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明星和狗仔隊,兩者之間向來有著道不盡的恩怨。
雖說明星是公眾人物,早已習慣了在鏡頭下生活,但狗仔還是能有一百種方式,把他們逼到崩潰的邊緣。
因此,我們經常能看到各路明星怒懟狗仔,甚至在鏡頭前大打出手的新聞。
陳冠希和狗仔之間的恩怨情仇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場明星與狗仔間的生死對決——《狗仔隊》。
這部電影還有個別名,叫《狙殺狗仔隊》。
聽名字就知道,這場恩怨非同小可。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片中的主角非要「狙殺」狗仔們不可呢?咱們還是先從劇情講起。
片中的男主拉萊米,是個好萊塢動作巨星。
在人前,他是妥妥的C位大咖,看上去風光無限。
但也正因如此,他的生活幾乎沒有隱私。
出門購物時,他不出五秒,就會被熱情的影迷認出;
傍晚晨跑時,即使一個人跑到海邊,他也不得清淨。
但真正讓他煩躁的,不是這些路人和影迷,而是無孔不入的狗仔隊。
他們經常潛伏在他周邊,偷拍他和家人、朋友的照片,甚至編造謠言供人吃瓜。
對此,男主早已接受現實,見怪不怪。
但他唯獨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年幼的兒子,也整天受到狗仔隊的騷擾。
有一天,男主送兒子出門踢球,發現了躲在暗處、猛按快門的狗仔。
他走上前去,本想勸阻對方。但對方並不服氣,兩人當場硬懟了起來。
不僅如此,對方還以曝光更加「勁爆」的照片相威脅。
男主一怒之下,就給了狗仔一拳。
但他沒想到,狗仔身後一下子又竄出幾個同夥。
他們不僅拍下了男主打人的照片,還一紙訴狀將他告上了法庭。
就這樣,男主陷入醜聞。不少合作夥伴,也因此棄他而去。
為了儘快平息風波,他同意支付賠償,但卻拒絕道歉,並在電視節目上,竭力向公眾解釋當時的真相。
看到男主這麼高調這麼「剛」,幾個狗仔懷恨在心。
隨後,他們利用「職業之便」,開始肆無忌憚地騷擾男主——
又是常年在他家門口蹲點偷拍、翻找垃圾,炮製醜聞;
又是逮著機會就接近他的妻子,企圖破壞他的家庭。
就在男主忍無可忍的時候,更加悲劇的事情發生了。
一天,四個狗仔追車跟拍男主一家。
在兩路夾擊+閃光燈的暴擊之下,男主發生了車禍。
他的妻子和兒子當場重傷昏迷,他也一時無法動彈。
而四個狗仔見此狀況,第一反應竟然不是報警或叫救護車,而是拿起相機一頓猛拍。
不僅如此,他們還各種擺弄男主一家,故意拍出不雅照片。
後來,由於監控證據不足,狗仔們謊稱自己是路過,輕而易舉逃脫了懲罰。
男主對此無能為力。好在他的妻子和兒子,都保住了性命。
不過,這場風波並沒有這麼簡單就過去。
因為沒過多久,男主又和這幾個狗仔狹路相逢了。而且這一次,他經歷了相當魔幻的一幕——
前腳偶遇了四狗仔中的一人,還遭到對方挑釁;
後腳他就目睹「現世報」,看到對方在他面前發生車禍,騎著摩託從山路上栽了下去……
千鈞一髮之際,男主抓住了狗仔。
但狗仔死到臨頭還在嘴硬咒罵,男主猶豫一秒鬆了手,任憑對方墜崖而死。
事後,他離開車禍現場,沒有人懷疑這個狗仔的死是場意外。
但男主的心理,卻因此發生了一點變化。
他隨後又從負責調查的警探口中,得知了那四個狗仔的身份——原來他們本身就是一群流氓混子,有人販過毒,有人是在逃強姦犯,還有人因為非法持有武器,處在緩刑期。
因為劣跡斑斑,這幾個人沒有正當職業,平時就靠挖掘名人的隱私賺錢。
聽到這兒,男主再也按捺不住憤怒的心情。
一場鬥智鬥勇的「復仇大計」,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於是,影片接下來講述的,就是男主如何對剩下的三個狗仔,進行逐一擊殺。
他沒有簡單粗暴地用暴力解決,而是選擇「高智商犯罪」——仔細研究對手三人的身份和性格,設計出不同的致命圈套。
比如說,對付那個非法持有武器的狗仔,男主就使用了「將計就計」+「借刀殺人」兩招。
首先,他在得知對方監聽了自己的通訊後,故意在電話裡說謊,引誘對方溜進片場;
隨後,又通知片場保安,將「偷摸進組」的狗仔逮個正著;
趁保安與狗仔拉扯之際,他將劇組裡的道具手槍,放進了狗仔車裡的外套口袋;
等狗仔駕車離去,他再一路跟蹤,並報警謊稱狗仔是個反社會槍擊犯。
等到警方車隊趕到現場時,被圍住的狗仔是一臉懵逼。
他伸手去掏證件,卻沒想到口袋裡多了把槍,剛取出來看兩眼,他就被警方當場擊斃,一命歸西了。
考慮到狗仔的犯罪前科、偷摸進組的行徑,再加上死無對證……男主這一整套操作,堪稱行雲流水,不留痕跡地就完成了首殺。
而且隨著復仇的展開,他與狗仔隊的處境,也發生了戲劇般的逆轉。
在影片的前半段,男主始終處於被動地位,是一個被偷窺的對象;
但現在,他為了了解對手、制定復仇計劃,開始反向偷窺狗仔們的生活。
從某種角度上說,他選擇的這種復仇方式,確實是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後來,男主憑藉「自學成才」的跟蹤技術,不僅成功找到剩下兩名狗仔的住址,而且還發現這倆人早已預感到大事不妙,自亂陣腳,發生了內鬥。
於是,他先是夜闖民宅,神不知鬼不覺地殺死了其中一人;
緊接著,又將兇器等證物藏到另一人家中,乾淨利落地完成了甩鍋。
在影片的最後,男主不僅洩了心頭之恨,還逃脫了法律制裁。
不少人看到這個結局、這個三觀,都表示簡直「難以置信」……
事實上,這部影片雖然題材看起來挺現實,但片中諸如男主複雜高能的殺人手段、狗仔們罪行累累的身份設定,都是極其戲劇化的設置。
說白了,這就是部「以暴制暴」的爆米花爽片,而且還是「專為明星定製」的洩憤爽片。
據說,這部電影的緣起,正是來自梅爾 吉布森等好萊塢大腕們,對於狗仔突破底線行為的痛恨。
梅爾·吉勃遜不僅是本片的投資方之一,還和眾多明星一同在片中刷臉客串:
既然現實中被騷擾了又不能反擊,那就拍部「虐殺狗仔」的電影自嗨,順便借角色之口來表明態度,想想還是挺搞笑的。
而且,說回劇情的話,我們會發現,其實不論片中的男主最後是否伏法,都不是個完美的結局。因為狗仔對他的騷擾和他的報仇,兩種做法都超出了道德甚至法律底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中,男主的計劃並非天衣無縫。
那個負責調查的警探,其實屢次懷疑到了他身上。
警探通過暗自調查,幾乎猜到了全盤真相。但他卻沒有選擇追查到底、揭露一切,而是默許了這場復仇。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雖然明白男主這麼做不對,但「如果有人傷害我的家人,我也不知道自己會做出什麼事」。
所以在我看來,影片雖沒有給出完美的結果,但卻以一個看似無解的問題,喚起了人們內心對於道德的自省與堅守。
沒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誰都可能因為利益或主觀情緒而做出不理智的事。但是,當每個人都因此而越過道德底線,矛盾永遠都不會被解決,只會變成冤冤相報的悲劇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