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蚊子:癌症剋星?

2020-12-03 海南日報
  ■ 本報記者 單憬崗

  核心提示

  「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正常細胞」這個困惑了全球癌症專家的怪圈,又有了新的可喜進展。

  這種從海南保亭鄉間庫蚊身上分離出來的M1天然病毒,能選擇性地感染並殺傷包括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體外培養的癌細胞,而對正常細胞無毒副作用。

  當中山大學教授顏光美課題組向世界宣布這一消息時,也將「海南庫蚊」——來自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毛岸村的蚊子,推向了人們視野。

  M1天然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與海南的蚊子有什麼關係?這一研究過程與海南有什麼關係?它的發現真的會讓癌症消失嗎……海南日報記者專訪了顏光美課題組核心專家。

  M1病毒能有效抑制

  這三種癌細胞

  (癌細胞含有的ZAP蛋白含量越低,受到M1病毒攻擊概率越高,被抑制的可能性就越高)

  顏光美課題組

  闢謠

  1.與任何上市公司沒關係

  近日,網上有傳顏光美課題組發布病毒M1可抑制癌細胞的消息是為一家上市公司造勢。對此,課題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闢謠。

  記者搜索發現,在某貼吧中有帖子稱「達安基因:中山大學發現病毒M1,專殺癌細胞唯一受益標的+正宗伊波拉+登革熱概念」。也有媒體稱顏光美課題組發布的消息客觀上為基因概念和腫瘤概念股造成了利好。

  就此,顏光美課題組成員胡駿副教授對海南日報記者表示,「至今我們和任何上市公司都沒有利益關係,包括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在內。」

  2.海南蚊子叮咬治癌不靠譜

  近日,在網上瘋傳到海南進行「蚊子遊」治療癌症的旅遊線路,引起了廣泛關注。對此,胡駿也進行闢謠:「我想提醒大家,不要沒事跑到海南去抓蚊子咬自己,以為可以治癌症。這樣非但不能治療癌症,還可能因為蚊子身上的病原體非常多,而感染上登革熱、瘧疾等病。」

  3.M1溶瘤病毒不是「仙丹」

  M1溶瘤病毒能治療癌症的消息已經發布,被不少人鼓吹為「仙丹」,效果真是如此神奇嗎?顏光美謹慎表示:「M1溶瘤病毒只不過是治療癌症十八般武藝中的一種,還不能用『攻克』兩字。腫瘤單靠一種方式治療不現實,一定要聯合治療,而M1溶瘤病毒為癌症病人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了可能。根據設想,屆時癌症病人接診時,先用ZAp基因進行檢測,觀察是否有效,再決定按照何種方式對症治療,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療效,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也不會耽誤治療。」

  能「狙擊式」殺滅癌細胞嗎?

  正常細胞因為含有ZAP蛋白,因此有一道防線,病毒M1無法攻陷,而一些腫瘤細胞因為缺乏這種蛋白,就容易被病毒M1殺死,治癌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M1病毒治療癌症是一場長跑,10公裡我們才跑了1公裡。」顏光美和胡駿在接受採訪時都反覆強調這句話。

  10月7日,顏光美課題組的論文稱,在全球內首次發現,源自海南的天然病毒M1具有選擇性殺傷多種腫瘤細胞的特性。他們在小鼠和人體腫瘤組織上進行的實驗顯示,M1對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細胞的殺傷作用最明顯,對黑色素瘤、腦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細胞也起作用。

  課題組從近70種癌細胞中篩選出12種常見的癌種,包括全球病發率最高的肝癌、腸癌、膀胱癌、腦癌等10大癌症,以及膠質瘤和廣東地區高發的鼻咽癌。每個癌種選5株腫瘤細胞系,實驗後發現M1病毒溶瘤效應明顯。2012年春,在歷時大半年的小鼠和大鼠動物實驗上,課題組發現,M1病毒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實驗發現,M1病毒對體外培養的部分人類癌症細胞,抑制率高達90%;對腫瘤模型小鼠體內的癌細胞,抑制率達50%-60%。

  更讓課題組開心的是,小鼠體重沒有減輕,而且在對小鼠體檢,包括血常規、體重、飲食等指標檢查後,都沒有發現明顯的病變,對小鼠器官進行病理切片也沒有發現異常。「這初步顯示了M1病毒的安全性。」論文作者之一、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張海鵬興奮地說。

  論文發表後,媒體的報導將之稱為「精確制導」殺死癌細胞。對此,胡駿有自己的解釋:「精確制導?要看前提是什麼。如果是缺乏ZAP蛋白的腫瘤細胞,我們確實可以說是精確制導。但如果說所有腫瘤細胞,我們確實做不到。」胡駿說,M1病毒能夠選擇性識別並殺死癌細胞的原因,目前看來就在於其對ZAP缺失的識別。

  所謂ZAP,是課題組找到的M1病毒靶向殺傷癌細胞的特徵物——鋅指抗病毒蛋白。顏光美介紹說,研究顯示,69%肝癌組織、52%結腸癌組織、61%的膀胱癌組織表現出ZAP的低水平。這意味著,若新藥成功研發,病人可以先通過檢測,確定體內癌細胞缺乏ZAP,便可以進行病毒溶瘤治療,提高藥效的可能性。

  而尋找到ZAP抗病毒因子的歷程也是一波三折。

  為此,課題組採用了最新的基因晶片技術,從人類整個基因組所有2萬-3萬個基因的表達量中尋找差異,經過逐一排除後剩下了56個候選基因,再對56個基因進行小規模的RNA幹擾實驗,最後終於發現,「鋅指抗病毒蛋白」(ZAP)的效應是最明顯的。這意味著,M1病毒能夠選擇性識別並殺死癌細胞的原因,就在於其對ZAP缺失的識別,而人類癌症廣泛缺乏ZAP蛋白。

  「正常細胞因為含ZAP蛋白,因此有一道防線,病毒M1無法攻陷。而一些腫瘤細胞因為缺乏這種蛋白,就容易被病毒殺死。」胡駿說。

  用於臨床還需邁過幾道坎

  M1病毒研究要進入臨床階段,其花費將是數以億計,最快也需3年才能結束臨床前研究。而下一步將要進行的靈長類實驗,可能考慮用海南的實驗用猴。

  昨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顏光美介紹,M1病毒將於下周注射到猴子身上進行動物實驗,為臨床前階段研究做準備,爭取3年時間獲得一期臨床試驗許可證。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新藥研發需通過科學研究、臨床前、用於人體的一、二、三、四期臨床試驗等階段,才可以上市銷售,用於臨床治療患者。「若科研條件順利,儘量爭取用3年時間結束臨床前階段的研究工作,獲得一期臨床試驗的許可證。到時M1病毒就可以試用在自願參與試驗的患者身上,儘可能地縮短時間。」顏光美說。

  「任何研究工作者、做任何研究都有困難。」胡駿表示,未來研究的困難主要在幾個方面:資金是否充足、能否找到最重要的學術問題、儀器設備是否到位等。

  首先是資金問題,這是最大的難題。支持課題組走到今天的僅僅是國家自然基金的一個面上項目,經費缺口很大。

  下一步將進入的靈長類實驗階段,屬於高等級安全性研究,目前預期的困難在於需要製備大量M1病毒供實驗用,以及可用於實驗研究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基地,這是在技術上要克服的兩個困難,此外研究經費也是要克服的。

  「一隻實驗用猴就要一兩萬元。」胡駿說,為了確保實驗的質量與效率,他們要求的是按照國際標準來使用高質量的沒有攜帶病原體的實驗用猴。而進行一組實驗就要十幾隻猴子,還需要一個對照組,這又是十幾隻猴子,也就是說僅僅解決一個問題就需要幾十隻猴子。因此,光是實驗用猴這一塊需要的經費就以百萬計。「M1病毒研究要進入臨床階段,其花費將是數以億計。」

  他表示,聽說海南的實驗用猴大量出口,如果有需要會考慮用海南的實驗用猴。但目前還是優先考慮廣州附近的實驗用猴,這也是從成本等方面來進行考慮,但是未來的相關實驗肯定還會再來海南。

  關於下一步最重要的科研方向的問題,在昨天的發布會上,顏光美進行了闡釋。

  顏光美表示,課題組正在同步研發M1增效劑和M1復燃劑。M1增效劑可以增加病毒效果同時減少劑量和毒副作用,他透露,目前的研究結果令人鼓舞。而M1復燃劑則可讓尚未被機體清除的病毒重新開始複製,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藥性問題。

  「我對未來研發出新藥很有信心。」胡駿說,新藥研究面臨的不確定性很多,而且與其它領域的研發不同,藥品研發還有安全性、有效性等門檻,一步跨不過去便悉數歸零,因此是高投入高風險的研究領域。「研發藥品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海南研究者有望分一杯羹

  我省科學家也正在做類似的研究,郝新寶專家就正在用選擇腺病毒來對腫瘤進行基因治療,可能會向顏光美課題組求助。

  郝新寶表示,顏光美課題組的研究其實是腫瘤基因療法的一部分。目前,我省科學家也正在做類似的研究。郝新寶就正在用選擇腺病毒(ASV)來對腫瘤進行基因治療。

  「但是我們用來攻擊癌細胞的病毒是人工改造的,而不像顏教授他們那樣是天然的。」郝新寶說,雖然如此,但是大家的研究殊途同歸,方法類似,採用的是不同思路。例如,今年郝新寶在熱帶生物學報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他們通過將慢病毒載體介導靶向某種融合基因的體外的RNAi,旨在為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他表示,自己實驗室經費充足,今年已經申請到1000萬元的腫瘤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經費。本周他們實驗室將進行討論,如果認為可行將向顏光美課題組求助,請求獲得有關病毒M1的實驗材料;或者向最初獲得病毒M1的單位進行求助。同時,他們還準備到中部山區尋找病毒M1的寄生庫蚊,自己來進行分離,「說不定能夠分離到更好的抗癌病毒。」

  而顏光美團隊也對海南籍學生發出了邀約,胡駿表示,雖然現在團隊中沒有海南籍的同學,但是他希望未來有優秀的海南學子報考他們實驗室的研究生。他們將有望參與到病毒M1的研究中去,「因為海南人民都是很有熱情的,相信他們能夠在科學上做出好成績。」(本報海口10月20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食文化節豐富對海南美食認知
    本報海口9月8日訊 (記者葉媛媛)9月9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2016海南美食文化節將在海口名門廣場拉開帷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花卉引種故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省份,又地處雨量充沛的南海中,熱帶雨林發育極為茂盛,因此萬物生長,各類花卉資源豐富。那麼,到底海南有多少花卉資源呢?其中,多少是本地土生土長,多少是北花南移,多少是外花歸化的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東坡海南》在海口惠民演出
    本報海口5月11日訊 (記者尤夢瑜)5月11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出品,海南省歌舞團和北京舞蹈學院教學實踐中心聯合創排的原創民族舞劇《東坡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 赤誠心 芒果甜
    ■ 本報記者 昂穎 通訊員 胡詩鈞  四月中下旬,正是海南芒果豐收的季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摩星:期待海南更加國際化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作為一位喜歡旅行的外國人,摩星認為海南在中國的最南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冷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