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食品安全熱點七:木耳食用中毒情況頻現 專家:消費者不要食用自...
對於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食用木耳中毒情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研究員表示,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容易發生中毒。她建議,消費者需要從源頭重視預防,尤其在家庭加工環節中規避風險。 木耳久泡有毒?
-
福州路邊樹上長出木耳 專家建議不要採摘食用
白馬河公園內,幾棵榕樹上長滿木耳東南網6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廖慶升 黃啟鵬文/圖) 一個個孩子手掌大小的木耳從樹木的裂縫中冒出來,看上去頗為可愛。昨日上午,福州白馬河公園內,多棵已經乾枯的榕樹上長出不少木耳。不僅白馬河公園乾枯的樹上長出木耳,昨日,記者在鼓樓區華林路玉華村小區內,發現一棵已經不見綠葉的榕樹上,也冒出不少木耳。閩侯青口網友「泥鰍」說,在老家院落內的一棵已經死亡的桑樹上,長滿了黑壓壓的木耳,「我們都吃了好幾盆」。
-
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野生蘑菇不要採食 謹防中毒
食源性疾病監測系統顯示,雨季來臨期間,我市時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而中毒,且有部分是重症病例,危及生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野生蘑菇不要採食,謹防中毒。近日,記者走訪島城多家綜合醫院急診室了解到,每年夏秋兩季都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
綠化樹長木耳蘑菇能不能吃? 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綠化樹長木耳蘑菇能不能吃?建議不要輕易食用 qz.fjsen.com 2013-07-18 10:40 黃謹 田米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陳瑩鈺 記者 黃謹 田米 文/圖)「南俊路綠化樹雨後樹縫冒木耳,長勢喜人!」
-
採摘野菜請慎重 謹防食用後中毒
春分時節,各種野菜長勢旺盛,不少市民踏青、郊遊時喜歡把野菜摘回家食用。湖南省市場監管局3月23日發布消費提示:採摘野菜請慎重,謹防食用後中毒。野菜大多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維生素,比如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等。
-
郊區多人採食野蘑菇進醫院,青島疾控:謹防中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今年青島雨水豐沛,野生蘑菇生長旺盛,近期即墨、平度、萊西等地接連發生數起因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青島市疾控中心提醒,野生蘑菇不要採食,謹防中毒。
-
過期米粉千萬不要食用 河源東莞已有人中毒
原標題:今年全市米粉抽檢合格率100% 「河源、東莞有人吃了過期變質米粉從而引起中毒。」「米粉有問題,這段時間都不要吃了。」近日,此類信息在網上熱傳。面對網上各種說法,一些市民頗感疑惑。11月5日,惠州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權威解析。
-
枯木上長出野生木耳能吃嗎?專家:最好不要隨意食用
原標題:枯木上長出野生木耳能吃嗎?專家:最好不要隨意食用 中國江蘇網6月20日訊 昨天上午,高郵三垛鎮村民戴老漢在屋後挖蚯蚓時,意外發現兩棵枯死的樹木上長滿了一串串的野生木耳。惹來不少村民圍觀,甚至有個別膽大村民將它採摘回家食用。
-
專家建議市民不要長期食用
專家稱食用該保健品不會上癮,但建議市民不要長期食用 本報訊 (記者劉榮 實習生龔萍 通訊員洪甘棠)提起「罌粟」,人們往往會聯想到「毒品」、「海洛因」等名詞。一家經營罌粟籽保健食品的專賣店在廣州悄然露面。5月17日上市至今,遭到不少消費者的質疑。
-
吃涼拌木耳會中毒?營養專家提醒:這2種情況的木耳,真的很危險
吃涼拌木耳會中毒?營養專家提醒:這2種情況的木耳,真的很危險 在菌類當中,木耳是非常受人歡迎的,因為平時吃些木耳的話,對於身體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木耳的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涼拌著吃,也可以炒菜吃,但是有一些木耳就不能再吃了,吃涼拌木耳會中毒?
-
食用牛肝菌中毒?市民需謹慎採食
食用牛肝菌中毒?市民需謹慎採食新湖南客戶端4月1日訊(記者 李曼斯 通訊員 曹可珂)近期,長沙發生多起食用牛肝菌中毒事件,引起市民對「牛肝菌」的關注。「四大名菌」之一的牛肝菌食用後為何會中毒?如何科學安全食用牛肝菌?長沙市疾控中心專家將為您解答。 牛肝菌是一類大型真菌,它品種眾多,其中不乏有毒者。牛肝菌中毒潛伏期一般較短,有兩種類型的毒性。一種是胃腸炎型,誤食半個小時左右發病,出現噁心、嘔吐,還有腹瀉的症狀。另一種是神經精神型,一般會出現大哭、大笑或者致幻,出現「小人國幻視症」的情況。
-
食用苦瓠子易發生中毒
瓠子是市民夏季常吃的蔬菜,近日,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室專家提醒市民食用苦瓠子易發生中毒。苦瓠子含有一種植物毒素──鹼糖甙毒素,毒素加熱後也不易被破壞, 燒熱煮熟之後仍有毒性, 漂洗、加鹽仍不能去除,誤食後可引起中毒,每年苦瓠子中毒的情況時有發生。
-
市民採摘野蘑菇食用後中毒 專家稱食用野味需謹慎
原標題:市民採摘野蘑菇食用後中毒 疾控中心發布預警:食用野味需謹慎 一頓清炒野蘑菇,把市民高驍(化名)送進了醫院。7月13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烏市友誼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7月以來,他們已接診十多名因為誤食毒蘑菇或野菜導致食物中毒的患者。
-
食用蘑菇後 市民出現中毒症狀(一)
株洲傳媒網6月18日訊(公共頻道記者張長江 龍羽)隨著氣溫升高、雨水增多,蘑菇進入到了生長旺季,誤採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進入高發季節。根據市疾控中心食安科的統計,今年3月至今,我市已接到兩起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6月15號,市民羅女士的媽媽從菜市場買了一種表皮為灰色,個頭較大的蘑菇。
-
食用蔬菜水果躲開中毒「雷區」 金針菇須煮熟再食用
但是,不論是作為涼拌菜必備的金針菇、西紅柿,還是燒菜保健兩相宜的生薑,一不留神都有可能成為威脅健康的危險殺手。農科熱線的專家昨日提醒,食用蔬菜水果不要踩到「雷區」導致中毒。 西紅柿:未熟有毒素 據了解,未熟的西紅柿內含有一種叫龍葵鹼的生物鹼甙,這種物質就算炒熟後也不能消除,要170℃以上的深度油炸才能顯著降低其含量。
-
木耳久泡後食用會中毒嗎
原標題:木耳久泡後食用會中毒嗎 浸泡木耳四十八小時的細菌菌落測試片木耳營養豐富,是百姓餐桌上常見的菜餚,最近一段時間,有新聞報導說吃了泡久後的黑木耳導致中毒。吃久泡後的黑木耳是否會引發中毒?黑木耳應該泡多長時間最合適?為此,記者走進西安市營養學會,請專家對經過不同時間浸泡的木耳樣本進行菌落總數檢測。
-
萬江街道食藥安辦提醒您:各類病原微生物及細菌生長旺季,謹防中毒
1、做好晨檢、巡檢,開展平時消毒,加強廚房、制水和保潔員健康狀況監測;2、深加工貝殼類水產品,海產品要煮熟後方可食用。定期清洗飲水機;3、督促廚工勤洗手,生熟食物分開避免交叉汙染,不要直接用手抓食物。慎防溼米粉類食品米酵菌酸中毒為預防溼米粉類食品米酵菌酸毒素中毒,請您關注以下消費提醒:一、消費者選購溼米粉等食品時要選擇正規渠道要認真閱讀產品標籤,留意產品感官性狀和保質期。
-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2020-04-24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黑木耳變成致命「毒木耳」,只因錯了一步,教您安全食用方法
2018年時浙江省疾控中心專家對黑木耳中毒事件做出了解釋,幹制黑木耳是安全無毒的,但如果黑木耳保存或泡發的環境差,且泡的時間過久會產生「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會對人體肝臟造成破壞,是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致死率高達50%以上。
-
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原標題:食用長時間泡發木耳中毒? 食用長時間泡發黑木耳導致中毒?近日有媒體對此報導引發社會關注。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長時間泡發的黑木耳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即引發中毒。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