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是什麼意思,門前草可以看出什麼?
泱泱大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而農村俗語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精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俗語,卻包含了了「仁義禮智信」、以及豐富的人生哲理。所以來看,這農村俗語自然是古人的文化傳承,也是後人們的前進方向。因此來說,作為後人們,能夠理解俗語或看懂俗語,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在農村裡有這樣的俗語,它是「觀其型,言其表」的,而老祖宗也是從外在的事物上,也是能夠看清裡面的因素。而這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老祖宗又從門前草又可以看出什麼呢?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的意思
從淺面上來說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了解,其意思是說:你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看到他家的大門前雜草叢生,並沒有修剪的跡象,就知道了這家的家庭狀況,以及生活是否貧富。而不是依靠這家人是否有沒有寶貝,從而改變你對他家的看法。所以這「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這句俗語也是這麼來的。
上面只是表面的含義,但是這句俗語卻有深層意義:說如果觀察一個人的時候,必須觀其型,言其表,才能了解這個人是否有內外的素質。如果一些人從外在上粗口連篇,其內在也不會有多大本事的,心理也並不十分強大。所以來說,這古人常說的「相由心生」自然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而關於「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的俗語是否準確,我這裡還有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叫陳藩的年輕人,他十五歲時候就有常人沒有的志向,要以天下為己任,解救天下蒼生。
而這個年輕人天天埋頭讀書,從不打掃屋內,導致自己的房間凌亂不堪。在某一天的時候,有客人來訪,看到陳藩這個年輕人雖然很上進,但是屋裡的環境卻是一團糟,於是就問陳藩為什麼不收拾一下屋子。
而陳藩趾高氣昂的回答道:「我將來是治理天下的,這小小的屋子掃什麼!」而這位客人卻說了一句千古流傳的話:「汝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在此以後,陳藩幡然醒悟,在長大以後也成就了一番事業。
所以我們從上述故事來看,這和「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的俗語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做人只有掃除自己的門前草,才能更會幹大的事情。而我一位同事卻是「不掃自己的門前草」,而導致自己還是光棍一條,我再來說一下:
關於同事「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的事情:
同事是很懶惰的,他下班後寧願花時間打遊戲,也是不清掃自己的房子的。一天我去他租的房子裡玩,進門就被同事的室內驚呆了。
同事的屋子裡一股臭味撲面而來,地上各種垃圾袋、方便麵逮撒了一地,各種菸頭也是隨意丟在地板上。不僅如此,同事的床單從大紅色也變成紫黑色,枕頭和被窩也是出了腦油。
看到這樣,我頓時明白了為什麼他的女朋友離他而去了,就這樣不掃一屋的人,他何以對自己的女朋友好呢,而女朋友自然也是看不慣同事這樣「髒亂差」的。所以來說,從同事的這件事情來看,這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還是很貼切的。
那麼農村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在現代實用嗎:
我認為這句俗語同樣適用於現代的,如果你開了一間商店賣東西,如果門頭的外面髒亂差,各種垃圾在門口的周圍,估計就是你商店裡的東西質量再好,價格再實惠,估計門前的顧客也是冷落門庭,沒有一人去你的商店購買東西的。
同理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去和別人洽談一件生意。而此人頭髮不洗、鬍子不刮一副邋遢的模樣,當這個人見了自己的合作夥伴的時候,即使自己的價格再優惠,但是這樣的生意也是要黃的。
因為別人從你的外觀第一印象,就能看出你這個人在生意上做的工作是否細緻,因為不懂得打扮自己的人,自然更不懂得處理以後得事物。所以來說,這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不僅應用於古代,也是非常適合於現代發展的。
所以來說:
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還有有很大的哲理的。而這句俗語教導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這小小的門前草,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家中的情況,一個人的內在修為。因此來說老祖宗留下俗語還是有很深刻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