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摩星:期待海南更加國際化

2020-12-21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作為一位喜歡旅行的外國人,摩星認為海南在中國的最南端,與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自然風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菲律賓、泰國的消費比較低,海南只有更加國際化,才能從中脫穎而出。從發展旅遊業的角度,他認為海南可以適當地從外國遊客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考慮外國遊客的消費習慣

  摩星告訴記者,海南島幾乎已經可以做到無現金支付,只憑一個手機就能做到租車、打車、吃飯、購物等,但是這需要建立在有國內銀行卡的基礎之上,對於外國遊客來說,雖然無現金支付很方便,但他們由於沒有國內銀行卡,往往無法享受這一便捷的服務。

  他說,外國遊客沒有國內銀行卡,海南許多購物點無法使用有master標誌的國外銀行卡,因此,外國遊客如果想在海南消費,需要兌換大量現金,不符合外國人喜歡用信用卡刷卡消費的習慣。

  他說,他的不少外國朋友表示他們在海口生活數年,很難找到外國人主廚的西餐廳。海口西餐廳多是由中國人主廚,西餐味道不太適合外國人的口味。摩星認為,如果海南要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在此居住,飲食也是一個問題,因為外國人在異鄉比較孤獨,如果能吃到家鄉菜,能緩解部分思鄉之情。

  希望文娛表演有英文介紹

  摩星告訴記者,摩洛哥雖然不大,但有許多博物館與文化館。逛博物館、看演出是很多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來到海南之後,雖然海南的文娛活動也很豐富,但作為外國人,由於海南許多活動都沒有英文介紹,他很難深入欣賞海南的文化藝術作品。

  摩星表示,除了物質生活,外國人在海南也期待享受精神文化生活。雖然校園裡有各種文化活動,甚至有話劇、京劇演出,但由於語言不通,再加上在海南的外國人總數量並不很多,外國人相對比較難建立長久的生活圈與朋友圈,常常會有一種孤獨感。

  「語言不通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摩星認為,如果海南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國遊客來此旅遊,首先應解決語言交流問題。比如可以通過簡單的培訓,讓海南的服務人員能夠說簡單的英語;公共場所提供英語介紹、提供英文版的地圖等,讓更多的外國人可以更輕鬆地讀懂海南。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每年每人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種類擴大到45種,增加了電子消費品等7類消費者青睞的商品。  7月1日是該政策實施首日。雖然位於海口、三亞、博鰲三地的四家免稅店開業時間不一,但當天各店「開門營業」的氛圍是相同的——熱烈而充滿期待。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細心採訪、精當編排的結晶之作,推動海南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美德義行蔚然成風,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正氣充盈、上下同心的海南,也讓人更加清晰看到,新聞輿論工作必須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和水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源源不絕地滋養著世道人心、華夏文明。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食文化節豐富對海南美食認知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葉媛媛)9月9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將在海口名門廣場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味道香飄世界
    之後,同在外交部南樓舉行的冷餐交流會則為所有與會嘉賓們提供了近距離互動的平臺,讓大家在享用海南美食的同時,暢聊海南發展新機遇。而這場耗時數月、精心籌備的海南美食盛宴也成為當日推介活動的一大亮點。伴隨著席間的熱絡交流,海南味道香飄世界。  彰顯海南飲食文化  遵循外交禮儀與活動特點,此次冷餐會持續一個半小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引進國際人才 助推海南對外開放
    國際人才連接著國際服務、國際項目、國際資本,人才的國際化程度越高,服務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能力就越強。  一年多來,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國際人才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招商更注重引進外資,引才更注重引進國際人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2019海報集團金秋車展開幕
    本報海口9月5日訊 (記者陳雪怡)9月5日,2019海南日報報業集團金秋車展(以下簡稱海報集團金秋車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優化營商環境 海南要這麼幹
    海南為何如此重視營商環境?海南營商環境建設目標是什麼?優化營商環境將從哪些方面入手?本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梳理,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海南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觀念和新思路。   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可以說是中央有要求、自身有需求、企業有期盼。我們就從這3個層面來解釋海南為何重視營商環境。  1 中央有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要求海南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建材家居市場誰主沉浮
    ■ 本報記者 張中寶  位於海口市椰海大道、總開發體量達60萬平方米的喜盈門建材家具生活廣場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目前已初現雛形,並喊出了打造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很多人將這一次的啟動儀式與1996年在亞龍灣舉行的中國休閒度假遊開幕式聯繫在了一起,認為對海南旅遊乃至中國旅遊都有重要意義。如今被業界稱為「96·1·1」的那次開幕式,開了中國休閒度假的先河。正是在那一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開業,開放式的大堂、穿著花襯衫的工作人員,都讓剛剛接受了國際商務酒店的酒店星評人員大跌眼鏡,並因此改變了中國酒店的評星標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願海南與花蓮常來常往」
    在這一濃鬱的懷舊氛圍下,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連日來,帶著攜手前行的心願,傅崐萁偕同花蓮縣議長賴進坤,率縣政府一級主管及縣議會團隊一行40餘人來我省參訪,學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及推廣經驗。  「走在『1942民國街』上,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的中國。」傅崐萁認為此次到海南可謂不虛此行,他希望類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觀光旅遊可以在臺灣落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奔跑海南」文昌站5月13日開跑
    ,由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委、省總工會支持,省文體廳、文昌市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的「奔跑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環島全民健跑活動第三站——文昌站將於5月13日開跑。  前兩站冠軍期待文昌之賽  文昌,古稱紫貝,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歷史,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文昌還是中國第四座航天城,處於瓊北綜合經濟區域「一小時經濟圈」「海澄文」一體化綜合經濟圈,是瓊北重要的經濟、文化、交通、科技、旅遊區域中心之一。  近年來,文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加速,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燈籠椒我愛吃」
    海南聲音  ■ 本報記者 符王潤  「作為國內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發展農業有著特別的優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