮點。每年的啤酒節已經成為洛陽年輕群體的聚集地。在洛陽,青島啤酒已經成為最受消費者信任和喜愛的啤酒品牌,洛陽青島啤酒節也儼然成為洛陽牡丹花會節後的另一張城市名片。青島啤酒每年堅持舉辦洛陽青島啤酒節,旨在把青島啤酒節的「酒文化「與「酒熱情」帶給消費者,給洛陽的眾多節慶中增添了激情與現代的元素,通過啤酒節的節日形態,與消費者開展品牌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對於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區域來說,青島啤酒節這一30年的品牌充分發揮節慶品牌的專業與協同能力,已經從單一的「流量入口」,蛻變為消費升級、區域經濟的「流量引擎」,更成為青島與黃河流域城市之間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又一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