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排查隱患,落實防風措施
該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8月29日當天全市924艘漁船已全部進港避風,相關部門派出工作組深入檢查,重點加強在港避風船隻安全防風工作,防止發生走錨、斷纜等險情造成碰撞、擱淺。同時,及時轉移撤離漁民和漁排作業人員3323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尚南堂海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郗志強介紹,作為海南的新興本土茶葉品牌,公司採取數位化精準營銷,經大數據分析發現,近年來年輕消費群體數量明顯增長,因此也在主打產品鷓鴣茶的基礎上,多元化精細化滿足年輕群體的需求。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摩星:期待海南更加國際化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作為一位喜歡旅行的外國人,摩星認為海南在中國的最南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盆架子樹開花氣味燻人
本報海口11月26日訊 (記者計思佳)日前,海口市民李先生向海南日報熱線反映,最近他開車路過龍華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今天,歡迎搭乘「時光穿梭機」重返1988年
本報海口4月12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唐咪咪)繼今天推出的微視頻《海南,生日快樂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義薄雲天許子偉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梁娥 儋州市新州鎮大屯村的大屯塘岸上,立著由清朝嘉慶年間舉人張績撰寫的石刻對聯:「半月掩池塘,岐山豐草今猶綠;千秋高德義,烏府叢蘭久愈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食文化節豐富對海南美食認知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葉媛媛)9月9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將在海口名門廣場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臺灣媒體攜情南下品讀「瓊味」
參加此次活動的20位臺灣媒體代表來自臺灣中華日報社、臺灣古都廣播公司、臺灣民間全民電視公司、臺灣今日新聞、臺灣警察廣播電臺、臺灣東森電視、臺灣勝利之聲廣播電臺、臺灣中國電視公司、臺灣青年日報、悠遊臺灣新聞網、臺灣101新聞網、民時新聞報等媒體。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鄉愁就是一碟海南雞
宋子文第一次還鄉時,還對父老鄉親說:「我們瓊崖人在家鄉無容身之地,只有向外以血汗換衣食,這種不甘坐以待斃,飛渡冒險的毅力,便是我瓊崖人真正的魄力。」 此話含有深意。是的,自明末清初開放海禁之後,海南人為求生存謀發展,紛紛萍漂異鄉,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海南人,目前計有370萬,大多分布在東南亞各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花卉引種故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省份,又地處雨量充沛的南海中,熱帶雨林發育極為茂盛,因此萬物生長,各類花卉資源豐富。那麼,到底海南有多少花卉資源呢?其中,多少是本地土生土長,多少是北花南移,多少是外花歸化的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麥歌王子」愛黎歌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暢 「難,做音樂很難,做民族音樂,難上加難。」 1月9日,採訪2018年中國(海南)民歌盛典決賽選手麥昌崛時,海南日報記者多次聽到他反覆用「難」字來表達內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