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遠古時代完爆恐龍已經滅絕的巨型怪獸

2020-12-21 百家號

文/煌朝老師(現/貨天然氣分析師帶你把握行情,交流hyc542100)

都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吧,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一提到恐龍大家心中都應該是兩種想法並存,既恐懼又好奇。對於這麼大的野獸,所有人都感到害怕,但是從未真是見過的實驗生物,人們對它又是好奇萬分。下面向大家介紹17種可怕的史前生物。

1. 淡水碳龜(Carbonemys)

碳龜與40英尺(12米左右)的泰坦巨蟒出現時期相似,大約在6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晚期,在那個時代,爬行動物是地球上的主要生物。它被歸類於側瑾龜科。由於它的脖子太長無法縮到硬殼中,故在休息時,只能將脖子彎一邊。

2. 巨猿(Gigantopithecus)

巨猿最後一次出現應該是10萬年前,它的高度可能已超過3米。由於尚未了解到它完整的骨架,所以關於巨猿的絕大多數訊息都是推測而來,然而一些已知訊息揭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在猿與大猩猩之間,巨猿的骨架結構更接近大猩猩的骨架,尤其是其顎骨的構造。

3. 巨型蜻蜓(Meganeura)

不知道在古時候,巨型蜻蜓是不是像現在的蜻蜓一樣能輕易捕獲。然而,由於它有猶如老鷹般的體型,讓它可以以很多生物為食,如現今的小型兩棲動物,爬行動物,以及哺乳動物等。

4. 帝王鱷(Sarcosuchus)

它是地球史上最大的鱷魚,大約有一輛公車的長度。它大約生活在1.1億年前的撒哈拉沙漠,單單它的頭骨的就有6英寸(1.8米左右)。跟現今社會裡鱷魚一樣是一個很可怕的動物,只是這個比現在的要大很多很多。

5. 梅爾維爾鯨(Livyatan Melvillei)

猛獸梅爾維爾鯨的大小與現今的抹香鯨差不多,生存與1300萬年前。雖然現在的抹香鯨主要以魷魚為食,但是看梅爾維爾鯨的牙齒就知道,它具有更大的食慾,它一般以大型食肉魚類甚至是以不同種的鯨魚為食。

6.萊茵耶克爾鱟( Jaekelopterus)

它大約有8.2英尺(2.5米)長。從被發現的化石可以看出它跟節肢動物如昆蟲,蜘蛛,螃蟹一樣,都具有堅硬的外殼骨架,具節的四肢,以及分段的身體。據說這些動物會捕食其他的節肢動物,甚至是一些魚類。

7. 布龍度蠍子(Brontoscorpio)

布龍度蠍子是最先擁有雙棲能力的生物之一,體長3英尺(0.9米)。它具有大約燈泡大小的刺針以及兩對鉗子,較大的一對鉗子用來捕捉獵物,之後再利用小一點的鉗子來撕裂所捕獲到的獵物。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地球主宰者:那些年的地球霸主
    在當時已有恐龍,但是恐龍見到它們拔腿就跑,不過,沒經過多長時間,槽齒類動物滅絕,把霸主地位讓給了恐龍。是地球上爬蟲類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其中代表動物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由於當時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就是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
  • 你以為同一個時代的恐龍滅絕,鯊魚倖存了下來?並不是這樣!
    其實鯊魚和恐龍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物種,當然您不要以為鯊魚能生存下來是因為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出現的,恰恰相反,鯊魚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恐龍還不知道在哪呢!裂口鯊和現代鯊魚的口部區別恐龍最早出現在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3億年都不到,所以說鯊魚跟恐龍比起來不過是個後來的小弟弟而已,不過與恐龍相比,也許鯊魚在地球上天敵應該是遠超恐龍的,比如:1.四億年前的史前巨型魚類
  • 十大遠古滅絕動物離奇復活!
    如果讓這些遠古滅絕動物再次復活,和我們一起在地球上生活,真不知道到時候會是怎樣的光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再次被發現蹤跡的遠古滅絕動物。  十大遠古滅絕動物1、愛爾蘭大鹿  十大遠古滅絕動物6、巨型帕盧斯蚯蚓
  • 遠古時期的5大巨型怪獸,一隻蝦入榜前三,霸王龍只排倒數第二
    遠古時期的5大巨型怪獸,一隻蝦入榜前三,霸王龍只排倒數第二從整個的生物進化來看,人類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奇蹟,畢竟在諸多的物種當中,最終竟然是脫穎而出成為了唯一的有智慧的群體。而滾滾歷史長河中,我們所不知曉的存在不計其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遠古時期出現的幾大兇猛的野獸,都看看它們分別是啥。
  • 重慶公園出現巨大腳印,形似雞爪,或與遠古生物有關!
    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很多巨型的史前生物便是地球的霸主,比如我們的老朋友—恐龍。我們想要研究遠古時代必然少不了化石的蹤影,前段時間在重慶的歌樂山森林裡,就有一支探險隊發現了一些神秘的腳印,它們是誰留下的呢?
  • 從恐龍到巨齒鯊,為何越來越多史前生物被「復活」
    直到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才決定性地改變了這個局面,這部裡程碑式的作品運用電腦特技製作的恐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標誌著電腦特技在視覺文化時代開始成為塑造史前動物真實形象的重要手段。「侏羅紀」系列影片迄今已經拍攝了五部,登上銀幕的各種恐龍形象已經到足以以假亂真的地步,恐龍的種類也不再局限於暴龍、梁龍、迅猛龍等「明星」物種。除此之外,1999年的《史前巨鱷》也被認為是一部「透過栩栩如生的鱷魚模型,以及電腦輔助的逼真效果,是能讓觀眾在影院體驗恐怖氣氛的電影」。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三疊紀晚期,這種「史前巨獸」被稱為恐龍天敵,能肆意捕殺恐龍!
    三疊紀晚期,這種「史前巨獸」被稱為恐龍天敵,能肆意捕殺恐龍!在三疊紀晚期,早期恐龍便開始出現了,這個時期有著已知的最早的恐龍腔骨龍,地球上第一種巨型食草恐龍板龍,以及其他體型較大的食草恐龍,祿豐龍,裡奧哈龍等等,由於腔骨龍的體型較小,很難捕捉大型食草恐龍,所以普遍認為他們主要以同時期的蜥蜴類和昆蟲為食,而約束食草類恐龍過度發展的偉大使命,則交給了一種早期的恐龍殺手,手獸!
  • 萌萌的六角恐龍,因長得可愛受人追捧才沒滅絕,野外幾乎已經絕跡
    大家一聽恐龍,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那些又高又大,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六角恐龍難道也是那樣的嗎?當然不是,六角恐龍不過是我們給這種小萌物起的別稱,人家真正的學名應該是美西鈍口螈,它屬於蠑螈的亞目,但是其漂亮程度比起蠑螈來,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 大同遠古恐龍時代
    2.35億年前,恐龍在地球上出現,到距今0.65億年時滅絕,在地球上生活了1.7億年之久。那時的地球氣候與現在有很大的不同,生物大都沐浴在溫暖的空氣當中。中生代時期的大同同樣是恐龍的樂園。當時,這裡的環境屬於亞熱帶氣候,溫暖溼潤,雨量充沛,與現在馬來西亞的氣候極為接近。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會怎樣?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遇見恐龍
    恐龍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怎樣?事實上,人類能存活是個奇蹟:人類從史前靈長類進化而來,而靈長類從哺乳類動物進化而來。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時期,爬行動物是地球的霸主。大滅絕時期最先死去的是大片的森林,因為全球遮天蔽日的灰塵阻擋了足夠的陽光。滅絕事件給所有大型生物和奔跑迅速的動物帶來滅頂之災。
  • 解讀侏羅紀時代,曾經的那些恐龍,您認識幾種?
    解讀侏羅紀時代,曾經的那些恐龍,您認識幾種?   .............................................................................................
  • 遠古鯊魚意外躲過大滅絕
    科學家發現,一些小型鯊魚在遠古海洋中遨遊的時間比科學家原先預計的要長得多,它們一直存活到了1.2億年前。這表明,深海環境可能在「大滅絕」事件中為許多掠食者提供了庇護所。  大約2.5億年前,地球上有約90%的海洋生物物種消失,這一事件被稱為二疊紀與三疊紀滅絕事件。在地質年代的5次大型滅絕事件中,這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因此又被稱為「大滅絕」。
  • 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2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3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4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5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 走,到海棠灣看恐龍去,帶你玩遍「侏羅紀恐龍時代」!
    恐龍,遠古時期生存在地球上的霸主,也是水稻國家公園的招牌景觀之一,受到了眾多大小恐龍飯們的喜愛。 慕名而來的你們,是否真的了解恐龍呢?今天,海棠君從恐龍生活的的三個時期開講,帶大家一同了解我們的遠古霸主。 Q1.什麼是恐龍?
  • 恐龍時代 神秘巨型鯊魚群為何消亡?
    1996年,古生物學家在桑坦德市附近的西班牙北部海岸發現了一隻巨型鯊魚的骨骼遺骸。在這裡,沿海地區包括米高的石灰巖牆,這些牆是在大約8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沉積的,當時恐龍仍在世界上漫遊。維也納大學的科學家現在檢查了這些材料,並能夠將這些遺骸分類為已滅絕的鯊魚科(Ptychodontidae),該科在白堊紀曾經非常成功,但在白堊紀滅絕事件之前突然消失了。
  • 揭秘史前「恐龍天敵」,據說一口能吃掉一隻恐龍,專家:你想多了
    儘管如此,人類對恐龍滅絕的探索從未止步,然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遠古時代有種體型非常龐大的青蛙一口吃掉一隻恐龍,還是它的天敵。乍一看還真的覺得是無稽之談,在7000萬年前,哪有動物的體型能夠比恐龍還大,要知道有些恐龍的體型已經超過50米,許多動物在他們眼裡都是小螞蟻,即便它們能夠把恐龍吃掉,那也得一口口的啃,一口吞掉實在是太誇張了。
  • 遠古琥珀中發現咀嚼恐龍羽毛的「白堊紀蝨子」
    ,科學家在一塊琥珀中發現遠古新物種蝨子正在咀嚼恐龍的羽毛,提供了部分昆蟲以恐龍羽毛為食的最早證據。雖然人們傳統地認為恐龍是長有鱗片的爬行類生物,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考古研究證實許多恐龍物種生前都長有羽毛,化石記錄的空白使科學家無法知曉「羽毛恐龍」是否像現代鳥類一樣解決蝨子的騷擾。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蒼蠅作為「四害」之一,它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4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們在恐龍時代就以恐龍的殘羹冷炙,甚至是屍體為食了。 也就是說,蒼蠅可是吃過恐龍肉的存在。但是,在白堊紀的末期,恐龍經歷了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恐龍滅絕殆盡。那麼,為什麼小小的蒼蠅卻能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未來還會出現恐龍級別的生物嗎?機會渺茫,人類成為了生物的天敵
    審核:小文引言:從眾多關於恐龍的考古資料看來,這一曾經統治地球長達一億多年的物種在大約兩億多年前就出現了。恐龍估計是地球生物史上存活時間最長的生物了,因此有人想知道,在恐龍統治時期內,它們是否出現過滅絕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