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著名特產,以及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立法保護品種後,新會陳皮再獲新「頭銜」。新會陳皮憑藉優良的品質,以及居高不下的市場熱度,成為了「淘寶天貓地方特色農產品地圖」中廣東地區三種入選的地方特色農產品之一。
3月4日,淘寶發布《全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報告》稱,截至2018年,淘寶天貓上地方特色農產品數量達到2900多種,來自天南海北的特色農產品正在加速「入淘」步伐,不僅打響了品牌,更打開了市場。
新會陳皮
五邑僑鄉的文化名片
據悉,新會陳皮是將新會茶枝柑的鮮果皮開成三瓣狀,陳化3年及以上時間製作而成。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微紅皮和大紅皮。
作為藥材,陳皮入藥歷史悠久,具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功效。而新會出產的廣陳皮更是一枝獨秀,有近千年生產歷史,是中國傳統道地藥材,位於廣東省十大道地藥材之首。
目前,因為具有道地性來源和藥食茶同源兩大核心價值,同時涵蓋陳藏、和藥、茶道、養生、生態和農耕六大文化,新會陳皮不但成為了五邑僑鄉的文化名片,更升華成嶺南廣府的文化符號。
網絡上行
打造「一縣一業」發展典型
近年來,農產品上行及品牌打造,成為國家積極推動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培育農產品品牌,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等。
不少省份已通過搭乘電商快車,積極通過擁抱網際網路,打造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讓轄內地方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實現一種土特產養活一個縣的「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格局。
作為廣東省內「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典型之一,新會陳皮近年也在農產品電子商務領域持續發力。
去年5月份,新會正式成立了新會區農村電子商務行業協會,以創建廣東省農村農產品電子商務示範區為目標,整合了全區農村信息直通車和基層供銷社的資源,搭建區、鎮、村三級公共服務站。
而早在2016年底,新會就已完成全部11個鎮級農村電商公共服務站的建設,並升級改造建成50個村級服務點,2017年底就實現了新會區農村電商服務網絡全覆蓋。
目前,在新會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當地更組建了新會區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為政府人員、企業、農村創業青年等提供「一站式」專業電子商務服務的公共平臺,推動新會區農村電商發展,搭建新會區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實現新會陳皮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江門市新會陳皮村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從2013年開始在天貓等平臺銷售新會陳皮產品,近兩年隨著新會陳皮知名度的提升,新會陳皮的網上銷量逐步攀升,2017年該公司的網上營業額就已達到幾百萬元,同比增長了近50%。
轉型升級
「小陳皮」做成了「大產業」
上行通道打通後,農產品銷售規模將可逐年提升。淘寶數據顯示,特色農產品在淘寶天貓成長迅猛,2018年銷售金額較2017年勁增49%。
目前,在新會區政府積極推動下,新會陳皮電子商務的發展,也為新會陳皮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
據行業調查,目前新會柑種植面積近8.5萬畝,果品產量超過8.5萬噸,呈現藥食茶健同步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態勢,已形成新會陳皮柑、茶、陳皮餅、陳皮酒、陳皮酵素、陳皮醬、陳皮菜、陳皮調料和陳皮涼果等系列產品35大類100多個品種,新會陳皮柑普茶更是風靡全國,新會陳皮全產業年產值超60億元。
憑藉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2017年,新會陳皮產業園更成功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廣東省嶺南中藥材產業園。產業園聚集市級以上產學研平臺8個,陳皮相關企業750多家,農業專業合作社42家,龍頭企業12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
在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新會陳皮」更以877品牌強度位列全國地理標誌產品第41位,品牌價值達到89.1億元,讓「小陳皮」做成了「大產業」。
運營|新會僑報社網絡部
來源|相約新會、南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