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2020-12-28 海南日報數字報
  如何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如何利用好海南南海絲路濃厚歷史文化做好旅遊產品的開發和旅遊的區域合作?

  省長助理、省旅遊委主任陸志遠表示,海南是南海絲路的重要一站,希望遊客可以通過在島上的遺存,比如老港口、老商埠,以及更路簿、海撈瓷等,換一種符合旅遊者實際的方式來觸摸那段輝煌的歷史。

  ■ 本報記者 楊春虹

  從「濱」到「海」的突破

  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其實自上世紀80年代發展旅遊開始,海南一直是中國濱海旅遊的領跑者。「無論擁有的資源還是目前的發展水平,海南的海洋旅遊都引領著中國海洋旅遊。但如何實現從『濱海』到『海洋』的邁進,是海南急需突破的一個問題。」中國旅遊報社社長高舜禮認為,在引領中國濱海度假十餘年後,海南需要向更廣闊的海洋邁進。

  2013年1月1日,在中國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中國海洋旅遊年啟動儀式在三亞舉行。選擇在海南舉辦啟動儀式,業界認為順理成章——海南是中國最大的海洋省,又具有發展濱海旅遊的成功經驗。

  很多人將這一次的啟動儀式與1996年在亞龍灣舉行的中國休閒度假遊開幕式聯繫在了一起,認為對海南旅遊乃至中國旅遊都有重要意義。如今被業界稱為「96·1·1」的那次開幕式,開了中國休閒度假的先河。正是在那一年,中國第一家五星級度假酒店凱萊度假酒店開業,開放式的大堂、穿著花襯衫的工作人員,都讓剛剛接受了國際商務酒店的酒店星評人員大跌眼鏡,並因此改變了中國酒店的評星標準。

  也正是以「96·1·1」為起點,一批國際知名品牌酒店將海南作為進入中國的橋頭堡。現在,海南五星級標準的度假酒店已達到70家。亞龍灣更成為中國高端度假的代名詞,海棠灣、清水灣等又一批度假海灣也開始走向市場。

  陸志遠認為,大力發展海洋旅遊是海南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內在要求,國際旅遊島的發展目標就是建設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更進一步提出要重點發展濱海度假旅遊、海洋觀光旅遊、海島旅遊、郵輪旅遊、遊艇旅遊、海上運動旅遊等,打造世界級海洋探奇景觀區,實現海洋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的有機結合等,為海南海洋旅遊發展指明了方向。

  這是中國旅遊產品轉型的又一次突破。作為多年以大陸型觀光產品為主的中國旅遊,在海洋強國的大背景下,正開始嘗試著邁向海洋,這對上千年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國而言,無論在文化還是產品上,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首先要認識到海洋產品最核心的是沙灘,沙灘是海洋與海岸的連接帶、是濱海活動的承載帶,也是濱海生態的過渡帶,尤其好的沙灘更是海洋旅遊的核心資源,一定要開發為公共性產品,否則將會大大降低旅遊產品的價值。」省旅遊委巡視員陳耀認為,對於海洋旅遊產品的開發,一定要研究海洋旅遊的規律,海洋旅遊的自然資源大同小異,包括海灘、海面、海岸等,這些資源大都相同,如果只建設高星級酒店,大家的區別僅僅就是氣候的差異、生態的好壞。「千萬不能簡單模仿海南,這樣的產品肯定是沒有吸引力的。」陳耀說,海洋旅遊作為一種新業態,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的增長和消費習慣的改變,郵輪、遊艇等會從現在的高端旅遊,慢慢變成普通旅遊產品。

  郵輪旅遊領跑者

  郵輪、遊艇旅遊,被海南視作從「濱」到「海」的重要突破點。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海南就已經開始接待國際豪華郵輪。1994年9月,世界三大郵輪公司麗星郵輪公司旗下「雙魚星號」豪華郵輪第一次到訪海口,海南開始成為國際豪華郵輪的重要停靠港。

  然而,海南並不滿足於此。2002年,海南開工建設全國第一個8萬噸級郵輪專用碼頭,並於2006年建成中國第一個國際郵輪碼頭———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碼頭;2011年,海南迎來第一艘以三亞鳳凰港為母港的國際郵輪,現在,三亞鳳凰國際郵輪港已成為麗星郵輪、皇家加勒比等世界知名郵輪企業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母港或停靠港。

  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作為海洋大省,海南更是將發展郵輪旅遊放在突出位置。《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就明確提出「重點發展郵輪旅遊」,「推進國際郵輪母港發展」。

  國際郵輪發展經驗表明,當一個地區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1萬美元時,郵輪旅遊消費開始起步,人均2萬美元時將達到高峰,隨後增速減緩。

  「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大背景下,郵輪旅遊也將會在中國獲得發展。」正是基於這樣的信念,2011年11月麗星郵輪在三亞開啟母港航線時,儘管此前並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海南4家旅行社還是毫不猶豫地成為麗星郵輪在海南的第一批合作社。

  「海南地理區位、氣候條件、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完全可以和美國的邁阿密相媲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陸志遠表示,在郵輪旅遊、海洋旅遊快速發展的熱潮中,海南可以憑藉更加方便快捷的郵輪邊境旅遊異地辦證政策,以及得天獨厚的、四季如春的熱帶海島氣候,領跑中國郵輪旅遊產業發展。

  遊艇是海南發展海洋旅遊的切入點。短短幾年間,海南已經建成了包括三亞鴻洲、三亞亞龍灣、三亞半山半島、海口美源、海口新埠島等數個國際標準遊艇碼頭,全省現有遊艇碼頭泊位超過千個。

  陸志遠認為,發展遊艇產業同樣是推動海南海洋旅遊由「海岸」真正走向「海洋」,實現海洋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國際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表明,當地區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遊艇經濟就開始萌芽。去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遊艇產業將是我國繼汽車產業後又一個黃金產業。

  目前世界遊艇年消費額高達400億美元,如果加上相關的維修、管理、娛樂等費用,全球每年的遊艇經濟收入超過500億美元。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海南發展遊艇裝備製造業的潛在市場空間非常巨大。遊艇除了本身價值不菲外,遊艇業形成的產業鏈不僅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還可以為當地政府帶來大量的稅收收入。

  打造南海旅遊品牌

  今年2月海南推出的7條南海絲路主題旅遊線路,在旅遊業界和旅遊市場引發了強烈關注,海南也成為國內第一個系統推出南海絲路主題旅遊線路的省市。「未來我們將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下,不斷推出海南南海絲路主題旅遊線路。」陸志遠表示,將會努力推動海南成為國際旅遊集散地,推動中國遊客從海南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吸引外國遊客到海南度假和經海南到其他省市,實現多國共同發展旅遊和合作共贏,並以旅遊促進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金融業以及相關加工業發展。

  大力發展以郵輪為核心的海洋旅遊,更被視為是推進中國——東協海洋旅遊經濟圈的重要推手之一。去年11月,海南與香港、臺灣、菲律賓等共同加盟成立的「亞洲郵輪專案」,今年會通過利用這一合作平臺,吸引更多郵輪公司開通海南航線,開發更多郵輪旅遊產品,努力推動環海南島郵輪旅遊和「中國—東協」郵輪旅遊產品。

  同時,海南將會加強海洋旅遊規劃編制,今年底前會完成《海南省海洋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並將加快推進郵輪母港和航線建設,將依託三亞、海口,加快建設鳳凰島國際郵輪母港二期和海口灣南海明珠國際郵輪母港。

  「我們將培育和豐富海洋旅遊產品。」陸志遠表示,將會依託沿海市縣的濱海旅遊度假區,積極培育和豐富海洋觀光、潛水、衝浪、帆船帆板、水上飛機等海上運動旅遊產品;積極引導和規範發展海洋垂釣和休閒漁業,促進近海漁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向旅遊業方向轉化,滿足廣大遊客體驗海洋文化的需求。我們還將繼續辦好海口國際遊艇展、中國(海南)萬寧國際衝浪節、世界職業風箏衝浪巡迴賽(海口站)、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等展會賽事,進一步提升海南海洋旅遊魅力。

  南海絲路主題旅遊線路

  海南南洋文化之旅

  ◆海口騎樓老街——文昌鋪前老街——文城文南老街——瓊海潭門千年漁港——瓊海博鰲蔡家老宅——瓊海中原南洋小鎮——萬寧和樂鎮小北港——萬寧東山嶺——陵水椰子島——三亞藤橋——三亞鳳凰鎮

  海南老商埠行蹤之旅

  ◆海口鐘樓——文昌清瀾港——瓊海大路鎮龍灣港——瓊海潭門港——瓊海博鰲港——萬寧港北港——陵水新村港——三亞崖城大疍港

  海南西海岸探秘之旅

  ◆澄邁老城——臨高新盈港——儋州鵝蔓港——洋浦千年古鹽田——儋州白馬井——昌化古城——東方魚鱗洲——樂東九所——樂東龍沐灣——三亞崖城

  海南美食之旅

  ◆海口騎樓小吃街——文昌雞飯——潭門海鮮——中原南洋小吃——萬寧興隆咖啡——陵水新村魚排——三亞鳳凰鎮回民魚湯

  尋寶之旅

  ◆海口香街——文昌文南老街——瓊海潭門小鎮——萬寧興隆印尼風味餐——興隆咖啡、香料——陵水海產乾貨——三亞珍珠

  新聞回放 

  2月7日,在千年漁港、絲路古鎮潭門舉行的2015絲綢之路旅遊年海南啟動儀式上,海南發布了包括南海絲路·海南南洋文化之旅、南海絲路·海南老商埠行蹤之旅、南海絲路·三沙郵輪之旅等7條南海絲路主題旅遊線路,遊客可以跟著這些主題線路,感受和體驗海南南洋文化、騎樓建築、老港口、南洋美食等,了解那段光輝的南海絲路歷史。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區,海南旅遊大盤中的珍珠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正值盛夏,瓊島依然遊客如織。1954年出生於海南三亞的廖永明從小在海邊長大。1990年,廖永明正式進入三亞市旅遊局規劃科工作。當年8月24日,在天涯海角風景區,剛剛舉行過「亞運之光」火炬點火儀式的第十一屆亞運會南端點火臺正式向遊人開放。之後的8天時間,天涯海角就接待遊客數萬人次,包括來自港澳臺地區以及國外的十餘個旅遊團。這時,三亞的鹿回頭公園第二期工程已經上馬,大東海旅遊中心開始興建。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的下一塊蛋糕?
    ,所有的同事都說你選擇了更好的旅遊目的地,海南有著更好的空氣和環境。」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旅行者尋求「原汁原味」的自助式度假遊,不願意接受那些有商業氣息的旅遊項目,海南旅遊業也正向此趨勢發展,遊客總量在上升,但旅行社團隊遊卻在下降,而這些都為海南產權式酒店和分時度假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也是此次研討會上釋放的重要信號。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廚房」等你來品嘗
    近年來,我省不斷創新旅遊營銷模式,精心策劃不同主題,其中以「美食+旅遊」的方式,打造出一張海南旅遊的新名片。  以食為媒引八方客  8月25日,以「『嗨』在旅途,盡享『口』福」為旅遊促銷主題的海口城市餐廳在成都迎來開業的第三天,當天,餐廳推出「清涼一夏」主題飲品和主打菜品「和樂蟹海鮮粥」「一品鴿」。
  • 海南日報數字報-為海南旅遊增添舌尖誘惑
    ,「海南廚房」集結海南眾多名菜及小吃驚喜亮相2018第四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獨具海南味道的美食獲得廣大市民遊客點讚。  近兩年,我省在港澳臺市場著力打造的「海南廚房」,曾分別在香港國際旅遊展、香港美食博覽會、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等展會展出,供當地參展嘉賓品嘗和購買海南旅遊美食,廣受好評和熱捧,有效加深當地對海南旅遊的印象,「海南廚房」已經成為我省旅遊形象IP。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旅遊商品如何獨具「海南臉」?
    旅遊商品老舊單一  然而,縱觀整個海南旅遊市場,旅遊商品一直是短板。海南的旅遊商品涵蓋熱帶水果、手工藝品、土特產、旅遊服裝、旅遊有聲讀物等,其中珍珠、島服、土特產、椰子製品是主要旅遊商品,長期以來,旅遊商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單一,許多旅遊商品只是經過簡單的初級加工,做工粗劣、包裝簡單。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一」旅遊大餐「上菜」啦
    航班機票緊俏、酒店預訂火熱,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海南,已經感受到旅遊市場的升溫。據氣象部門預測,4月底,海南高溫天氣將逐步緩解,舒適晴好的天氣將給廣大遊客帶來一個愜意的假期。  與此同時,為迎接「五一」旅遊高峰,我省相關部門及旅遊企業紛紛推出精彩紛呈的旅遊產品和惠民活動,提升旅遊服務品質,以滿足遊客假日期間差異化、多樣性、個性化需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願海南與花蓮常來常往」
    在這一濃鬱的懷舊氛圍下,臺灣花蓮縣縣長傅崐萁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連日來,帶著攜手前行的心願,傅崐萁偕同花蓮縣議長賴進坤,率縣政府一級主管及縣議會團隊一行40餘人來我省參訪,學習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及推廣經驗。  「走在『1942民國街』上,我仿佛看到了70多年前的中國。」傅崐萁認為此次到海南可謂不虛此行,他希望類似馮小剛電影公社的觀光旅遊可以在臺灣落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邢少戀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三禾椰娘」在不走商超渠道、不做鋪天蓋地宣傳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取得這麼好的銷售成績,出乎她的預料。  不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內地同類企業強大的營銷攻勢,讓邢少戀感覺壓力不小,有時,她也不得不為內地企業品牌代加工產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怎麼書寫「海絲」旅遊文章?
    海口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海南與32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貿易總額45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長逾28%。其中東協是海南最大的出口市場。  海南對沿線國家的遊客有吸引力。來自億贊普的大數據分析顯示,海南最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注的領域主要在旅遊、經濟、美食、購物、環境等方面。最希望來海南旅遊的國家在東南亞、西歐和中東歐,其中俄羅斯、新加坡、馬來西亞位列前三位。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食文化節豐富對海南美食認知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葉媛媛)9月9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將在海口名門廣場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把本土的東西推薦給遊客
    話題·特色  本報三亞4月24日電(記者楊春虹)「海南與新加坡有很多聯繫,雖然都是旅遊目的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改革開放讓「春光」撒向世界
    旅遊發展是春光的東風,改革開放是春光的東風。  ■ 本報記者 官蕾  見習記者 陳怡    春光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黃春光不善言,但他儘量在向你敞開胸懷。  11月26日下午,在海口金盤工業開發區文昌市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大樓一樓大廳,當記者第一次見到黃春光,以上兩句話,便是記者最深的印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奔跑海南」文昌站5月13日開跑
    ■ 本報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王先偉  為推動海南「體育+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