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故事)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用美麗回答一切」
中新社貴州雷山7月24日電 題:貴州西江千戶苗寨:「用美麗回答一切」
作者王俊惠
沿著苗嶺山脈蜿蜒前進,翻過一座座大山,便到了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麓的西江千戶苗寨。這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圖為6月25日,航拍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步入這個由10餘個依山而建相連成片的自然村寨,只見一座座依山而建的吊腳樓鱗次櫛比,一條白水河穿寨而過,潺潺靜流……一幅苗家生活畫卷映入眼帘,寨子裡有「中國苗族文化藝術館」「研究苗族歷史與文化的活化石」等,西江千戶苗寨現有居民1400多戶、6000餘人,其中99.5%是苗族。
「仿若生活在仙境裡。」似乎成為遊客參觀西江千戶苗寨後最直觀的印象。「很喜歡貴州苗族文化,第一次看到具有貴州苗族風情的歌舞劇表演,很新穎、很有特色,真是不虛此行。」河南遊客畢礦立高興地告訴記者。
中國文化名人餘秋雨對其評價為「用美麗回答一切」。「徵服」餘秋雨的不僅僅是美景,更有返鄉創業的苗族同胞李珍所製作的苗家美食。
在李珍的餐館「阿濃苗家」內,她正在奔走忙碌為客人確定預約好的餐位。誰能想到在十多年前,因貧困只能外出務工的李珍如今已經在家鄉開起了幾家連鎖餐館。
「那時只想解決溫飽問題,在外務工只能讓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交通又不方便,回一趟家路上都要一整天的時間,孩子想念媽媽,我自己也捨不得,可是沒有辦法。」回想到當年,李珍紅了眼眶。
2003年,回到家鄉的李珍看到遠道而來的背包客和國際友人,熱情好客的苗家妹子李珍便有了騰出自家房子接待客人的想法,「那時候苗寨裡僅有一家招待所,交通不好,千裡迢迢來的遊客非常不方便,於是我就將自己家的房子騰出幾間做了一個小客棧接待客人。」
如今,李珍已經在西江經營十六年有餘,見證經歷了這些年來西江千戶苗寨的種種變化。
圖為6月25日晚,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的村民在通過手機直播方式演唱苗族歌曲。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2008年起,西江千戶苗寨在傳承、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對現有優勢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特色旅遊,從昔日的貧困村一躍蛻變成海內外聞名的景區,村民陸續返鄉創業。
侯豔江就是眾多返鄉創業者之一。2009年在外務工的侯豔江回到西江苗寨開起了客棧,「年輕人返鄉給西江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在家鄉就業不僅能解決溫飽,收入還能一年年地往上漲,孩子們也有條件獲得更好的教育,老人們衣食無憂還能有子女陪伴在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侯豔江作為西江千戶苗寨土生土長的苗家人,已將宣傳苗族文化視為己任。2017年受美國相關部門邀請前往明尼蘇達州進行了苗族傳統文化交流,通過文化交流,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了解到了位於中國的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圖為6月25日晚,貴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內的大型苗族風情晚會《美麗西江》。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交流回來後,陸續不斷地有國際友人組團來西江遊玩,甚至還有海外苗族友人前來尋根溯源,我去高鐵站接待海外苗族友人的時候,他們覺得非常感動,到達西江後更是覺得格外的親切,西江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嘆太不可思議了。雖然國籍不同,語言不通,但是苗族傳統文化把我們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侯豔江說道。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苗族傳統文化露天博物館,展覽著苗族發展史詩。數據顯示,2019年西江景區接待遊客827.9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74.5億元人民幣。西江千戶苗寨99%以上的家庭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旅遊行業。
提到未來,侯豔江說:「我們西江的年輕人都在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一定會更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傳承好苗族的文化,維護好我們的家園,把日子過得越來越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