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2020-12-04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

  「10、9、8、7……1!」11月12日零時,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落下帷幕,成交額定格在4982億元,創造了又一個新的消費裡程碑。其中,海南消費者「剁手」24.1億元,全省對外銷售額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平臺上累計銷售1406個縣域的41萬款農產品,開設38萬家貧困縣網上店鋪,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從鄉村走進全國大市場。

  在2億元的對外銷售額中,海南許多農產品「C位出道」。事實上,消費者每一個「剁手」數據的背後,都是對海南農產品近年來實現產業鏈延伸、品牌化營銷、數位化升級「三級跳」的認可與埋單。而大數據的背後,海南農產品仍存在哪些短板和市場新藍海,成為許多企業在「雙11」落幕後的重要考量。

  A

  新格局下的新需求

  國內消費潛力不斷釋放,老字號「穩坐江山」,新明星「C位出道」

  今年的「雙11」,海南農產品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銷售品類。

  京東數據顯示,「雙11」期間,海南特色農產品上行產品前五名為:香蕉、菠蘿/鳳梨、椰青、芒果、火龍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南電商銷售企業中,除了春光食品、南國食品、福山咖啡、尋薈記等「老字號」外,還崛起一批如勤富食品、「趙西施家的店」等電商「新星」。

  尋薈記是海南一家蘆薈護膚品企業,這兩年成為天貓「雙11」蘆薈類護膚品的「銷售擔當」。去年「雙11」,他們一天發了11萬件包裹,今年11月1日當晚,他們一款主打產品在一分鐘內就銷售了6萬支。「今年『雙11』總成交額同比增加20%,共銷售16萬單!」尋薈記創始人林瀚說。

  「今年4月公司剛設立天貓旗艦店,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雙11』,沒想到首戰就吸引了10萬人次進直播間,太火爆了!」勤富天貓旗艦店負責人蔣雲霞介紹,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產養殖、加工、內外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水產企業,公司此次推出的酸菜魚魚片、紅鯛等健康速食產品成為爆款,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京東數據顯示,今年海南老字號上行產品排名前五的企業為:椰樹(成交額同比增長220%)、南國(成交額同比增長190%)、京潤(成交額同比增長180%)、椰島(成交額同比增長130%)、春光(成交額同比增長120%)。

  從傳統的農業種植、漁業養殖,到打造網絡爆款,越來越多的海南農產品企業意識到,必須重視品牌化經營,同時不斷延伸農產品深加工鏈條。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商家也洞察到新的消費商機。

  「『雙11』已經成為全球商家和消費者購物的狂歡節。受疫情影響,今年『雙11』湧現出各大商家下大力氣爭奪流量,把握住元旦節前衝銷量的最好時機。」海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家誠分析指出,一方面,隨著我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4982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出國人消費力強勁,內需的不斷擴大明顯刺激了電商行業發展;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網絡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一些銀髮族也學會了網購,電商適用人群擴大,發展電商是一種重要趨勢。

  蔣雲霞介紹,勤富公司原本90%的客戶來自海外市場,出口業務佔比95%,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調整銷售結構,通過線上布局電商,瞄準國內市場,促進內循環消費。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嚴欣也認為,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配送培育了用戶網購零食的日常消費習慣,消費者更傾向於健康、速食、便捷的產品。「新消費習慣的養成、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促成了網購零食的火爆。」

  據海南省商務廳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海南農產品網絡零售額82.68億元,同比增長35.03%,佔比相對靠前的類別為水果、茶飲、蔬菜,分別銷售67.58億元、5.25億元、2.88億元。

  B

  如何烹出鄉愁新味

  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既關注品質品牌,也喜歡鄉愁味道

  每年「雙11」過後,消費者的年齡佔比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去年,在天貓「雙11」活動中,「90後」首次力壓「8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今年數據顯示,已經有2億「95後」活躍在淘寶、天貓上,他們喜歡嘗鮮,成為新品牌最大的「粉絲」。

  在今年天貓「雙11」海南消費者的年齡分布圖中,「90後」依然是消費主力軍,佔比39%,「80後」佔比30%,「70後」佔比13.2%,「00後」也成為一大消費群體,佔比11.5%,超過「60後」「50後」。

  年輕人的喜好,也體現出新市場的脈搏。阿里巴巴公布的一組趣味數據,透露出年輕人在買什麼——例如,在「00後」消費者中,枸杞成交額增速151.75%,健康食品、國貨美妝、家鄉味等成為年輕消費者購物車裡的「關鍵詞」。

  「尚南堂今年推出白桃烏龍茶、荔枝紅茶兩種新品,粉色系的小清新包裝,可攜式茶包,背後還有一小段推介海南原產地的廣告語,主要瞄準年輕消費者!」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志強介紹,作為海南的新興本土茶葉品牌,公司採取數位化精準營銷,經大數據分析發現,近年來年輕消費群體數量明顯增長,因此也在主打產品鷓鴣茶的基礎上,多元化精細化滿足年輕群體的需求。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海南「網紅」農產品品牌「趙西施」的創始人趙應瓊表示,近年來,趙西施品牌從以海南粽子為主打產品,到不斷開發和篩選具有「海南鄉愁」的農產品,將儋州跑海鴨蛋、文昌馬鮫魚、文昌雞等統一包裝營銷,「鄉愁味道的確是農產品的一片新藍海,我們在品牌營銷上也會添加海南元素,既打響品牌,也為家鄉做代言。」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天貓「雙11」誕生30個成交額破1億元的淘寶直播間,活動期間,10萬農民主播在田間地頭直播賣貨。

  在海南廣袤的農村,手機正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關注主播不迷路,主播帶你上高速,關注主播666,點關注!」「雙11」前夕,昌江十月田網際網路小鎮負責人李志鵬,帶著椰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何亞弟,直播銷售火龍果5000多斤,銷售額達到2萬多元。

  成交數據的背後,是我省農產品從源頭把控質量,升級品牌包裝,再到終端銷售,實現全產業鏈升級的體現。「海南農產品品質優,國內市場消費潛力巨大,我們爭取孵化『一村一網紅』,把海南農貨賣給更多『遠方的客人』,讓流量轉化為銷量。」李志鵬說。

  C

  數位化的新願景

  借自貿港系列政策,培育高端農業品牌,打造百萬元級單品爆款

  在「雙11」一系列火爆的數據背後,我們也應冷靜地看到,放眼全國,海南農產品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

  今年天貓「雙11」「搶先購」階段,3000多個農產品單品銷售同比增長超三位數,「挑棗兒」福建平和紅心蜜柚等單品成交額突破500萬元,「五米常香」五常大米等成交額突破1000萬元。福建、雲南等地均形成上規模的農產品產業帶。

  「海南農產品單看生鮮水果,季節性較強,『雙11』期間,只能銷售少量的品類,所以,像其他省份能打造成千萬元銷售額的單品不多,成為產業帶的也不多。」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表示,海南農產品要延長加工產業鏈,借力自貿港系列政策,進口高端農產品原料,打造出更多的百萬元級的單品爆款。

  事實上,百萬元、千萬元體量級農產品的背後,離不開通過產供銷標準化升級讓農產品變成商品,打通數位化供應鏈,從而讓更多商家組成品牌農業矩陣。

  今年年初,阿里巴巴「愛心助農」計劃通過打造數位化供應鏈,幫助海南農產品暢通銷路。近期,為實現數位化助農興農,海南省和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升級合作,牽手「春雷計劃」,將全面提升海南農業數位化發展水平。

  阿里巴巴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為確保「春雷計劃」全面推進,阿里巴巴將調動旗下「精兵強將」和海南展開多方合作:阿里雲將在萬寧市試點探索「農業大腦」建設;盒馬將在海口、陵水建設數字農業基地;數字鄉村事業部將與海口市瓊山區籤約推行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網商銀行將為「三農」群體提供低門檻、便捷高效、純信用的信貸服務。

  數位化農業將在海南全面鋪開和提速。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出臺的《關於加快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透露,為大力實施數字農業農村建設,深入推進「三農」工作數位化轉型,省農業農村廳擬建海南數字「三農」服務平臺,將加強信息資源的標準化、規範化、陽光化管理,初步建成編碼規則統一、數據標準統一、表格規範統一、管理辦法統一和信息員隊伍統一的「三農」數據中心,提升農業農村數位化管理工作水平,輔助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事實上,關於數位化的轉型升級,我省一些農業企業已經開始探路。在位於三亞的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原南田農場)的基地裡,一套無線網際網路監測設備,藏在鬱鬱蔥蔥的芒果樹間,實時監測果園的溫度、溼度、光照、氣壓、風向等,並將數據以每分鐘一組的頻率,上傳到後方的伺服器。「這套設備可實現對果園全天候的『守護』。」金墾賽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立波介紹,芒果樹生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肥料,通過對果園數據的監測、收集和分析,可以為芒果樹精準輸入營養,確保果品質量穩定。

  如今,集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數字農業,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加精準的答案。「比如,農戶想種火龍果,數字農業系統綜合全國各地的氣候、光照、溫度、溼度等大數據分析,給出在海南的三亞崖城、樂東、東方最適合種植火龍果的建議。」海南甘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正堂說。

  劉家誠表示,海南正在全力建設自貿港,在免稅商品消費上已經有明顯的政策效應。海南農產品本身體量小,跨海物流快遞不便,可借力免稅商品帶來的人流進行聯合促銷,考慮打造高端農業品牌,大力發展境內外電子商務。

  11月11日,再度傳來好消息。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的通知》,明確在全島封關運作前,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註冊登記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進口用於生產自用、以「兩頭在外」模式進行生產加工活動或以「兩頭在外」模式進行服務貿易過程中所消耗的原輔料,免徵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該通知將於12月1日起執行。

  「海南企業日後可以從境外進口高端消費品的原材料,打造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農業品牌。」劉家誠說。   

  (本報杭州11月12日電)

  總策劃:曹健 韓潮光 羅建力 齊松梅

  執行總監:許世立

  主編:許世立

  版面設計:張昕

  檢校:葉健升 蘇建強

  動畫文案:韓靜

  動畫製作:王婉舲

  H5/視頻文案:許世立

  H5製作:陳海冰

  視頻拍攝:李天平 傅人意

  視頻剪輯:李瑋競

  視頻配音:史雅潔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這類產品「火」出圈了!海南交出「雙11」買賣成績單
    動畫:「雙十一」海南農貨有多拼在2億元的對外銷售額中,海南許多農產品「C位出道」。「海南農產品品質優,國內市場消費潛力巨大,我們爭取孵化『一村一網紅』,把海南農貨賣給更多『遠方的客人』,讓流量轉化為銷量。」李志鵬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天間那一道虹影
    海南日報微信朋友圈爆發的懷念情愫,久久揪住人的心,悲傷瀰漫,一圈又一圈。  海南日報編委、經濟部主任羅建力發文說,還以為你會繼續柔柔一笑,可是你卻真的化作了一道彩虹……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吳清雄寫下的詩云:海天已杳杳,最是人間悲天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自今年3月17日,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啟動以來,海南日報派出多名精幹記者,奔赴全省各地,發掘、講述三尺講臺上點亮一生精彩的人和事,呈現躬耕在教育一線的教師群體的奮鬥與堅持。截至7月21日,60名由大眾推薦產生的「最美教師」候選人的感人事跡呈現在海南日報教育周刊的版面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泰銘的手術費用有著落了
    9月7日以來,海南日報、海南農墾報、南海網等媒體關注報導了葉泰銘的病情,在墾區乃至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在病房裡,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黃捷向葉泰銘的父親葉茂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和手術費籌集情況,鼓勵葉泰銘要堅強樂觀,戰勝病魔,並轉達了苻彩香的關切問候。黃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省紅十字會十分關注葉泰銘的病情和移植手術進展情況,將聯合愛心企業施以援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花嶺」名稱由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位於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腹地的營根鎮,四周環繞著大大小小的山嶺十餘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12月22日,在由省商務廳等單位舉辦的2018海南國際房車(汽車)露營休閒旅遊博覽會上,與會嘉賓建議海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推進露營地建設等舉措,做足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海南擁有優質的露營資源,發展房車露營產業非常有潛力。」中國旅遊車船協會自駕遊與露營房車分會秘書長劉漢奇說,在海南推進旅遊業升級、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過程中,房車露營產業大有可為。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這是文椰3號,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後經篩選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種,我們管它叫『金椰子』。」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
  • 海南日報數字報-種出「科技果」金煌賣高價
    符雲生介紹,2017年,他與海南雷豐芒果合作社籤約合作,在村裡最早引進芒果標準化種植技術,2018年芒果總產量就增加到2萬斤。而今年芒果總產量增加到2.7萬斤,收入超10萬元。「管理金煌芒果樹要靠科技,產量高,果品好,賣價高。」  符雲生金煌芒果園的變化,是東方市江邊鄉新明村金煌芒產業發展變化的縮影。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網站一上線,訂單量就不斷更新和增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創美食 品出文化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見習記者 李天平  「大海的波濤」卷送著幾絲茶香入口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蚊子:癌症剋星?
    這一研究過程與海南有什麼關係?它的發現真的會讓癌症消失嗎……海南日報記者專訪了顏光美課題組核心專家。  就此,顏光美課題組成員胡駿副教授對海南日報記者表示,「至今我們和任何上市公司都沒有利益關係,包括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內。」  2.海南蚊子叮咬治癌不靠譜  近日,在網上瘋傳到海南進行「蚊子遊」治療癌症的旅遊線路,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胡駿也進行闢謠:「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沒事跑到海南去抓蚊子咬自己,以為可以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