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式瓊味:創意給美食加味
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式月餅迎來「第二春」
9月20日,在海口富椰香餅屋食品有限公司工廠,海南日報記者看到,晌午的太陽下,小貨車正一輛輛的從工廠一旁的通道裡取貨、發車,工人們臉上掛滿了鬥大的汗珠,這裡迎來了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月餅季」。 公司負責人、瓊式月餅製作技藝傳承人符志仁指著正在進行外盒包裝的瓊式月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眼下,瓊式月餅成為不少海南消費者的首選,特色十足的瓊式月餅經歷了一番「跌宕起伏」的歷程後,正在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目前,我國的月餅流派可以大致分為廣式、蘇式、京式、滇式、潮式、晉式、瓊式、臺式、哈式以及其他類這十大類。要想突出重圍,就要有所特色。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冀文化學者海口對話
繼2018年11月成功舉辦「《海南周刊》首屆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閩文化對話學術沙龍」後,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海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2019《海南周刊》文化學術年會·源遠流長——瓊冀文化對話會」,探討海南、河北兩地的歷史淵源與人文互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王氏渡瓊始祖達百餘人
海南王氏渡瓊始祖自東漢末期公元220年,王琳公出仕來瓊後至清代止,1800多年間有記載的過瓊先祖共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居正渡瓊有淵源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始祖通常是指得姓的祖先,亦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遠祖,對於講究慎終追遠的中國人來說,祖先崇拜近似一種宗教習慣。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到瓊北,品美食!
自2017年起,海口對外「求真經」對內「下苦工」,全力推進特色夜市建設工作,如今,已打造出一批廣受海口市民和國內外遊客喜愛的靚麗「名片」。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大南門夜市、金盤夜市、海墾花園夜市、瓊臺福地夜市等。海墾花園夜市大小攤位200餘個,匯集了全國各地的佳餚,從南到北、口味大不相同,本地味、川味、西北味、東北味……各種美味小吃讓人應接不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業史上風雲之變
文\海南日報記者 況昌勳 如同今天的人們在努力摸索著有機農業之路,一百多年前,在海南島上,也有一群致力於改變海南農業面貌的探索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曇花一現的「粵南實業銀行」紙幣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通訊員 岑明道 編者按 2008年,「海口騎樓老街」就已入選第一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騎樓街區的誕生是海口設市的前奏,其存在也見證了椰城90年的城市發展歷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西路
茶餘飯後,照例在瓊西路漫步,看熙熙攘攘的街市,看迎風搖曳的椰樹,流連忘返。 瓊西路頭尾都奇特,有一種戛然而止的突兀。它沒有命名前,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許多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父親從鄉下來到縣城上班,單位給他分了個單間,家裡人多,不夠住,父親使出渾身解數,到郊外的沙坡村找地皮。因為位置偏僻,價格較低,在一片遠離縣城的農田裡,父親以一己之力修建了兩間平房。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淡泊名利自安逸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通訊員 黃小龍 一千多年前,北宋宰相盧多遜被貶崖州,從此以瓊南為家,後世以三亞水南村為原點,陸續向島內各地遷徙。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遠嫁臺灣的女兒回娘家
瓊海的臺灣媳婦王雪琴第一次帶著丈夫吳克晃來到母親面前,伴隨一聲呼喚,她含著熱淚與母親緊緊相擁。 近日,王雪琴和其他35名瓊籍臺灣媳婦一起回到故鄉,參加了由省臺辦、省婦聯共同舉辦的「回娘家,慶中秋——海南新娘回鄉省親交流活動」。在瓊海市活動期間,10多位瓊海籍臺灣新娘跟娘家人團聚,場面溫馨感人。 「這座文曲橋,我出嫁前經常路過。現在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廚房」等你來品嘗
近年來,我省不斷創新旅遊營銷模式,精心策劃不同主題,其中以「美食+旅遊」的方式,打造出一張海南旅遊的新名片。 以食為媒引八方客 8月25日,以「『嗨』在旅途,盡享『口』福」為旅遊促銷主題的海口城市餐廳在成都迎來開業的第三天,當天,餐廳推出「清涼一夏」主題飲品和主打菜品「和樂蟹海鮮粥」「一品鴿」。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創美食 品出文化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見習記者 李天平 「大海的波濤」卷送著幾絲茶香入口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味濃濃 回味無窮
「我們力圖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展示海南文化精髓。」央視狗年春晚海南分會場舞蹈總監姜鋼說。演出現場熱情的竹竿舞、鬥笠舞,都盡顯海南文化的魅力。 海南風情驚豔亮相 今晚,央視狗年春晚海南分會場格外璀璨,具有海南韻味的歌曲《萬泉河水清又清》《請到天涯海角來》《乘風破浪》唱響神州大地,來自省歌舞團、省民族歌舞團、三亞市歌舞劇院、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三亞學院、海南中學、省文化藝術學校等近千名舞蹈演員將海南少數民族風情、國際旅遊島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市井椰味飄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文昌人喜歡到「老爸茶」店裡「吃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報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獲獎
本報福州12月4日電 (特派記者黃暢學)中國報業協會12月4日於福建省福州市舉辦2019中國報業技術年會,來自人民日報社、解放軍報社、光明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中央媒體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兒童劇「大頭兒子」來瓊
本報海口6月1日訊 (記者衛小林)為歡慶「六一」國際兒童節,6月4日(本周日)下午3時30分和晚8時,兒童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予曼星球》(簡稱「大頭兒子」)將來瓊,
-
海南日報數字報-A to Z cafe的臺灣味
因為是向臺灣來的老師傅學的手藝,所以連氣質也學了去———認真得有點小酷。 名叫巧巧的女孩愛上了當這裡的服務生,接過小超做好的紅茶瑪琪亞朵,端至顧客面前,還不忘細心地教授最佳喝法:「先小小吮一口奶昔,然後一大口連茶,千萬別忙著攪拌。」 巧巧總在提醒不要點得太多,怕吃不了。不忙的時候還湊過來聊天,很到位地介紹店裡的招牌糕點和飲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母山咖啡:底氣源於品質
此次活動由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牽頭組織。「羅布斯塔咖啡豆(以下簡稱羅豆)在我國的主要產地為海南及雲南部分地區,這是羅豆中國產區的首次專業杯測。」海南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杯測就像品選紅酒一樣,客觀且總體性地判斷咖啡的甜味、酸味、苦味,確定品質的優劣。「以杯測判斷咖啡的風味和口感,是鑑定一款咖啡品質高低的科學方法,而杯測師正是檢測咖啡豆品質的把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