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雞、冬雞和尚無性生活的雞

2020-12-10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杜然/文  北京為2158道中餐飯菜給出官方譯名,曰「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聽起來夠權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童子雞的英文從chicken without sex(尚無性生活的雞),改進到spring chicken(春雞)。

春雞是直譯,取spring一詞的青春年少之意,不可解讀為春天。新聞中的專家說,英語一般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的年齡特徵,但據我所知,至少老母雞是不可以翻譯成winter chicken的。Winter chicken聽起來是多麼的絕望與悲催。而且,語言經不起類推,尤其是反向類推。如果你要堅持取 winter的暮年之意,那winter chicken豈不是可以回譯為「老鴇」?也罷。

spring chicken可以理解為青春逼人的雞,倒是沒錯。只不過這個詞現在是形容女人已老的幽默、婉轉筆法。比如She is no longer a spring chicken(她老大不小了)。無論是在劍橋字典、牛津字典、朗文字典、麥克米倫字典還是韋氏字典,此用法是spring chicken條目下的唯一用法。

問一個操英語為母語的朋友,如果在菜單上看到chicken without sex和spring chicken,會怎麼想?朋友答曰,看到第一個會大笑,因為實在料想不到在菜單上也會碰到sex這個字眼;第二個會微微一笑,緊張地看一眼對「老」字哪怕最為曲折的表達都能明察秋毫的老婆。又問:你會怎麼形容一隻充滿青春氣息的雞或者年老色衰的雞呢?朋友反問:young或者old還不夠嗎?!

的確,簡單直白是菜名的最佳翻譯之道。中文菜名愛寫意,「龍」、「鳳」、「鴛鴦」、「翡翠」都可入菜名,中國人看了尚且雲裡霧裡,按圖索驥地翻譯成英文,除了如同寺廟裡繚繚升起的檀香一般為中華美食文化增添縷縷的神秘氣息之外,並無他用。

菜名的目的,主要是宣導菜式的成分。西餐,無論法國菜、義大利菜,主菜基本上是牛排、羊排、雞肉和魚這四樣跑不掉,記住steak/beef、mutton/ lamb chop、chicken和fish,點菜就沒問題,一堆輔料認不認識也無大礙,即便認識,大多數人也並不能確定那是什麼東西;菜單上常見的還有一個vegetable,涵蓋所有蔬菜。

反觀中餐,魯川湘粵蘇閩徽浙八大菜系各不相同,甚至貴州的宮保雞丁和山東的宮保雞丁雖然名字一樣,但一個以辣為主一個以甜為主。更何況,中餐的食材邊界遠遠甚過西餐,從全羊全魚這樣以「全」為消費單位的吃法,到各種鞭或卵巢這些私密部位,統統不放過。竟然還有人哀嘆,英文譯名丟了中國菜名的那種隱晦之美——昏暗不明出現在菜單上,恐怕只會令陌生食客緊張不安,害怕吃到不該吃的東西。要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像羅伯特·蘭登那樣擅長符號學,或者像彭曉芸女士那樣精通文本分析。

菜名宣導菜式成分的目的,就是為了推銷自己。在那些荒謬的譯名中,有些潛伏著歡樂有些潛伏著詩情。四喜丸子翻譯成Four Happy Meatballs(四個快樂的肉丸),是多麼快活的譯法;而醉蝦翻譯成Drunken Shrimps,用一個詩人朋友以他們詩歌界的語言說:那蝦,每隻都是詩意的棲居。這種翻譯雖不準確,但歡樂多,願意保留也並無不妥。Chinglish(中式英語)有中式英語的魅力,並非一無是處。

但還有一種翻譯,純粹是不懂英語的人拿字典翻譯軟體完成,比如乾貨譯作Fuck Goods(翻譯欠奉!),紅燒獅子頭翻譯為Red Burned Lion Head(紅色的烤焦的獅子腦袋),才是一些必須杜絕的翻譯。

還有拼寫錯誤。星巴克3月19日在華盛頓州的Belle-vue市開設了首家Evolution Fresh果汁吧,店內的大屏幕上寫著「Most fruits and vegata-bles are fat and cholesterol free」(本店售賣的多數水果和蔬菜都不含脂肪和膽固醇)。這種把vegetable拼寫成veg-atable,錯誤但不耽誤理解。但有一種拼寫錯誤,用「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來形容再合適不過。印度記者Pallavi Aiyar在她的中國觀察作品《煙與鏡》中提到,曾在北京的一家餐館看到菜單上把鯉魚(carp)拼成了大便(crap)。不過是兩個字母的順序顛倒,重口味噴薄而出。

在世界經濟開始全球化之前的許多年,各國食物早已隨著移民潮跨出國界,所以英語中有來自意餐的spaghetti/pasta(意面)這些詞早在19世紀末就為英語所吸收;說起sushi大家都知道是壽司,無需翻譯成穿著紫菜外套的飯糰;說起Bei-jing Duck,譯名中並無「烤」的對應字,但大家都知道這是在說北京烤鴨,不另作他想;Kung Pao Chicken(宮保雞丁)、Chow Mein(炒麵)更是人人皆知的中國菜——例外是左宗棠雞(General Tso's Chicken),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沒吃過這道在美國大名鼎鼎的「湘菜」。我的意思是,大家若廣泛接受了那個名字,知道那個名字背後是什麼樣的食物,哪怕不理解Kung Pao又何妨?哪怕spring roll(春卷)是一個多麼洋涇浜的英語又何妨?所以,菜名的翻譯大可不必以語言的正確與錯誤、地道與否,作為唯一的考量。

《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由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好一個「市民講外語辦公室」——這個跟「春雞」一般令人眼睛一亮的名字,隆重推之。

 

相關焦點

  • 「童子雞」譯為「春雞」 中文菜單英文譯法
    童子雞為啥被譯為「春雞」  在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
  • 雞年說雞緣:立春日佩戴「春雞」物
    原標題:雞年說雞緣:立春日佩戴「春雞」物   趙國春   進入臘月,年味越來越濃了。買年貨,蒸乾糧,掃房子。我家今年又增加了一項,買本命年避邪用的紅色內衣。按著我國傳統的生肖排序,二○一七年屬於雞年。這一年,不僅是我和夫人的本命年,也是兒子兒媳的本命年。
  • 譯為「春雞」不如就叫「童子雞」
    其中曾被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北京市有關部門真切看到了國內菜餚在漢譯英方面的「亂象」,於是出版《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以為中餐飯菜「正名」,有一定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 童子雞過去叫沒有性生活的雞 這次譯為「春雞」
    為什麼童子雞譯成「春雞」?  「中餐菜名,不僅包含了原材料的信息,還糅合了很多文化、歷史事件、人名等,形成了獨特的命名方式。」北京市外辦有關負責人說。  新出版的《美食譯苑》基本涵蓋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從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並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  在編制標準譯法時,不少菜名都引發了編委會、專家團隊內部激烈的爭議。
  • 「童子雞」譯為「春雞」 2158道中餐定統一英譯名
    釋疑 童子雞為啥譯「春雞」中餐菜品琳琅滿目,很多菜名也有著獨特的來源。在編制標準譯法時,不少菜名都引發了編委會、專家團隊內部激烈的爭議。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
  • 為啥譯作「春雞」
    (據3月13日《北京日報》)  釋疑  童子雞為啥譯成「春雞」  據悉,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
  • 過年吃雞迎大「吉」,這隻燒春雞年味帶給你!
    所以年夜飯有很多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一道菜那就是——雞。 過年吃雞肉,「寓意有計」,也是圖一個吉祥的寓意,所以今天小v帶給大家一道特殊的佳餚,讓今年的年夜飯也更加「有味兒」 小v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皮脆肉滑,香酥嫩口——果香燒春雞!
  • 童子雞英文被譯為「春雞」
    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說,童子雞的中文含義是沒有交配的小雞,而英語中一般用春、夏、秋、冬來形容小動物的年齡特徵,初生到性成熟前的雞一般用Spring chicken來表示。責編:ZB
  • 童子雞洋名「春雞」 餃子還是「Jiaozi」
    「春」意為初生 童子雞更名為「春雞」在編制標準譯法時,不少菜名都引發了編委會、專家團隊內部激烈的爭議。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without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表示,將童子雞的英文名稱定為Springchicken是符合中英文語言特徵的。
  • 在寶安人心中火了19年的燒春雞,僅此一家!
    這家人的燒春雞從一個小竹棚做到了大店面,來這裡一定要吃的就是它!沒吃可以說白來了!春雞可不是春天出生的雞哦,只是生長時間不長的幼雞,肉質滑嫩,自然純淨,營養豐富,也因為還是妙齡雞,經烤制後會比一般的雞更加皮脆肉滑!
  • 冬蔭功汁雞中翅
    莊臣食單  雞翅是雞皮最多的部位,有著皮下脂肪帶來的香味,其次雞中翅兩條骨頭中間位置的肉質嫩滑
  • 愛吃雞的集合啦~深圳美味吃雞店排行榜!好吃不長胖,收藏一起吃
    推薦幾家吃雞的店咯~01.金果園·馳名燒春雞隻有直接上手才能品嘗到最正的味道在你撕、扯、咬、吮的動作中這隻燒春雞才能實現它「生而為雞」的價值燒春雞燒起來外焦內嫩一口咬下去湯汁四濺唇齒留香金果園·馳名燒春雞
  • 素菜硬要淋上雞油變葷菜,和尚直搖頭
    冬天就吃炒二冬、蝦子冬筍等。但春筍和冬筍的時間太短,只能嘗個鮮,夏季上市的鞭筍這時便大顯身手,糟燴鞭筍便是杭州的一道名菜。這本來是一道正經素菜,相傳在宋代時,西湖孤山的廣元寺旁有一大片竹林,盛產竹筍。廣元寺的和尚們也常年吃筍,但他們不會烹飪,做出來的菜算不得美味。一日,時任杭州知州的蘇東坡來到此地,看到這簡單烹飪的筍,大感可惜。
  • 西餐經典料理/香烤春雞佐堅果紅椒醬
    今天的主角,是一隻雞,而且是一隻春雞,詳細描述,且看下文。法式料理中的經典菜餚烤春雞,皮脆肉嫩的口感至今時常懷念。
  • 脆皮童子雞,將春雞以醃料醃漬30分鐘至入味!
    春雞1隻,白醋4兩,麥芽糖5克,大紅浙醋少許, 醃料:蒜粉1/4匙,蔥1根,薑片2片,鹽1小匙(1)將春雞以醃料醃漬30分鐘至入味後,再以湯杓不斷地舀滾開水淋春雞上,直至春雞表皮變色備用。 (2)將白醋、麥芽糖和大紅浙醋一同放入鍋中以小火熬煮,待快煮至滾沸時隨即離火。
  • 為何雞年被稱作「吉祥年」?
    雞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喚醒沉睡中的人們,於是每天拂曉,雞王便早早起床,亮開嗓子歌唱,把人們從睡夢中喚醒,人們對雞王的功勞十分感激,便請願玉帝把雞也做為生肖,賜封為神。 其實,雞之所以得入生肖行列,是因為它是人類最早馴化、畜養的動物之一,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 《天天飲食》 20140224 怪味小春雞
    《天天飲食》 20140224 怪味小春雞 本期節目介紹「怪味小春雞」的製作方法: 1、原料:小雛雞,青筍,蔥,姜,蒜,芝麻醬,香油,醋,辣椒油; 2、製作過程:(1)五百克的小三黃雞
  • 北京推出中國菜官方英譯名 童子雞譯為「春雞」
    釋疑 童子雞為啥譯「春雞」  中餐菜品琳琅滿目,很多菜名也有著獨特的來源。在編制標準譯法時,不少菜名都引發了編委會、專家團隊內部激烈的爭議。此前曾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還沒有性生活的雞)的童子雞此次被正名為Spring chicken(直譯為春雞),引發了網友熱議。
  • 雞在古代被稱為「德禽」
    酉年的生肖是雞,通常稱為「酉雞」。在今天的社會文化中,雞生肖的形象大多為馴養的家雞,呼應了中國農業民俗文化中的「六畜」。但事實上,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類,酉雞的文化史內涵還與同為雉科動物的原雞、雉、鶉等禽類密切相關。  生肖雞的核心民俗內涵,大都和雞的習性與外形相關,也即羽毛豔麗、公雞打鳴、母雞育雛、啄食毒蟲等。
  • 寶安這家燒春雞,排隊排了兩個小時,想吃還真不容易
    初來這邊就被美食博主安利到西鄉 金果園馳名燒春雞 打卡探店。走廊也有位置呢科普一下:燒春雞不是春天出生雞,而是生長時間還不長的妙齡雞,大小適中、骨肉勻稱的春雞肉質細嫩,更易入味,因為雞是提前醃製好的,不一會就上菜了,美食第一口給手機吃的小夥伴要快速做好拍照姿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