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女明星各個傾倒眾生,她們擁有絕世容顏,婀娜身姿,傾國傾城,傲世芳華。但其中卻有一個女孩,容貌身材被好萊塢批判得一無是處卻憑藉自身精湛的演技、敬業的精神和敢闖、敢拼不服輸的彪悍性格為自己開闢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她就是貝蒂戴維斯,人稱電影第一夫人,華納兄弟第五人。
貝蒂戴維斯出生在美國,父親是一個商人,性格冷峻陰沉,母親性格要強,父母經常爭吵,終於在貝蒂7歲時,兩人離婚。因為父親很快要重組新的家庭,所以貝蒂和妹妹就跟隨母親生活。離婚後,母親窮困,但是卻並沒有氣餒,她積極尋找工作,聽說攝影很賺錢,就決定投身攝影行業。母親開朗、堅強的性格影響了貝蒂的一生。
因為母親從事攝影的原因,貝蒂從小就開始接觸鏡頭,她還時常為母親做模特,所以在鏡頭前她從不怯場,且舉止自然。因為一直學習舞蹈的緣故,貝蒂小時候希望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是在18歲和母親、妹妹一起觀看了一部戲劇作品使她對演員這個行業產生了興趣。戲劇可以演繹不同的人生,展示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同樣是舞臺表演,這要比單純的跳舞要有趣多了。她把想法告訴了母親,一向支持女兒的母親贊成女兒的想法。
貝蒂的母親是一個從不會被生活打敗的人,每次遇到困境她總是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身上仿佛擁有無窮的力量,不知認命是何物。戲劇學院學費昂貴,母親主動找到學院,講述女兒對演繹的熱愛,做事的努力與認真,並提出了分期付款的解決方案。學院被她們誠懇、熱烈的態度感動,同意了這個提議。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貝蒂極其珍惜,她認真聽課,用心揣摩人物心理,刻苦訓練,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稱讚。正是在學院正規的訓練使得貝蒂擁有了厚積薄發的資本。
從學院畢業後,貝蒂憑著優秀的舞臺表現贏得了在百老匯演出的機會,因為出色的表演被好萊塢注意到,環球公司邀請貝蒂到洛杉磯工作。貝蒂開始並不想去演電影,她覺得戲劇表演才是正宗的表演藝術,但是母親卻鼓勵她大膽嘗試,並且變賣了汽車湊夠了盤纏陪她前往洛杉磯。結果剛來到洛杉磯就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司機在火車站轉了一圈沒有看到一個「像明星」的人,就回去了。貝蒂和母親在火車站等了很久,最後還是自己到了公司。一進公司個頭嬌小,張著娃娃臉的貝蒂就衝公司發火,為什麼沒人過來接我們,得知原因後她很受傷,我哪裡不像明星了,雖然穿得不華麗,但是我手裡還抱著一隻小狗呢。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女星們長相偏豔麗大氣,而貝蒂則是娃娃臉的可愛長相,她的外形並不吃香。有人甚至說,就憑你的長相還想拍電影。有一次公司讓她躺在一張椅子上,讓十幾個男人一次過來吻她,她本想藉此機會展現演技,但卻發現她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人在給男演員試鏡。因此環球公司和她合作了幾部影片之後就和她解約了。還好因為參演的影片,使她的演技得到了關注,華納兄弟向她拋來了橄欖枝。但是到了華納兄弟境況仍不容樂觀,雖然拍攝的電影《扮演上帝的男人》得到了人們的好評,但之後公司給她的都是一些相似的角色。作為一名對事業有追求,有抱負的演員來說,固定形象可不是一件好事。她很苦惱,母親這時建議她趁此機會多學習優秀演員的表演方式,加強專業技能的訓練,她就在不被重視的階段觀摩了很多優秀演員的作品,尤其是葛麗泰嘉寶的電影。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毛姆小說《人生的枷鎖》要搬上熒幕了,因為女主角是一個心理扭曲,報復心極強的「潑婦」,很多女演員因為擔心損害自身形象而不敢接演。但是貝蒂毫不在意,她不在乎什麼溫良賢淑的端莊形象,她只希望能夠塑造出不一樣的熒幕角色。她參演了此片,據說當時和她演對手戲的男演員萊斯利霍華德看她是個年紀輕輕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並沒有把她放在眼裡,結果幾場戲演下來她發現這個26歲的女孩實力不容小覷,於是態度轉變。憑著對表演藝術的刻苦鑽研,《人生的枷鎖》取得了很大的反響,作為女主演的貝蒂更是被觀眾和影評家讚不絕口。人們很難相信一個26歲的年輕女孩能把這樣一個複雜善變的角色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
貝蒂用演技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自己的優秀,沒有被認可的美貌,沒有金錢,沒有運氣,都沒有關係,只要有實力和膽量,一樣可以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人們對貝蒂寄予厚望,認為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非她莫屬,結果她連提名都沒有,這讓觀眾們無法接受,紛紛寄了投訴信,奧斯卡委員會不得已給她補了一個提名,但最終獎項並沒有發給她,但是她的聲望比當時的得獎者更加強大。在第二年,她憑藉《女人女人》再次入圍奧斯卡,並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人們都明白,《女人女人》影片質量並不優秀,之所以將獎項發給貝蒂,是為了彌補去年的失誤。
曾經被所有人否定的女孩,如今讓好萊塢權貴們屈膝將功補過,她的演技就是這麼出色這麼讓人折服。可是即便擁有如此的精湛的演技,她還是受制於公司無法出演多樣的角色。公司給她安排的都是相同類型的角色,這讓她心生不滿。於是她跑去英國拍攝了兩部影片,這可惹怒了好萊塢。公司將她訴至公堂,投訴她違反合約,她也積極應訴,勢必要為自己討公道。這是個體和巨頭的官司,整個好萊塢權貴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是不允許這場官司輸給一個演員的。因為只要輸了官司,演員們就自己擁有了選角權,勢必損害公司們的利益。官司輸了,貝蒂仍氣勢洶洶地想要繼續上訴,但是華納兄弟不願意放棄貝蒂,做出了讓步,之後推薦給她的都是性格多樣的不同類型的角色。不久她就憑藉《紅衫淚痕》獲得了第二座小金人。三四十年代是她事業的黃金期,她成為了好萊塢頂級女星,是華納兄弟的招牌,人稱「華納兄弟第五人」。
貝蒂是一個用心鑽研角色,尋求演技的演員,為了角色她不會在乎自身形象。《江山美人》裡她將自己眉毛剃掉,髮際線抬高,力求讓形象和油畫中的伊莉莎白一世吻合。在電影方面,她的心思一向只放在如何塑造角色上,並不顧及其他事情,再加上她的性格向來強勢,說一不二,在電影方面更是達到了苛刻的程度,她的人緣並不是很好。有工作人員說,前一秒還有說有笑氣氛熱烈的劇組,只要她一出現,下一秒立馬鴉雀無聲。
想想也是,一個毫無背景,自身條件又被全權否定,也不肯通過走「捷徑」獲得機會的小演員,除了死命鑽研演技,不斷突破藝術壁壘,還能憑藉什麼走通電影這條路。她只有自律,自強,對自己苛刻才能獲得千載難逢的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緊張情緒難免會影響她的人際交往,工作人員的小小失誤都有可能拉緊她的神經。也因此,她與憑藉美色上位的窮克勞馥關係交惡,兩個人你爭我鬥了半輩子,而她與拿走她垂涎角色「斯嘉麗」的費雯麗卻關係友好,因為後者同樣是演技精湛的藝術家。
她的一生充滿鬥志,無論境況如何艱難都一如既往的昂揚向前。也正因為這樣不服輸的性格,她才為我們帶來了那麼好的藝術享受。就如同她的墓志銘所寫的那樣「我的一生都在鬥爭,這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如果一切都是平靜的,我就會打破這種平靜。如果一切都是簡單的,我就讓一切變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