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的起源跟產地

2020-12-21 騰訊網

龍魚,隸屬骨舌魚科。骨舌魚科是一類古老的大型淡水魚,早在距今3億多年以前的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後來,隨著地殼的移動逐漸地把它們分散到世界各個大陸,如今分布廣泛,在亞洲,南美洲,澳洲以及非洲都能尋覓到他們的蹤跡。因為其神態威嚴,體形長而有須,鱗片多帶金屬光澤,善於跳出水面很高捕食小昆蟲,酷似中國神話中的龍,故俗稱龍魚。龍魚正式被生物學家發現始於1829年,當時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為其定名。後來專家學者們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印尼的蘇門答臘、班加島、比婆羅洲、泰國,甚至是澳洲、非洲發現了許多骨舌魚科品種,於是就按地域和不同的外觀、色澤把骨舌魚科細分成了十多個不同的品種。真正把龍魚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龍魚,原產地稱之為AROWANA,華人的發音為「亞羅娃娜」,是西班牙語「長舌」的意思。因其體型碩大扁長,軀幹覆蓋著碩大的、排列整齊的、閃耀著光芒的鱗片,口大,口唇角有兩條鬍鬚,遊動時候神態悠然,活像神話中的「龍」,故此得名「龍魚」。它至今仍保留著遠古時代的體型特徵,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

目前,全亞洲注目的焦點都停留在東南亞所產之龍魚身上,這一類型之龍魚,由於色澤紅亮,深受東方民族喜愛,根據婆羅州土著描述,他們的祖先與紅龍魚早就生長在當地,而是大約在 1970 年才被當地印尼人與華人飼養在家中池塘觀賞,到了 1978 才開始運銷國外,知道1980年由於過度的捕撈,使野生龍魚的數量直線下降,華盛頓公約開始明文禁止此類野生魚種銷售及撈捕行為,但是這依然不減人們對龍魚的喜愛與追求。直到後來那便是將受保護的野生紅龍(第一代)嚴格把關,禁止輸出。但是經由第一代野生龍魚所產下的人工子代之「後代」也就是「F3」(第三子代)在幼魚時期便植入野生動物辨識專用之晶片,並且向華盛頓公約組織申請註冊。經由所得到的申請售證方可正式銷售至其他海外國家。而這些輸入國(如日本、美國、中國大陸)也方能憑證得以免除國際輿論的壓力。

血紅龍:

血紅龍

它的分布一般是在卡普林斯河流域的中上遊較為廣擴的潭區或小湖區,血紅龍的特徵可以從二方面來辨識,體型與鱗片的表現,在體型上,一般以圓鈍炮彈型居多,會有這樣的體型表現主要系因為生長環境的關係,血紅龍的獵食行為以速度追食為主,所以需要較為流線的體型,它們的主食為小魚及小蝦等水生動物,在鱗片的表現上面,血紅龍的主色系分為三次發色模式,主色會蓋滿整片鱗片,但它的發色一般以黃橘開始,小魚整隻黃黃的,很容易與黃金紅龍混淆,差異仍在於鱗片的表現上,若仔細觀察第一次開始發色的血紅龍,我們可以發現他的鱗片上的黃色相當厚實,蓋過整個底色,而黃金紅龍則沒有這樣的表現,而且血紅龍的發色是呈現整隻發色的模式,所以一開始並不討喜,簡直是養只黃龍,當飼養到幼龍成長為亞成龍時,會發第二次色,此時在厚厚黃黃的鱗色上,會再發出一層橘紅色的色彩,在這個時期,有人會認為它是只橘紅龍,而這個色系會持續至八至九歲,當最後一次發色時,會在第二次發色的橘上整個轉變為深紅色,才完成整個發色,

辣椒紅龍:

辣椒紅龍

分布於卡並林斯河中遊,以表現可以區分辣椒紅龍與綠皮辣椒紅龍,在以往的分系之中,辣椒系的紅龍被歸為橘紅龍系列,那是因為與血紅龍相較之下,他們沒法如同血紅龍般有深重的暗紅色主色,真正拿印刷色卡去比較任何辣椒紅龍,我們可以發現確實如此,即使如此辣椒紅龍卻成為取代血紅龍的主力種魚,這是因為一般的辣椒紅龍它的發色,第一次發色便可以有橘紅的表現,這對於感觀為主的觀賞魚市場而言,能夠讓人較有信心購買

青龍:

青龍

一般分布很廣,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乃至遼國,有一說是菲律賓也有,青龍乍看之下與斑加很類似,但它的主要差異在於它不像班加一樣,有粉紅色的內框,各鰭色亦呈青綠色,整隻魚以體色上的青斑頗為明顯且具有代表性,然隨環境而不盡相同,

紅尾金龍:

紅尾金龍

實際應稱為蘇門答臘金龍,同樣也是以區域命名的魚只,其分布於蘇門答臘群島某些特定流域之中,因要與馬來西亞金龍(過背金龍區分)而命名為紅尾金龍,事實上金龍系的魚只,並不是紅尾的,不論是馬來西亞或蘇門答臘,他們同樣有尾鰭1/3上黑的特徵,與馬來西亞金龍的差異在於其鱗片高度沒法全部跨越背部,而僅能到達四排至五排。

馬來西亞金龍:

馬拉西亞金龍

馬來西亞金龍又稱為過背金龍,其產區為馬來西亞地區,主要原生產區為八丁燕鎮區與布奇美拉區域,它們的特徵為亮鱗五排以上並能跨越背部(不一定能每片跨過),背鰭下的鱗區飽滿,除此之外,鱗片的表現方式與蘇門答臘金龍不同,色彩的變化因角度不同而有差異。

現在而言,水族行業各種各樣龍魚的名字大致來分也離不開以上的母系龍魚產地,只是因為不同的漁場、培育手法、母代雜交等等手段來取的不同名字,目的呢顯而易見,如果叫浩哥來說那種更好的話呢,這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最主要一點,自己喜歡!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龍吐珠魚價格 龍吐珠魚圖片欣賞
    喜歡飼養風水魚的人很多都聽說過龍吐珠魚,對此很多不了解的人都會疑惑,這龍吐珠魚是什麼魚種,龍吐珠魚長什麼樣,價格要多少呢?   龍吐珠魚其實就是龍魚,龍魚又名「龍吐珠魚」(香港、澳門)、「銀帶魚」(臺灣)和「銀船魚」、「銀大刀魚」(日本),銀龍魚身材呈長帶狀,猶如中國的龍,而且龍魚繁殖產下魚籽,魚籽金黃色猶如龍珠,,最重要的一點,,在產完魚籽後,雄魚會將魚籽含在口中孵化,,所以龍吐珠得此由來。
  • 龍魚的常見品種簡介
    儘管市場上的觀賞魚五花八門,但是龍魚絕對佔據很重要的一席之地。龍魚憑藉著霸氣威武的外表、美好的寓意成了不少養魚人士所鍾愛的品種,那麼市場上常見的龍魚品種都有哪些呢?一、 亞洲龍魚亞洲龍魚主要是指產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龍魚,按照顏色主要可以分為紅龍魚、金龍魚和青龍魚。由於亞洲龍魚更加具有觀賞價值,所以也更加有名。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即翼山堂庭山再往東三百八十裡有座山,名叫即翼山(注①)。山上生長著許多怪異的野獸,水中生長著許多怪異的魚,還盛產白玉,有很多蝮蟲,很多奇怪的蛇,很多奇怪的樹木,總之就一個字——怪。即翼山十分險惡,人是上不去的。現今各種校本大都都把「猨翼之山」寫成「即翼山」,猨同「猿」。
  • 觀賞魚-龍魚的魅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魚-龍魚。聽名字就很霸氣把?(曾經一條紅龍售價在上百萬)今天就來聊聊龍魚的魅力。美麗硬僕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於一種原始的淡水魚。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門蠟等河流。湖泊。是屬於性情兇猛的魚類,主要食物就是魚蝦、(小時候養的小金魚就是龍魚的飼料)顏色呢,分為;金龍魚、銀龍魚、紅龍魚等。價位也是三六九等先來介紹金龍魚;金頭過背金龍魚是指爬背和珠鱗表現十分優秀。頭部百分之三十或者以上被金質所覆蓋的過背金龍魚。金龍之中,鱗槓的金色一直延伸到背部的個體稱之為過背金龍魚。
  • 頂級龍魚欣賞,你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這麼多龍魚
    綠皮辣椒紅龍這是印尼雅加達UTAMA銘龍,鮮紅鱗框搭配著濃厚的綠色鱗底,幾乎令人難以想像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優異形質的龍魚 攝影實長63公分 魚齡10歲3.五彩辣椒紅龍 細緻的鱗框包覆著多樣性色彩,是相當特殊且兼具潛力的龍魚 攝影實長45公分
  • 龍魚餵食一般餵多少?影響龍魚食量的四大因素
    龍魚飼養的難度不僅僅是水質環境比較難把握,更在於餵食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其中餵食量是很多朋友都難以把握的,生怕少了讓龍魚餓肚子,而多了又讓龍魚吃撐了還汙染水質!今天萌寵小編就告訴大家龍魚一般的餵食量多少才合適!
  • 魚商自述:全世界高端龍魚玩家的紅龍夢,都要從這個湖說起!
    魚商自述:全世界高端龍魚玩家的紅龍夢,都要從這個湖說起!前言:一位龍魚商人的自述故事,講的是自家從源產地印尼的聖塔倫湖起家龍魚生意的故事,喜歡龍魚的你,往下看就好。從我記事起,印象中父親大部分時間都是跟著爺爺在自家龍魚養殖場裡飼養龍魚,每天風雨無阻起早貪黑,即便在飯桌上的話題也離不開「龍魚」。 我就是在這麼一個龍魚家庭長大的。
  • 龍魚原產地的那些事,原來龍魚的原產地在這些地方!
    隨著飼養龍魚在水族界越來越流行,市場上購買龍魚的人也越來越多!那大家是否知道龍魚的家鄉在哪裡呢?龍魚是怎麼被當做觀賞魚而人工養殖的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龍魚原產地的那些事!自獨立後龍魚在70年代初期才作為觀賞魚走入家庭,記得當初飼養龍魚時,由於龍魚在成長期內,鰓蓋兩面會出現類似阿拉伯數字的線紋,常吸引一群賭徒天天前來觀看鰓蓋上的線紋變化,在多方猜測之下,只要想像力豐富,不難會把線紋與數字聯想在一起,如此眾多的賭徒裡,只要位猜中萬字票,那便是又靈又準了,而消息很快在群眾的渲染之下傳了開來,民間很快就進入你養我也養的境界中,可說是視龍魚如財神爺
  • 國內上萬的龍魚,國外不過是菜市場上論斤賣的菜!油炸大龍魚好吃
    來到龍魚原產地,我終於吃到了油炸大龍魚,還看到無敵湖景餐廳!今天是印象深刻的一天,因為午餐吃到了我一直想吃的龍魚。(往下看,帶你們看看龍魚在國外就是菜市場的菜!)看到龍魚,小編想起了一早那條大龍魚,一陣餓,趕緊往回趕!這兩小男孩在幹什麼?很緊張的樣子,手裡還拿個大棒子。
  • 龍魚有很多種,你知道最便宜的龍魚是啥嗎
    龍魚是很多人都喜歡養的一種魚,不僅魚霸氣、漂亮,而且寓意又好。很多人覺得龍魚價格昂貴不是土豪養不起,其實,龍魚是一大類魚,有幾萬甚至幾十萬一條的,也有幾十一條的,這些你都知道嗎?下面就來介紹介紹我們常見的幾種龍魚以及它們的大概價格。
  • 如何挑選優良的龍魚? 挑選龍魚的技巧
    如何挑選優良的龍魚? 挑選龍魚的技巧時間:2016-04-14 12:5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挑選優良的龍魚? 挑選龍魚的技巧 龍魚全身閃爍著青色的光芒,圓大的鱗片受光線照射後發出粉紅色的光輝,各鰭也呈現出各種色彩。不同的龍魚有其不同的色彩。
  •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
    觀賞魚的起源與發展 金魚我國是金魚的起源地,堪稱金魚的故鄉。金魚的起源、發展經歷了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分析,我國廬山西林寺是最早見到紅黃色卿魚的地方。龍魚龍魚,在日本稱為「銀大刀魚」或「銀船魚」,在中國香港地區稱為「龍吐珠」,在中國臺灣地區稱為「龍帶」.在中國大陸地區則被稱為「龍魚」。
  • 魚友當自強——學會辨識金龍品種和泡藥魚,讓龍魚奸商無路可逃!
    龍魚的學名叫骨舌魚科,是一類古老的大型淡水魚,早在距今3億多年以前的遠古石炭紀時就已經存在,因其體形長,有須,類似龍,再加上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龍文化,所以在華人中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觀賞魚,稱為"龍魚"。龍魚的種類非常多,而金龍由於顏色絢麗,觀賞價值高,因此多受人追捧。那魚友是否可知道各類品種的辨別和產地呢?
  • 養龍鬚知:龍魚怎麼挑?給你新手選龍秘籍
    市面上的龍魚品種繁多,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差距懸殊。每年都有一批新品種龍魚上市,而銷售商也不停地更換龍魚名稱以提高售價。有不少想養龍魚的魚友表示,不知道該怎樣挑選一條優質的龍魚。小編這裡就帶您慧眼識珠,選到一條給你驚喜的龍魚:第一步:觀體型,線條流暢眾所周知,龍魚的體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身軀較寬,頭尖嘴翹宛如湯勺,自帶霸王氣質;一種體型修長,背部平直,頗有帝王風範。但無論是哪一種整體線條都應是流暢筆直的,脊柱彎曲較重的龍魚品相就較差。
  • 龍魚傳奇:被奉為「龍」後,一條魚的一生
    「龍王」嘟嘟是一條魚,這種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野生魚,學名美麗硬僕骨舌魚。但在中國,它被請進碩大的玻璃魚缸,還有了一個更富傳奇色彩的名字——龍魚。在龍魚愛好者眼中,龍魚長著挺翹的鬍鬚、堅硬而閃光的鱗片,外形具有龍的特質。加上威武霸氣的遊姿、捕食時兇猛的姿態,它在神韻上與神話傳說中的龍更像了。
  • 龍魚寓意好又好養,想入手龍魚的朋友,請把這份龍魚飼養指南收好
    超鹹小魚兒龍魚是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大型觀賞魚之一,它的熱度始終不退,甚至有種日趨變熱的趨勢。龍魚的寓意非常美好,是風水魚中最好的一個品種,很多成功人士都願意飼養它們。如果你想飼養龍魚,那麼一定要把這份注意事項收好。龍魚雖然好養活,但是卻也不能隨意飼養,把這麼貴的魚給養死了,豈不是很心疼?魚缸尺寸要選好龍魚是大型魚,所以飼養龍魚一定要買一個大一點的魚缸。如果魚缸的尺寸沒選好,那麼龍魚的生長就會受到限制,沒辦法長成有氣勢的威武龍魚了。
  • 龍魚受到驚嚇了該怎麼辦?龍魚受驚解決方法
    龍魚雖然看起來霸氣側漏,威風凜凜的樣子,但是只要是養過的朋友都知道,龍魚是非常容易受到驚嚇的!一旦龍魚受到驚嚇了,輕一些只是一些拒食跳躍之類的,重一些的還會出現撞缸,危及龍魚生命!2.龍魚剛到家中龍魚在剛剛回家的時候會受到一些驚嚇,由於對新環境的莫名恐懼,所以龍魚會選擇拒食幾天來適應生存環境!在這個期間,大家不要火急火燎的給龍魚準備食物,這個階段最好不要給龍魚餵食,打造好適合龍魚生存的環境才是正經事,比如加溫、換水以及添鹽!過個幾天,等龍魚恢復之後,就可以正常餵食了!
  • 龍魚餵食的九不餵
    1:新換環境不要餵 一般龍魚剛換新環境餓個兩三天再餵是比較妥當的,使其腸胃排空,適應一下新的環境。 30以下的龍最好不要餵小甲魚,對於30以下的龍來講小甲魚不僅有點大不好下咽,而且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狀況。 3:高脂肪高蛋白不要經常餵 因為一旦餵了大麥蟲,基本就不吃小魚小蝦了,改口比較困難,長期餵會使魚過度肥胖,輕者影響體質,重者一夜暴斃。大麥蟲只有在魚沒有任何器質性毛病而長時間拒食的情況下,用於開口之用,平常就免了。
  • 恐龍同時代的遠古魚,是龍魚親戚,在非洲西部被發現
    但追根溯源,它跟巨骨舌魚、龍魚都屬於骨舌魚目,從外表來看,它的頭部跟龍魚有相似之處。從地域來看,巨骨舌魚跟銀龍是美洲魚,古代蝴蝶是西非特有魚。雖然他們在不同大洲中,但回溯歷史,他們的同宗證據越來越多。巨骨舌魚大概出現在億年前,古代蝴蝶大概出現在更遠一點的侏羅紀,而侏羅紀之前,是大陸漂移假說設定的關鍵時期。
  • 喝懂白茶,了解它的起源、產地、品種及工藝
    關於白茶起源的考究從白茶市場逐漸走高開始就從未停止過。茶,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從樹種到製作,都在發生著極大的改變。古籍中的文字雖然可考,但也要經過一番細緻鑑別。① 陸羽《茶經》引用《永嘉圖經》中記載:永嘉東三百裡有白茶山。有人認為此山指太姥山,但是因為缺乏考證資料,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