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ALESSANDRO MICHELE為GUCCI種族歧視事件道歉

2020-12-16 杏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尚界種族歧視風波已不新鮮,繼早前報導Prada宣布全面下架品牌推出名為Otto的猴子卡通產品,日前再有品牌涉及種族歧視爭議。今次主角卻是提倡平權多元化意識的Gucci。相比起以往品牌做法,Gucci果斷下架產品同時發出聲明,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其後向公司內部發表道歉信。到底事件發生什麼事,我們且聽聽品牌解釋。

Gucci種族歧視事件與Prada昔日遭遇相似,全因為品牌所設計名為Balaclava的黑色長袖高領毛衣。心水清的你會發現這件嘴唇高領毛衣與Gucci去年天橋款式相似,好端端的設計怎麼會事隔多天才起爭議?問題是那件誇張紅嘴唇配黑色長袖高領毛衣設計刻意讓穿衣者露出嘴巴,紅唇及黑毛衣造型恰恰與扮黑臉(blackface)形象相近,因而引發嘲諷非裔人士的紅唇與深膚色特徵的爭論。

一名非洲裔美國時尚博主把這款高領毛衣放到社交媒體,並寫上(Happy Black History Month y』all)等諷刺字眼。相比起Otto 猴子種族歧視事件網民一面倒的反應,不少人為Alessandro Michele抱不平指出博主反應過激,更有網民搞笑回應指:「讓人感覺不舒服是這件價值890美元毛衣昂貴的價格吧!」然而Gucci對事件的高度關注程度遠超大家所想,品牌為平息種族歧視風波快速下架相關產品。其後品牌發表聲明指出為此無意冒犯而致歉,同時確保這款商品將會從所有門店下架。不久後再度發出聲明指會承諾提升內部的多元化意識,把今次事件作為Gucci 團隊日後前車可鑑的教訓。

↓Prada Otto 玩偶吊飾

事情風波持續擴大,連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也為今次品牌種族爭議向公品內部發表道歉信,內容指出自己當初設計這件毛衣理念源自怪誕藝術家Leigh Bowery,他天馬行空的行為藝術成為品牌致敬讚美原因。但卻沒想到這種創意會引發種族歧視爭議,Alessandro Michele也為此感到很悲傷難過。信件強調他非刻意所為並願意為事年負上全部責任並致歉。同時他指出品牌不但會下架商品同時會加強員工的多元文化意識教育。畢竟品牌打著多元化為復興的核心口號,難怪會嚴肅看待事件。

「Dear Colleagues,

I feel the need to write you all these few words to give a name to the pain of these days: my own and that of the people who saw in one of my creative projects an intolerable insult.

It’s important for me to let you know that the jumper actually had very specific reference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hat was ascribed instead. It was a tribute to Leigh Bowery, to his camouflage art, to his ability to challenge the bourgeois conventions and conformism, to his eccentricity as a performer, to his extraordinary vocation to masquerade meant as a hymn to freedom.

The fact that, contrarily to my intentions, that turtle-neck jumper evoked a racist imagery causes me the greatest grief. But I am aware that sometimes our actions can end up with causing unintentional effects.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aking full accountability for these effects.

For this reason our company immediately apologized and withdraw the garment that produced such controversies. As you may have read from Marco in his letter, we are putting in place a series of immediate actions across the world that will increase inclusivity, diversity,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al awareness at any level and in any workplace.

We are truly committed in facing what happened as a crucial learning moment for everybody.

I』ve always fought to grant myself and any other the possibility to be different. I』ve hardly been through this fight all over my personal life and I later brought it into my work. Here I always tried to give citizenship’s right to the traditionally marginalized, to those who felt unrepresented, to those that history silenced or made believe they were worthless.

My aim, in which personal and political are intimately interwoven, has always been to turn the pain into a chant. Therefore I』ve always worked to let alternative imageries loaded with joyful inclusion emerge. Imageries able to celebrate diversity in every form. Imageries able to favour empowerment and self-determination processes. This is who I am and these are the things I believe in.

I really shelter the suffer of all I have offended. And I am heartfully sorry for this hurt. I hope I can rely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ose who know me and can acknowledge the constant tension towards the celebration of diversity that has always shaped my work. This is the only celebration I’m willing to stand for.」

值得大家反思的是時尚大牌何以頻繁惹上歧視風波?明白時尚品牌向來喜愛舊立新而主力把新穎設計手法吸引消息者的眼光。然而走在資訊科技爆炸的年代,品牌全球性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以往快時尚巨頭H&M因為種族歧視而陷入輿論無法自保,品牌對種族主義色彩的設計應該具有全面敏感意識,從根本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NBA拜年視頻現疑似種族歧視詞彙 雷迪克道歉缺乏誠意
    北京時間2月19日凌晨,雷迪克在個人推特上發表了聲明,並未明確進行道歉,76人球星聲稱自己發出疑似「chink」發音的原因是「舌頭打結」,自己無意說出這樣的詞彙。雷迪克推特截圖。(圖片來源:推特)雷迪克使用的疑似種族歧視詞語是chink,意為「中國佬」。
  • 以種族歧視為國策,澳大利亞道歉了嗎?
    「9·11」事件之後,澳大利亞更是單方面宣布啟用《澳新美安全條約》,以相關條約為依據聯繫美國,主動要求加入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分析事件背後的原因,澳大利亞之所以在能夠與他國和平共處的前提下無條件追隨美國,不過希望藉助美國的影響力,抬高自身地位,成為南太平洋地區的領導國家,建立地區霸權。
  • 用筷子吃漢堡被指種族歧視 美「漢堡王」刪廣告並道歉
    用筷子吃漢堡被指種族歧視 美「漢堡王」刪廣告並道歉 2019年04月09日 09:39   來源:海外網
  • PS5獨立遊戲《Little Devil Inside》角色涉種族歧視 官方道歉並...
    據悉,遊戲的影片中所展示的「土著」敵人的外型設計上有種族歧視之嫌。該角色不僅有著黑色的皮膚,還有著充滿「刻板印象」的辮子造型。由於美國的反種族歧視抗爭仍然還在持續中,為此官方也發布推文進行道歉,表示會將角色進行整改。
  • 英超冠軍曼城正接受種族歧視調查,青年隊球探稱呼黑人球員為BBQ
    迪恩-蘭姆斯戴爾描述黑人球員為BBQ這名球探的名字叫迪恩-蘭姆斯戴爾,是曼城俱樂部的一位青年隊球探。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在日常的工作中,迪恩總是稱呼黑人球員為「BBQ」,意思是「Big,black and quick」(強壯、黑人、敏捷)。根據英國《鏡報》的報導稱,迪恩在今年六月初一次與曼城同事以及年輕球員經紀人的會議中,就多次使用了「BBQ」這個詞語來形容黑人球員。目前,迪恩因為種族歧視相關問題正在接受英足總的調查。
  • 公然種族歧視,德國這家米其林餐廳評分遭遇「滑鐵盧」!
    這種言論充滿了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當然,團結的中國人也不是「吃素」的!你歧視我們,我們就要發聲,更要團結抵制。海外同胞們自發行動起來,在這家餐廳谷歌評價(評分1到5分不等)裡留言,並為其打出了1分的最低分。畢竟,米其林評星的標準並不只以菜品質量來衡量,也包括餐廳環境,用餐感受和主廚素質等諸多因素。
  • 澳洲頻發種族歧視事件 媒體梳理始末促華人防範
    30歲的華裔辦公室職員Heidi正好在這輛公車上,目睹這起種族歧視事件時勇敢地挺身而出,和另外一名華人乘客一起要求這名滿口粗話的澳大利亞男子下車,但卻未起到任何作用。無奈之下,她當即拿出手機將這一過程全部拍攝下來。Heidi告訴記者,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令她更為震驚和心寒。
  • 墨爾本遭遇砸店事件,警方稱並非種族歧視華人
    近日,維多利亞州警方稱,本周在墨爾本Clayton區發生的商店被砸一事與種族歧視無關。 周一晚十點,警方接到報警後前往墨爾本東南部的Clayton Road,這是該區域一條核心商業街,其中不乏華人商家。
  • 卡妹涉種族歧視包括中國!還羞辱泰勒斯威夫特、蕾哈娜等名人?
    還有各種歧視黑人的言論及表情包等。其實,這也不是卡妹第一次涉嫌種族歧視了。幾年前,卡妹洩露的私信裡就涉及了歧視黑人的言論,與曾經五美組合中的成員——Normani有關。以及對黴黴、麻辣雞、火星哥等名人的調侃(羞辱):卡妹道歉儘管這些信息都是幾年前的,而且一些流出的新動態也不能完全肯定就是卡妹所為。但此事爆發不久,卡妹就迅速公開發布道歉聲明。可以從側面看出,卡妹確實發表過那些三觀不正的言論。
  • 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華僑華人維權聲音更響亮
    這次道歉的背後,是阿根廷華人近兩個月的艱辛維權。當地時間9月23日,愛德華多在A24新聞節目中使用了「中國病毒」「中國害蟲」等措辭,阿根廷眾僑團第一時間向國家反歧視局發出控告,並在當地主流媒體《第12頁報》刊登譴責聲明。
  • 種族歧視下的世界裂隙:從莫雷「辱華」到米德「東亞病夫」論調
    所有跟NBA有合作的商家紛紛表明立場,大家都要對方的一個態度,比如莫雷一個真誠的道歉,比如火箭隊對莫雷的處罰,包括總裁對莫雷事件一個處理,這些都沒有等到。對方某些人揚言「不出幾個月,中國人就會把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
  • 宋雨琦為不當言論道歉,調侃組合成員膚色被指種族歧視
    宋雨琦說她需要皮膚更黑一點,不然她太白了晚上抓罪犯的時候藏不起來,言語疑似歧視引發熱議。隨後,宋雨琦道歉,表示以後會多思考和學習,避免再犯這樣的錯誤。  以下為宋雨琦官咖譯文:大家好,我是gidle的雨琦。在上次的vlive中,我在對舒華的事情進行reaction的時候所說的話對很多人造成了傷害。
  • 卡瓦尼受種族歧視指控,難逃禁賽!
    英足總認為,卡瓦尼違法了紀律條例中的E3條款,違規進行「對付色/或種族/或民族血統的明示或暗示」——既種族歧視行為。雖然卡瓦尼在自己的道歉聲明中表示,自己絕沒有表達歧視之意,在自己的母語環境中,那就是一個表示問候的詞。但是在社交媒體上,面對的是所有人,在不同的環境中,大家的理解不同。
  • Dota2選手嘲諷中國ChingChong V社卻對種族歧視從不作為
    中國DOTA也為DOTA這項遊戲提供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所以V社就這樣對待我們的信仰,對待我們的回憶?筆者查了一下谷歌,V社從來沒有在選手種族歧視上有所作為過。今年4月13日,三冰種族歧視遭到TWITCH封禁,Mineski發出通告進行批評教育,V社無作為。
  • 《怪物獵人》電影製片方就種族歧視臺詞向中國觀眾道歉:絕非有意冒犯
    據Deadline報導,《怪物獵人》真人電影製片公司德國康斯坦丁影業針對這部電影中出現的種族歧視臺詞進行了道歉,官方表示電影絕對不是有意冒犯中國觀眾,電影會在之後版本中刪除涉事臺詞。
  • 《加勒比》作者發不當推特 已為種族歧視詞語道歉
    據國外媒體報導,迪士尼旗下著名編劇,同時也是《阿拉丁》、《加勒比海盜》系列的作者泰瑞·羅素(Terry Rossio)在本周末為自己感恩節發的一條不當推特道歉,因為他在推特中使用了歧視黑人的用詞(the N-Word)。
  • 華人在澳遭遇種族歧視和暴力,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決定,國人注意
    據環球時報6月8日報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據報導,澳多個地區近期多發針對華人的種族歧視案件,其數量遠遠超過往年。據《澳大利亞人報》近日報導,新南威爾斯州等地區甚至展開行動來遏制仇外情緒,但其效果難言樂觀。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
    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  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