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加快推進產業升級 打造精品旅遊項目

2020-12-19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黃良策 通訊員 黃雲冰

  隨著海文大橋建成通車,從海口到文昌市鋪前鎮的車程一下縮短至20分鐘,便利的交通吸引熱情的市民遊客蜂擁而至。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在鋪前看到,這裡的道路車水馬龍,港口海鮮集市、老街糟粕醋小吃店前都排起了長隊。

  「我們相信,文昌的發展會加快,鋪前的明天會更美好!」這是在鋪前販賣了20多年海鮮的生意人葉保勸的感慨。他道出了許多鋪前人的心聲。那麼,鋪前接下來究竟要做哪些事情?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呢?對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文昌市有關部門。

  完善基礎配套

  建設特色小鎮

  大橋的建成通車,打破了鋪前發展的交通瓶頸。文昌積極把握機遇,計劃從3個方面加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一是要完善鋪前鎮總體規劃,用規劃引領城鎮建設。通過投入資金對鋪前新興街、勝利老街等街區進行綜合改造,提升城鎮形象。

  其次,完善城鎮功能配套。鋪前鎮今年將啟動203省道改造、進鎮景觀大道等道路建設;啟動城鎮汙水處理廠和汙水管網項目,確保城鎮鎮區的汙水全部截汙納管。

  第三,結合鋪前特色小鎮的建設,謀劃好一批精品旅遊項目,例如海鮮大世界、遊客到訪中心、旅遊服務驛站等,進一步提升旅遊服務接待能力。

  謀劃產業升級

  啟動海鮮大世界等項目

  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鋪前謀劃了多個重點項目。其中,鋪前中心漁港項目和瓊臺兩岸現代漁業產業園項目,計劃今年上半年啟動徵地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建設。

  與此同時,鋪前將啟動棚戶區改造、海鮮大世界、濱海景觀帶等項目的建設。

  「大橋的開通極大縮短了鋪前和海口間的交通時間,為鋪前加速融入『海澄文』一體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在產業轉型、服務業開放、體制創新等方面積極探索,推動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文昌市人大副主任、鋪前鎮黨委書記文傳寶說。鋪前將緊緊圍繞海口半小時生活圈的區位優勢,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推進全域旅遊

  打造特色觀光鏈

  鋪前的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有深厚的歷史文脈、豐富的美食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具有發展全域旅遊的良好基礎。對此,文昌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發揮鋪前的旅遊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全域旅遊:

  一是重塑鋪前老街繁華,弘揚鋪前美食品牌。飲食文化是鋪前鎮打造特色產業小鎮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鋪前馬鮫魚」「鋪前糟粕醋」為代表的美食,讓許多遊客念念不忘。

  其次,挖掘南洋文化故事,發展美麗鄉村遊。例如美寶村10餘棟逾百年歷史南洋風格的古宅民居,是文昌鋪前人「下南洋」文化的重要佐證,一棟古宅就是一個故事。

  此外,文昌還計劃緊扣南洋文化主題,將鬥柄塔、溪北書院、勝利老街、韓家宅、美寶美麗鄉村等等資源要素連接成線,打造一個開放一體的大旅遊區域,形成具有鋪前特色的觀光旅遊鏈,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本報文城3月24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港)重點招商任務表
    1  旅遊業  1.促進遊艇旅遊產業發展  2.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構建以觀光旅遊為基礎、休閒度假為重點、文體旅遊和健康旅遊為特色的旅遊產業體系,推動旅遊企業優化重組  3.開通跨國郵輪旅遊航線
  • 海南日報數字報-食品產業創新發展讓世界感知海南味道
    作為我省唯一的「國字號」高新產業園區,我國面向東南亞的高新技術產業門戶、海南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引擎,近年來,海口國家高新區堅持以產業升級、品牌化建設為重點,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創新舉措驅動園區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 打造鄉村旅遊精品 加快致富奔康進程
    大家好,我是樣樣,今天我們來聊聊鄉村旅遊!打造鄉村旅遊精品 加快致富奔康進程三亞天涯小魚溫泉特色產業小鎮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以人為核心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特色小鎮的提出,實際上是對當前發展路徑提出了一種新的戰略性選擇。
  • 海南日報數字報-藍綠互補 旅遊突圍
    挖掘旅遊資源「富礦」,增強旅遊產品吸引力  旅遊是保亭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熱帶雨林、野溪溫泉和黎苗風情是保亭的旅遊重點開發內容,目前建成了2個國家5A級景區,1個國家4A級景區。  業內專家認為,海南旅遊產品市場存在著嚴重不足——藍色產品開發旺盛,綠色產品發展滯後,「藍綠」發展的不平衡已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與口味王共同打造特色檳榔產業品牌
    )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現場,萬寧市舉行「天下檳榔看海南 海南檳榔數萬寧」為主題的檳榔推介會,同時與湖南口味王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萬寧特色檳榔產業品牌。  活動現場,萬寧播放以「小檳榔、大產業,小青果、大民生」為主題的檳榔宣傳片,展示萬寧發展檳榔產業的生態資源優勢、投資環境優勢,以及從開創檳榔青果時代,到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再到加快富硒檳榔產地認證,打造富硒檳榔品牌,做大做強檳榔產業的十餘年曆程。  目前,我省檳榔種植面積156萬畝,收穫面積約100萬畝,常年鮮果產量達76萬噸,乾果產量約18萬噸。
  • 海南日報數字報-差異化發展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
    在省政協六屆五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董敬軍提出,海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還處於產業發展的低端,需要突出「差異化」打造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核心競爭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行業規範力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本月正式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再次高度關注農業和6億農村人口的福祉,其中有兩項涉及鄉村休閒旅遊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發揮優勢 做足海南房車露營旅遊文章
    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 (記者羅霞 通訊員王金強)海南發展房車露營旅遊潛力如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抓機遇謀項目引八方客
    記者今天從文昌市政府有關部門獲悉,文昌計劃推介全域旅遊、海洋產業、熱帶高效農業、健康醫療、文體產業等8個重點招商產業,推介東郊椰林小鎮、龍樓航天小鎮、會文佛珠小鎮、鋪前民國騎樓旅遊小鎮、潭牛文昌雞美食小鎮和錦山漁牧特色小鎮等6個產業小鎮及37個美麗鄉村,並將在招商現場進行多個項目籤約。
  • 海南日報數字報-保亭:雨林溫泉謐境 國際養生家園
    在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大格局中來謀劃,保亭旅遊業面臨新的機遇。「立足全省看保亭,放眼全國看保亭,走向世界看保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王昱正表示,推動旅遊產業提質升級,加快建設甘工鳥、海棠山、神玉島等旅遊度假區,讓Discovery(探索發現)三道谷自然生態公園、四季酒店等世界知名品牌落地,積極引進國際性徒步越野等體育賽事,全面提升旅遊產業國際化水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旅遊,向深藍邁進
    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更進一步提出要重點發展濱海度假旅遊、海洋觀光旅遊、海島旅遊、郵輪旅遊、遊艇旅遊、海上運動旅遊等,打造世界級海洋探奇景觀區,實現海洋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的有機結合等,為海南海洋旅遊發展指明了方向。  這是中國旅遊產品轉型的又一次突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培育精品示範區 打造品牌農產品
    海南急需建立健全農業標準體系,加快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以農業標準化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培訓、推廣體系,拓寬示範領域,擴大實施標準化生產面積,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脫貧奔小康。」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眼光做大芒果文章
    據了解,今年4月18日起,神泉集團通過開展「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國家芒果示範基地項目復工復產千名黨員職工大會戰行動,以超常規舉措推進項目建設,經過4月第一階段的奮戰,已完成550餘畝土地的作業任務,力爭在5月底前全數完成第二階段的芒果苗定植。  該項目的建設,將助推芒果種植標準化、智慧化發展,進一步培育壯大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打造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升級版
    今年1月19日,2019第五屆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活動將如約而至。  今年的活動都有哪些內容?相比往年做了哪些升級?具有什麼新特點?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對此進行採訪了解。  「鄉村休閒遊」變「全域旅遊」  海南日報記者發現,相比往年,今年活動的名稱有了改變,從「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鄉村休閒遊」變成「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  光坡鎮黨委書記龍靖說,從「鄉村休閒遊」變為「光坡全域旅遊」,表明在讓活動串起更多旅遊資源、拓展更多旅遊業態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構築濱海風情 打造精品道路
    作為三亞的門戶道路,這三條主要道路的景觀提升工程是三亞「雙修」的重要工程項目,改造總長度達35.3公裡,綠化總面積212.1公頃。為了這一工程,三亞可謂不惜成本,目的只在於兩個字:「精品」。  「精品」思路下的規劃  在三亞的城市交通體系中,迎賓路、鳳凰路和榆亞路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福建、雲南等地均形成上規模的農產品產業帶。  「海南農產品單看生鮮水果,季節性較強,『雙11』期間,只能銷售少量的品類,所以,像其他省份能打造成千萬元銷售額的單品不多,成為產業帶的也不多。」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表示,海南農產品要延長加工產業鏈,借力自貿港系列政策,進口高端農產品原料,打造出更多的百萬元級的單品爆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樂東金菠蘿飄香島內外
    「下一步,樂東將把南繁育制種基地科研人才作為樂東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智庫,推進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把南繁優勢與全域旅遊相結合,實現農旅一體化,把南繁育種基地作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成果進行展銷。」樂東縣委書記吳川祝表示。  近年來,樂東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縣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環鐵覆蓋全島近九成人口
    在我省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環島高鐵的合龍,將有利於擴大全島同城效應,促進資源配置和生產要素的互聯互通,帶動旅遊等產業發展,改善沿線地區投資發展環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  中改院海南發展研究所所長夏鋒認為,西環高鐵建成後,以鐵路沿線和各重要站點為中心,將湧入大量的人流,並由此產生大量的服務業需求,使得人口和服務業在這些城鎮集聚,將大大提升城鎮化和服務業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 海南萬寧將制定興隆健康旅遊產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僑網萬寧5月26日電 (卓琳植)海南萬寧市市長周高明在26日召開的萬寧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表示,萬寧將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高起點高標準制定興隆健康旅遊產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促進一批國際性健康、旅遊、文體項目入園建設,確保園區儘快形成聚能效應。
  • 全國人大代表廖虹宇:打造國際飛機租賃中心 促進海南產業優化升級
    「項目主體工程計劃於6月30日完工,距離旅客從新航站樓出發登機出島的日子不遠了,屆時,海南航空業又將迎來一次轉型升級。」走在機器轟鳴、焊花四溢的工地上,廖虹宇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履行好一名代表的職責,平時既要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也要多走訪自貿港建設的一線,了解自貿港建設的最新情況,努力為自貿港建設、百姓福祉發聲。
  • 海南「十四五」規劃:推進「氣化海南」建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
    積極推進中醫藥、現代康復技術和海南氣候資源融合發展,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品牌。鼓勵發展低空旅遊、紅色旅遊、「航天+旅遊」等新業態,打造森林旅遊聚集區。吸引一批大型主題旅遊公園落戶海南併合理布局。加快環島旅遊公路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滿足國際旅遊消費需求的數字信息平臺,提高「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供給水平,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全面推進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標牌規範化、標準化建設,打造高水平旅遊服務支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