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巨齒鯊》的朋友想必都會對影片中擁有巨大牙齒的巨齒鯊心有餘悸,而每當我們提起海洋中最可怕的物種,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鯊魚了。鯊魚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魚類,它們的體重可以達到20噸,身體可以長到三層樓那麼高。鯊魚是當今海洋世界中當之無愧的霸主,位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
而在2億年以前,地球陸地上的統治者是體型龐大的恐龍。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有一些恐龍的體型甚至超過了在海洋中生存的鯊魚,比如易碎雙腔龍,體長可達70米,重量超過180噸,相當於40多頭大象的重量,跑起來就像一列移動的火車。可是,恐龍只存在了大概一億多年就滅絕了,而鯊魚卻存在了5億年之久,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鯊魚和恐龍都是長期處於各自食物鏈的頂端,沒有天敵的存在使它們的進化顯得異常的緩慢。但是,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完全不同的。鯊魚可以在海洋中生存,也可以在淡水中存活,而且它們適應水溫的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且,當環境發生變化導致食物不足的時候,它們可以吃任何魚類,甚至可以吃掉自己的同類來維持生命,可以說,只要海洋中還有魚類,鯊魚就可以一直存活下去。
而陸地上的恐龍就不同了,它們對食物還是比較挑剔的,如果遇到氣候變冷或者天氣乾旱,它們的食物來源就會急劇減少,尤其是食草恐龍,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進而導致以它們為食的食肉恐龍缺乏食物而自相殘殺,導致種群數量大量減少。
況且,陸地上的環境相比於海洋世界來說,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在海底發生地震或者火山爆發,抑或有隕石飛落在海洋裡,只會對海洋中局部的生物產生一些影響,這些影響並不會對大部分海洋生物造成生存威脅。可是,如果有隕石降落在陸地上,大量的煙塵可能會遮蔽太陽,影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空氣中散發的毒氣和日益降低的氣溫都會對恐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通過研究指出,恐龍的大腦對於它們龐大的身軀來說實在是太小了,沒有進化出智慧使得恐龍的命運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於是,一顆巨大的隕石將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徹底消滅了。鯊魚則不同,有研究表明鯊魚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正是這兩種重要的能力和相對安全的海洋環境使得鯊魚一直繁衍至今。
通過恐龍和鯊魚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魁梧有力是一種優點,可是缺乏智慧卻讓這個優點變得空洞,人類並沒有龐大的體型,但是高度發達的大腦卻讓人類站在了地球食物鏈的最頂端,進而發展出其他生物無法企及的高等文明。不過,如果上帝賦予恐龍高度的智慧,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人類還能夠得到發展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