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榴槤蜜掛果纍纍
6月24日,瓊海市塔洋鎮的榴槤蜜種植基地裡,華中農業大學畢業的王春正在管理滿園的榴槤蜜。
-
海南日報數字報-榴槤蜜: 海南人都不一定知道的水果
大概五年前,臺商又從臺灣引進榴槤蜜到海南瓊海試種,獲得成功。目前,海南瓊海、三亞、樂東等地有部分地區種植。」 一般而言,榴槤蜜種植,以肥沃疏鬆的粘質或砂質土壤為最好。一年結一次果,2月開花,7月份以後即為採果收穫期,單株年產量可達150斤以上,8年以上的單株產量則達1000斤以上,每棵果樹年平均可掛果80餘個。
-
榴槤蜜 臺灣新品種海南結碩果
這幾天,他們成功收穫了從臺灣引進,培育試種三年首次成功掛果的新型水果———榴槤蜜。從字面意思上,這種水果與榴槤、菠蘿蜜有關。事實上,新型水果榴槤蜜外形酷似菠蘿蜜,味道帶點榴槤的氣味但卻無異味,吃起來香甜可口。 據徐順涼介紹,榴槤蜜的果形、外皮及植株等特性均與菠蘿蜜相似,但個頭要小許多。榴槤蜜在臺灣經多年試種後,能滿足喜愛榴槤等帶有特殊果實風味的消費者之需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藏在深山有人識
文\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編者的話】 牛油果,拉丁學名butyrospermum parkii,柿目山欖科牛油果屬,原產於墨西哥和中美洲,此後在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但以美國南部、瓜地馬拉、墨西哥及古巴栽培最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 赤誠心 芒果甜
■ 本報記者 昂穎 通訊員 胡詩鈞 四月中下旬,正是海南芒果豐收的季節。
-
新品榴槤蜜在海南全面規模化種植
【導語·中國水果網】近日,臺商陳漳錡收穫了他從臺灣引進、試種3年*成功掛果的新型水果榴槤蜜。該果樹種苗亦受海南省各地果農青睞。在陳漳錡位於海口市三門坡鎮的果園中,記者看到,榴槤蜜樹上已經密密麻麻掛滿了果實,外表與菠蘿蜜有幾分相似,但個頭要小許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水果「嘗新記」
海南被譽為全國人民的「果盤子」。尤其在冬春季節,當省外水果還未大規模上市,海南的菠蘿、蓮霧、芒果、百香果、木瓜等水果已在各地的超市、市場上展露身影。然而,近幾年,隨著氣候變化、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熱帶地區更多農產品供應國內,海南水果的這種「先發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無法割捨的海南滋味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海南人的清晨,從一碗熱騰騰的粉湯開始。佐料豐富的粉湯,鮮、香、鹹,滋味飽滿。但若要說到味道的層次,還需再加一抹辣,才能夠真正讓味蕾得到滿足,打開一天的食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種菠蘿蜜,種出職工「甜蜜蜜」
■ 海南農墾報記者 鍾顥 「看!這就是我以前種植的菠蘿蜜。」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肉菠蘿蜜成增收「甜蜜果」
■ 本報記者 曾毓慧 通訊員 楊耀科 8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軍營村菠蘿蜜種植基地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30餘種熱帶水果「移民」海南
本報海口5月14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吳天奧)尖蜜拉、菲油果、冰激凌果、澳洲手指檸檬……這些擁有奇特名字與獨特外貌的熱帶水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來海南 自由購
9年前,國家在海南開展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試點,如今海南離島免稅新政開始實施。時間在變,時代在變,時局亦在變。站在當下看未來,離島免稅政策之於海南的意義與作用也在不斷與時俱變、尋求更大突破。 免稅店銷售火爆 電子產品受追捧 7月1日,海南日報記者前往三亞國際免稅城,了解新增酒類、手機等免稅商品銷售等有關情況。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海南日報客戶端 牽掛家鄉防風抗風
本報海口10月4日訊 (記者陳蔚林)今天晚上,直到從海南日報客戶端上獲悉颱風「彩虹」擦過、文昌無人員傷亡和無房屋倒塌的消息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採食水果賞山色 漫步田園享美景
300年黃皮樹掛果滿枝頭 催生黃皮產業 儋州市大成鎮擁有最適合黃皮生長的優質土壤,出產的黃皮粒大顆圓,以果肉飽滿細膩、汁多味甜籽少而遠近聞名。現在大成鎮許多村莊都種植黃皮,其中推賽村委會南吉村是儋州、甚至海南有名的「黃皮之鄉」,村裡房前屋後,一棵棵黃皮樹枝葉繁茂,枝頭掛滿一串串金燦燦的黃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