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儲備豬肉投放,進口豬肉增加,以及屠企調控打壓等多方因素影響下,生豬價格終究還是沒能穩步節前上漲的步伐,再度迎來了行情回調,進入了下行通道。雖然就目前來看,豬價下跌的力度並不明顯,但是隨著豬價下跌行情的不斷發酵,一旦養豬戶抗價惜售不再堅持,集中拋售的出現,勢必會加快豬價回落的速度。隨著市場豬肉供給的逐步充裕,未來豬價恐怕也會越來越難以「吃香」!
今天是12月22日,農曆的11月初八,冬至剛剛過去,豬價上漲就「熄火了」,讓不少養豬戶難以接受。要知道再有9天就是元旦佳節了,陽曆新年的來到,終端市場豬肉消費也會進一步增加,伴隨著節日消費的刺激,豬價勢必會再度上一個臺階。可是世事難料,豬價行情說變就變,不僅沒有等來豬價上漲,相反卻迎來了一波不小的降價潮。
根據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日豬價呈現大面積下跌態勢,下跌的省份達到了11個之多。而且沒有一個省份上漲飄紅的,綠油油的市場行情讓養豬戶感到一陣寒意而來。其中豬價下跌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地區,單日豬價跌幅達在0.1~0.3元/斤。而緊隨其後的是河南,湖南,山東,安徽,廣西等地,豬價跌幅在0.1~0.2元/斤。而前兩天豬價漲勢較猛的西南地區,豬價目前暫時企穩,主要得力於近期醃臘消費的助理。不過隨著新一輪豬價下跌的帶動下,行情企穩恐怕也維持不了不久。
其實當前豬價下跌並不是空穴來風,早在十月份的時候,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豬價就已經進入了下行周期。只不過由於養殖成本的上漲,加上豬價的持續下跌,讓養豬戶產生了較強的抗價情緒。而臨近年底,冷鏈問題的不斷出現,引發了人們對凍肉的排斥心理,加上進口凍肉受阻,中南六省活豬禁運,資本市場看漲後期豬價,隨著南方醃臘季節性消費的來到,藉機炒作豬價,導致豬價從11月下旬開始不斷攀升。
但是豬價高企的背後,帶來的是市場消費的清淡,人們對高價豬肉牴觸情緒增多,替代消費的不斷增加,都給豬價上漲帶來了隱患。只是由於沒有明顯的市場利空因素,豬價行情走勢處在一個漲跌兩難的狀態。但是進入12月17日以來,隨著國家調控機制的出臺,2萬噸凍肉投放市場,豬價的風向逐漸明顯了起來,一些規模化養豬場看風使舵,為了高價變現開始加快手裡生豬出欄進度。屠企收豬難度降低,隨即從剛開始的試探性壓價,變成了實際性壓價。
所以,當前豬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豬肉消費疲軟,生豬價格缺乏上漲支撐。另一個就是國家的出手調控,2萬噸凍肉投放雖然數量有限,但是後面帶來的實際影響要遠遠大於這兩萬噸的儲備豬肉。因為生豬調控從來都不是一時興起心血來潮的,後面會有一系列措施的,豬價不到預期目標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正是介於這種擔心,規模化養豬場才會率先扛起出欄大旗,繼而帶動整個市場豬價出現下跌回落。如今豬價下跌原因已找到,接下來豬價走勢會如何呢?業內豬價預測專家表示:利空因素增多,豬價上漲恐將要「涼涼」,下一步豬價下跌或將進入倒計時!
1、密集型投放已開啟,三萬噸儲備豬肉將來到。根據華商儲備發布的最新消息,為了進一步穩定豬價上漲,保障元旦春節豬肉供應,決定在12月24日組織展開中央儲備豬肉投放競價交易。據悉這批儲備豬肉投放數量為3萬噸,而前期兩萬噸儲備豬肉投放已經引發行情回落,如今凍肉還沒有完全消化完畢,又有三萬噸來到,可見對市場豬價衝擊影響該有多大。根據以往的慣例來看,每次凍肉投放都會伴隨一波豬價行情的回落,而這次肯定也不會例外。
2、進口豬肉的恢復。前期因為冷鏈問題,豬價回落,短期內暫停了進口豬肉通道。而隨著國內豬價的不斷走高,為了平抑豬價,我國買手重啟了進口豬肉。根據權威消息,本周17日美國出口豬肉數量再創新高,達到了8.42萬噸。而我國購買數量達到了3.77萬噸。從發貨日期來看都很緊迫,年前這批進口豬肉或將陸續到港。大量廉價的進口豬肉來到,勢必會進一步打壓國內生豬價格的行情上漲。
3、產能的大幅增長。今年以來在豬價行情的走高,以及國家補貼扶持下,生豬產能得到了較快恢復。特別是進入下半年,隨著前期補欄效應產能的釋放,生豬出欄數量也是大幅提高。根據農村農業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11月末國內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常年水平的90%以上。也就是說當前市場生豬供應已經基本得到保障。按照正常十幾元一斤的豬肉行情來看,當前豬價虛高不少。豬價上漲並不是因為欄裡缺豬,而是抗價惜售炒作導致的。
而如今已經臨近年關,離過年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市場生豬利空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看來留給豬價上漲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一旦豬價行情不能持續,引發養豬戶拋售的出現。下一步豬價上漲或將進入倒計時。所以對於養豬戶來說,也要審時度勢,把握機會適時出欄,爭取利益最大化,不要被屠企和資本給割了韭菜!對此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