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樂東金菠蘿飄香島內外

2020-12-20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通訊員 梁小明 林東

  連日來,樂東黎族自治縣陽光明媚,氣溫宜人,驅車行駛在千家、九所、黃流、佛羅、尖峰等鎮墟道路上,路邊連片的瓜菜在和煦的陽光下長勢喜人。

  進入冬季,大多數北方城市除了一些大棚蔬菜外,大部分耕地基本處於休眠狀態。而在樂東的田間地頭,農民正在忙著管理冬季瓜菜,他們有的犁地,有的鋪設地膜,有的運苗定植,有的給瓜菜施肥、澆灌,有的忙著收摘豆角、茄子、青瓜,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發揮地理優勢,發展熱帶高效農業

  樂東地處北緯18度,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溫室」「熱作寶地」「綠色寶庫」。樂東境內土壤類型多樣,分布有熱帶山區黃壤、磚紅壤等8大類,土壤區域分布明顯,十分適宜耕種多類型熱帶作物。

  樂東優越的熱帶氣候條件十分適宜發展水稻、玉米、棉花、瓜菜等多類農作物的良種良苗繁育,具有開展南繁育制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可以保障在一年四季自然環境下進行大規模的種植生產。樂東於2013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水稻制育種基地縣,也是全省最大的南繁制種基地。目前,樂東以水稻和玉米為主導的南繁育制種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據不完全統計,在樂東開展南繁育制種單位255家,其中包括廣西農業良種海南南繁育種基地、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黑龍江南繁中心、陝西省種子站南繁基地等,全縣南繁育制種面積11萬畝,佔全省比例的50%以上。

  「下一步,樂東將把南繁育制種基地科研人才作為樂東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智庫,推進南繁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把南繁優勢與全域旅遊相結合,實現農旅一體化,把南繁育種基地作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成果進行展銷。」樂東縣委書記吳川祝表示。

  近年來,樂東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縣農產品供給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

  吳川祝強調,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是樂東當前重點發展的核心產業之一。為此,樂東下一步要推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加快建設熱帶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打造熱帶高效農業的品牌化,推進農產品生產品牌化、無害化、標準化、規模化、效益化。

  樂東將依託資源優勢,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同時,立足縣情實際、因地制宜,在「特」和「優」上做文章,做大做強富民產業,千方百計帶動群眾致富。

  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生產能力

  農業要提質增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需先行。吳川祝表示,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要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繼續全面調整種植業作物結構和區域布局。同時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認真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問題,進一步改善群眾農業生產條件。

  完善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樂東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著力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促進農業與旅遊融合發展。

  近些年來,樂東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完成了國電西南部電廠、南巴河調水工程、民族地區210條166.4公裡農村道路的建設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開工建設中線高速公路樂東段、濱海大道二期、抱由至佳西嶺旅遊公路等一批省縣重點項目;實施長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33宗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9宗;推進黃新、荷秦、南班、山道等一批高標準田洋整治項目的建設,這些設施項目的推進與建設為全縣農業產業走上現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礎。

  大安鎮昂外村田裕田洋約4000畝,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在原有可耕田地外,這裡的荒坡窪地全變為良田。經過溝渠、硬化路建設,整個田洋實現了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整個田裕田洋,平均畝產已由整治前的2000斤提升至4000斤。

  政府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營造農業生產良好大環境,企業為了自身發展,也在不斷完善作業區域設施,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效益。

  樂東豐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集農業種植、開發、銷售、運銷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企業。「我們基地園區道路分布均衡,主道連接包裝間,支道貫穿整個芒果園;節水灌溉設施管網化,噴帶遍布整個芒果園,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合作社法人代表邢福甫除了大手筆投入設施建設,還十分重視科技興農,他種出來的芒果不僅比傳統方法種植的早熟兩個月,而且實現一年結果兩次的重大技術突破。

  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競爭力

  樂東的香蕉、哈密瓜以及芒果等農產品具有較高知名度,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群表示,樂東要實施「品牌興農」戰略,抓好綠色食品認證和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爭取扶持註冊一批省農產品著名商標。

  樂東緊緊圍繞「用品牌提升產業、用產業支撐品牌」的發展思路,以「三品一標」「海南名牌農產品」「海南著名商標」「標準化示範園」「質量體系認證」為建設重點,著力在行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等下做文章,重點突出金菠蘿、芒果、哈密瓜、龍眼、荔枝、金錢樹等品牌農產品,做大做強冬季瓜菜和熱帶水果等優勢產業。通過加快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實現產業興龍頭、龍頭帶產業的雙促格局,發展特色精品農業,推動農旅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們積極引導經營業主申報省級品牌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各類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到品牌建設中來,為品牌農業發展創建了良好的服務環境,逐步加強『三品一標』產品的申報、認證和管理工作力度。」樂東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推薦企業參加海南省著名商標認定評選活動,如「尖峰牌」「景棠蓮霧」「方氏哈密瓜」「萬鍾香蕉」等商標已先後獲得了省著名商標稱號,「樂東香蕉」被評為全國地理標誌,「景棠蓮霧」等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期望」牌芒果、「尖峰嶺」牌香蕉被認定為綠色食品。

  據介紹,截至目前,樂東註冊商標714件,其中涉農商標215件。

  樂東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思路,通過組團參加農產品推介會、博覽會、展銷會、評獎評優活動,促進品牌建設和產品營銷。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聯合運作機制,採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協會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各自作用,不斷推動農產品品牌化發展。

  (本報抱由12月11日電)

  專訪

  海南萬鍾實業有限公司 擴大優良水果種植規模

  萬畝果園 富裕一方百姓

  ■ 本報記者 易建陽 

  通訊員 梁小明 林東

  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嶺與龍沐灣之間,有一片廣袤而平坦的土地,放眼望去,滿目蒼翠,那便是海南萬鍾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基地。

  「這個基地總佔地面積有1.2萬多畝,主要種植金菠蘿、火龍果等熱帶水果。這一片區的菠蘿長勢不錯,預計3個月後可以上市。」海南萬鍾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松倫說。

  據介紹,海南萬鍾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主營香蕉、菠蘿、火龍果等熱帶水果種苗繁育、種植和銷售。據統計,公司近年來共種植優質菠蘿8000畝、火龍果、哈密瓜及果樹等2000畝,其他輪作瓜果菜作物、科研、養殖與組培育苗2000多畝。

  「近年來,公司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擴大金菠蘿、火龍果等優良水果的種植規模,計劃在3年內發展到3萬畝左右的高檔水果菠蘿種植基地。」陶松倫說,他們還種植紅心火龍果、芒果、哈密瓜等水果,努力使公司發展成為高檔熱帶水果的綜合種植企業,同時也和其他種植大戶合作,並帶動當地農民合作社發展熱帶高效農業,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公司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還積極為附近村民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本報抱由12月11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樂東海鮮三大特色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在海南沿海,每個市縣的海鮮都有著自己的特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然而,近幾年,隨著氣候變化、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熱帶地區更多農產品供應國內,海南水果的這種「先發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 海南日報數字報-種菠蘿蜜,種出職工「甜蜜蜜」
    ■ 海南農墾報記者 鍾顥  「看!這就是我以前種植的菠蘿蜜。」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A  新格局下的新需求  國內消費潛力不斷釋放,老字號「穩坐江山」,新明星「C位出道」  今年的「雙11」,海南農產品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銷售品類。  京東數據顯示,「雙11」期間,海南特色農產品上行產品前五名為:香蕉、菠蘿/鳳梨、椰青、芒果、火龍果。
  • 海南芒果菠蘿等熱帶水果銷售價較低 - 海口日報數字報·海口網
    今天召開的海南熱帶水果產銷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省農業廳廳長許雲介紹,目前海南芒果、菠蘿、荔枝等熱帶水果銷售主要面臨的是價格較低問題,不存在滯銷和「爛在地裡」等現象。    芒果預計6月底可售完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芒果種植面積81萬畝,預計產量104萬噸,截至5月29日全省已銷售92.68萬噸,尚有11.33萬噸未銷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菠蘿芒果價低賣難 兩企業兜底收購
    今天下午,省農業廳專門召開解決水果價低賣難問題協調會,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處室、行業協會、收購加工及物流企業等負責人就水果滯銷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對策探討,並就海南建設自貿區(港)新形勢下我省農產品如何飄香全國進行具體研究、深入討論。會後,海南達川食品有限公司、海南鹿寶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表示將兜底收購價低賣難的菠蘿和芒果,進行收儲加工。
  • 海南日報數字報-榴槤蜜: 海南人都不一定知道的水果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馮定輝  也許你知道榴槤,也聽說過菠蘿蜜,可是你不一定知道榴槤蜜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腰果品牌如何扶起來
    許多年輕的樂東尖峰鎮居民,從未見過腰果。  曾為我省最大的腰果場———樂東腰果場,命運也相似。1990年代,該場2萬畝腰果地,被租賃給企業、農戶,用於種植香蕉、菠蘿、冬季瓜菜等。如今,辦公樓還掛著「樂東黎族自治縣腰果場」和「中共樂東黎族自治縣腰果場黨支部委員會」兩塊牌子,但已人去樓空了。  人去樓空的還有始建於1958年的樂東腰果綜合加工廠。
  • 海南日報數字報-剪窗花,享年味兒
    當黃海桃去年春節期間隨省文聯到保亭、陵水、五指山、昌江等市縣送文藝下鄉時,就考慮如何讓海南百姓甚至是少數民族百姓喜歡剪紙。  「海南百姓同樣喜歡貼窗花,喜歡剪紙文化。」黃海桃說,為了讓剪紙這項民俗文化更好地體現地方特色,她便在「福」字旁邊剪出了各類具有黎族文化特色的紋樣,比如甘工鳥、大力神等黎族文化元素,與海南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心思相契合。
  • 海南日報數字報-「識字醬」裡漾魚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1月25日,已是農曆臘月二十,過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農漁業的百科全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在海南農民眼中,農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的工作。儋州有句諺語說,「三年易考文武舉,十年難考田秀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型水果榴槤蜜海南掛果
    在陳漳錡位於海口市三門坡鎮的果園中,記者看到,榴槤蜜樹上已經密密麻麻掛滿了果實,外表與菠蘿蜜有幾分相似,但個頭要小許多。據了解,成熟的榴槤蜜每個約有4至8斤重,果肉柔軟芬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每棵果樹年平均可掛果80餘個。  剝開柚子般大小的榴槤蜜,只見金黃色的果實大大小小緊密相連,散發著熱帶水果特有的異香。
  • 海南日報數字報-希望樂東哈密瓜有自己的品牌
    時間:2013年8月26日  地點:樂東黎族自治縣佛羅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天然大溫室 瓜菜四季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通訊員 宋祥達  如果從空中俯瞰瓊州大地,會發現從東部沿海到內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自今年3月17日,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啟動以來,海南日報派出多名精幹記者,奔赴全省各地,發掘、講述三尺講臺上點亮一生精彩的人和事,呈現躬耕在教育一線的教師群體的奮鬥與堅持。截至7月21日,60名由大眾推薦產生的「最美教師」候選人的感人事跡呈現在海南日報教育周刊的版面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冷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辣海南 問椒江湖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的話:  在吃辣成為風尚的當下,渝貴川湘地區確實引領風騷,殊不知以清淡飲食為主的海南卻也有自己獨特的辣椒文化。辣椒是什麼時候傳入海南的?海南現在都種植些什麼辣椒?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肉菠蘿蜜成增收「甜蜜果」
    ■ 本報記者 曾毓慧 通訊員 楊耀科  8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軍營村菠蘿蜜種植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親水運動季打造雨林探險特色賽事
    ……今年的海南親水運動季雨林探險活動巧用雨林資源,藉助賽事平臺,將遊客引到海南島山區,拉動區域旅遊消費增長。  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轉型升級,海南島雨林旅遊發展正在興起,親水運動季抓住此機遇,推出雨林探險系列活動,將活動地點分別設在樂東尖峰嶺、昌江霸王嶺以及瓊中等地。  「有別於往年,今年我們策劃親水運動季時,便計劃將其覆蓋到海南各個市縣。但如何將海南山區獨具雨林特色的市縣納入到親水運動季的範疇中,我們一直都在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