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精一業!看海墾紅明以荔枝產業為抓手架起墾地融合橋梁

2020-12-15 海南農墾報社

海墾紅明農場公司以做強做優荔枝主導產業為抓手,架起墾地融合橋梁——

一顆荔枝興了一方產業 甜了一方百姓

■ 記者 倪德馨 通訊員 王小龍 王浚宇

一顆荔枝成就一個產業,架起一座墾地融合發展的橋梁。

「墾地融合」,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後,再次成為海墾企業與地方政府談合作、謀發展的高頻詞彙。而紅明農場公司與屬地政府的融合發展,可以追溯至10多年前,其中的媒介,就是荔枝產業。

產業選得準 融合基礎打得牢

在2020年的火紅夏天,荔枝豐收季中,「海口火山荔枝」品牌成了最耀眼的明星,不僅有海口市市長丁輝、知名主持人汪涵為其直播帶貨,而且海口火山荔枝節的再次成功舉辦,成為促進荔枝產銷對接的重要平臺。

2020「海口火山荔枝節」開幕儀式現場。 劉棠琳 攝

在「海口火山荔枝」的多個宣傳展銷活動中,「紅明紅」荔枝牢牢佔據了「C位」:直播帶貨的地點正是在紅明荔海共享農莊內;海口火山荔枝節開幕式在紅明農場公司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紅明紅」荔枝成為「海口火山荔枝」的代言產品之一。

海口市打造「海口火山荔枝」品牌,為何對紅明農場公司和其打造的「紅明紅」品牌青睞有加?答案是紅明農場公司憑藉著規模化和品牌效應凸顯的「紅明紅」荔枝產業,讓屬地政府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與價值所在。

而這份能力與價值,得益於22年前,選擇產業的精準目光。紅明自建場以來,橡膠一直是主業,為國家的橡膠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但不可忽視的是,因為地處海南島的東北部,紅明的橡膠林時常經受颱風頻繁的摧殘。加上上世紀90年代末,恰逢全球橡膠價格下跌,陷入了經營困難。

1998年,原紅明農場響應省農墾總局提出橡膠向中西部轉移的產業大調整部署,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等,更新橡膠,種植了2.1萬畝荔枝。

這份能力與價值,同樣得益於22年間,紅明歷屆黨委班子始終保持的一份戰略定力。確定下發展荔枝產業後,歷屆黨委班子在堅持產業政策連貫性的同時,不斷與時俱進謀求轉型升級。

「紅明荔枝產業正是沿著種得好,到賣得好,再到發展好的路子,不斷在技術、品牌、營銷、加工和產業融合上發力。」紅明農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波對紅明22年磨一業,22年精一業的產業發展之路深有感觸。

迄今,紅明已建成3萬畝全省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同時也是海南省最大的荔枝產、供、銷集散中心。此外,「紅明紅」妃子笑荔枝品牌,在全國市場上已具備一定的知名度,斬獲多項榮譽稱號,荔枝全產業鏈正在逐步搭建完善。

荔枝生產基地鳥瞰圖。劉家宋 攝

海口市打造「海口火山荔枝」品牌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紅明進一步打響品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也需要政府層面提供相關政策支持。雙方「一拍即合」,在荔枝產業發展中,墾地雙方相互借力,逐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局面。

發展走得穩 墾地百姓同受益

進入冬季,雖然已過了荔枝收穫季節,紅明農場公司果農陳會華和妻子依然忙碌,每天到果園給荔枝樹放肥、打藥。陳會華是1998年響應原紅明農場調整產業結構種植荔枝的果農之一,今年65畝的荔枝園給他帶來了30多萬元的收入,年景好的時候能有40多萬元。對於這份產業,陳會華說:「它讓我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甜蜜的笑容掛在他的臉上。

荔枝有多甜?紅明人會告訴你,職工果農甜蜜的小康生活是最好的佐證:他們年均收入7萬元以上,先後蓋起了「荔枝樓」4000多幢,購買小汽車近2000輛。今年荔枝產量6100萬斤,產值3.8億元,農戶均增收達2萬元以上。

對此,王波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紅明的荔枝產業就像一間綠色銀行,職工群眾每年都能從中獲得定期收益。」

從這間「綠色銀行」提取收益的,還有周邊鄉鎮的農民。與紅明農場公司近鄰的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文嶺村委會村民黎善良今年種植荔枝,將30多萬元的收入裝進了腰包。但在10多年前,黎善良還靠著種橡膠、種檳榔,勉強維持生活。

「那時看到農場的職工種荔枝都賺錢了,我也『跟風』種起了荔枝。」黎善良回憶道。荔枝種下去容易,可是他很快又犯了難:荔枝樹開了花卻結不了果,除此之外,打藥、控梢等等這些管理技術都一知半解。

荔枝豐收時節,工人們忙著清洗打包荔枝。劉家宋 攝

「好在農場組織了很多專家給我們培訓,不僅有農場的,還有好多廣東、廣西來的專家。」黎善良說,直到現在,每年紅明農場公司都會無償組織荔枝種植技術培訓,及時雨般的技術幫扶,解決了他們這些地方果農的諸多難題。

墾地實現產業融合帶來的好處,地方農民最有發言權。與紅明農場公司近鄰的三門坡、譚文、紅旗、甲子、大坡、東路等鄉鎮的農民,有相當部分已更新橡膠等其他作物,改種妃子笑荔枝。目前,紅明農場公司周邊農村果農種植荔枝達10萬畝,2020年直接經濟效益達12億元。

一業興,百業旺。每到荔枝成熟期,收購荔枝的冷鏈大車在海口市三門坡鎮及周邊鄉鎮的道路上,排起了「長蛇陣」,賓館、餐館人聲鼎沸。荔枝產業的發展,還帶動和促進了周邊餐飲、賓館、運輸、勞務等行業的發展。

「紅明的荔枝產業為全區提升熱作產業效能,發揮了積極的示範和引導作用,荔枝產業已成為我區群眾勤勞致富奔小康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海口市瓊山區副區長梁明對紅明荔枝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目光看得遠 融合發展有奔頭

當海南步入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新徵程,紅明荔枝產業如何借力發展?墾地雙方的產業融合如何落實自貿港建設要求?走在紅明的土地上,你也許就能探得一二。

在連片的荔枝果園裡,紅明已建成2020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屬地政府將提供相應支持,運用項目建設助推荔枝產業升級和生產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紅明農產品(荔枝)交易中心,你會看到一個集荔枝收購、冷藏、加工、電子商務、包裝銷售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交易平臺。該中心將逐步整合周邊「小、散、弱」的收購點,為保障市場供應、公平交易、平穩市場價格發揮積極作用。

走進紅明荔海共享農莊,不僅能見識到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信息管理系統,還能體驗農業科普教育、休閒農業旅遊等。這裡,將成為紅明著力推進三產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持久動力,實現產業興旺、全域發展的主戰場。

荔海共享農莊大數據中心。 紅明農場公司供圖

對於未來的產業發展,紅明農場公司已有了清晰的方向:發揮紅明毗鄰海口江東新區和美蘭機場的區位、資源、生態環境及產業優勢,以「一軸、兩翼、四區、兩基地」為導向,探索荔枝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建設交易中心等方式,提升產業效益。

王波告訴記者,紅明已啟動了《海墾紅明國土空間規劃發展訴求報告》的編制工作,為紅明在發展特色產業上尋求更多國土空間規劃上的支持,讓紅明更好地融入屬地政府的國土空間規劃,融入海南自貿港戰略。

在海口市瓊山區政府的議事日程中,「墾地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針對如何支持紅明農場公司產業發展,已提出了明確的舉措:「土地和產業規劃方面,要將農場公司納入產業規劃調整範圍,加大產業項目招商力度。」「將農場公司土地納入區國土空間規劃當中。」「幫助紅明農場公司加快推進荔海共享農莊項目(二期)荔海雅園建設。」……

海南紅明農產品(荔枝)交易中心項目一景。 劉家宋 攝

從鎮政府到區政府,支持紅明荔枝產業發展,已成為共識。「三門坡鎮百姓如今的幸福生活,得益於農墾大刀闊斧、刀刃向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示範帶動。」三門坡鎮委書記周海峰告訴記者,三門坡與紅明農場公司已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合力推進產業發展、項目開發等各項工作。下一步,鎮政府將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及瓊山區「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基本定位,結合海墾紅明荔枝大數據管理平臺,藉助海口火山荔枝品牌,共同打造熱帶特色果業基地亮點,形成「人有我優,人優我獨」的荔枝產業特色。

站到海南自貿港建設新的歷史起點上,紅明農場公司將繼續按照海墾集團「八八」戰略部署、落實集團推進熱帶特色農業產業暨擴種養促務工增收入現場會精神,主動謀求與屬地政府之間的融合範圍更大、程度更深入、聯繫更密切。在墾地產業融合的助力下,紅明農場公司新一輪產業發展的大潮,已經聲聲可聞。

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編輯 | 餘韶鈺

責任編輯 | 盧雅楠

值班主任 | 倪德馨

相關焦點

  • 【11月18日】海墾集團工會
    2019年「一帶一路」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管理研修班的各國農業口28名官員到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荔海農莊參觀考察。 海墾紅明荔枝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波,黨委副書記、總裁周家亮及公司班子主要成員陪同考察。 在陪同考察中,王波向各國官員介紹了紅明荔枝產業發展的背景、歷程、現狀、特點與亮點。
  • 看!這群奮鬥著的海墾「打工人」
    打工人③國家南繁育種的科研者南繁是海南特色優勢產業也是海墾承擔的兩大國家戰略之一海墾南繁產業集團構建以南繁科研育制種產業為核心以南繁科研服務和南繁科研轉換為「兩翼」的發展模式加快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項目建設海墾南繁產業集團南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一期)的南繁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內,員工正在插秧。
  • 海墾將以「母山咖啡」為核心品牌 打造海墾「咖啡名片」
    中新網海南新聞11月16日電 (張茜翼 楊光)11月16日,以「中國咖啡推動者」為主題的2018第二屆海南國際咖啡大會暨咖啡及飲品展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控股集團)攜旗下海墾咖啡集團「母山咖啡」和海墾茶葉集團旗下「白沙綠茶」、「金鼎紅茶」等全系品牌產品悉數亮相,海墾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評論」墾地融合貴在情感相通重在發展相融
    墾地融合貴在情感相通重在發展相融■ 海南農墾報評論員今天,海南農墾報編發了長篇通訊《譜融合協奏曲 奏墾地共贏歌》,介紹了八一總場公司多年來主動作為,積極配合,與儋州市政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共贏良好發展局面的經驗做法
  • 擦亮母山咖啡「金字招牌」,看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怎麼做
    許雅 攝「海墾母山咖啡產自全球咖啡種植黃金地帶,具備出產優質咖啡豆的自然稟賦。」海南省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符長明告訴記者,海南境內火山巖紅土種植出來的咖啡豆,具有獨特香味,為上品咖啡原料。而海南火山巖紅土面積最大的地方,正是海墾陽江等地。
  • 王業僑赴海墾草畜、海墾和牛督導工作
    海南農墾網4月1日訊 3月31日上午,海墾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業僑率隊赴海墾草畜產業集團、海墾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和牛公司」)督導工作。  海墾集團副總經理張志堅、總會計師彭富慶、運營總監林興參加督導。王業僑率隊赴海墾草畜、海墾和牛督導工作。
  • 紅橙黃綠,海墾「果籃子」為冬日添色彩
    、紅毛丹金黃色的芒果、波羅蜜、金椰子綠色的檸檬……多年來,海墾集團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助力全省「三子工程」建設在「果籃子」建設方面>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生產技術提高科研投入,布局全產業鏈等手段打造出多個海南最大、名聲響亮的標準化產業基地去年,海墾完成39萬畝芒果產業資源整合海墾神泉集團芒果種植面積達7.8萬畝
  • 墾地聯動匯合力用活項目聚動能
    「在項目推進中,屬地政府積極主動作為,做了大量細緻的群眾工作,切實為項目建設提供用地等要素保障,讓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  據了解,建立緊密的墾地合作機制,在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上開展深度合作,是實現墾地融合發展的關鍵。今年以來,海南農墾各企業,通過積極與各市縣洽談對接,建立聯席工作機制以及項目聯合工作組等多種形式,匯聚發展合力,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 海墾控股集團實行「品牌強墾」戰略 提高產業「吸金力」 「小橙...
    近年來,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控股集團)推行「品牌強墾」戰略。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培育知名品牌,用「品牌強墾」提升傳統產業「吸金力」,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和效益。彭旺華高興地說,現在10斤裝的「白沙紅」高端紅橙在島內可以賣出每箱148元的價格。發生在龍江農場公司的「小橙故事」,是海墾控股集團品牌建設故事的縮影。過去,海墾控股集團旗下品牌雖然不少,但有含金量的知名品牌和龍頭品牌卻不多。
  • 海墾推動墾區內部經營主體資源共通、優勢互補
    比如2017年,曾有3家農場公司均上報要建設胡椒加工廠,被海墾控股集團緊急叫停。  應對  秉承「一盤棋」思想,多舉措促協同發展  面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海墾控股集團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墾區內同一產業的相關企業開始邁出協同的步伐。
  • 海墾以黨建為引領補齊短板 促進企業改革發展
    海墾神泉集團副總經理鄭文堅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海墾神泉集團一份總投資7億元的項目合作方案,從提交申報材料到獲批僅用了不到兩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來,海墾控股集團在全省國有企業中率先建立巡查制度,對強化執行力建設、促進企業改革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去年,集團在開展以核實土地承包關係戶情況為重點的專項巡察後,紅明農場公司增加土地面積1.1萬畝,增加土地收益約200萬元。
  • 楊思濤:海墾將以「母山咖啡」為核心品牌打造海墾「咖啡名片」
    在本屆展覽會中國咖啡推動者高峰論壇上,海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思濤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逐漸成為咖啡消費大國,而海南也是咖啡生產的主要產地之一。海墾集團作為海南省最大的國有企業群體,將以咖啡產業為突破口,以「母山咖啡」為核心品牌,全面打造海南農墾的「咖啡名片」。利用海南島的環境優勢,加快發展咖啡產業,讓「母山咖啡」成為海南島的靚麗名片。
  • 「海南省熱帶作物標準化生產示範園」海墾有5家
    海南農墾報海口10月18日訊 (記者 伍祁榕 通訊員 王章 王貴珍 陸和 陳少龍)近日,海墾科學院文昌所(原海南省農墾橡膠研究所)文昌潭牛荔枝生產基地和文昌潭牛胡椒生產基地、海墾茶業集團下屬白沙茶業公司白沙牙叉茶葉生產基地、海墾榮光農場公司樂東抱由芒果生產基地和樂東千家檳榔生產基地等5家熱帶作物生產基地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海南省熱帶作物標準化生產示範園」。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墾好味道 滿滿鮮滋味
    近年來,為配好「一籃菜」、穩住「一頭豬」、供好「一筐果」,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控股集團)帶領旗下企業大力發展熱帶高效農業,讓一項項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舉措不斷落地見效,助推特色農副產品保供穩價,給百姓餐桌帶來「看得見、吃得著」的新變化,提升了舌尖上的幸福感。
  • 「聚焦2020海南冬交會海墾館3」海墾旅遊去哪玩?海墾好茶去哪買...
    海墾旅遊集團營銷主任周輝介紹,海墾旅遊資源尤其是森林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且分布廣泛。該集團的定位就是立足旅遊新業態,發展養生旅遊休閒旅遊,統籌墾區旅遊資源開發,打造國內一流的旅遊產業集團、海南島內最大的國有旅遊產業集群和旅遊綜合服務供應商。今年冬交會上,海墾旅遊集團最新打造的旅遊項目「海釣」走進民眾視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墾和牛凍精產品受青睞
    本報海口7月9日訊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夏貞吉)記者從海墾控股集團獲悉,集團旗下海墾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引進先進
  • 海墾集團直播「帶貨」,1元秒殺荔枝芒果令網友瘋狂搶單!
    5月15日下午,海南省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之「八方助農 抖音嗨購 扶貧山貨上頭條」活動海墾集團專場在海口市三門坡鎮海墾紅明農場公司「荔海共享農莊」舉行。海墾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業僑首次化身「海墾好物推薦官」,聯合抖音達人、南海網、南國都市報主播現身抖音直播間,為大家推薦海墾優質的農產品,號召大家「買買買」。
  • 乳膠製品、南繁種子、熱帶水果……多種海墾好物亮相冬交會海墾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12月18日至22日,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將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12月17日下午,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冬交會現場提前探館。在新館址2號館全國名優農產品館內,海南農墾館已搭建完成,工作人員正忙著將產品擺上桌,館內一派繁忙的布展景象。
  • 「2020年旅遊集團融合創新發展案例」在京發布 海墾集團項目獲十大...
    通訊員 胡建南 供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5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胡建南)近日,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期間,發布了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案例專題研究成果,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集團)的「農旅融合,產業升級」獲得十大提名案例。
  • 海墾草畜豬業公司「公司+」模式升級
    關於墾區生豬產業整合,「十三五」期間,海南農墾下了兩步棋:整合範圍從存量到增量;整合模式從「公司+農戶」為主到「公司+養殖小區」為主,實施主體從以海墾畜牧集團過渡為海墾草畜豬業公司……2018年,海墾畜牧集團下好先手棋,印發《海墾內部生豬存量整合方案》,開始通過「公司+農戶」等模式,初步整合墾區生豬存量,進一步提高墾區生豬規模化養殖的比例,將墾區生豬養殖從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