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尋漁趣,發現海南漁港之美

2020-12-16 海南日報數字報
  編者的話

  在海南島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許許多多的漁港,每個漁港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獨屬的風景。看漁港日出日落,感受漁民耕海牧漁的豐收喜悅,買最新鮮的魚獲,品最美味的海鮮,若想體驗真正的漁家文化,可以走進漁港,逛魚市、尋漁趣,發現人文之美。

  萬寧烏場漁港:

  海的味道它知道

  ■ 本報記者 袁宇

  清晨5時許,天邊才放出一道曙光,萬寧市萬城鎮烏場港已是一片熱鬧場景。歸港的漁船、卸魚的漁民、驗魚的魚販和叫賣早點的小商販各自忙著,這裡新鮮上岸的有魷魚、帶魚、鯧魚、馬鮫魚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海魚……清晨的烏場港,就是這樣一幅熱鬧的魚市圖景。

  這些新鮮漁獲大多會被送至萬寧市內的農貿市場。天明開市後,它們就會和早起的市民一道「回家」,最終登上市民的餐桌。

  萬寧人喜食海鮮,三餐不可一日無魚。香煎馬鮫魚、油炸秋刀魚、後安鯔魚湯……在萬寧,以海魚為原材料的美味菜品數不勝數,而且常年「虎踞」各大餐館菜單熱銷榜單。這等景象,自然離不開萬寧當地優質漁港的支撐。

  萬寧的海鮮,大多來自於港北港與烏場港,其中烏場港以優質馬鮫魚出名。烏場港位於萬寧市萬城鎮烏場村,烏場的得名便來自於馬鮫魚。清道光時期,烏場因盛產烏魚(馬鮫魚的方言叫法),而被稱為烏魚場,被後人稱為烏場。

  在烏場地區,曲折的海岸線形成優良的自然港灣,海域廣闊,烏場漁港就坐落在這裡。正對著烏場港的,就是太陽河入海口以及大洲島,這裡盛產石斑魚、馬鮫魚、巴浪魚、黑槍魚、打鐵魚、石刀魚、帶魚、鯧魚、魷魚、龍蝦等,海鮮產品供不應求。

  烏場漁市的魚源,都來自於夜裡出海的漁船。烏場的漁民基本不出遠海,主要在大洲島附近漁場捕魚,品種以馬鮫魚、魷魚和巴浪魚最為出名。清晨,前夜出海的漁船歸港,帶回來最新鮮的海鮮魚貨。這時,收購海鮮的魚販子早已聞風而動,早早來到漁港等候。尤其是漁季時,由於漁民帶回來的漁獲很多,港內更是人潮湧動,歸港的漁民、收魚的魚販、曬魚的漁娘,還有前來「撿漏」的市民,十分熱鬧。

  烏場漁港是海南為數不多的天然漁港之一,雖然漁港空間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漁港內設有冷藏庫、小加工廠、漁網、機械修補場地等,漁民出海歸來的漁獲都在這裡交易,十分便利。

  在烏場漁港,不僅可以買到新鮮的海鮮,還能買到美味的魚乾。在漁港周邊,有很多小小乾貨店,店裡通常只有幾臺冷櫃,冷櫃裡就是當地人自己晾曬的魚乾。天氣好的時候,也能看見鋪滿各色魚乾的曬網,一條條曬網連成一條舌尖上的風景線。

  烏場漁港,除了能「吃」,也能「玩」。這裡有專業的海釣俱樂部,配備專業的海釣設備和人員,有快艇可以出海釣魚或潛水。聽說,曾有人釣起過10多斤重的馬鮫魚。

  如果覺得出海太累,只想單純的踏浪逐沙,烏場海灘也能讓你眼前一亮。這裡的沙灘非常細膩,呈金黃色。赤腳走在沙灘上,追逐上岸的浪花,任海風拂面,看遠方海天一色,瞬間心曠神怡。

  有薄霧時,烏場漁港就是另一番奇妙風景,遠方的大洲島隱藏在薄霧之中,時隱時現,與海天相交,就像是傳說中的蓬萊仙山,十分美麗。這時候,在海邊的客棧裡,約上三五好友,嘗一碗海鮮粥,或品一杯興隆咖啡,正是眼中有景,唇齒留香,心中有詩。

  這般完美詮釋大海魅力的烏場漁港,也難怪當地人誇讚:海的味道它知道!

  文昌清瀾港環球碼頭:

  最是人間煙火味

  ■ 本報記者 趙優

  在眾多的漁港中,位於文昌市東南部的清瀾港無論在海南人的眼中,還是在外地遊客的心中,都有著一席之地。其所在的葫蘆狀海灣面積約67平方公裡,明代曾設清藍守御所,後改寫成「清瀾」,海灣因此而得名。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清瀾港逐漸發展為集水產碼頭、貨運、輪渡等為一體的大港口,成為過往漁船的補給基地。而環球碼頭則是這裡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一度成為東郊鎮象徵財富和文化的「海上絲綢之路」。作為連接清瀾地區、東郊地區的渡口,上世紀九十年代,輪渡公司相中商機在這裡開通了輪渡,為往來兩地的民眾提供方便。

  環球碼頭輪渡承載了不少當地人的「鄉愁」。有些輪渡工作人員或許還記得輪渡的黃金時期:以前每逢周末,在港口車隊排長龍那是經常的事,有時工作一天,嗓子都喊啞了。而當地人乘坐的渡輪,賣菜的村民、賣魚的魚販,全靠這小小的柴油機動船來往於兩岸。

  2012年,清瀾大橋建成通車,環球碼頭繁華的輪渡時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海鮮市場的火熱。

  因為清瀾港位置獨特,清瀾港的漁民一部分在外海作業,一部分在附近的八門灣作業,因此這裡的海鮮品種格外豐富,備受食客歡迎。碼頭邊上的市場不大,十分接地氣:長度不過百米,擋雨棚下的魚販們用小簍筐、塑料桶和泡沫箱等物件,擺起幾十個海鮮攤檔,從兩三百元一斤的生猛大龍蝦到幾十元一斤的小花蟹、青蟹、沙蟲和石斑魚,以及海馬、海星、海刺蝟、海鰻、蛇鰻、馬鮫魚、對蝦、鮑魚、章魚和象拔蚌等海鮮品種,應有盡有,不同口音的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十分熱鬧。每逢傍晚,尋味而來的人們匯集在這小小的市場裡選購生猛海鮮,或是帶去旁邊的海鮮加工店現做現吃,或是帶回家烹飪出自家口味,盡情享受這些物美價廉的人間美味。

  穿過市場,眼前便是開闊的港口,停在岸邊的漁船鱗次櫛比,歸家的漁民收拾漁網,飛架而過的清瀾大橋成了最美的背景。當你滿載著海鮮走出市場,眼睛和鼻子又不自覺地熱切迎接冒著熱氣的蒸木薯、椰子粑,色澤誘人的烤乳豬,飄著香氣的文昌雞和燒鴨,現切現賣的各種水果……山川依舊,風味不改,人們迷戀的或許就是這樣熟悉而又溫暖的煙火氣息。

  ●●小貼士:

  1.清瀾港環球碼頭距文城鎮約12公裡,距海口90多公裡,導航自駕很是方便。

  2.清瀾港附近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飛架兩岸的清瀾大橋、環球碼頭對岸的鄉村旅遊點和東郊椰林是不可錯過的好去處。再往東北走,就到了龍樓鎮,不管是去銅鼓嶺和石頭公園登高望遠觀滄海,還是去文昌航天主題公園感受科技魅力,都是不錯的選擇。

  東方八所漁港:

  伴著落日吃海鮮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夜晚,是最能檢驗哪裡的美食受歡迎的時刻。吃貨們晝伏夜出,在白日的喧囂之後,要在夜晚釋放一天的壓力。尋找可口的飯菜,足以慰藉一天的愁惱。

  傍晚,東方市的風光無限好,落日別樣紅。傍晚,亦是東方市八所中心漁港最熱鬧的時刻。

  「吃魚咯,吃蝦咯,全都是今天新鮮捕撈的!」漁港的東側,是海鮮市場,人聲鼎沸。

  黃澤士年近30,在市場裡擺攤。他介紹,每每清晨,是漁船捕魚入港的時間,船隻往來穿梭。漁民將北部灣新鮮的魚獲搬下船與漁販交易,魚市充滿活力。八所港面對北部灣,漁民世世代代到灣區內謀生活,由於地理位置和洋流影響,北部灣內漁業資源豐富,且距離陸地較近,從事漁業生產頗為便利。

  勤勞方能致富,黃澤士銷售海鮮時,還會額外為顧客提供附加服務。例如把魚宰殺好,把生蠔殼撬開,顧客提出的要求,黃澤士都會去做。「做生意嘛,即講誠信,又要做好服務,這樣回頭客才多。」黃澤士說著自己的生意經。

  前來購買海鮮的顧客,也都有一套統一的操作流程:在市場買好了新鮮海鮮,再到市場外買上些青菜、烤豬,就到附近的海鮮加工點去。每個加工點都能提供海鮮加工服務,白灼、清蒸、椒鹽、麻辣,顧客需要的口味與做法應有盡有。但實際上,人們最喜歡的,還是手段粗略的做法,白灼、清蒸,上桌的海鮮冒著熱氣,鎖住汁水,啜一口鮮甜,正是海鮮的原汁原味。

  「觀夕陽美景,遊山湖景色」「品美味佳餚,樂黎苗風情」, 除了魅力四射的悠久文化,東方的自然景觀、飲食文化和人文風情都獨具特色,近幾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而八所漁港的海鮮,足以稱得上是東方市的美味佳餚代表之一。如若來到東方,卻沒有吃過八所港的海鮮,不免是一個遺憾了!

  三亞崖州中心漁港:

  「海鮮福袋」嘗個夠

  ■ 本報記者 林詩婷

  到三亞旅遊,敞開肚子吃一次海鮮大餐是不少遊客的打卡行程之一。除了去當地有名的海鮮廣場、海鮮市場購買海鮮加工,還有哪些地道的「嘗鮮」吃法?位於三亞西側的崖州中心漁港是當地規模最大的海鮮交易港口,不僅能買到第一手新鮮漁獲,而且品種豐富、價格親民,對於「海鮮迷」來說不容錯過。

  崖州中心漁港位於三亞崖州灣、寧遠河出海口處,背靠崖州區,面向南海北部灣海域,由承載著不少三亞市民記憶的老漁港搬遷而成,於2016年8月正式開港運營,能滿足南海漁場作業船舶停泊、避風、卸漁交易、補給等需求,年魚貨卸港量能達8萬噸。若時間充足,且又想在三亞短暫的停留時間中深入感受風土人情,不妨抽出點時間到漁港逛逛。

  目前,正值開漁時節,漁港內熱鬧非凡,每天都有滿載漁獲的漁船靠岸,漁港內帶著濃厚海鮮味的空氣裡,飽含著漁民辛苦勞作後的收穫及滿足。當地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要想一次性買到新鮮、豐富的漁獲,建議14時至17時逛漁港。在這個時間段,漁港碼頭早已整齊有序地停靠了許多大大小小出海捕魚歸來的船隻,漁民們將漁獲運到岸上交易,不一會兒功夫,一個熱鬧漁市便初具規模,馬鮫魚、帶魚、鯧魚、魷魚、墨魚、鰻魚、金線魚、蝦、螃蟹等各式海鮮應有盡有,既可零售,也能批發,定能讓各路「海鮮迷」大飽眼福。由於這些海鮮剛打撈上岸,整體價格自然也比三亞市區便宜,賣家大多隨性爽快,有時來不及給海鮮分類,直接將蝦、蟹、魚等海鮮集中裝筐後,統一價格銷售,猶如一個「海鮮福袋」,能帶給買家不少意外驚喜。

  「到崖州中心漁港,不但能買到全三亞最新鮮、最便宜的海鮮,最吸引人的是能欣賞到碧波蕩漾、漁船雲集的壯麗景色,看到漁民們滿載而歸時的愉悅表情,感受到自然、樸實的三亞氣息。」三亞市民王辰說。

  漁港內還建造了一座高105米的「絲路之塔」,燈塔燈光射程可達22海裡,為過往和來港船舶提供安全保障。燈塔屹立在湛藍海上,與周邊漁船遙相呼應,隨手一拍都是小清新的場景。

  ●●小貼士:

  1.交通:崖州中心漁港距離三亞市區車程1小時左右,導航自駕前往即可。若選擇公交出行,可乘坐58路公交到達古城門站,再轉崖州4號公交到達港門站即可。

  2.購物:漁港內海鮮品種眾多,攤位擺放也較為簡易,最好身著輕便、耐髒裝束,便於更愜意地逛漁市、買魚。漁港設有公平秤,買魚時可現場核實重量,避免缺斤少兩。目前漁港內設有2家海鮮加工店,買完海鮮可現場加工,第一時間嘗鮮。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老漁港有了新發展
    本報訊(記者王培琳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汪慧 通訊員梁磊)「我要2000斤、我要1萬斤……」11月的海南臨高新盈鎮碼頭上依然是一幅繁忙的景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南電商銷售企業中,除了春光食品、南國食品、福山咖啡、尋薈記等「老字號」外,還崛起一批如勤富食品、「趙西施家的店」等電商「新星」。  尋薈記是海南一家蘆薈護膚品企業,這兩年成為天貓「雙11」蘆薈類護膚品的「銷售擔當」。去年「雙11」,他們一天發了11萬件包裹,今年11月1日當晚,他們一款主打產品在一分鐘內就銷售了6萬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辣海南 問椒江湖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的話:  在吃辣成為風尚的當下,渝貴川湘地區確實引領風騷,殊不知以清淡飲食為主的海南卻也有自己獨特的辣椒文化。辣椒是什麼時候傳入海南的?海南現在都種植些什麼辣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黃五美天趣香
    一美  自然之美  海南島位於海南省西北部,處於熱帶北緣,是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  海南島地貌特徵,猶如橫臥於萬頃碧濤中的南海壽龜,南寬北窄,中部凸起,四周低緩。全島大小河流154條,其中,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為海南島三大河流,流量充沛。  清代張嶲在《崖州志》中說:「海南多陽,一木五香。」
  • 最新推薦|疍家人之於漁港碼頭的故事,領略海南各大漁港風情
    在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各個漁港和碼頭,因為漁港是我們居住的地方,碼頭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在疍家族裡,有許多的老人是一輩子都沒上過岸上,生老病死船和大海就歸屬。在疍家族裡,每個人都經常會得聊的事情就是,那個港口的碼頭比較好,哪個海域的魚是比較多的。而我們的故事就是漁港碼頭的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識字醬」裡漾魚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1月25日,已是農曆臘月二十,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 東方廣場踏「靴」尋美盛惠開啟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11月23日訊 (記者程嬌)海南消費文化節東方廣場第九屆皮鞋節踏「靴」尋美,明天將盛惠開啟。  記者今天從第五屆海南消費文化節主辦方了解到,11月24日—27日,東方廣場全線新品團購開始,商場全線商品一件6.5折,2件或2件以上商品更可享受團購價5.5折優惠。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面向南海自信微笑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聯合主辦  行 從瓊海市嘉積鎮往博鰲方向走10公裡,抵達一個叫上埇的小集市後,沿左邊的一條柏油公路再走10公裡,便是潭門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風味自不同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太陽開始落山,陵水新村港的海水變換了色彩,當白日的喧囂即將結束之際,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又開始熱鬧起來,疍家漁排的海上餐廳人流開始匯聚,一艘艘小船穿梭在碼頭和漁排之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奔跑海南」文昌站5月13日開跑
    ,由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委、省總工會支持,省文體廳、文昌市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的「奔跑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環島全民健跑活動第三站——文昌站將於5月13日開跑。  前兩站冠軍期待文昌之賽  文昌,古稱紫貝,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歷史,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文昌還是中國第四座航天城,處於瓊北綜合經濟區域「一小時經濟圈」「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是瓊北重要的經濟、文化、交通、科技、旅遊區域中心之一。  近年來,文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加速,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老漁港 旅遊新「寶地」
    漁港變身南海風情小鎮  站在漁港前的潭門建設成就展旁,一張張照片告訴遠道而來的遊客:現在平坦的水泥路,在短短一年多前,曾是坑窪不平的泥土路;如今充滿著漁家風情的整齊街道,在短短一年多前,曾滿是雜亂的房屋……  潭門南海風情小鎮建設在一年多前啟動,包括潭門大橋建設,潭門中心漁港擴建及港區景觀建設,鎮墟道路和臨街建築物立面改造,生活設施完善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2011年11月麗星郵輪在三亞開啟母港航線時,儘管此前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海南4家旅行社還是毫不猶豫地成為麗星郵輪在海南的第一批合作社。  「海南地理區位、氣候條件、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完全可以和美國的邁阿密相媲美。」
  • 海南首批!三亞崖州中心漁港榮獲「國家首批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錄」
    7月15日,記者從崖州中心漁港獲悉,日前,全國第一批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視頻審批會舉行。經專家組評審,崖州中心漁港榮獲「國家首批漁獲物定點上岸漁港名錄」稱號,是海南省首批通過的三家定點漁港之一。視頻審批會上,三亞崖州港灣投資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馮玉勇代表崖州中心漁港進行了答辯。馮玉勇向審核組專家詳細介紹了三亞崖州中心漁港的整體概況、基礎設備設施及駐港監管能力,展示了三亞崖州中心漁港的運轉能力。經過介紹、詢問答辯、評審打分等系列環節,三亞崖州中心漁港以良好的成績,順利通過了評審。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蚊子:癌症剋星?
    這種從海南保亭鄉間庫蚊身上分離出來的M1天然病毒,能選擇性地感染並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  當中山大學教授顏光美課題組向世界宣布這一消息時,也將「海南庫蚊」——來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毛岸村的蚊子,推向了人們視野。  M1天然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與海南的蚊子有什麼關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雕香爐與蓋碗
    與海南椰雕結緣,是由於接手寫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椰雕》一書,對海南椰雕有了粗淺的認識,也日漸喜歡海南椰雕。只是手工雕刻的海南椰雕工藝品,價格昂貴,非我等買得起。那天去採訪海南一家椰雕公司,得知他們發明了一種椰殼切割法,利用小小的工具,就能將堅硬的椰殼自由切割成各種形狀,例如蓮花狀、蝴蝶狀、犬牙交錯狀、波浪狀、愛心狀、星星狀等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早餐海南 尋味中部老字號
    五指山市民章鑫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家店鴨雜麵的特點在於麵筋道、湯鮮甜,吃時加一勺桌上佐餐的霸王辣椒醬,又會另有一番風味。  粉湯、醃粉、炒波紋面、豬腸粉……五指山的早餐吸收周邊縣市的精華,瓊式風味佔據主流,各家各店自己摸索著進行改良,加些秘制的湯料或配菜,食材碰撞,風味交融,造就出多彩的飲食風貌。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