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正常細胞」這個困惑了全球癌症專家的怪圈,又有了新的可喜進展。
這種從海南保亭鄉間庫蚊身上分離出來的M1天然病毒,能選擇性地感染並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
當中山大學教授顏光美課題組向世界宣布這一消息時,也將「海南庫蚊」——來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毛岸村的蚊子,推向了人們視野。
M1天然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與海南的蚊子有什麼關係?這一研究過程與海南有什麼關係?它的發現真的會讓癌症消失嗎……海南日報記者專訪了顏光美課題組核心專家。
M1病毒能有效抑制
這三種癌細胞
(癌細胞含有的ZAP蛋白含量越低,受到M1病毒攻擊概率越高,被抑制的可能性就越高)
顏光美課題組
闢謠
1.與任何上市公司沒關係
近日,網上有傳顏光美課題組發布病毒M1可抑制癌細胞的消息是為一家上市公司造勢。對此,課題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闢謠。
記者搜索發現,在某貼吧中有帖子稱「達安基因:中山大學發現病毒M1,專殺癌細胞唯一受益標的+正宗伊波拉+登革熱概念」。也有媒體稱顏光美課題組發布的消息客觀上為基因概念和腫瘤概念股造成了利好。
就此,顏光美課題組成員胡駿副教授對海南日報記者表示,「至今我們和任何上市公司都沒有利益關係,包括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內。」
2.海南蚊子叮咬治癌不靠譜
近日,在網上瘋傳到海南進行「蚊子遊」治療癌症的旅遊線路,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胡駿也進行闢謠:「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沒事跑到海南去抓蚊子咬自己,以為可以治癌症。這樣非但不能治療癌症,還可能因為蚊子身上的病原體非常多,而感染上登革熱、瘧疾等病。」
3.M1溶瘤病毒不是「仙丹」
M1溶瘤病毒能治療癌症的消息已經發布,被不少人鼓吹為「仙丹」,效果真是如此神奇嗎?顏光美謹慎表示:「M1溶瘤病毒只不過是治療癌症十八般武藝中的一種,還不能用『攻克』兩字。腫瘤單靠一種方式治療不現實,一定要聯合治療,而M1溶瘤病毒為癌症病人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可能。根據設想,屆時癌症病人接診時,先用ZAp基因進行檢測,觀察是否有效,再決定按照何種方式對症治療,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療效,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也不會耽誤治療。」
能「狙擊式」殺滅癌細胞嗎?
正常細胞因為含有ZAP蛋白,因此有一道防線,病毒M1無法攻陷,而一些腫瘤細胞因為缺乏這種蛋白,就容易被病毒M1殺死,治癌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M1病毒治療癌症是一場長跑,10公裡我們才跑了1公裡。」顏光美和胡駿在接受採訪時都反覆強調這句話。
10月7日,顏光美課題組的論文稱,在全球內首次發現,源自海南的天然病毒M1具有選擇性殺傷多種腫瘤細胞的特性。他們在小鼠和人體腫瘤組織上進行的實驗顯示,M1對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細胞的殺傷作用最明顯,對黑色素瘤、腦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細胞也起作用。
課題組從近70種癌細胞中篩選出12種常見的癌種,包括全球病發率最高的肝癌、腸癌、膀胱癌、腦癌等10大癌症,以及膠質瘤和廣東地區高發的鼻咽癌。每個癌種選5株腫瘤細胞系,實驗後發現M1病毒溶瘤效應明顯。2012年春,在歷時大半年的小鼠和大鼠動物實驗上,課題組發現,M1病毒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M1病毒對體外培養的部分人類癌症細胞,抑制率高達90%;對腫瘤模型小鼠體內的癌細胞,抑制率達50%-60%。
更讓課題組開心的是,小鼠體重沒有減輕,而且在對小鼠體檢,包括血常規、體重、飲食等指標檢查後,都沒有發現明顯的病變,對小鼠器官進行病理切片也沒有發現異常。「這初步顯示了M1病毒的安全性。」論文作者之一、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張海鵬興奮地說。
論文發表後,媒體的報導將之稱為「精確制導」殺死癌細胞。對此,胡駿有自己的解釋:「精確制導?要看前提是什麼。如果是缺乏ZAP蛋白的腫瘤細胞,我們確實可以說是精確制導。但如果說所有腫瘤細胞,我們確實做不到。」胡駿說,M1病毒能夠選擇性識別並殺死癌細胞的原因,目前看來就在於其對ZAP缺失的識別。
所謂ZAP,是課題組找到的M1病毒靶向殺傷癌細胞的特徵物——鋅指抗病毒蛋白。顏光美介紹說,研究顯示,69%肝癌組織、52%結腸癌組織、61%的膀胱癌組織表現出ZAP的低水平。這意味著,若新藥成功研發,病人可以先通過檢測,確定體內癌細胞缺乏ZAP,便可以進行病毒溶瘤治療,提高藥效的可能性。
而尋找到ZAP抗病毒因子的歷程也是一波三折。
為此,課題組採用了最新的基因晶片技術,從人類整個基因組所有2萬-3萬個基因的表達量中尋找差異,經過逐一排除後剩下了56個候選基因,再對56個基因進行小規模的RNA幹擾實驗,最後終於發現,「鋅指抗病毒蛋白」(ZAP)的效應是最明顯的。這意味著,M1病毒能夠選擇性識別並殺死癌細胞的原因,就在於其對ZAP缺失的識別,而人類癌症廣泛缺乏ZAP蛋白。
「正常細胞因為含ZAP蛋白,因此有一道防線,病毒M1無法攻陷。而一些腫瘤細胞因為缺乏這種蛋白,就容易被病毒殺死。」胡駿說。
用於臨床還需邁過幾道坎
M1病毒研究要進入臨床階段,其花費將是數以億計,最快也需3年才能結束臨床前研究。而下一步將要進行的靈長類實驗,可能考慮用海南的實驗用猴。
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顏光美介紹,M1病毒將於下周注射到猴子身上進行動物實驗,為臨床前階段研究做準備,爭取3年時間獲得一期臨床試驗許可證。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新藥研發需通過科學研究、臨床前、用於人體的一、二、三、四期臨床試驗等階段,才可以上市銷售,用於臨床治療患者。「若科研條件順利,儘量爭取用3年時間結束臨床前階段的研究工作,獲得一期臨床試驗的許可證。到時M1病毒就可以試用在自願參與試驗的患者身上,儘可能地縮短時間。」顏光美說。
「任何研究工作者、做任何研究都有困難。」胡駿表示,未來研究的困難主要在幾個方面:資金是否充足、能否找到最重要的學術問題、儀器設備是否到位等。
首先是資金問題,這是最大的難題。支持課題組走到今天的僅僅是國家自然基金的一個面上項目,經費缺口很大。
下一步將進入的靈長類實驗階段,屬於高等級安全性研究,目前預期的困難在於需要製備大量M1病毒供實驗用,以及可用於實驗研究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基地,這是在技術上要克服的兩個困難,此外研究經費也是要克服的。
「一隻實驗用猴就要一兩萬元。」胡駿說,為了確保實驗的質量與效率,他們要求的是按照國際標準來使用高質量的沒有攜帶病原體的實驗用猴。而進行一組實驗就要十幾隻猴子,還需要一個對照組,這又是十幾隻猴子,也就是說僅僅解決一個問題就需要幾十隻猴子。因此,光是實驗用猴這一塊需要的經費就以百萬計。「M1病毒研究要進入臨床階段,其花費將是數以億計。」
他表示,聽說海南的實驗用猴大量出口,如果有需要會考慮用海南的實驗用猴。但目前還是優先考慮廣州附近的實驗用猴,這也是從成本等方面來進行考慮,但是未來的相關實驗肯定還會再來海南。
關於下一步最重要的科研方向的問題,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顏光美進行了闡釋。
顏光美表示,課題組正在同步研發M1增效劑和M1復燃劑。M1增效劑可以增加病毒效果同時減少劑量和毒副作用,他透露,目前的研究結果令人鼓舞。而M1復燃劑則可讓尚未被機體清除的病毒重新開始複製,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藥性問題。
「我對未來研發出新藥很有信心。」胡駿說,新藥研究面臨的不確定性很多,而且與其它領域的研發不同,藥品研發還有安全性、有效性等門檻,一步跨不過去便悉數歸零,因此是高投入高風險的研究領域。「研發藥品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海南研究者有望分一杯羹
我省科學家也正在做類似的研究,郝新寶專家就正在用選擇腺病毒來對腫瘤進行基因治療,可能會向顏光美課題組求助。
郝新寶表示,顏光美課題組的研究其實是腫瘤基因療法的一部分。目前,我省科學家也正在做類似的研究。郝新寶就正在用選擇腺病毒(ASV)來對腫瘤進行基因治療。
「但是我們用來攻擊癌細胞的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而不像顏教授他們那樣是天然的。」郝新寶說,雖然如此,但是大家的研究殊途同歸,方法類似,採用的是不同思路。例如,今年郝新寶在熱帶生物學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他們通過將慢病毒載體介導靶向某種融合基因的體外的RNAi,旨在為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他表示,自己實驗室經費充足,今年已經申請到1000萬元的腫瘤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經費。本周他們實驗室將進行討論,如果認為可行將向顏光美課題組求助,請求獲得有關病毒M1的實驗材料;或者向最初獲得病毒M1的單位進行求助。同時,他們還準備到中部山區尋找病毒M1的寄生庫蚊,自己來進行分離,「說不定能夠分離到更好的抗癌病毒。」
而顏光美團隊也對海南籍學生發出了邀約,胡駿表示,雖然現在團隊中沒有海南籍的同學,但是他希望未來有優秀的海南學子報考他們實驗室的研究生。他們將有望參與到病毒M1的研究中去,「因為海南人民都是很有熱情的,相信他們能夠在科學上做出好成績。」(本報海口10月20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