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無非兩種,自己喝茶和看別人喝茶,點擊關注看看有意思的喝茶~
我們知道,紅茶屬於「全發酵茶」,中國最早出現的紅茶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一帶出現的正山小種。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小種紅茶演變為工夫紅茶和紅碎茶。這就比較頭疼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它們三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1. 小種紅茶
提起小種紅茶,大家都不陌生,原產於福建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一帶,也叫星村小種、桐木關小種。因紅湯紅葉、松煙香氣顯著、有桂圓湯味而聞名。
一般認為,桐木關一帶的小種紅茶最為出名,其中又以正山小種為尊。
2. 工夫紅茶
工夫紅茶,由小種紅茶演化而來,因製作精細,所以稱為「工夫」紅茶。代表性的工夫紅茶有:安徽祁門工夫、雲南滇紅工夫,此外還有福建「閩紅」、湖北「宜紅」、江西「寧紅」、四川「川紅」、湖南「湖紅」、廣東「粵紅」等。
3、紅碎茶
紅碎茶因外形細碎,呈顆粒型碎片而得名,也有「紅細茶」的叫法。紅碎茶在雲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湖北福建等省都有生產,其中以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以大葉種茶葉為原料生產的紅碎茶質量最好。
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的區別:
區別一:製作工藝上
小種紅茶以最具代表性的正山小種為例,正山小種的製作包括萎凋、揉捻、發酵、鍋炒、復揉、燻焙、篩分揀剔、復焙勻堆等工序。
其中以燻焙最具特色。所謂燻焙,就是用松柴對茶葉進行燻制,使茶葉吸收松煙的香味,產生令人愉悅的松煙味,但也有人不喜歡這股煙味,因此也有省去燻焙這一步驟製成的正山小種紅茶,花果香氣更濃。
工夫紅茶,製作較為繁瑣、工序較多,具體又可劃分為初制和精製兩個工序。初制階段以萎凋、揉捻、發酵、烘乾為主,精製階段有毛篩、切斷、風選、揀挑、補火、拼堆成色等工序。
區別二:滋味
小種紅茶以正山小種為代表,滋味醇厚回甘,有桂圓湯味。
工夫紅茶滋味醇厚,不同地區有各自的特點。
區別三:香氣
小種紅茶以有煙正山小種紅茶為代表,芳香濃烈,並且帶有獨特的煙香味。
工夫紅茶鮮濃馥鬱、清鮮持久,不同地區有其獨有特色。如祁紅帶有玫瑰花香(甜花香)。
對比完小種紅茶與工夫紅茶,我們來看一看紅碎茶的特別之處。從外形上看,小種紅茶(以正山小種為例)幹茶的完整度最高,其次為工夫紅茶,紅茶茶茶體最為細碎。
從湯色上來看,紅碎茶因為採用了切碎的製作工藝,茶葉的內含物質析出速度是最快的,故而湯色最為鮮紅;工夫紅茶茶湯比較紅亮,但與紅碎茶相比湯色較淺;正山小種茶葉完整度最高,茶湯出色與前兩者相比較慢,湯色為橙黃色。
從口感上看,紅碎茶口感最為濃烈,根據不同地區出產有不同的風味,紅碎茶最適合與蜂蜜、牛奶等調和飲用。工夫紅茶中以祁門紅茶為例,滋味鮮醇、甜香明顯。小種紅茶則以清冽為主。
事實上,這三種類型的紅茶或是因產地、製作工藝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終歸是屬於紅茶這個大家族的。至於茶友們喜歡哪一種,就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挑選了。
原創聲明:本文由「清心論茶」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請註明出處。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