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花時間細細重讀了《股票大作手回憶錄》,我明顯感覺到這次讀這本書很不一樣,以前看過,對情節會有印象,但對他的投資哲學沒有那麼深得體會,當這次我逐字逐句的看時,天哪,無上的智慧在此,禮佛摩爾的一生的是他投資模式成熟的一生,也是他投資心智成熟的一生,雖敗猶榮!也許正應了那句話: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就是你的經歷!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會把每章的讀書體會作出筆記。
第一章 第一桶金
傑西出生貧苦,打工於股票經濟行,由於對數字敏感且極感興趣(而非處於對財富的渴望),偶然也是必然開始交易。他發現行情總是在無休止的變化,且無論上漲還是下跌股價都會有一定的規律特徵可循,並且循環往復。
投機是人類的本性,無論今天的股市何等瞬息萬變,其實都是在上演著昨天的故事。所以傑西認為可以通過閱讀股票行情(在當時通過報價帶來顯示)來找到賺錢法門。你可以不用管變化的原因,但你必須採取行動,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所以這個階段,傑西的重點工作就是不停尋找價格行為的重複或相似之處。
傑西在進行第一筆交易時年僅14歲,入市資金5美元,交易的是一個有消息的股票(朋友告訴他一起合夥的),當然交易前傑西用自己的小冊子看了行情記錄,是符合自己發現的規律的,這筆操作賺了3.12美元(美國股市時保證金交易,可以撬動10倍以上的槓桿)。
當然,後面的交易過程中也會受到一些幹擾,比如說來自外部或者一些所謂知情人士的小道消息(貼士),但是傑西發現,如果消息準確的話,那麼應該是在股票價值走勢上得到驗證的(第一筆交易時就是得到了驗證)。所以不管外在如何,傑西認為他能做的就是完全聽從於股價行情數據,按照自己的規則即可,不會對哪只股票特別青睞或者求助於什麼理論。
通過這樣的方法,傑西在15歲時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美元,金錢多少對他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他所關心的是自己的行情的判斷是否準確,所以是10美元還是100萬美元都是一樣去做決策。在這個過程,傑西認為買賣從來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交易系統是穩定的,並且這是一個人的遊戲。於是傑西一直都是單槍匹馬。
那麼如何做自己的交易呢?或者說傑西的交易系統是什麼呢?這個階段,他主要是做活躍股的交易。當然他有自己的一套特殊方法。日復一日,到20歲時,傑西已經賺到了10000美元。期間當然會有反覆,但結果來看,6年2000倍。
當然期間也有一些誘惑,傑西發現千萬不要去炒作流動性差的垃圾股,因為那個極容易被其他資金操控。並且親身經歷,有個朋友靠這個發家,也因為這個最後貧困潦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