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代 神秘巨型鯊魚群為何消亡?

2020-12-22 校外快訊

1996年,古生物學家在桑坦德市附近的西班牙北部海岸發現了一隻巨型鯊魚的骨骼遺骸。在這裡,沿海地區包括米高的石灰巖牆,這些牆是在大約8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沉積的,當時恐龍仍在世界上漫遊。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現在檢查了這些材料,並能夠將這些遺骸分類為已滅絕的鯊魚科(Ptychodontidae),該科在白堊紀曾經非常成功,但在白堊紀滅絕事件之前突然消失了。

鯊魚椎骨在化石記錄中很少見,但很珍貴

鱗齒鯊主要是從牙齒中得知的,它們被壓扁並使其能夠粉碎硬殼的獵物,例如雙殼類動物或炸藥,類似於當今的某些射線種類。但是,西班牙的發現僅由椎骨的一部分和類古生物鱗片(牙齒狀的鱗片)組成,在化石記錄中比牙齒少得多。

與牙齒相反,鯊魚椎骨具有有關物種生命史的重要信息,例如大小,生長和年齡,這些信息保存為椎骨內部的年輪,例如樹木的莖。統計方法和與現存物種的比較使科學家能夠解碼這些數據並重建這個神秘的鯊魚群的生態。

鱗齒鯊變大變老

「根據該模型,我們計算出該鯊魚的大小為4-7m,年齡為30歲。令人驚訝的是,儘管鯊魚年齡較大,但死亡時還沒有成熟。」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Patrick L. Jambura指出。鯊魚遵循漸進的生長曲線,這意味著它們一直持續生長直到成熟,然後,由於生長速度降低,生長曲線趨於平坦。「但是,這種鯊魚在生長過程中沒有任何變平或彎曲的跡象,這意味著它還不成熟,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說是十幾歲。這表明這些鯊魚甚至變得更大(甚至更老)!」

這項研究表明,鱗翅目鯊的生長非常緩慢,成熟很晚,但是壽命也很高,而且達到了巨大的體型。「這可能是他們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最終也是它們消亡的原因。」

現代鯊魚是否面臨類似的命運?

許多活著的鯊魚,如鯨鯊或大白鯊,都表現出非常相似的生活史特徵,即低招募和晚熟的結合,使它們容易受到過度捕撈和汙染等人為威脅。

「也許像今天的鯊魚一樣,p齒鯊面臨其環境的變化,無法迅速適應,最終導致其滅絕,甚至在恐龍滅絕之前。但是,與白堊紀不同,現在要由我們來決定,以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在現代鯊魚身上,並挽救這批古老而有魅力的魚類的最後的倖存者!」

相關焦點

  • 你以為同一個時代的恐龍滅絕,鯊魚倖存了下來?並不是這樣!
    其實鯊魚和恐龍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物種,當然您不要以為鯊魚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出現的,恰恰相反,鯊魚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恐龍還不知道在哪呢!裂口鯊和現代鯊魚的口部區別恐龍最早出現在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3億年都不到,所以說鯊魚跟恐龍比起來不過是個後來的小弟弟而已,不過與恐龍相比,也許鯊魚在地球上天敵應該是遠超恐龍的,比如:1.四億年前的史前巨型魚類
  • 走,到海棠灣看恐龍去,帶你玩遍「侏羅紀恐龍時代」!
    Q2.恐龍生活的時期?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
  • 鯊魚作為海洋的霸主,比恐龍年紀都大,為何它產的卵是螺旋狀?
    其實這個東西,說穿了也沒什麼,就是鯊魚的卵。你可能對此感到很驚奇,堂堂海中霸主的卵就長這樣,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啊。其實這真的是鯊魚的卵,而且還有個好聽的別稱——美人魚的錢包。而鯊魚作為海洋的霸主,比恐龍年紀都大,為何它產的卵是螺旋狀呢?
  • 侏羅紀時期最強的恐龍, 圖1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圖5恐龍之王
    馬普龍,又稱大地蜥蜴,屬於巨型食肉恐龍,在南美州是最大的食肉恐龍 蠻龍,也叫蠻王龍,野蠻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性情殘暴,腿粗壯而強壯,奔跑起來很有力
  • 世界上最「刺激」的動物園,鯊魚從身邊遊過,連恐龍都有!
    世界上最「刺激」的動物園,鯊魚從身邊遊過,連恐龍都有!世界上最科幻的遊樂園你去過嗎?說起遊樂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人們休閒放鬆的首要選擇,也是人們最喜歡去的地方了。這不,我們就來到了鯊魚區域這水下有很多的鯊魚遊來遊去,還會有鯊魚飛躍而出,張開血盆大口非常的驚險刺激。出了鯊魚館就是恐龍館,那邊有非常多的恐龍不停的咆哮,仿佛置身於恐龍時代,其實這些恐龍和鯊魚都是商家製作的模型,但是非常的逼真,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小夥伴們想來這裡玩嗎?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出海遊玩時發現巨型石斑魚活吞一米長鯊魚,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
    鯊魚海洋世界是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的世界,在海洋世界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神秘感,而我們知道目前在大海中最兇猛的魚應該就是鯊魚了,一般我們出海的時候見到這種魚都會避而遠之,而鯊魚在我們世界上也已經存在了非常悠久的歷史了
  • 6800萬年前的神秘巨卵,它並非屬於恐龍,考古學家已著手研究
    提到南極大陸,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一個詞都是「神秘」,一直到19世紀20年代,南極大陸才第一次被人類發現,後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世界各地的探險家從不同的方向都不斷發現了南極大陸,最終,人類才對南極大陸有了詳細的了解,南極表面95%以上的面積都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多年來各國的科研人員在南極大陸上也不斷有新的發現傳來。
  • 鯊魚存在了5億多年,而恐龍只存在一億多年,鯊魚有什麼秘訣?
    而在2億年以前,地球陸地上的統治者是體型龐大的恐龍。雖然生活在陸地上,但有一些恐龍的體型甚至超過了在海洋中生存的鯊魚,比如易碎雙腔龍,體長可達70米,重量超過180噸,相當於40多頭大象的重量,跑起來就像一列移動的火車。可是,恐龍只存在了大概一億多年就滅絕了,而鯊魚卻存在了5億年之久,這是為什麼呢?
  • 那些遠古時代完爆恐龍已經滅絕的巨型怪獸
    文/煌朝老師(現/貨天然氣分析師帶你把握行情,交流hyc542100)都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吧,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一提到恐龍大家心中都應該是兩種想法並存,既恐懼又好奇。對於這麼大的野獸,所有人都感到害怕,但是從未真是見過的實驗生物,人們對它又是好奇萬分。
  • 石斑魚一口吞掉鯊魚,只剩尾巴晃動!網友:鯊魚你好退群了…
    國慶長假第一天,不少遊客在武漢東湖海洋世界見證驚魂一幕:一條兩米多長的巨型石斑魚,將一條體長近一米的黑鰭鯊魚,一口吞食!遊客調侃:「石斑不發威,你當我是清蒸鯉魚啊!」上午10時20分,一條體長兩米有餘的巨型石斑魚,在海底隧道內停止遊動,嘴巴微張,靜靜的等待獵物靠近。此時,一條沒有防備的黑鰭鯊,搖頭擺尾地遊過來。
  • 非洲大陸的神秘恐龍,剛果恐龍真的存在嗎?真相又是如何
    早在6500萬年前,恐龍已經消失,可是,自從人類發現恐龍的化石以來,人們對恐龍的好奇和猜測也越來越多。有很多人認為世界上還存在恐龍,只是我們人類一直沒有找到而已。其中,關於剛果恐龍的猜測是最多、最神秘的。
  • 鯊魚VS大王烏賊?2米白鰭鯊身上現奇怪印記,或為巨型魷魚所為!
    對於遼闊而神秘的深海,科學可以解釋的內容與人類的想像力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空間。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人類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來講述深海裡有怪獸怪物的荒誕故事。比如北海巨妖克拉肯(Kraken),觸手幾十米長,可以輕易傾覆船隻並捕殺鯊魚等等。那深海裡是否真的存在所謂的「克拉肯」呢?
  • 挪威帥小夥意外捕獲深海神秘遠古魚類,真身竟然超越了恐龍時代!
    最近一名19歲的挪威小夥在這一海域發現了一條「未曾見過」的神秘怪異魚類,其當時就是在捕捉藍色比目魚,卻沒想到有了這一意外收穫……深海挪威小夥深海垂釣,捕獲神秘遠古魚類,魚名源於希臘神話怪獸!頭部特寫Chimaeras Monstrosa Linnaeus是鯊魚的近親,發跡於4億年左右,真身竟然超越了恐龍時代。
  • 恐龍和遠古昆蟲都體型巨大,和當時空氣含氧量有關嗎?不只是這樣
    恐龍生活的時代距離今天至少已經過去6500萬年,其實在恐龍生活的時代以及之前的時期,不但是恐龍的體型可以長得特別巨大,其他的動物也很巨大,比如在3億年前石炭紀,就是有很多巨型節肢動物,那個時候的蚊子就比現在的蚊子大3~5倍,蜘蛛像盆栽吊蘭一樣大,有的蜻蜓甚至有1米長,就像老鷹一樣,千足蟲可達1.55米,像條長蛇一樣,有一種巨型蠍子的體長可達2.4米,而巨型蜈蚣的體長達
  • 《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
    海洋中遊弋著巨大的鯨魚和鯊魚,陸地上生活著貓科動物、大象和長頸鹿。然而,化石記錄下的地球歷史顯示,這些生物僅僅是那看不見的生命之樹中的一個細小枝杈,究其源頭能回溯到數億年前。&nbsp&nbsp&nbsp&nbsp這本《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將帶領孩子踏入時光隧道,回到無比神秘的史前時代,開始一段了解古生物與恐龍的驚嘆之旅。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霸王龍是恐龍界的「頂級明星」,也是史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因此,只要提到恐龍,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龍,甚至許多人認為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生物。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恐龍時代比霸王龍還要強的恐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霸王龍到底有多強?
  • 大同遠古恐龍時代
    湖周圍生活著一個以大型蜥腳類恐龍為代表的恐龍家族。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溫順的植食性恐龍,有體長20—30米的不尋常華北龍,有具備驚人防禦力的天鎮甲龍,還有會遊泳的鴨嘴龍以及擁有鋒利前爪的躍龍。它們在大同這片土地上取食、嬉戲、爭鬥、繁衍,最後走向消亡。
  • 四川現60釐米巨型恐龍足跡 盤點史前十大恐龍(組圖)
    近日,瀘州市古藺縣桂花鄉恐龍足跡數量第三次得到刷新。記者了解到,繼前兩次發現500餘個恐龍足跡後,桂花鄉在小地名石廟溝、雷背、石花灣三個地點,又發現了70餘個恐龍足跡。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邢立達為探訪恐龍足跡第三次來到桂花鄉,據邢立達介紹,此次發現含蜥腳類、鳥腳類和獸腳類三類恐龍腳印。通過對腳印走向和大小的細緻勘察,發現了1億年前食草恐龍成群活動的證據和分布密集的中小型肉食恐龍足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足跡化石現場還出現了「龐然大物」的痕跡,其留下的腳印直徑約60cm,厚度達20cm。該腳印特別巨大,令專家們震撼,屬恐龍足跡的重大發現。
  • 從恐龍到巨齒鯊,為何越來越多史前生物被「復活」
    這些特徵都在突出這種指向一種無限深淵的原始力量,突出在這種神秘威嚇面前的畏怖、恐懼、殘酷和兇狠。與此同時,與人類臆造的怪獸相比,曾經生存在地球上的史前動物又能夠給人一種虛幻的真實感。許多人(特別是孩童)在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恐龍骨架時都會不由自主地發問「如果恐龍生活到現在會怎麼樣」,而在銀幕上現身的史前動物可以說恰好能夠滿足這種觀眾的獵奇心理,從而帶來更加新鮮的視聽刺激。
  • 神秘巨型金屬柱越來越多!在波蘭成對出現,是人為還是外星人?
    最近,美國一個藝術團隊出面聲明:「神秘巨型金屬柱是他們所為!」,而這群人到底是為了蹭熱度,還是所言不虛呢?最近這段時間世界各地爭相出現一種「神秘的巨型金屬柱」,尤其是波蘭,總是以成對的方式出現,這背後到底是人為還是外星人在背後操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