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老漁港 旅遊新「寶地」

2020-12-27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楊春虹

  

  漁民樂隊歡快的八音迎賓曲、港口旁展銷的品類豐富的海乾產品、精美的海貝旅遊工藝品,來自島內外的遊客、藝術家們的歡聲笑語,以及正準備出港的漁船上響起的鞭炮聲,讓昨天的潭門漁港顯得格外喜慶熱鬧。

  潭門鎮委書記龐飛告訴記者,從8日開始,將進行為期4天的展示、展銷活動,希望能夠吸引更多嘉賓來這裡親自體驗和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我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不斷挖掘、豐富、提升潭門文化,將潭門南海風情小鎮的魅力展現給更多的島內外朋友。」

  漁港變身南海風情小鎮

  站在漁港前的潭門建設成就展旁,一張張照片告訴遠道而來的遊客:現在平坦的水泥路,在短短一年多前,曾是坑窪不平的泥土路;如今充滿著漁家風情的整齊街道,在短短一年多前,曾滿是雜亂的房屋……

  潭門南海風情小鎮建設在一年多前啟動,包括潭門大橋建設,潭門中心漁港擴建及港區景觀建設,鎮墟道路和臨街建築物立面改造,生活設施完善等。在以漁鄉建築風格為主調的基礎上,提煉出潭門千年古漁鎮的耕海文化和本土文化,並將之恰當地融入鎮墟建築中,形成獨具漁鄉風情的建築風貌。

  「變化太大了,如果沒有照片對比,很難相信短短一年間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午,專程從海口趕來的攝影愛好者劉女士一邊忙著拍照,一邊說。

  鎮墟成了旅遊商業「熱區」

  潭門,曾經偏居海南一隅的這個千年漁港,正變身為風情濃鬱的南海漁家風情小鎮,越來越多的漁民吃上了旅遊飯、商業飯。

  短短一年間,潭門鎮墟鋪面從原來的238家迅速發展到456家,幾乎增長了一倍;鎮墟的商業銷售額從之前的每月800萬元左右增長到9000多萬元,增加了10倍。墟裡的商業鋪面月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從之前的500元左右猛漲到5000元以上,增加近10倍。

  說到最有海洋特色的旅遊商品,自然要數貝類。短短一年間,潭門鎮的貝類工藝品商店從之前的35家發展到現在的310家,增長了9倍,佔到鎮墟鋪面三分之二,其中有65家是從五金、日雜、修理等業態轉產而來;這一類工藝品商店的純收入也由原來每月5000元左右增至現在的每月10萬元左右。在以加工貝類為主的九吉坡工業園區,加工廠從原來的10餘家增加至現在的100多家,每月總產值2億多元。因為客流越來越多,鎮上新開張的餐飲店也有10多家。

  據悉,隨著潭門知名度的提升,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海洋旅遊工藝品加工和銷售聚集區。

  藝術「候鳥」助潭門提升魅力

  「我非常喜愛潭門,如今更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參與到了潭門的建設中來。」

  昨天,曾任天津美術學院院長的劉建強和來自天津美術學院的另外11名藝術家一起,在漁港旁開始了他們的創作。只見劉建強正在為端坐一旁的一位漁民阿公現場雕像,引得眾多漁民和遊客紛紛圍攏拍照,對比著「模特」和劉建強手中逐漸成型的作品。還有的藝術家在畫布上一筆筆描繪著漁港風情,不時駛過的準備出海的漁船響起的鞭炮聲仿佛正為這精彩的創作喝彩;還有的藝術家現場揮墨,寫下對潭門的熱愛……

  從事雕刻的劉建強退休後住在海南,三年前偶然來到潭門後,他就與這裡結下了不解之緣。「過去的貝藝比較粗糙些,需要藝術提升,我希望能夠發揮自己這方面的優勢。」如今,擔任天津玉石雕刻協會副主席的劉建強開始了在潭門的雕刻人生,而且還謀劃著在潭門建一個藝術家家園。

  這熱鬧的景象也吸引了前來報導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的島內外媒體朋友和一些參會嘉賓,面對鏡頭,接受採訪的漁民大方地暢所欲言,毫不掩飾自己的幸福感受。   

  目前小鎮正在抓緊建設相關的旅遊接待服務設施。

  (本報潭門4月9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老漁港有了新發展
    本報訊(記者王培琳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汪慧 通訊員梁磊)「我要2000斤、我要1萬斤……」11月的海南臨高新盈鎮碼頭上依然是一幅繁忙的景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如何利用好海南南海絲路濃厚歷史文化做好旅遊產品的開發和旅遊的區域合作?  省長助理、省旅遊委主任陸志遠表示,海南是南海絲路的重要一站,希望遊客可以通過在島上的遺存,比如老港口、老商埠,以及更路簿、海撈瓷等,換一種符合旅遊者實際的方式來觸摸那段輝煌的歷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年府城的建築符號
    瓊臺復興·城記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林先鋒 實習生 盧子盈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從宋開寶四年(971),瓊州州治遷於府城起,直至民國,近千年的歷史長河歲月中,府城一直扮演著海南島政治、軍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漁趣,發現海南漁港之美
    這時,收購海鮮的魚販子早已聞風而動,早早來到漁港等候。尤其是漁季時,由於漁民帶回來的漁獲很多,港內更是人潮湧動,歸港的漁民、收魚的魚販、曬魚的漁娘,還有前來「撿漏」的市民,十分熱鬧。  烏場漁港是海南為數不多的天然漁港之一,雖然漁港空間不大,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漁港內設有冷藏庫、小加工廠、漁網、機械修補場地等,漁民出海歸來的漁獲都在這裡交易,十分便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潭門,面向南海自信微笑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特約  行走海南名鎮  海南日報  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 聯合主辦  行 從瓊海市嘉積鎮往博鰲方向走10公裡,抵達一個叫上埇的小集市後,沿左邊的一條柏油公路再走10公裡,便是潭門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如何推動露營旅遊發展?12月22日,在由省商務廳等單位舉辦的2018海南國際房車(汽車)露營休閒旅遊博覽會上,與會嘉賓建議海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推進露營地建設等舉措,做足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海南擁有優質的露營資源,發展房車露營產業非常有潛力。」中國旅遊車船協會自駕遊與露營房車分會秘書長劉漢奇說,在海南推進旅遊業升級、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過程中,房車露營產業大有可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椰子渾身都是寶
    說起椰子,海南人民都知曉「椰子渾身都是寶」這句老話。但有關椰子的其他知識,你還了解多少?海南日報記者12月24日特別採訪研究椰子的專家,為大家講解椰子二三事。  椰子樹是海南省樹,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而海南則是我國唯一的椰子主產區。「當前海南種植了50萬餘畝椰子,全國98%的椰子種在海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對海南椰子產業發展十分了解。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歌碧歐」
    幸運地,他們還從一個開了很多家咖啡連鎖店的瓊海鄉親那裡,尋到了曾經的老咖啡配方!和前幾次到東南亞一樣,他們這次又順道帶回了一批過去的咖啡杯、搪瓷杯。  大老遠跑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收集這些在別人看來早就應該扔掉的老舊物件,「海邊老房子」要幹什麼?
  • 海南開漁啦!多圖直擊各地千帆出海|海南|中心漁港|三亞|海洋|漁港|...
    為期3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期於今天(16日)中午12點結束海南之前休漁的16000多艘漁船陸續出海逐步恢復捕撈作業三亞8月16日12時許,伴隨著嘹亮的鳴笛聲,停靠在三亞崖州中心漁港碼頭的漁船緩緩駛離碼頭,駛向大海,開啟新一季的忙碌。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區,海南旅遊大盤中的珍珠
    文\海南日報記者 趙優  正值盛夏,瓊島依然遊客如織。  千禧年前後,海南旅遊可謂海外風光別一家:南山景區迎來絡繹不絕的客人,猴島跨海索道讓遊客領略到風情無限的南灣風光,用了10年時間建設的蜈支洲島在2001年面向遊客開放,成為海南又一個熱門景區……  勇立潮頭 打造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當休閒旅遊逐漸轉向度假旅遊,海南旅遊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市場呼喚新產品的出現。
  • 行走海南昌化港:千年絲路漁港的沉浮新生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9月25日電 題 行走海南昌化港:千年絲路漁港的沉浮新生中新網記者 王子謙今年颱風季,海南昌江雨水較往年為多,風雨時來時停,不時有私家車開進昌化港。遊客下車駐足,遙望港灣,拿出行李住進林福良的小客棧。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目前,海南日報報業集團衝入全國報刊廣告投放價值排行榜省級黨報前三甲,全媒體中心運作機制已經成熟,形成「六微一端一網一手機報」的新媒體傳播矩陣,區域傳播力首屈一指,下一步必須抓住戰略機遇期,搭建全媒體「中央廚房」、24小時視頻直播平臺、推動南海網新三板上市、構建海南雲智慧平臺集群,力爭建成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 海南日報數字報-加快推進產業升級 打造精品旅遊項目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在鋪前看到,這裡的道路車水馬龍,港口海鮮集市、老街糟粕醋小吃店前都排起了長隊。  「我們相信,文昌的發展會加快,鋪前的明天會更美好!」這是在鋪前販賣了20多年海鮮的生意人葉保勸的感慨。他道出了許多鋪前人的心聲。那麼,鋪前接下來究竟要做哪些事情?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呢?對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文昌市有關部門。
  • 視頻海南:航拍瓊海潭門漁港,千年漁港伊水而臥
    潭門千年漁港碧海銀灘,水清沙白,漁港內漁船一溜兒排開,頗為壯觀。在這個千年漁港小鎮裡, 你能觸摸和感受是天堂般的絕美享受!於是我帶你看最深的藍天與海藍成一片樹與草綠成一洲那漁船划起的一道道浪花似碧波裡泛起的白色珍珠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千年潭門漁港隨著時光的流逝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海:歡樂時節田園唱牧歌
    在國家旅遊局開展的鄉村旅遊「百千萬品牌」推介行動中,瓊海收穫31個獎項和稱號,令業界對海南鄉村旅遊刮目相看:  6個村莊榮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博鰲鎮朝烈村、嘉積鎮北仍村、塔洋鎮魚良村、嘉積鎮禮都村、大路鎮亭子坡村、會山鎮加腦村;  4戶農戶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花梨人家、草寮咖啡、北仍庭院時光、花梨人家咖啡吧;  6名鄉村旅遊人被評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怎麼書寫「海絲」旅遊文章?
    作為國內系統地推出數條南海絲路主題線路的第一個省份,我省旅遊委在今年2月便啟動2015絲綢之路旅遊年海南活動,並同時發布了南海絲路7條主題旅遊線路,目前已在旅遊業界、旅遊市場上都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絲綢之路」主題延續下,海南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將以何種新路線、新產品與新方式來續寫南海絲路的歷史和魅力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奔跑海南」文昌站5月13日開跑
    ■ 本報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王先偉  為推動海南「體育+文化+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為海南旅遊增添舌尖誘惑
    ,「海南廚房」集結海南眾多名菜及小吃驚喜亮相2018第四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獨具海南味道的美食獲得廣大市民遊客點讚。  近兩年,我省在港澳臺市場著力打造的「海南廚房」,曾分別在香港國際旅遊展、香港美食博覽會、澳門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等展會展出,供當地參展嘉賓品嘗和購買海南旅遊美食,廣受好評和熱捧,有效加深當地對海南旅遊的印象,「海南廚房」已經成為我省旅遊形象IP。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五一」旅遊大餐「上菜」啦
    航班機票緊俏、酒店預訂火熱,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海南,已經感受到旅遊市場的升溫。據氣象部門預測,4月底,海南高溫天氣將逐步緩解,舒適晴好的天氣將給廣大遊客帶來一個愜意的假期。  與此同時,為迎接「五一」旅遊高峰,我省相關部門及旅遊企業紛紛推出精彩紛呈的旅遊產品和惠民活動,提升旅遊服務品質,以滿足遊客假日期間差異化、多樣性、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