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人是一群居住在海上的打漁人家,由於其經常居無定所,而每一個艘船就代表一個家庭或家族,長年在大海上漂浮和遷移,而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在大海上就如一個易脆的雞蛋(疍),所以才稱為疍家人。
在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各個漁港和碼頭,因為漁港是我們居住的地方,碼頭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在疍家族裡,有許多的老人是一輩子都沒上過岸上,生老病死船和大海就歸屬。在疍家族裡,每個人都經常會得聊的事情就是,那個港口的碼頭比較好,哪個海域的魚是比較多的。
而我們的故事就是漁港碼頭的故事。
三亞漁港漁村
三亞南邊海漁村,位於三亞的大東海區域內。在這裡是疍家人比較集中的一個地方,也是少有的能長期居住在岸上的區域。每天天未亮,大大小小的碼頭,就拉開了一天的序幕。排著長隊的車輛,煕熙攘攘的人流,從四面八方湧進碼頭。
隨著一艘艘滿載而歸的漁船進港,碼頭一下就沸騰了。卸船的、搬運的、買家賣家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漁家特有的生活氣息在碼頭瀰漫,讓人們陶醉在幸福的收穫中。
建議:在三亞要想吃新鮮的海鮮,那大家可以去漁港直接在碼頭購買,價格也比較優惠。而從漁港上岸的海鮮,都會銷往:三亞第一海鮮市場,火車頭海鮮廣場。都能買到最新鮮的海鮮。
瓊海潭門中心漁港
在瓊海市東部沿海有一條小河在潭門鎮旁註入南海,寬闊的入海口河道形成了天然港灣,這裡就是潭門港。潭門港水深泊位大,可以停泊大型遠洋漁船,是國家中心級漁港,是海南東部的重要漁港,潭門也被譽為「南海漁港的第一大門」。
在潭門漁港有許多船,打漁作業都是遠至中國最南邊的南沙群島。由於經常有船遠渡南海打撈作業,也有部分疍家人改行做客船運輸,幫助居住在南海各個島嶼的漁民進行生活物資的運輸,每次來回至少要二十多天的航行。
文昌清瀾漁港
文昌清瀾港是國家一級開放口岸港口、三沙市補給基地、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中轉樞紐、海南第二大漁港。
而通過政府的指導修建,清瀾港環球漁村的主題建築也是帶動了海口等附近城市的旅客不遠幾十公裡跑到漁村來購買最新鮮的魚。而本地的疍家人,也已經很少以疍家人自稱了,但是我們會發現,本地的許多打漁為生的漁民都會用疍家人的方言進通溝,這也變成了一種本地常用的語言之一。
陵水新村港
新村港口位於海南北緯18度線上,而疍家漁民的傳統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漁村港口了。港口可以看到長年住在水上的房子,一個一個連排而立的漁排。
許多漁排錯落有致,漁排上有紅頂小木屋連綿排列,與綠樹碧海、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時而有小漁船穿梭其中,定格成一幅醉美海港畫面。晚上,漁排燈光亮起,微波搖曳,宛如天上的街市。
疍民的生活習俗與海南本地人差別甚大。登上別致的新村港漁排,戴著竹笠的疍家女熱情大方,她們喜用碧玉、翡翠和珍珠把自己裝點得珠光寶氣,但勞動起來又不失麻利勁兒。年幼的孩子則被繩子拴著上衣掛在漁排邊自己玩耍,以免掉落水中。海風吹拂,好一派漁家風情撲面而來。
我是一名疍家人,我們喜歡大海,大海是我們生活方向,而大海也是我們一輩子不能忘卻的地方,與海為伴,說訴漁人與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